1樓:漫閱科技
令人驚奇的是天文學在這個沒有統一王朝支援的時代也有了重大的進步。東晉的天文學家虞喜(生卒年不詳,享年76歲,於335~342年間著《安天論》)在330年比較當時的星辰出沒時刻和古代記錄時發現了歲差,並提出了乙個稍大一些的歲差值。當然,他不可能從理論上正確解釋這一現象。
最早發現歲差的是誰?
2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在西晉時期的某乙個夜晚,會稽郡的天空星光璀璨,一顆顆明亮的星星遠在天邊,專又彷彿近在咫尺。屬在會稽郡餘姚縣的一座觀星樓上,站著一名寬袍大袖、身形瀟灑的男子,神情卻是莊嚴肅穆,正抬頭專注地觀察著星空。
這個姿勢好似亙古不變,眼神裡有一種痴迷與執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就這樣觀察著星空,又不斷地在星圖上畫下新的記號。
他就是東晉天文學家虞喜,我國最早發現歲差的人。虞喜博學好古,一生以做學問為最大樂趣。他治學敢於突破樊籬,不受前人觀點束縛,以打破常規的方式發現了歲差,並求出了比較精確的歲差值。
3樓:王歲差
根據「歲抄差常數」計算,平均每年的歲bai
差時間只有3.35107秒。
du歲差時間計算方法;
設平均zhi每年的歲差時間為x
x=3.351071秒
平均每年的歲差時間只有3.351071秒。要想發現歲差一兩代人是不可能。
發現歲差有記載的是西元前二世紀希臘天文學家喜帕恰斯;中國東晉時代的天文學家虞喜。他們都是根據前人的對春分點(或冬至點)的記載發現歲。
古人並不懂得地球運動所以把固定在地面觀測儀器的指向錯誤的認為是天上的節氣點西移。
哥白尼時代,牛頓認為是地軸進動(西移)導致歲差。其實地軸進動對北半球而言還能應付。可是與南半球相矛盾。
如今我們把牛頓的地軸進動糾正為地殼西移(以後稱 地球差異自轉)就完美無缺啦。
地球差異自轉與自行車沒氣繼續騎行引起的車胎(相當於地殼)與鋼圈差異自轉類似。
歲差現象是誰發現的拜託各位大神
4樓:匿名使用者
所謂歲差是指:由於地球自轉軸像陀螺樣搖擺
5樓:幕府則寧產
歲差與章動:在外力的作用下,地球的自轉軸在空間的指向並不保持固定的方向,而是不斷發生變化。其中地軸的長期運動稱為歲差,而週期運動稱為章動。
歲差和章動引起天極和春分點位置相對恆星的變化。西元前二世紀,古希臘天文學家喜帕恰斯在編制一本包含1022顆恆星的星表時,首次發現了歲差現象。中國晉代天文學家虞喜,根據對冬至日恆星的中天觀測,獨立地發現了歲差。
據《宋史
6樓:手機使用者
歲差現象最早是西元前二世紀由西人伊巴谷發現的, 中國晚五百年到 晉也被虞喜發現。 歲差。 所謂歲差是指:
由於地球自轉軸像陀螺樣搖擺,週期約為22023年,所以 天北極是以黃極為中心,以23°.5為半徑在乙個圓周上移動, 而冬至點則以72 年一度的速 率向秋分點方向移動。歲差現象最早是西元前二世紀由西人伊巴谷發現的, 中國晚五百年到 晉也被虞喜發現。
晉以前人不知歲差,不可能偽造出比他們早一兩千年的天象。冬至日天黑 以後,昴在正南方的天象,只能發生在西元前22世紀以前, 按《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歷史》 的「中國歷史大事年表」,這正是堯的時代。對「日永星火」的天象,那時要在夏至晚上18 時40分出現,似乎嫌早,但考慮到心宿二亮度大,以及早期允許誤差,還是可以承認為堯代, 要十分準確,就要推後七百年到商初。
按《中國天文學史》所說[1],甲骨文的資訊說明:商代的曆法是陰陽曆,年有平閏,月有大小,有測定分至的知識,季節與月份關係基本固定了,但沒有四季概念。 秦漢間二十四氣置閏法之確立,延續近四百年。
從四仲到四立,以至二十四氣,還有甲寅元之倡導,都是為完成曆學新正規化努力的成果。
7樓:電腦腦
冬至時刻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叫冬至點。我國早在戰國時期,曆法家們就把冬至點確定在牽牛初度②,意思是冬至點離牛宿距星的赤道宿度不到一度(古1°相當於今0.986°)。
西元前104年制定太初歷時,認為元封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月在建星」。《漢書·律曆志》記載劉歆《三統歷》認為經過一元後,日月五星「進退於牽牛前四度五分」。這說明漢代的實測證明冬至已經不在牽牛初度,而是在牛宿以西靠近斗宿的建六星附近。
對於這一觀察事實,思想保守的劉歆並沒有在計算中使用,三統曆中日月起算點仍採用牽牛初度。東漢賈逵測出冬至點既不在牽牛初度,也不在建星,而是在鬥二十一度③,明確肯定了冬至點的改變。但他只是想到冬至點位置應予改正,而沒有深究其中的規律。
東晉天文學家虞喜(281—356),字仲寧,會稽餘姚(今浙江餘姚)人,「博聞強識,鑽堅研微,有弗及之勤」,畢生專門從事學術研究。虞喜是一位相信天體運動遵從某種規律的天文學家。他注意到冬至點的改變,並且想到僅僅改正冬至點的位置,不能徹底解決問題。
34393 在中國上古時代,天文學家利用夜半、黃昏或拂曉時處於正南方的恆星來推算太陽在恆星間的位置,這就是歷史上的昏旦中星方法。虞喜考察了歷史上的觀測記錄並發現,唐堯時冬至日黃昏是昴星在正南方①,而他那個時代(約公元330年),卻移到了壁宿。兩宿之間相距很遠,不可能用觀測誤差來解釋,因此,他領悟到經過乙個回歸年之後,太陽並未在天上走一週天而回到原處,應該「每歲漸差」。
所以他提出「天自為天,歲自為歲」的新概念。由此他估算從堯到東晉已歷2700多年,從昴到壁有53度,並得出結論,天周與歲終歲歲微差,每50年會差一度,名為歲差。歲差現象是這一歷史時期最重要的天文新發現之一,它使太陽在黃道上執行一週的恆星年和四季變化的週期——回歸年(即太陽在黃道上從冬至點執行至下乙個冬至點的時間間隔)這兩個概念區分開來,對於曆法推算和恆星位置的測定都有重大的作用。
國際易經網iqing.*** ② 例如戰國時期使用的一種曆法《顓頊歷》,定立春時刻太陽在營室五度。按古度太陽每日移動一度,立春前四十五日是冬至,可知立春太陽距冬至點45°,又根據阜陽出土式盤可知古度營室與牽牛宿度相差50°,可見太陽距牽牛初度為50°-5°=45°,即冬至太陽在牽牛初度。
60046 ③ 《後漢書·律曆志》:「於赤道,鬥二十一度也」。 ① 《尚書·堯典》:
「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歲差現象是誰發現的
8樓:匿名使用者
歲差現象最早是西元前二世紀由西人伊巴谷發現的, 中國晚五百年到 晉也被虞喜發現。
歲差。所謂歲差是指:由於地球自轉軸像陀螺樣搖擺,週期約為22023年,所以 天北極是以黃極為中心,以23°.
5為半徑在乙個圓周上移動, 而冬至點則以72 年一度的速 率向秋分點方向移動。歲差現象最早是西元前二世紀由西人伊巴谷發現的, 中國晚五百年到 晉也被虞喜發現。晉以前人不知歲差,不可能偽造出比他們早一兩千年的天象。
冬至日天黑 以後,昴在正南方的天象,只能發生在西元前22世紀以前, 按《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歷史》 的「中國歷史大事年表」,這正是堯的時代。對「日永星火」的天象,那時要在夏至晚上18 時40分出現,似乎嫌早,但考慮到心宿二亮度大,以及早期允許誤差,還是可以承認為堯代, 要十分準確,就要推後七百年到商初。按《中國天文學史》所說[1],甲骨文的資訊說明:
商代的曆法是陰陽曆,年有平閏,月有大小,有測定分至的知識,季節與月份關係基本固定了,但沒有四季概念。
秦漢間二十四氣置閏法之確立,延續近四百年。從四仲到四立,以至二十四氣,還有甲寅元之倡導,都是為完成曆學新正規化努力的成果。
歲差是什麼?
9樓:大山守望者
歲差週期:
在外力的作用下,地球的自轉軸在空間的指向並不保持固定的方向,而是不斷發生變化。其中地軸的長期運動稱為歲差,而週期運動稱為章動。歲差和章動引起天極和春分點位置相對恆星的變化。
西元前二世紀,古希臘天文學家喜帕恰斯在編制一本包含1022顆恆星的星表時,首次發現了歲差現象。中國晉代天文學家虞喜,根據對冬至日恆星的中天觀測,獨立地發現了歲差。據《宋史·律曆志》記載:
"虞喜雲:'堯時冬至日短星昴,今二千七百餘年,乃東壁中,則知每歲漸差之所至'"。歲差這個名詞即由此而來。
牛頓第乙個指出產生歲差的原因是太陽和月球對地球赤道隆起部分的吸引。在太陽和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地球自轉軸在空間繞黃極描繪出乙個圓錐面,繞行一週約需22023年,圓錐面的半徑約為23°.5。
這種由太陽和月球引起的地軸的長期運動稱為日月歲差。除太陽和月球的引力作用外,地球還受到太陽系內其它行星的引力作用,從而引起地球運動的軌道面,即黃道面位置的不斷變化,由此使春分點沿赤道有乙個小的位移,稱為行星歲差。行星歲差使春分點每年沿赤道東進約0.
13角秒。
地球自轉軸在空間繞黃極作歲差運動的同時,還伴隨有許多短週期變化。英國天文學家布拉得雷在2023年分析了20年恆星位置的觀測資料後,發現了章動現象。月球軌道面(白道面)位置的變化是引起章動的主要原因。
目前天文學家已經分析得到章動週期共有263項之多,其中章動的主週期項,即18.6年章動項是振幅最大的項,它主要是由於白道的運動引起白道的公升交點沿黃道向西運動,約18.6年繞行一週所致。
因而,月球對地球的引力作用也有相同週期變化,在天球上它表現為天極在繞黃極作歲差運動的同時,還圍繞其平均位置作週期為18.6年的運動。同樣,太陽對地球的引力作用也具有週期性變化,並引起相應週期的章動。
黃道週期:
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與天球相交的大圓。從地球上看,黃道很接近於太陽在天球上作周年視運動的軌跡。由於地球公轉受到月球和其他行星的攝動,地球公轉軌道並不是嚴格的平面,即在空間產生不規則的連續變化,這種變化包括多項短週期的和一項緩慢的長期運動。
短週期運動可以通過一定時期內的平均加以消除,消除了週期運動的軌道平面稱為瞬時平均軌道平面。黃道的嚴格定義是:地月繫質心繞太陽公轉的瞬時平均軌道平面與天球相交的大圓。
黃道是天球上黃道座標系的基圈。
10樓:王金甲
歲差定義;歲乃年也,歲差既年差,回歸年與恆星年的時間差(20分24秒)。
回歸年與恆星年採用兩個完全不同的計時系統;
回歸年採用真太陽時、恆星年採用鐘錶時。
回歸年採用真太陽時與恆星年採用鐘錶時累計一年的時間差稱為歲差。
顯微鏡什麼時期發明的,顯微鏡是什麼時候誰發明的?
最早的顯微鏡是16世紀末期在荷蘭製造出來的。發明者是亞斯 詹森,荷蘭眼鏡商,或者另一位荷蘭科學家漢斯 利珀希,他們用兩片透鏡製作了簡易的顯微鏡,但並沒有用這些儀器做過任何重要的觀察。顯微鏡是安東尼 列文虎克發明的,他是荷蘭人.荷蘭顯微鏡學家 微生物學的開拓者.安東尼.列文虎克 antonie v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