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選官是吏部還是禮部

2025-03-20 22:30:22 字數 2581 閱讀 9659

1樓:不曾明瞭

選官應該是禮部,它管理全國學校事務及科舉考試。

考中以後就歸吏部了,它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課、公升降、勳封、調動等事務。

禮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

2樓:惠暢繆修平

兵部尚書——國防部長。

吏部尚書——中組部部長。

禮部尚書——***部長。

戶部尚書——財政部長。

工部尚書——建設部長。

刑部尚書——司法部長。

尚書相當於就是部長級別的,只是古代的部比較少,所以相當於現代乙個人兼任幾個部的部長。

在古代禮部侍郎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

3樓:荒誕不經

禮部相當於現在省部級,禮部侍郎相當於現在的省部級副職。禮部的職責包括現在文化部、教育部、***、民族事務委員會等部門的部分職責。

禮部是中國古代官署之一。北魏始置,隋朝以後為**行政機構六部之一,掌管五禮之儀制及學校貢舉之法。長官為禮部尚書,其後歷代相沿不改。

隋至宋屬尚書省,元屬中書省,明、清為獨立機構,直接聽命於皇帝。隋置尚書一人。

禮部下轄禮部司、祠部、膳部、主客四司,初由侍郎掌管,煬帝大業三年 (607年),改侍郎為尚書之佐,各司侍郎均改為郎。四司分掌禮樂、學校、宗教、民族及外交之政。唐因之,置尚書、侍郎各一人,四司設郎中、員外郎為正、副長官。

侍郎,官名。漢代郎官的一種,本為宮廷的近侍。東漢以後,尚書的屬官,初任稱郎中,滿一年稱尚書郎,三年稱侍郎。

自唐以後,中書、門下二省及尚書省所屬各部均以侍郎為長官之副,官位漸高。相當於現在的部長、副部長級別。

4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之前談到「三公九卿」,是自先秦開始、延續了千百年的一套官制。

到了隋朝,改設三省六部制,其中「三省」歷朝變動較大,而「六部」一直沿襲到清末。

在影視劇中,我們也經常聽到說「工部」「戶部」「吏部」這些詞,以及尚書、侍郎等官職。

今此,做乙個全域性認知。

先看三省。包括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

隋初稱「內史省」,是掌管機要、釋出政令的機構。

唐宋以中書令為長官,任首席宰相;以中書侍郎為副長官,為固定編制的宰相;以中書舍人為核心官職,掌管省內機樞政務。

洪武十三年,中書省廢除。

隋唐時與中書省同掌機要,共議國政,並負責審查詔令,簽署章奏,有封駁之權。

長官:侍中,二人,正三品。掌出納帝命,相禮儀。

元代以後﹐門下省不再設定。

是魏晉至宋的**最高政令機構,「六部」即從此出。

長官:尚書令,一人,正二品,掌典領百官。

元代尚書省時置時廢。明清六部均直接對君主負責,不設尚書省。

六部是三省之中尚書省下屬的六個部門,為吏部、禮部、兵部、刑部、戶部、工部。

每部各轄四司,共為二十四司。

類似今天的**組織部。

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課、公升降、勳封、調動等事務。

隋唐、五代,吏部為六部之首。

大致相當於現代的民政部和財政部。

明清時期戶部掌全國疆土、田地 、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

參考今天的***、教育部。

掌管五禮之儀制及學校貢舉之法。

具體:吉、嘉、軍、賓、兇五禮;全國學校事務、科舉考試、藩屬和外國之往來事。

掌管武官選用及兵籍、兵械、軍令等。

各朝職責相差較大:隋唐時,刑部只限於對平民及七品以下**有行刑權,但一般沒有處罰權,處罰權基本屬於大理寺;

明清兩代,刑部作為主管全國刑罰政令及稽核刑名的機構,與都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後審理和複核,共為"三法司制"。

參考如今的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掌管營造工程事項的機關。

隋代開皇二年始設立工部,掌管各項工程、工匠、屯田、水利。

5樓:匿名使用者

侍郎位置相當於今天的副部長、次長。 2、禮部侍郎,中國古代官署,即禮部副長官。南北朝北周始設,隋唐為六部之一,歷代相沿。

明代正三品,清代為從二品。 3、侍郎:官名。

西漢侍郎為郎官之一,掌守宮廷門戶,充當車騎隨從皇帝。東漢在尚書檯六曹各設尚書一人,下設侍郎,每曹六人,共三十六人。被選入臺者先稱守尚。

這是一首寫初夏載酒遊園的詩。這種事情,是封建時代文人常有的,他們在風日晴和時節,載酒遨遊,酣醉而歸,這固然是賞心樂事,但沒有什麼社會意義。詩的首句寫園中小鴨戲水,第二句寫天氣時雨時晴。

後兩句說載酒到東園,後來又到西園醉了一場,把那一樹金黃色的枇杷也摘下來下酒了。語言通俗明暢,形象生動。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賞析】「明月別枝驚鵲」,「別」字是動詞,月亮落了,離別了樹枝,把枝上的烏鵲驚動起來。一種很細緻的寫實,只有在深夜裡見過這種景象的人才懂得這句詩的妙處。"稻花」二句說明季節是在夏天。

在全首中這兩句產生的印象最為鮮明深刻,它把農村夏夜裡熱鬧氣氛和歡樂心情都寫活了。這可以說就是典型環境。

6樓:網友

禮部尚書相當於今天的文化部長、***長、教育部長,禮部侍郎相當於副部長。

中國古代掌管教育的是戶部還是禮部

禮部掌典禮事務與學校 科舉之事。考吉 嘉 軍 賓 兇五禮之用 管理全國學校事務及科舉考試及藩屬和外國之往來事。請問古代掌管教育的部門是哪個?地方學校,週時稱 癢 音詳 殷商時稱 序 最高學府,初稱 太學 明清時稱 國子監 入監讀書的人稱監生,掌管人員為祭酒,司業 教學人員為教授,博士,直進,助教等。...

禮部侍郎和巡撫大人哪個大,古代的巡撫大人,是幾品官員啊?

要看是哪個朝 如果是清朝的話侍郎大半級,清朝侍郎是正二品巡撫除了山東巡撫其餘都是從二品 巡撫加侍郎銜才是正二品 不加銜的總督也是正二品。在清朝同級別的京官地位和實際權力要比地方官大更何況侍郎比巡撫還大半級 禮部侍郎是京官,正三品。巡撫,省一級的軍事民政的最 員,具體級別看兼職。巡撫的名義上地位比侍郎...

中國古代人才選拔制度的察舉制,中國古代選官制度哪些是自上而下?哪些是自下而上?

察舉也就是選舉,是一種由下向上推選人才為官的制度。漢代察舉的標準,大致不出四條,史稱 四科取士 後漢書 百官志 注引應劭 漢官儀 說 一曰德行高妙,志節清白 二曰學通行修,經中博士 三曰明達法令,足以決疑,能按章覆問,文中御史 四曰剛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決,才任三輔令,皆有孝弟廉公之行。四科取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