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亡時罪亦滅,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因為我們有「心」,所以造業,造善業享福報,造惡業受苦,所造所受的都是我們的心。
如果我們能將這個道理明白,仔細思維,我們生活在這則帶巖個世界上,生生世世,循業受報,是誰在造業,誰在受報呢?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亡時罪亦滅,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這是很高明的懺悔法,但一般人只能做到「相似」的觀空,也就是從理上說的空。真正達到這個境界要實證得空性。證得之後,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如何受報?即使被割截身體,也不生嗔恨。但我們身體疼痛,明知空,想空掉它就是空不掉,所以該受報還是受報。
target="_blank">
佛語,是指佛經中的句子嗎?
1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2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一葉一如來,一沙一極樂。
3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換得今世的擦肩而過。
4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5諸法行租因緣生, 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
6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孫御無,此滅故彼滅。
7一切行無常,生者必有盡,不生則不死,此滅最為樂。
8一切皆為虛幻。
9不可說。10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1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12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13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14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2樓:匿名使用者
福罪苦樂唯心生,幻生幻滅無實性,離於心動無一得,無心妄動畢竟空。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是什麼意思?
3樓: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是什麼意思?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意思是,罪惡的源頭是從內心產生,也需要從心裡懺悔、去醒悟,當內心平靜了,對壞的思想沒有想法,也就沒有什麼罪惡感。怨從心起,亦要心解。這句話出自《地藏經》。
南無地藏王菩薩,南無地藏王菩薩、南無地藏王菩薩。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心在哪?如何懺?
4樓:網友
阿彌陀佛!!!好問題!
當想到無始劫來所造的罪惡,是否有傷心悔過之感呢?
如果有,這個 有 是從**來的呢?這就是心,是從「心」來的。
如果沒有這種感受,那麼就無從懺悔了。
那就要先不要著急,多聽經,讀經,常念阿彌陀佛,沐浴佛理,順守戒律。。。慢慢的,清淨心、平等心現前,懺悔之心就出來了。。。大悲心、救度心也就現前了。。。
其實,這個 沒有懺悔心的心 是從**來的呢?也是從「心」而生的呀)當然,誰是我,我是誰,何為心,心在哪。這種問題的思考,往往會令人頓悟,是很好的問題。
如果能悟到:.真心真我無形無相,而又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這就不是一般的境界了。。。
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學佛就是學清淨心,清淨心出現,智慧就現前,一切問題就都解決了,就都不存在了。。。南無阿彌陀佛!!
祝您善勇精進,戒驕戒躁,早證佛果!!阿彌陀佛!!!
5樓:網友
錯就錯,就需要付出代價!所以啊!萬般皆代不走,唯有因果啊!它是烙印在你的靈魂本性中。
6樓:網友
如知心在何處,請看楞嚴經佛與阿難的關於心在**的對話。
7樓:匿名使用者
著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如何懺?
六祖壇經裡面講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云何名懺?云何名悔?
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矯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
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矯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凡夫愚迷,只知懺其前愆,不知悔其後過。以不悔故,前愆不滅,後過又生。
前愆既不滅,後過復又生,何名懺悔?
「罪從心起將心懺」那四句偈出自哪一部經典
8樓:線曉絲介旺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
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出自《六祖法寶壇經》
「罪從心起將心懺」那四句偈出自哪一部經典
9樓:野佬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一語,出自民間善書《安士全書》。
清朝周安士居士所著的《安士全書。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
遇佛得度。帝君曰:予以呂后怨懟(duì)奏帝,未報而擅行之,雖一時快意,然氣平即悔。翌日玉音薦降。
以海神晁閎,劾予擅用海水,陷溺平民五百餘戶,以口計之,二千餘命。除予前身仇懟八十幾人外,餘俱夭枉。帝命賜譴,以予為邛池龍,羈囚積水之下。
連年旱虐,水復為泥,身既廣大,無穴可容,烈日上臨,內外熱惱,八萬四千諸鱗甲中,各生小蟲,咂齧不已,宛轉困苦,不計春秋(地獄一晝夜,人間五百年)。一日晨涼,天光忽開,五色祥雲,浮空而過。中有瑞相,紺。
gàn)發螺旋,金容月瑩,現諸妙相,希有光明。山靈河伯,萬聖稽首,歡喜讚歎,聲動天地。復有天香,繚繞四合,天花紛墮,墮處生春。
予乃耳目聰明,鼻觀通徹,心清口潤,聲音發揚。仰首哀號,乞垂救度。諸聖鹹謂予曰:
此西方大聖正覺世尊釋迦文佛也(大丈夫當如此矣),今以教法,流行東土。汝既遭逢,宿業可脫。」予乃踴身入天光中,具陳往昔報應之理。
世尊曰:「善哉帝子,汝於向來,孝家忠國,作大饒益。特以人我之相,肆興殘害。
汝今復有怨親之想,與瞋恚愚痴之念否?」予聞至理,心地開明,無人無我,諸念頓息。自顧其身,隨念消滅(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罪亡心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復為男子。
得灌頂智。予歸依焉。」
佛教網罪從心起將心懺…什麼意思
10樓:網友
罪業是由於內心的貪嗔痴引起的,那麼要懺悔的話也是由從心底裡發起懺悔才能清淨的 而不是嘴上說個對不起 罪從心生,罪從心滅,所以將心懺,用真心來懺悔所造的業,「心亡」就是把所造的過錯亡掉,罪業也沒有了。所謂「過能改,歸於無」,如果有過不改,把它藏起來,不教人知道,那才是罪上加罪。君子有了過錯,就好像日蝕和月蝕一樣,人人都能看見;若是能及時改過,則人人都會敬仰而羨慕。
古時大英雄、大豪傑,都是勇於改過。
你可以看一下益西彭錯堪布德《金剛薩埵修法如意寶珠》 講記 這裡面有很多不可思議的成分 不相信的話請不要誹謗。
唵班雜(兒)薩朵吽 阿彌陀佛。
一切有情皆懺悔;一切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所作罪障,今皆懺悔.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11樓:多傑空行
字面意思:一切生命都懺悔以前做的惡事,這些惡事都是從語言,和想法裡面產生,這些一切我也都虔誠的懺悔。
金剛薩埵是專門針對懺悔的佛,可以多多懺悔念他的心咒,一切吉祥如意。
心若移動,怎能聯通,怎麼理解啊,心若移動如何聯通是什麼意思
是廣告詞 打廣告的 不過蠻有意思的 講的是感情要專 一 才能溝通好 心動則意不制,意隨心動。心意天生相通 選擇了移動公司 就不能用聯通的啦。如果連自己內心都選定了移動,還能再存在聯通?心若移動如何聯通是什麼意思 那是一副對聯 上聯 情已欠費愛已停機緣分不在服務區.下聯 思無應答想也佔線感情不能再充電...
心若離開情不在求下聯,心若無情心自安的下聯
上聯 心若離開情不在 下聯 貌合神離強笑臉 解析 強,讀ji ng,免強。心若不動風又奈何,你若不傷歲月無恙。求下聯 20 情如久長三也無奈,我亦不棄白頭偕老 心若不動情有奈何,你若不離我必相依。上聯 愛以停機情以欠費感情不在伺服器,橫批 心若移動如何聯通,求下聯 下聯 思無應答,想也佔線,感情不能...
心若移動如何聯通是什麼意思,心若移動如何聯通下一句是什麼
那是一副對聯 上聯 情已欠費愛已停機緣分不在服務區.下聯 思無應答想也佔線感情不能再充電 橫批 心若移動如何聯通 心不在一起 怎麼還能心連心?心若移動如何聯通 下一句是什麼 心若移動如何聯通是橫批。正確的應該是 上聯 情已欠費愛已停機緣分不在服務區 下聯 思無應答想也佔線感情不能再充電 橫批 心若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