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民族主義作為一種思想和政策,早在資本主義社會產生以前就已存在,如封建社會中的封建君主制的民族主義。資產階級在把社會生產力發展到空前未有的高度的同時,也把民族主義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成為一種完整的思想體系。在資本握鉛主義上公升時期,為了使商品生產獲得完全勝利,就必須使新興的資產階級奪得國內市場,使講同一種語言的人們所居住的區域用國家形式統一起來,同時消除阻礙這種語言發展的一切障礙。
列寧說,最深刻的經濟原因,推動人們去實現這一切。這樣,作為這一歷史經濟的反映的民族原則或民族主義原則,就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應運而生,併成為資產階級在民族姿皮慧關係方面的主跡答導思想。
1789~1871年歐洲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勝利和民族國家體系的建立,就是在這種歷史經濟條件下由這種思想推動和實現的。
2樓:匿名使用者
新民主主義跡搭革命的興起,分別包括四個階段。
一滲豎:國民大革命1924--1927
二:第二次國內姿喊拿革命戰爭1927--1937三:抗日戰爭1937--1945
四:解放戰爭1946--1949
3樓:匿名使用者
白蓮教 太平天國 義和團 辛亥革命。
4樓:匿名使用者
改革開放、四人幫被抓。
民族主義,主要以何種形式表現?
5樓:好人一生平安
中國的民族主義。
的考量。他們強調傳統意識形態的「純潔性」,一旦涉及西方的東西,便恐懼起來,很害怕西方會改變中國的一切。改革開放以來,傳統左派一直對之抱懷疑態度,經常對改革開放政策發難。
第二,保守主義力量。無論何地,保守主義力量都是強調「國家利益。
的,他們並不相信任何超越「國家利益」的東西的存在。中國的「國家利益」既包括硬力量,如經濟力量,也包括軟力量,如文明和文化。
第三,憤青。
式民族主義。很多「憤青」沒有經歷過改革開放前貧窮落後的中國,成長在富裕的時代。第四,民族主義的利益相關者。
這個群體非常龐大,出現在各個領域,包括意識形態、戰略、文化、文學(包括網路文學。
領域等。當今社會,各種形式的思潮就像潛在的暗流一樣,隨著時間的演進、社會形勢的不斷變化,或許會在某一適當時刻遇到適合的條件突然爆發出來,由暗轉明,進而影響社會的發展;或許會逐漸退出社會舞臺。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民族主義恰逢時機登上政治舞臺併成為社會主流的思潮之一,許多學者將其稱為當代中國民族主義,其表現形式不同於以往。
6樓:高考諮詢小龍學長
民族主義,亦稱國族主義或國家主義,為包含民族、種族、與國家三種認同在內的意識形態,主張以民族為人類群體生活之「基本單位」,以作為形塑特定文化與政治主張之理念基礎。具體的說,其主張為:民族為「國家存續之唯一合法基礎」,以及「各民族有自決建國之權」。
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無從區分。開化的社會過去大多強調民族共同體,而則著重於由國家或**陳述的文化或政治共同體。
7樓:網友
經濟民族主義類似於重商主義,一般是通過**政策的形式對進口商品建立**壁壘,並施加各種各樣的保護主義政策以保護其國內產業。經濟民族主義很可能促成強烈的民族自尊,有愛國主義、國-家主義的影子;民族主義也有暴力內涵,這時它表現為擴-張、排-外。主張通過民族的方式獨立增強自我民族的力量、自由或財富等。
中國近代以來民族主義的發展變化是什麼?
8樓:宇文桂蘭貳煙
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的發展演變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清末民初,這是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的形成階段。
其特徵有三:一為新(近代民族主義)舊(傳統民族主義)雜糅,而新(近代民族主義)的量在增加,舊(傳統民族主義)的量在減少;二是反對國外民族壓迫和反對國內民族壓迫,亦即爭取中華民族的獨立和爭取國內各民族的平等的鬥爭交織在一起;三是民族主義與民主主義的結合,亦即推翻國外和國內民族壓迫的鬥爭與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國家的鬥爭結合起來。推動這一時期中國近代民族主義形成的主要有兩種力量,即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和以梁啟超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立憲派。
第二階段:「五四」時期,這是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的發展階段。
其特徵有三:一是反帝與反封建的結合。這一時期,由於無產階級力量的壯大並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臺,中國人民對帝國主義的認識有了質的飛躍。
第一階段是表面的感性的認識階段,表現在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等籠統的排外主義鬥爭上。第二階段才進到理性的認識階段,看出了帝國主義內部和外部的各種矛盾,並看出了帝國主義聯合中國買辦階級和封建階級以壓榨中國人民大眾的實質,這種認識是從一九一九年五四運動前後才開始的。」正是對帝國主義認識的這種變化,中國人民開始將反帝與反封建結合起來,從而賦予了近代民族主義新的內涵。
二是從思想文化上尋找中華民族落後的原因,通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反省,人們開始認識到近代以來中國屢遭列強侵略的乙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文化的落後,這種落後又導致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和革命的失敗,所以,解決民族危機的不二法門就是從文化上入手,謀求文化上的解決。三是民族主義開始與各種政治運動和思想運動結合,呈現出多元的傾向。
第三階段:「九一八」以後到抗日戰爭結束,是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的高漲階段。
特徵有二:一是在思想文化方面,從原來的反省、批判傳統文化轉變為對傳統文化的發掘和弘揚。因為面對日益嚴重的民族危機,首要的工作是如何團結人心,激發民族意識,以抵抗日本侵略,而作為中華民族數千年生活與鬥爭之結晶的傳統文化,很自然地成為人們鼓舞士氣、增強民族自信心與凝聚力,以抵抗日本侵略的有力**。
當時的學術研究出現了乙個非常突出的現象,就是文化史學的蓬勃興起,有關中國文化史的著作不斷出現。國內各個階級、各黨各派、各種政治勢力逐漸集合在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之下,形成全民族共同抗戰的局面。
民族形成的一般過程
9樓: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民族形成的一般過程:寬拍民族段仿是經長期歷史發展而形成的穩定共同體,一群基於歷史、文化、語言與其它人群有所區別的群體。現代的民族概念,可以是以國度為區分的人群,也可以是單指有共同的文化概念,而沒有共同的語言、歷史**的人群。
現代同乙個民族可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同乙個民族也可有不同的歷史淵源,不同的民族也可用相同的語言;不同的民族也可在後期融合成新民族。從2016年1月1日起,中國公民在慎燃羨年滿18週歲的兩年內,可以依據其父或者其母的民族成份申請變更一次。
新時期民族主義的主要表現是什麼
10樓:笑九社會小達人
新時期民族主義的主要表現是在意識形態領域進行滲透、非法宗教活動和恐怖暴力活動。
民族主義作為一種社會思潮,是對一定時代下社會現實的反映,在不同時期具有不同的特點以及影響。
背景及其誘因:
新民族主義依然以冷戰。
兩大意識形態鬥爭結束為其產生的歷史大背景。蘇東劇變和 冷戰結束後,階級鬥爭、意識形態的對抗在國際關係中的地位大大下降,原有的國際陣 線界限淡化,各國**開始更多地從本國的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出發制定內外政策。
但是前蘇聯。
東歐國家劇變的實踐表明,西方資本主義。
模式並非是「包治百病」的良藥, 恰恰相反,上述國家出現了深刻的社會、經濟危機。在這種形勢下,長期被壓制和掩蓋 的民族主義意識得以復活並日益表面化。
中國民族主義的初始階段是
11樓:網友
中國民族主義的初始階段是甲午戰爭時期。
中日甲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朝鮮半島稱:清日戰爭,西方國家:
第一次中日戰爭/sino-japanese war),是指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按中國干支紀年,戰爭爆發的1894年為甲午年,故又稱甲午戰爭。
明治維新後的日本開始走上資本主義的道路,對外積極侵略擴張,確定了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此時的清朝是乙個氏乎通過洋務運動迴光返照的帝國,政治腐敗,人民生活困苦,官場中各派系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國悶核伏防軍事外強中乾,紀律鬆弛。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逐步向帝國主義過渡,日本的侵略行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強的支援。
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軍節節敗退,被迫向宗主國清朝乞援,日本乘機也派兵到朝鮮,蓄意挑起戰爭。7月25日豐島海戰爆發,為甲午戰爭的開端,至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字結束。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
中國清朝**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
甲午戰爭的結果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螞攜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則使日本國力更為強大,得以躋身列強。
闡明你對民族主義的認識,如何看待民族主義教育
民族主義 即指以自我民族的利益為基礎而進行的思想或運動。美國學者漢斯 科恩認為 民族主義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應該被看作是一種思想狀態。英國學者愛德華 卡爾認為 民族主義通常被用來表示個人 群體和乙個民族內部成員的一種意識,或者是增進自我民族的力量 自由或財富的一種願望。如何看待民族主義教育 一中國民族...
如何看待當下漢服運動中的民族主義
崇拜於古代權貴的華麗服飾,忘卻了勞苦大眾的粗布破衣,與其說是民族主義,不如說是古典小資而已 畢竟作為多數的勞苦大眾才是民族的主體代表 如何看待漢服熱 工具 原料 理性的看待 適當地追隨 快節奏的生活,光怪陸離的浮躁氣氛中,很多人汲汲追尋的不過是浮光掠影,禁不起 自我約束能力差,信誓旦旦的目標總是擱置...
評價的寬廣餘地 近代中國的民族主義是如何產生的
民族一詞在十九世紀前在中國很少用,並不代表 沒有民族,就像人類在十九世紀前很少用並不代表沒有人類,民族主義是什麼,是基於這個民族的語言文字習俗文化血緣利益形成而來,用於捍衛本民族的利益,拓寬本民族的生存,這就是民族主義,民族主義自從這個民族誕生就有了,是天然產生的,自古就有,種性,如原則上只有本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