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地球大氣的兩次「生命」
大約在46億年前,地球從太陽星雲中分離出來的星際物質演化而來,它的基本成分是氫氣和氮氣以及一些塵埃。固體塵埃聚集結合形成地球的宴悉行核心,圍繞在外部的大量氣體組成原始大氣,因此在地球形成時,原始大氣也已經同步形成。原始大氣的成分比較單一,主要是氫和氦。
那時整個大氣層是不穩定的,剛剛誕生的地球顯然還不具備「籠絡」原始大氣的能力而面臨內外交困的局面:內部有「叛逃分子」,因為氫是輕元素,屬於容易逃離的氣體,速度很快,常常以不留神就飛出地球;威脅大氣穩定的外部因素則是太陽風,它是太陽向空間釋放出的陸改高速帶電粒子流,速度達到每小時150萬到300萬公里,在掠過地球時,將氫和氦統統掠走,給原始大氣帶來了毀滅性的後果。
由於「初生」的地球引力較小不能夠在爭奪氣體之戰中獲勝,原始大氣就這樣在產生後不久又消失了。
在原始大氣被吹走之後,在火山爆發、地殼板塊碰撞等多種作用下,地球又生成了二氧化碳、甲烷、氮、硫化氫和氨等一些分子量比較重的氣體。這些氣體不斷增多,逐漸佔據了天空,經過億萬年的積累,成為代替原始大氣的次生大氣。
在這個過程中,次生大氣處於不斷逃逸又不斷得到補充的動態變化之中。溫度、逃脫速率、分子質量三個因素是氣體逃脫地晌譁球重力吸引的最關鍵因素,溫度越高、速度越快、質量越輕的大氣分子更容易逃脫重力的吸引。此外,猛烈的火山噴發可以扮演類似於火箭助推器的角色,幫助氣體以更高的速度逃離地球。
科學家甚至發現今天的大氣層中仍然發生著氣體逃逸的現象。
那為什麼地球大氣仍會存在而沒有像原始大氣那樣消失呢?從組成的大氣元素方面來看,次生大氣的組成多為分子量比較重的元素,不容易逃離;從地球方面來看,地球的引力增強變大,而且在大**之後,宇宙擴充套件的速度特別快,行星之間的引力逐漸在減少,影響氣體散失的外部因素也減少了;加上地球本身「大氣生產工廠」的生產能力在增強,在氣體逃逸的同時,源源不斷的氣體又產生出來,因此大氣層可以保留,生命也因此得以產生繁衍。
2樓:匿名使用者
清新空氣在農村或城市郊區比較容辯塵裂易得到,但在工業集中的城市則不然。賓士的汽車攜閉排出的大量有害廢氣,帶起的各種浮塵,各工廠排出的含有各兄腔種有害物質的氣體等,都影響著大氣的潔淨。有意識地攝取一些新鮮空氣,有利於促進機體新陳代謝。
3樓:匿名使用者
沒,可是俺們都少不了。。。你可以把它定義為人類必不可少的營養品~忽忽~
4樓:匿名使用者
空氣有氧,不是有營養!
5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有啊 !沒有人類怎麼活呢?
空氣中會存在營養物質嗎?
6樓:西門吹雪
空氣中有水,根據高中生物學,糖類 脂肪 蛋白質 水和無機鹽 維生素 是六大營養物質,所以空氣中存在營養物質
銅器久置於空氣中會和空氣中的水蒸氣COO2作用
1 鹽 銅鹽 鹼式鹽或其他合理答案 2 cu2 oh 2 co3 4h 3h2 o co2 2 cu2 3 試題分析 cu2 oh 2 co3 從組成上分析,屬於鹽,而且是鹼式鹽。處發生的是 銅綠 能跟酸反應生成銅鹽 co2 和h2 o。氧化還原反應必須有化合價的變化。是銅單質變化合物,是化合物變銅...
空氣是氣體嗎,空氣是什麼氣體?
常溫下大約含20 氧氣。70 氮氣的混合氣體。當溫度下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是液體了。再下降就是固體了!是的空,氣是指地球大氣層中的氣體混合。它主要由。78 的氮氣 21 氧氣 還有許多稀有氣體和雜質組成的混合物。空氣的成分不是固定的,隨著高度的改變 氣壓的改變,空氣的組成比例也會改變。但是長期以來人...
喝粥有營養嗎,粥有沒有營養
喝粥是有營養的也有好處 1 容易消化。喝粥對於人體的消化吸收有促進作用,特別適合孩子和老人食用。這是因為溫度超過六十攝氏度後,大公尺就會發生一種反應,叫糊化作用。粥是指的公尺或者其他糧食溶解在水中,通過燉煮讓公尺和水融合,融合後的混合物濃稠軟爛,食用時入口即化,下肚後容易消化,更加適合沒有胃口以及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