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讓梨背後的黑暗真相?
1樓:老王女兒
曾經有一位老師將孔融讓梨的故事講給學生聽,讓學生交流這個故事的感受,學生們大多都說孔融具有謙讓的美德、要如何學習云云。唯獨一名學生,語出驚人:如果孔融不讓梨,他的哥哥們會揍他。
這是他不得已的選擇。
孔融讓梨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年僅四歲的孔融將大個的梨讓給哥哥吃,自己只吃小的,這麼小的他就如此懂事,確實值得宣揚。在我們的印象中,孔融的形象是很高大的,他是個正面人物,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需知:
在青州被圍困之際,孔融為了保持住乙個名士應有的風範,依舊飲酒作詩。在青州城快要被攻破的時候,孔融在親隨的護衛下靜悄悄地逃走了。沒有帶走他的妻子孩子。
而孔融的妻子與孩子在城破之時,被袁譚軍隊所殺。
曹操愛才,孔融投到了曹操的門下。孔融智商可以,但情商不行。簡直就是乙個恃才傲物的才子,自覺曹操都無法與自己媲美。
後來他自以為的聰明在別人眼中就是抬槓。孔融還總是設宴款待天下才子,曹操生性多疑,自然懷疑他別有用心。後來孔融被人誣告,曹操便下令殺了他全家。
「孔融讓梨」中的孔融後來怎麼樣了?
2樓:腦洞快歷史
「孔融讓梨」的故事家喻戶曉,為何最後他在歷史上卻留下偽君子的罵名呢?
3樓:網友
「孔融讓梨」的故事吧,那時候家長還經常教導我們要把好東西讓給比自己年長的人,做乙個懂得謙讓的好孩子。那麼那個懂禮貌、會謙讓的好孩子孔融最後怎麼樣了呢?
孔融當時是把梨讓給了哥哥孔褒,孔褒也用生命還了孔融這個人情。當地有個官宦人家經常仗勢欺人,欺壓百姓,一位士大夫看不過去就上書告狀,官宦家知道後當然饒不了這個士大夫,誣陷他勾結同黨,然後朝廷下令捉拿士大夫,士大夫逃到孔家門前,孔融收留了士大夫。朝廷知道後拿孔家問罪,說他們私藏逃犯。
孔融倒是個敢作敢當的男子漢,願意一人承擔責任,可孔家覺得孔融還小,承受不了這一切,於是讓孔融的哥哥孔褒當替罪羊,孔褒因此失去了年輕的生命。
後來孔融為曹操賣命,卻自以為是、自命不凡,甚至連曹操都不放在眼裡,認為曹操無論在學識還是能力上都比不上自己。當別人提出想法時,孔融總能想出各種理由反駁,還自以為自己考慮全面,能從他人看不到的角度想問題,久而久之別人都覺得他是故意在抬槓,很是招人厭。而且孔融喜歡在家裡大擺筵席招待文人墨客,引起了曹操的懷疑。
恰好此時有人誣告孔融,曹操藉此機會將孔融及其家人全部殺害了。孔融如此自命不凡的人,最後卻連個給他收屍的都沒有,實在是可悲。
4樓:將微笑送給悲傷
孔融讓梨的故事讓孔融成為乙個「孝悌」的好孩子的代表形象。但就是這個孔融,在他的歷史時代,最後卻被曹操以「非孝」、「欲圖不軌」、「謗訕朝廷」等罪名殺害。
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少有才名,後來以文學列名「建安七子」之一,可以說是當時「士人」之代表。我這裡所說的「士人」不是指世家大族,而主要是精神意義上的,以秉持儒家思想為主的「士」。《論語》中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u死而後已,不亦遠乎u」所謂「仁」就是體驗到個人與天地萬物為一體,而後自覺地承擔起「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
作為乙個歷史人物,孔融留在歷史中的「行跡」可以說是矛盾的,讓不少後世的人難以理解。
支援曹操反對曹操都是為了心中的理想。
首先說政治選擇。比如孔融在許多具體問題上,曾表現出與曹操合作的態度。在《崇國防疏》中指斥劉表,助了曹操一臂之力。
招王朗書中,對曹公又大表欽佩。三首《六言詩》,也從政治上對曹操加以熱情頌揚,在《與曹公論盛孝章書》中甚至把曹操譽為齊桓公。而在後期,孔融對曹操有多有諷刺。
最使曹操難以容忍的是,他上奏《宜準古王畿之制》,主張「千里寰內,不以封建諸侯」,意即尊崇天子,擴大漢室實權,反對曹操稱王。孔融到底是贊成曹操呢?還是反對曹操呢?
為何前後不一?
我前文已經論述過,曹操對待士人,並非以士人來對待他們,而主要是作為謀士在利用他們,若其中有人表現出士人的作風,對其政權挖苦諷刺,曹操一般都會將其除掉,如孔融、崔琰、彌衡,甚至曾立大功的荀文若最終也是被逼鬱郁而死。
現在我們換乙個角度,從士人的生存選擇角度看這個問題。個人是被拋擲到這個世界上來的,他無法選擇自己的時代。孔子講的「中庸」之「中」,應理解為四聲「擊中目標」的中,也就是說根據時代和具體情況選擇最適當的行為方式,但選擇也不是無原則地純依個人之好惡,「庸」是庸常,是指符合從整體利益出發的根本常道。
孔融生活的時代是一箇舊的道德規範已經開始解體,新的道德規範尚未確立的時代,持國者皆以武力為尊,以權謀相尚,即使講論道德者,也完全是利用道德教條為政權服務,如司馬炎「以孝治天下」,鍾會以有損名教為由殺害嵇康。
5樓:牛牛牛牛
孔融因為將大的梨子留給家人,自己選擇小的,而被當做謙讓的教育典範廣泛流傳至家喻戶曉。那孔融將大梨子給了誰呢,是給了他的哥哥孔褒。後來他的哥哥用生命還了孔融的人情。
事情是這樣的,當時乙個宦官的家人仗著自己家的權勢在當地做盡了壞事,於是有乙個士大夫並上書告他們的狀。這件事讓這個宦官知道了,便誣告士大夫勾結同黨,朝廷便下令要緝拿士大夫問罪。士大夫便逃亡來到了孔家的門口,開門的孔融收留了士大夫。
但是不久就被朝廷發現了,士大夫逃走了,上面來人問他們孔家的私藏和放走逃犯罪。
孔融說收留士大夫的人是我,應該我來承擔罪責。但是官府的人認為孔融的年紀太小,沒有能力和責任來承擔這一切,便抓了孔融的哥哥。後來孔褒被砍了頭。之後的孔融卻漸漸步入了歧途。
孔融從小就很有天分喜歡讀書,自己家裡的藏書又多,成年後是乙個學問淵博的名士,並做了官。一年他回鄉祭祖,要求讓當地的百姓都要哀悼他的父親。很多百姓和他家非親非故,根本就哭不出來。
孔融很生氣,殺掉了乙個不夠在他父親墳墓前不夠傷心的人,嚇得百姓們都使勁地哭泣。這也引起了當地人的強烈不滿,但是有沒有人敢站出來對抗他。
後來孔融為曹操效力,但是孔融自認為別人的學識和能力都趕不上他,就連曹操也不放在眼裡。當別的文人或者曹操提出什麼想法的時候,孔融總是找其他理由反駁他們。在孔融看來,他覺得顯示了他多角度看問題的能力。
但是文人和曹操卻覺得孔融和他們不對付,故意抬槓的。加上孔融喜歡在家裡宴請文人名士,這也引起了曹操的猜疑。這時正好有人來誣告他,曹操就讓手下將孔融和家人殺掉了。
而孔融死掉後,也沒有人願意或者敢去收屍。
圓形方孔銅錢與五株錢的區別,圓形方孔銅錢與五株錢有什麼區別
象徵天圓地方 錢幣的別稱很多,較文雅的稱呼為 孔方兄 雖然這一稱呼有些貶義,但至今在文學作品和口語中仍然應用著。孔方兄 於 魯褒傳 錢神論 親之如兄,字曰孔方。宋代詩人黃庭堅也在 戲呈孔毅父 詩中雲 管城子無食肉相,孔方兄有絕交書。自此以後,人們就稱外圓內方的銅錢為 孔方兄 了。後來,又簡稱錢為 孔...
孔雪兒方否認戀情,那此前的傳聞是如何傳出來的?
這個傳聞的出現是因為在某一天晚上,孔雪兒被酷酷子的狗仔拍到和某位男性一同回家。筆者也不得不說,這個優酷也真是的,不好好做 偏要搞一些狗仔的事情,而且還對於這件事情特別的上道。所以相關方面就認為孔雪兒有了新戀情,但是不久之後涉及的雙方都在網路上澄清自己只是朋友,並沒有什麼所謂的戀情。其實他們談沒談戀愛...
請問這個方孔怎麼加工,退刀槽存在的意義,沒有不可以嗎
方孔是用插床加工出來的,沒有退刀槽就不能斷屑,不但打刀,也根本無法加工.而且退刀槽直徑要稍大於方孔的對角線長度 這個圖是有問題,作為退刀槽的圓不夠大,應該大過方的四角。如果是插方孔加工,必須有退刀槽。其它加工方法可不要退刀槽。此方孔可以在插床加工,冷沖,熱衝,電火花等方法來加工 這要看工件的精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