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之符號關聯」的歷史意義

2025-03-15 20:15:11 字數 1462 閱讀 7366

1樓:匿名使用者

把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對應地歸門別類從而使得世界易於理解。

2樓:網友

陰陽五行是中國古典哲學的核心,為古代樸素的唯物哲學。

陰陽,指世界上一切事物中都具有的兩種既互相對立又互相聯絡的力量;

五行即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的執行拆顫和變化所構成,它強調整體概念。陰陽與五行兩大學說的合流形成了中國傳統思維的框架。

正鍵 陰陽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漢族哲學思想的結晶,它不但沒隨歲月的流逝和科學的突飛猛進淡出人們的視線,相反她不曾被人們完全理解的深奧哲理,隨著認識的昇華越來越彰顯在我們面前,讓我們意識到,她不但不是一些人不懂扣上的旅清敗的認識論,而是現代思維哲學的大成,讓我們萌發出辯證法的三大規律真正的發源地恰恰是我們中國,功於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祖先。

五行之間具有什麼相互關係?

3樓:華夏出版社

五行學說在研究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特性的基礎上,又進一步**五行之間的相互關係,這種關係被稱為「生剋制化」,即五行相互之間既有促進、助長,又有制約、抑制,維持著事物之間的動態平衡。

具體內容如下:

相生:即促進、資生、助長之意。五行中的某一行對另一行具有促進、資生、助長的作用,如木可以助火燃燒,叫做木生火;水可以滋養木生長,叫做水生木;火燃燒後成灰而變成灰土,叫做火生土;金埋在土中,可認為是土生金;金熔化後變成液汁,可以認為是金生水。

難經》中把這種關係比喻為「母子關係」,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如木生火,木為火之母,火為木之子。

餘可類推。五行學說還規定了五行相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剋:即制約、抑制之意。五行中的某一行對另一行具有制約、抑制的作用。

如水可以滅火,叫做水克火;火可以熔金,叫做火克金;金屬製品可以伐木,叫做金克木;木生土中可以疏達土壤,叫做木克土;土可以築堤擋水,叫做土克水。這種關係又稱「所勝」、「所不勝」。

我克者為我所勝,克我者為我所不勝。例如金克木,金對木講,木為金「所勝」,金為木「所不勝」。餘可類推。五行相剋也有固定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剋是五行之間的正常關係,五行之間就是在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的關係中保持著動態平衡。五行間的這種關係又稱為「生剋制化」關係。例如土克水,如果只有相剋,水被制約,就會越來越弱,但是水又生木,木可以克上,因此水又間接地對土進行制約,而土又生金,金可以生水,所以土又間接地促進了水,這樣才保持了五行之間的動態平衡。

張景嶽在《類經圖翼》中作了很好的說明:「蓋造化之機,不可無生,亦不可無制。無生則發育無由,無制則亢而為害。

如果五行之間出現異常的剋制現象,破壞了五行的平衡,稱為「相乘」和「相侮」。

相乘,是指某一行對另一行過度的相剋。由於某一行的勢力過度亢盛,恃強凌弱,超過了正常制約的範圍,在五行學說中稱為「相乘」,如木克土,木行太盛,過度克土,稱為「木乘土」。

相侮,是指反克。如木克土,而土行太過,不僅未被木所制約,反而欺凌木行,叫做土侮木。

五行中的大海水什麼意思,五行屬大海水什麼意思

解釋 所謂大海水 天河水等是指有的水大難克。大海水汪洋一片,無人能知,就其洶湧澎拜則無人能抵,因此以大海水為命的人,則有吉有兇。萬河歸海,所以天河 長流 大溪等水遇之則吉,如是壬辰與大海水相配則稱為 龍歸大海 如陰陽各支相配得當,則一生富貴無比,喜與見上火,因為日出東海 金中喜海中金 木中喜見桑柘木...

納音五行與生辰五行的區別,納音五行與五行有什麼區別?轉載

五行是指五種物質形態 木 火 土 金 水。古人按60甲子 10天乾和12地支結內合形成的60甲子 納音容創立納音5行 每兩年為同乙個納音五行命。比如 甲子乙丑這兩年出生的都是海中金。而屬相5行則是 按出生年的12屬相來劃分。比如甲子年出生的屬鼠。鼠在五行中為子水。就是水命。其實這兩種五行都不屬於 正...

五行的起源,五行學說的起源?

武王勝殷,殺受,立武庚,以箕子歸。作 洪範 洪範 是討論五行的,箕子是第乙個五行家。你要求自己理解我不好說了,我等草木之人那有這靈感,還是道聽途說吧。小時候接觸過奇門遁甲馬前課之類,聽大人說 五行出陶 陶備五行。金字是綁木棍上帶尖的工具,沒鐵之前隕鐵就是先進工具了。陶的製作都明白,不再口舌。一種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