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汽車之路
人口制約教育的發展,主要是體現在人口數量的多少,人口質量的高低,人口的年齡結構。
在一定政治經濟條件下,人口數量越多,要求教育規模越大。因此,人口的高增長勢必要求擴大教育規模。反之,人口減少也會影響教育發展規模。
人口質量對教育質量喊塌的影響表現為間接和直接兩個方面:直接影響是指入學者已有的水平對教育質量的影響;間接的影響是指年長一代的人口質量影響新生代的人口質量,從而影響以新生一代為物件的學校的教育質量。
人口結構脊滲祥包括人口的自然結構和社會結構。
自然結構指人口的年齡、性別櫻搏等;社會結構指人口的階級、文化、職業、地域、民族等。
教育對人口的影響。
1、教育是使人口結構趨向合理化的手段之一。
1)教育有助於改變人口的性別結構,保證男女性別比例的自然平衡。
2)教育可以改變人口的文化結構和職業結構。
3)教育有助於人口城鄉結構的改變。
4)教育有利於人口的遷移。受教育程度與人口遷移成正相關。
即受教育程度越高,人口的遷移傾向越強烈。
2、教育有改善人口質量,提高民族素質的功能。
1)教育可以提高人口質量。教育在提高人口的質量方面的功能首先表現在對青年一代的培養上,其次還表現在對成年人的教育上。
2)教育可以減少人口數量。乙個國家全體國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與人口出生率。
的高低成反比。
3)教育可以實現人口遷移。教育可使無序流動變為有序流動,使人口結構趨於合理化。
2樓:古方紅糖
1 人口數量及增長罩空殲物衝率制約著教育事業發展的規模和速度。
2. 入學者與年長一代人口質量制約教育。
3. 人口的年齡結構制約著教育發展虧耐。
4 . 人口的就業結構制約著教育發展。
制約教育發展的規模與速度的因素有什麼?
3樓:小何愛教育
生產力對教育具有決定作用,表現在三個方面:生產力的發展決定著教育事業發展水平、規模和速度;制約著教育結構和人才結構、專業設定的變化;制約著教育的內容和手段。所以題幹中制約教育規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生產力。
教育改革著力於除舊佈新,而教育發展既包括創新性發展,又包括繼承性發展。也就是說,教育發展除了除舊佈新的創新發展,還需要繼承性發展,更多的時候是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發展,比如推動教育的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教育行業發展趨勢:
1、收入增長推動優質教育支出。中國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及中產家庭的崛起帶動了優質教育的支出,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教育的需求越來越高,使得教育行業越來越優化,推動優質教育的發展。
2、鼓勵私人資本發展。由於經濟與社會發展不平衡以及對教育領域的投資不足,教育資源分配出現不均的情況。隨著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援,越來越多的私人資本開始進入教育行業,提高教育效率。
制約教育發展的規模與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4樓:五百學長
制約教育發展的規模與速度的因素有:人口數量與增長率、生產力發展水平。
教育發展:歐洲:
在西方,教育的起源受到宗教組織的巨大影響:神父們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建立起學校體系。在歐洲,許多最初的大學都有天主教背景。蘇格蘭宗教改革之後建立了新的國立蘇格蘭教會。
中國:中國教育開始於中國古典著作,而不是宗教組織。早期中國任用受教育的**管理帝國輪寬歷,用來選拔**的科舉考試製度。
建立於隋朝,唐朝的唐太宗。
完善科舉制度。
19世紀末,何子淵、丘逢甲等先賢開風氣之先,成功創辦雨南洞小學、同仁學校、興民中學、石馬兩等小學等新式學校,為後來風起雲湧的辛亥革命。
和國家建設培養了大批寶貴人才。隨後中國現代教育體系不斷得到完善和加強。
20世紀90年代,中國的教育體系又有了較大變化,私人資本重新進入教育領域。
成為僧侶的年輕人的廟宇。後來,想要學習的孩子就要去「tera-koya」(意為廟宇小屋),學習如何讀寫日文。
印度:印度的制度化教育已有很長的歷史,據考證在佛教興起之前印度已經有了完善的教育制度。其教育的現代化可以分為殖民地時期和獨立後兩個大的發展階段。
殖民地時期是印臘搜度教育現代化的啟動階段,包括:傳統教育向現代教育的過渡時期(1498~19世紀初);殖民地印度教育體系的形成時期,即印度教育的西方化時期(19世紀初~20世紀初)、民族教育的興起和發展時期(20世紀初~1947年獨立)三個時期。1947年獨立以後,印度教育進入它的全面發展階段。
21世紀世界教育趨勢:
在過去幾十年中,未受任何學校教育的文盲人口的百分比下降了。從1960年的36%下降到2000年的25%。
在發展中國家。
2000年文盲巧羨百分比只有1970年的一半。在已發展國家。
文盲也從6%下降到1%,未受學校教育者從5%下降到2%。
2018年12月3日,第73屆聯合國大會第44次全體會議在紐約聯合國總部。
召開,會議通過決議,將每年1月24日定為國際教育日。
教育對人口數量的調控作用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5樓:網友
教育對人口數量的調控作用主要表現在下面3個方面:
1、教育具有控制人口增長的作用。
受教育程度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生育觀,國內調查結果也顯示,人口的平均文化程度和人口出生率呈反比關係,這也足以說明教育可以通過影響人的生育觀念來達到人口數量的改變。
2、教育具有提高人口素質的作用。
人口質量的提高依靠教育的發展。教育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活動,通過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可以顯著提高人口的身體素質、文化素質和道德水平。
3、教育具有使人口結構合理化的作用。
例如,教育可以改變人們「重男輕女」的落後觀念,進而調整著新生兒性別比例,教育也可以改變人口的城鄉結構,通過擴大職業技術教育,提高人口文化素質以及職業技能。
6樓:漫步白雲端
【教育的人口功能】
1)教育有助於控制人口數量。
2)教育有助於提公升人口質量。
3)教育有助於改善人口結構。
人口對教育的影響和制約】
1)人口數量影響教育發展的規模和速度;
2)人口質量影響教育質量;
3)人口結構影響教育結構。
7樓:思琪
教育對人口數量的調控作用主要表現在全國人民的素質。
8樓:禾月清淺
教育提倡優生優育,大家都重視孩子是不是能夠好好學習。
簡述人口狀況對教育發展和制約的作用體現在 哪些方面。
9樓:考試資料網
答案】:人口狀況對沖握教育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一定數量的人口是教育得以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它影響著教育事業發展的速度和規模,制約著教育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和戰略重點的選擇。
2) 人口質量的高散虧慶低對教育發展有著重要的 影響和制約作用,因為人口空碰質量體現著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精神文明發達程度。 (3) 人口的年齡結構和就業結構對教育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和制約作用。
班集體的教育作用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在學校教育中,良好的班集體對學生健康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 有利於形成學生的群體意識。在乙個良好的班集體中,學生會感受到集體對他們的關心與尊重,體會到能從集體生活中獲得知識 友誼和實現他們的某種心願,這時,學生往往也會努力使自己成為對集體有所奉獻的一員。在良好班集體的形成過程中,學...
教育對科學技術的發展的作用體現在哪些方面科技發展
教育對於發展科學技術的基礎作用主要在於 1 教育為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創新提供知識積累.任何新的科學技術的產生和發展,總是建築在接受前人科技成果基礎之上的,教育的重要任務就是傳遞人類已有的科學知識 經驗和最新科技成果,促進科技進步與創新的發展.2 教育為科學技術的發展培養所需人才.科技的進步和先進技術的...
企業的財務風險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一 籌資環節。資金的不同 和不同的籌資方式,會有不同的資金成本和相應的風險,公司在籌集資金時,必須在風險與成本之間權衡,以選用最佳的籌資方式。負債對權益比率反映財務槓桿程度,財務槓桿越大,股本的收益率越高,但相應的財務風險也越大,最優的資本結構是在對收益和風險進行權衡之後得到的適合公司特點的資本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