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為什麼管理員不願意給學生寢室鑰匙

2025-03-13 18:35:14 字數 1805 閱讀 5113

1樓:慶興運謝施

管理員不願意給學生寢室鑰匙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1. 安全考慮:管理員可能擔心,如果直接給學生鑰匙,可能會導致學生丟失鑰匙,或者鑰匙可能被用於非法目的,如盜竊或非法進入其他宿舍。

2. 控制權:管理員可能希望保持對宿舍的掌控權,以便在必要時可以進入宿舍進行維護工作,或者在緊急情況下能夠進入宿舍。

3. 管理效率:直接給學生鑰匙可能對管理員的管理工作造成困擾,例如在更換宿舍或需要進入宿舍時,管理員需要找到相應的學生並**鑰匙,這可能會降低管理效率。

請注意,這並不代表所有的管理員都不願意給學生寢室鑰匙。具體情況可能會因地點、管理規定和個人的管理方式而有所不同。如果你有這方面的疑問,建議你直接向宿舍管理員諮詢。

老師未經學生允許,用宿管保管鑰匙開門,檢查寢室衛生、寢室安全等行為合法嗎?

2樓:甜甜甜甜品吖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十五條規定,公民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侵佔、哄搶、破懷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凍結、沒收。學校為了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通常會採取一些管理手段。有些學校會搜查學生的物品或者暫時扣押學生的手機、遊戲機等,有些學校甚至出現教師罰學生款的情況。

一、學校無權沒收或暫扣學生的物品 沒收和暫扣財物屬於行政處罰範疇,而作為教育機構的學校顯然沒有這樣的權利。

實施行政處罰措施必須具有相應的主體資格,根據我國1996年頒佈的《行政處罰法》,享有行政處罰權的有以下三類主體:

1.依法律規定享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我國《行政處罰法》第十五條規定:

行政處罰由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在法定職權範圍內實施。」

2.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

行政處罰法》第十七條規定:「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可以在法定授權範圍內實施行政處罰。」

3.受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行政處罰法》第十八條規定:

依照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規定,可以在其法定許可權內委託符合本法第十九條規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行政機關不得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委託行政機關對受委託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應當負責監督,並對該行為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受委託組織在委託範圍內,以委託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處罰;不得再委託其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該法第十九條規定:受委託組織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一)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務的事業組織;

二)具有熟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業務的工作人員;

三)對違法行為需要進行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鑑定的,應當有條件組織進行相應的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鑑定。

二、學校侵犯學生財產權的法律救濟。

人身權與財產權是公民具有的兩大基本權利。學生對自己的手機等個人物品享有法定財產權,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能隨意剝奪。對於學校沒收或者暫扣、毀壞學生財物、罰款等行為,學生可以依據我國《教育法》尋求法律救濟。

該法第四十二條第四款規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權利:對學校給予的處分不服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訴,對學校、教師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提出申訴或依法提起訟。

總的來說,學校無權在沒有任何合理的理由的情況下沒收學生的各種物品(除法律禁止藏匿的物品之外。)但是,如果在學校的安全檢。

3樓:網友

雖然這樣做有些不妥,但學生宿舍並非學生私有財產,通常學校都有類似規定,可以在非睡覺休息期間開門檢查宿舍衛生和安全問題的!

4樓:明天無雪

如果在社會上,不經允許進入車別人家,那叫非法侵入民宅,但是這是在學校,老師為了學生宿舍為了檢查安全和衛生就要另當別論了,不算違法。

5樓:僪思敏

如若學院設立過查寢條規,且沒有違反一些注意事項,是合法的。

為什麼畢業後許多學生不願意聯絡老師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上學的時候,對老師沒有親近感吧。要知道老師帶過一批又一批的學生,能夠留在他們印象裡面的只有那些學習極好的或者調皮搗蛋的同學。相反,大部分的學習中游老實本分的普通孩子,沒有大過錯也沒有多出色,所以老師對於他們的關心和重視就會比較少。在這樣的學生心目中,老師就是非常嚴肅的,我們要聽老師的...

銀行為什麼不願意貸款給小微企業

利益太低而風險太大,這是銀行不願意給小微企業貸款的主要原因。一,利益太低,成本太高 這是小微企業貸款的最主要原因。比如你有一個億的貸款額,這時候,有兩個方案,第一個是直接貸款給某大公司,第二個方案是貸款給1000個小公司,每個公司10萬。這種情況下,你會選擇哪個?毫無疑問,選擇第一個。因為,最簡單的...

為什麼現在大學生都不願意從事銷售行業

答覆 對於營銷這個行業,是每乙個營銷人員經歷坎坷的複雜過程,是每乙個營銷人員尊崇的職業理想,也是每乙個營銷人員的職業榮譽和專長 愛好,在這裡可以實現每乙個營銷人員的職業夢想的公眾平台,為職業營銷者實現多年來夢寐以求的價值和財富,為職業營銷者的人力資源和人脈關係而打下堅實的基礎,也為職業營銷者瞄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