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聯想式」批評不可取,是為什麼?

2025-02-18 00:15:09 字數 5121 閱讀 7973

1樓:神經哥玩遊戲

明明犯的是這個錯,可家長在批評的時候卻能從這個錯扯到那個錯;批評孩子的時候從來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

當家長們抱怨孩子總在跟自己「對著幹」時,是否意識到,自己的不當行為正是導致孩子叛逆的根源?

這個小孩小時候還蠻乖的,沒想到越大越不聽話。」「我講的哪句話不是為他好?偏偏他一句也聽不進去……」當家中有個「叛逆」的孩子時,父母不僅往往如臨大敵,更會焦心不已,很多家長恨不得把孩子身上的情緒來個「乾坤大挪移」。

殊不知反叛心理人人都會有,小到1歲的寶寶,大到顫巍巍的老太太,都會在情緒上來時故意「對著幹」。

青少年產生反叛心理和行為的原因多而複雜,孩子獨立自主意識的增強等。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家長,尤其是處理問題時的一些不恰當行為,會助長孩子的叛逆心理。比如當孩子犯錯時,有些家長不會「就事論事」,而是從眼前的這個錯誤扯到以前的乙個錯誤,接著再把另乙個錯誤揪出來講一遍,這種「聯想式」的批評方式,不僅會削弱孩子對這次所犯錯誤的感知,不夠寬容和諒解的方式也會給孩子造成傷害。

當家長從自己身上找到孩子反叛的根源時,化解孩子的叛逆便顯得簡單了許多。給予孩子適當的讚美,保持與孩子的良好溝通,用心聆聽孩子的建議。

聰明而明智的父母會在孩子的叛逆期拒絕嘮叨,不和孩子硬碰硬,而是因時而教,以柔克剛;或者採取常識教育,少批評,多表揚,更有利於孩子內在潛力的激發,將孩子培養成乙個陽光自信、積極進取的孩子;或者保持平和的心態,以平常心對待孩子,讓孩子學會不卑不亢,身心健康地成長。

2樓:路邊的風兒

會讓孩子對這次的錯誤認知不深刻,也會讓孩子產生煩躁的情緒,不知道你想要表達什麼,只知道你非常討厭他,所以一定會和你對著幹,導致雙方的情緒都非常激動。

3樓:阿樂秋季雨

主要是因為孩子每一次犯錯肯定都是有特殊的原因,如果家長要是一直根據自己的想象就去批評孩子的話,可能時間長了,就會讓家長跟孩子的感情越來越不好,而且讓孩子特別的叛逆。

4樓:嘉玉玉寶貝

因為家長把自己的意向強加在了孩子的身上,所以在說話的時候完全不尊重孩子的想法。會讓孩子更加的叛逆。

家長「聯想式」批評不可取,這是什麼原因呢?

5樓:嘟嘟娛

有時候,父母批評孩子的時候得不到教育的效果,反而會讓孩子的心更不舒服,給孩子心理壓力,你想過你的批評為什麼沒有效果嗎?最大的原因是,父母批評子女的方式、心理和時機不太清楚,批評的目的是讓子女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改正過來,養成良好的習慣。但是父母在批評過程中往往會摻雜太多個人感情,使批評變得有趣。

這種批評往往是無效的!感情上太重的批評,效果不好!

誰也不想動不動就責怪孩子,但當父母總是對孩子生氣的時候,工作上的怨恨、家裡的怨恨、對孩子的怨恨都發洩到了腦後。家長站得很高,叉著腰站著。你為什麼這麼不放心!

我整天為誰這麼累?你吃得好穿得好,想買什麼就買什麼,為什麼這麼不懂事。一場暴風雨過後,家長的心情有些輕鬆,但最終還是洩露過。

你的語氣溫柔地問:你知道錯了嗎?孩子呢,完全被你的氣勢驚呆了,完全不考慮自己到底錯在**,希望你早點結束,能說我知道我錯了。

推翻舊賬的批評效果很差。

當乙個人犯了罪,法律只會處罰一次。但是孩子以前犯的錯,我們總是舊事重提。例如,孩子們這次只是不想收拾自己的房子,很多母親生氣,想起以前犯的n個錯誤。

不寫完作業,不遛狗,丟鑰匙,挑食,上課受罰,玩手機。你聽完這些話,孩子們都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媽媽對自己百般挑剔。性格倔強的孩子會非常不服氣地反駁你。

性格內向的孩子什麼話也不說,感到自卑。但是如果不收拾房子,孩子會願意修嗎?通常不是這樣。

孩子覺得自己的錯誤太多了,幾乎要放棄了。牙多了,不癢了。

不分輕重地批評,效果很差!孩子犯了錯,有時明知有僥倖心理,還故意犯,但有時不經意。因此,有時孩子犯了錯誤,也應該先安靜地善意地提醒孩子,給孩子時間緩衝糾正,而不是不問是非就直接批評孩子。

那麼什麼樣的批評最有效呢?明確批評的目的:幫助孩子們改正錯誤。

孩子犯了錯誤,必須指出來,幫助孩子改正。家長今天心情好,不能寬大處理,不能認為孩子還小,很正常。

6樓:雙魚愛仕達

因為這樣的批評無中生有,特別的容易誤會孩子,傷害孩子的心理。

7樓:史蒂芬斯

是因為家長這樣做的話,會讓孩子養成特別不好的習慣,而且也特別不尊重孩子,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正常心理發育。

8樓:懶得可愛的小李

因為這樣會給孩子很大的壓力,也讓孩子非常的不服氣,這種方式也會對孩子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

父母「聯想式」批評不可取,是為什麼?

9樓:明松說

引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在自己做錯一件事情之後,家長批評自己,說著說著呢就批評到了其他的事情上,而且把很多年前的乙個小錯誤也拿出來說,要知道這種批評方式,其實並不是特別的適用,而且可能會讓孩子產生叛逆的心理。

有些家長總是說自己的孩子不聽話,自己的孩子犯了錯特別多,但是有沒有想過真正犯錯的事情,就那麼一點父母總是把以前犯的錯拿出來,說了一次灶拍又一次,對於孩子來說明明這個事情已經過缺激去了,家長這樣說只是在家生孩子的乙個叛逆心理。而且很多時候孩子根本都不叛逆,主要就是因為家長的一些處理方式導致了孩子的叛逆心理不斷的助長,家長從來都不會就事論事,而是不斷的去強化孩子犯的錯誤,讓孩子不能夠得到寬容和諒解,也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希望所有的家長都能夠正確的對待孩子犯的錯誤,學會就事論事,而不是聯想式的批評。

家長髮現這個孩子叛變的時候,一定要找到孩子反叛的根源,然後再來進行化解,適當時候呢也要給孩子進行適當的讚美,保持和孩子之間乙個良好的溝通,用心的去聆聽孩子的建議,不要覺得你是家長,你就高高在上,你是乙個家長,孩子也伏辯襪是個獨立的個體,你們之間是平等的。在培訓孩子的時候,要學會就事論事。而且要讓孩子有乙個可以解釋的空間,不要每一次就直接強制性的告訴他,你不能這樣說,他說你上次怎麼樣怎麼樣,在上一次上一次的時候你犯的錯誤,這個對於孩子來說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只會讓他們把那些錯誤越記越深刻。

10樓:肖艾斯的旅行日誌

因為父母的行為會傷害孩子自尊心,讓孩子覺得父母很記仇,時間長了孩子會產生逆反的心理。

11樓:帳號已登出

這樣做容易傷害孩子自尊,讓孩子不愛學習,讓孩子變得叛逆,讓孩子不尊敬父母,不尊敬老師。

12樓:happy薛醜醜

因為這樣做的話,孩子的性格會非常不好的,孩子會變非常自卑,孩子會非常沒有安全感。

父母「聯想式」批評不可取,你知道是為何嗎?

13樓:倆含季魔望

在批評孩子的時候,父母不要總是提起孩子過去犯的錯誤,不要對孩子進行聯想式的批評。因為小孩子已經將過去所犯的錯誤改正過來了,並且也沒有再犯,所以父母也不必再提。在批評孩子的時候,我們就應該抓住主要的點,這樣才能讓他認識到錯誤,而不是漫無目的的聯想了。

相信很多人都是經歷過這種事情的,比如說自己只犯了乙個錯誤,但是父母在批評自己的時候,總是會去聯想到自己以前所犯的錯誤。這種批評的方式就是聯想式的批評,父母會在批評孩子的時候想到孩子之前所犯的錯誤,就開始對孩子大肆的指責。這對於孩子發展是很不好的,因為小孩子已經把過去所犯的錯誤改正過來了,如果父母將這些錯誤再次判宴提及,就可能會讓小孩子有叛逆的心理,將這些錯誤再一次翻下去。

所以在批評孩子的時候,我們就應該抓住主要的點,不能讓孩子想到之前的錯誤,也不要提到之前的錯誤。如果父母總是這樣做的話,就會讓孩子特別的難受,讓孩子不願意和父母講話。

我們要知道小孩子並不是乙個十全十美的人,搭念所以說小孩子是會犯錯的,這次孩子犯錯之後我們就應該就這個問題去教育孩子,還認識到這個錯誤的嚴重性。並且還要讓孩子進行反思,看看孩子有沒有認識到這個錯誤,如果孩子已經認識到,那麼父母就不要多說話。所以父母一定要使用正確的方法去教育孩子,不要總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想到其他的事情,這樣的教育方法是很不好的,還會讓孩子很厭煩。

14樓:比臉樹

因為大多父母「聯想式」批評,並塵廳伏不是就事論事的去解決孩子的問題,反而扯東扯西,導致了孩子的叛逆心理,不分輕伏鬥重的批評,效果是適得其反的,孩子需要的是溝派攜通和理解,無中生有,不分是非,顧左右而言他當指責,只會讓孩子受到傷害。

15樓:吱吱吱吱心

這樣的批評方式只會談拆讓耐侍跡孩子昌並的自尊心受到傷害,也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這種聯想式的批評也會讓孩子非常的叛逆。

16樓:浩海永寧

我知道,這樣的批評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變得很差,孩子會討厭父母,因為父母不理解自己。

父母「聯想式」批評的危害有哪些呢?

17樓:創作者

每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都會犯下或大或小的錯誤,那麼當孩子犯錯時家長的批評教育就少不了。不過批評也要講究方式方法,要學會就事論事,不要採用錯誤的方法。譬如,聯想式批評。

聯想式最常見的形式包括,從一件事扯到另外一件事,比如孩子今天犯了乙個錯誤,家長在批評這件事情的同時,又會從這一件事情追溯到很久以前的錯誤,舊事重提。再比如家長收到別人的投訴,說自己的孩子犯了錯,還沒有核實的時候就開始選擇相信別人,想象孩子各種不好的行為,僅僅是通過想象孩子犯錯,就開始對孩子進行一系列的批評。

首先,聯想式的批評最大的危害就是容易冤枉孩子,有些時候孩子明明沒有犯錯,但是家長僅憑想象就判定了孩子的行為,從而對他進行批評教育,這個時候孩子就會覺得比較委屈,長此以往很容易就會產生逆反心理,尤其是對於青少年,他們本來就處於叛逆期,所以逆反心理會更重。其次,對於從一件事情扯到很久以前犯的錯誤的這種聯想,一件錯誤提的次數多了孩子就會煩躁,本來已經改正很久之前犯的錯,但是這種一直提的情況會逐漸抹去他們產生的悔改之心。

最好不要當眾去批評教育孩子,因為孩子的羞恥心比較重,當眾打他的臉會讓他十分羞愧,為了面子他也會選擇跟家長對著幹。可以私下進行教育,其實很多孩子在犯完錯誤之後,就已經開始意識到自己錯了,這個時候家長只需要抓住孩子自責的心理,私下跟他交流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大多孩子都會改正的。批評的同時家長也一定要記住,批評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改正自己的錯誤,而不是為了發洩自己的情緒。

18樓:網友

會導致孩子沒有主見,會影響孩子選擇權,會導致孩子越來越自卑,也會導致孩子未來受到嚴重影響,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想象力,創造能力。

19樓:創作者

會讓孩子變得自卑,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還會讓孩子產生叛逆心理,沒有正確的教育孩子,會讓孩子變得軟弱,還會讓孩子產生焦慮。

為什麼家長用中國式教育式教育孩子特別累

中國式的育兒方式,有一種很奇怪的現象,就是母親每天24小時等寶寶的吃喝玩樂,沒有人表揚,而鮑爸帶著寶寶一小時回家,得到大家的認可。而且沒有很多人把手從手上拿出來,我認為這是正常的!你為什麼會有這種差異?其實,真正的育兒方式應該是 父母和父母 的模式,做好分工,在寶寶的教育中應該一起討論,最終達成一致...

為什麼智慧型手機都趨向於不可拆卸式電池呢

有用過功能機的小夥伴肯定對可拆卸式電池不陌生了,甚至在智慧型機出現的早期,還是有相當一大部分的手機是可以開啟手機後蓋拆下電池來的。所以在以前,很多人都會選擇一部手機配兩塊甚至是多塊電池以便在手機沒電的時候可以隨時更換。而現在,幾乎所以的近幾年上市的手機都配備的是不可拆卸的電池和外殼,這就使得手機沒電...

為什麼女性是不能批評的,但社會普遍看不起女人?

女性的確很少反思,但是我個人認為這並不是性別的問題,而是一種弱者的共性,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也就是這樣,舊社會中國農民這樣處於弱勢,為什麼不反思?跟男性女性無關吧。我認為這是乙個惡性迴圈 處於弱勢 推卸責任 不思進取 處於弱勢。至於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就是見仁見智了 西方和東方都存在對女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