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蘭夏冰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雪梅·其一》
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 / 邁陂塘》
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範雲《別詩》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表達雪的詩句
2樓:網友
表達雪的詩句如下:1、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夜雪》
2、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雲。——雪望》
3、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雪梅》
4、縈空如霧轉,凝階似花積。——詠雪》
5、微風搖庭樹,細雪下簾隙。——詠雪》
6、龍雲玉葉上,鶴雪瑞花新。——詠雪》
7、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觀獵》
8、暫時花戴雪,幾處葉沈波。——菲葭》
9、草枯鷹眼急,雪盡馬蹄輕。——觀獵》
10、色灑妝臺粉,花飄綺席衣。——詠雪》
11、石門雲雪隘,古鎮峰巒集。——龍門鎮》
12、修纖無垠竹,嵌空太始雪。——鐵堂峽》
13、握棗數日方離雪,今朝又出山。——段磨拆《次缺石》
14、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塞下曲》
15、煙袁春釣靜,雪屋夜棋深。——北風行》
雪形成原理:冰雲是由微小的冰晶組成的。這些小冰晶在相互碰撞時,冰晶表面會增熱而有些融化,並且會互相沾合又重新凍結起來。
這樣重複多次,冰晶便增大了。另外,在雲內也有水汽,所以冰晶也能靠凝華繼續增長。但是,冰雲一般都很高,而且也不厚,在那裡水汽不多,凝華增長很慢,相互碰撞的機會也不多,所以不能增長到很大而遊液形成降水。
當靠近地面的空氣在0℃以上,但是這層空氣不厚,溫度也不很高,會使雪花沒有來得及完全融化就落到了地面。
代表雪的詩句
3樓:帳號已登出
1、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__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
2、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__盧梅坡《雪梅·其一》
3、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__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 / 邁陂塘》
4樓:萬新福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古詩中的雪的詩句
5樓:小奶牛
古詩中的雪的詩句如下:
1、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翻譯:終南山的北面山色秀美,山上的皚皚白雪好似與天上的浮雲相連。
賞析:寫詩人從北面看終南山,冬天雪後的山峰顯得十分秀美,山上的積雪深厚,更增加了山的高峻。當傍晚時分,雪後天晴,林木反射著夕陽的光輝。
由於有了厚厚的積雪,小城譽鍵雀的人感覺寒冷增加許多。十分簡練的四行文字,描寫了一幅完美的冬雪的自然景色。
2、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翻譯:輪臺東門外歡送你回京去,你去時大雪蓋滿了天山路。
賞析:此詩描寫西域八月飛雪的壯麗景色,抒寫塞外送別、雪中送客之情,表現離愁和鄉思,卻充滿奇思異想,並不令人感到傷感。詩中所表現出來的浪漫理想和壯逸情懷使人覺得塞外風雪變成了可玩味欣賞的物件。
全詩內涵豐富寬廣,色彩瑰麗浪漫,氣勢渾然磅礴,意境鮮明獨特,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堪稱盛世大唐邊塞詩的壓卷之作。
3、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翻譯:夜深的時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為不時地能聽到雪把竹枝壓折的聲音。
賞析:這首詩新穎別緻,立意不俗。詠雪詩中寫夜雪的不多,因為雪無聲無味,只亮掘能從顏色、形狀、姿態見出分別,而在沉沉夜色裡,人的慶早視覺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無從捕捉。
然而,富於創新的白居易正是從這一特殊情況出發,跳出人們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寫的窠臼,全用側面烘托,從而生動傳神地再現出一場夜雪來。
古詩人寫雪的詩句,古人描寫雪的詩句?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北風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胡裘不暖錦衾薄。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關於雪的古詩。1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 岑參。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
關於雪的詩詞名句,關於雪的詩句古詩名句
中國關於雪的詩詞名句有很多,詩人都是通過雪來表達自己的情懷。簡單舉幾個例子 1 草枯鷹眼急,雪盡馬蹄輕。王維 觀獵 2.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 塞下曲 3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 梅花 4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 江雪 5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 ...
關於日月雪雨的詩句,關於雪的詩句 《夜雪》
月 1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 十五夜望月 2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 中秋月 3 待月舉杯,呼芳樽於綠淨。拜華星之墜幾,約明月之浮槎。文天祥 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4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