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雲若解舒婷意,莫問天涯何所持。 是出自那裡的詩句

2025-02-14 23:05:11 字數 2201 閱讀 4183

1樓:皆金

是《停雲沉煙集》中的《風》的尾聯。

原詩句:綣袖輕彈曲子詞,無言又作晚來思。亭亭嫋嫋扶香絮,邃邃深深潛碧池。

總把多情搖入影,也將落葉串成詩。停雲若解玲瓏意,莫問天涯何所持。

有關於學習的詩歌

2樓:網友

小牛我愛書山上的青草,秋枯晚,春發早,甜的多,苦的少。

我細細啃,慢慢嚼,啃出汁水,嚼出味道,啃得魂牽,嚼得夢繞。

葉兒嫩嫩,莖兒俏俏,知識是你的養料,智慧是你的懷抱。

為了找你,我不畏山高,為了愛你,我迎著陡峭,總想多吃點兒,總想吃夠飽。

3樓:網友

朱熹的《觀書有感》兩首 (一) 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歸納詩歌的學習方法有哪些?

4樓:網友

對於詩歌,要養成以下四點習慣來進行學習。即熟讀成誦;整體感知;品味語言;賞析詩歌意境。

1、多朗讀,熟讀成誦。

詩歌要反覆朗讀,要注意古詩節奏的劃分。古詩朗讀節奏的劃分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按意義劃分,常見的五言為「二三」式,七言為「四三」式。二是按音節劃分。

至於背誦,一定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弄清每首詩字與字、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聯絡,抓住關鍵的字眼,反覆多次朗讀以至成誦。

2、整體感知詩意。

整體感知」就是能夠結合註釋大致知道詩歌的意思,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作者的觀點、感情,形成整體感。讀每一首詩的時候,可以自己設問。

3、品味詩歌語言。

一般說來,品味詩歌語言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理解詩句的含義,分析遣詞造句的妙處,品味語言特色。

4、賞析詩歌的思想內容和意境。

詩的意境包括詩象(詩的形象),詩意(詩的意境),詩情(詩的感情)等幾個方面。

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毛詩-大序》記載:「詩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為志,發言為詩」。南宋嚴羽《滄浪詩話》雲:「詩者,吟詠性情也」。

只有一種用言語表達的藝術就是詩歌。

找一篇關於學習的詩歌

5樓:匿名使用者

詩歌一:學習在閃光。

保先教育」的戰鼓在奏響,黨員學習的熱情空前高漲。

從《讀本》到《黨章》,精研細讀寫出深刻的體會文章。

從「學習」到「整改」,階段在向前遞進,學習在逐漸加強,素質在不斷提高。

每一步都是乙個腳印,每乙個腳印都是百姓心中的陽光!

學習仍在繼續——

為百姓辦實事好事的行動也在繼續,好人好事正在這片天空中飛揚。

黨員中湧現出越來越多的榜樣。

每乙個榜樣都是一面旗幟,每一面旗幟都在輕風中飄揚;

每乙個榜樣都是一面旗幟 ,每一面旗幟都在太陽下閃光。

他們正在把黨的溫暖和陽光,灑在墾區百姓的心坎上。

6樓:匿名使用者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關於學習 詩歌

7樓:

《長歌行》

漢·無名氏。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觀書有感》—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陸游。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勸學》—唐·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雜詩》其一。

晉·陶淵明。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8樓:網友

時代背景、韻味、意境、思想感情。

求能人解這道題馬雲

題目把我們匯入了誤區 一句兩句說不清楚,這裡我們用負數和正數的概念 我各還10元錢後 我和爸爸 490.我和媽媽 490.而題目的意圖就很明顯了,引導你將你欠的錢加上你現在所有的錢得出乙個所謂的你花的錢,這是錯誤答案,也就是 490 2 10 而實際上你的錢是 490 2 10 970你花掉的錢 因...

李若歆這個名字好不好,解若歆這個名字有什麼寓意?

李若歆名字分析結果如下 繁體 拼音 五行 筆劃 名字分析 李 李 l 火 7 吉 若 若 ru 木 11 福祿雙收,孤獨格,刑偶傷子,中年潦倒,晚年吉祥。吉 歆 歆 x n 金 13 刑偶欠子,身弱多病,中年多勞,晚年吉祥。兇 數理 31 吉凶 此數大吉,名利雙收,漸進向上,大業成就 吉 解若歆 這...

瘋狂猜成語中有雲月亮禁止的成語停什麼

停雲落月 表示對親友的懷念 舊時多用在書信裡 不見天日 b ji n ti n r 解釋 比喻社會黑暗,見不到一點光明。出處 宋 魏泰 東軒筆錄 卷八 福州之人,以為終世不見天日也,豈料端公賜問,然某尤為絳所苦者也。結構 動賓式成語 用法 動賓式 作謂語 定語 形容社會黑暗 近義詞 暗無天日 反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