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pursue且聽風吟
你說的光沒有質量是再牛頓力學下可以看成光沒有質量,因為牛頓力學研究的是低速物體。但在量子力學中,光的質量不能忽略,光也是一種物質,被稱為光子,也有質量。既然是相對論,研究光速,所以它的質量不能忽略(雖然很小)。
既然不能忽略它的質量,就可以把它看成物體。這就相當於向上拋硬幣這麼簡單的東西了,只是硬幣的速度遠遠大於車速。
2樓:成功
光在量子力學中是有質量的e=mc^2愛因斯坦質能方程,所以你的理解有誤。至於光的不變性原理是通過實驗得出來的,科學家研究的,我們先記下結論不必深究,到了你進如專業領域後再去研究也不遲,別浪費時間了。
3樓:在虎嘯灘觀星的鄧艾
經典力學,適應於巨集觀、低速、弱引力的物理現象,光束已超出了他的適應範圍。
4樓:網友
具體怎麼說呢,其實你是以車廂為參考系,而列車速度v>光速的情況下,會出現光的方向相反,也就是你說的想法。
但如果你是以地面為參考系的話的,同樣列車速度v>光速,則會出現圖中乙出現的情況,當然,上述兩者都是車下的人看車廂,你可以試試分析的,不知對你又沒幫助。
高中相對論的問題 求解
5樓:網友
看你這麼問的話就知道你只是機械地應用一些理論,而沒有自己的理解。
確實,運動的物體時間會變慢,這個在書上都有講到,很好理解。
至於這個題目,火箭是高速運動著的,但是對於火箭上的人來說,那麼其實火箭是靜止的,地面才是高速離**箭,也即,對於火箭上的人來說,地面是高速運動著的,所以,地面上的時鐘走得慢。相反,地面上的人就會覺得火箭上的時鐘走得慢。
這確實也是參考系的問題,以火箭上的人為參考系。
不是有個電影片段是某個人一直在飛船上飛,他回到地球后,他的兄弟發現自己老了十幾年,而他還很年輕麼。
這些有些繞,慢慢看就懂了。
6樓:網友
沒有錯, 你在火箭上看, 地面是動的, 所以你看地面上的鐘是走得慢。 這是跟參考系有關。
7樓:手還在
火箭上的人看見地面上的時鐘變慢,地面上的人看見火箭上的時鐘變慢。
8樓:網友
是參考系的問題,因為運動是相對的(相對性原理)當火箭上的觀察者觀察地面時鐘時,他是以火箭為參考系的,那麼此時地面參考系就是運動的了。
大學物理狹義相對論問題
9樓:網友
以橋為參考系,則運動火車長度縮短。相對速度大小為,設火車固有長度為l,相對長度為b,則b=l*√(1-v^2/c^2)=
所以a認為橋可以容納整個車。
b以運動的火車為參考系,橋發生尺縮。故b認為不能容納。c與b相似,也認為不能。
的速度遠大於宇宙第一速度。所以能。
10樓:網友
以地面為參考系,則運動火車長度縮短。相對速度大小為,火車相對長度為l*√(1-v^2/c^2)=
所以a認為橋可以容納整個車。
b以運動的火車為參考系,火車長為200公尺,橋發生尺縮。故b認為不能容納。c與b相似,也認為不能。
第二問一看就知道是你自己想的,你設計了乙個錯誤的情境,我們一般都是說兩端同時有雷劈,或者同時噴顏料,問火車能不能躲過去,你現在讓橋的兩端同時塌陷,火車又在橋上,在哪兒看也不會不掉下去。
給個高中課本的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描述
11樓:匿名使用者
一、伽利略相對性原理和經典力學時空觀。
新想法:如果認識到非貫性系力產生的原因,在進行物理實驗時將此力(慣性力)一併計算,那麼就與跳出非慣性系,在慣性系中實驗得到一樣的結論,就可以把非慣性系當成慣性系對待——這與廣義相對論的相對性原理是類似的)
一切彼此作勻速直線運動的慣性系,對於描寫機械運動的力學規律來說是完全等價的,在乙個慣性系的「內部」所作的任何力學實驗,都不能確定這一慣性系本身是在靜止狀態,還是在作勻速直線運動。這個原理叫力學相對性原理,或伽利略相對性原理。
牛頓說:「絕對的、真正的和數學的時間自己流逝著,並由於它的本性而均勻地、與任一外界物件無關地流逝著。」「絕對空間,就本性而言,與外界任何事物無關,而永是相同的和不動的。
見牛頓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二、猜辯狹義相對論的提出背景。
在19世紀末,人們知道光速是有限的,在測量光速時發現,木星衛星發出的光,到達地球的時間是相同的,而不管地球是朝向衛星運動還是背向衛星局兆做運動。這不符合物體運動的速度疊加原理(a參照系相對於b參照系速度為v1,a上發出相對a速度為v2的物體,物體相對於b速度為v1+v2),而符合波的性質,因為當時已知的所有波都有介質,因此人們假設光桐衡也有介質,定名為「以太」,光在以太中穩定傳播,所以與地球的運動無關。
由於地球並非宇宙中的特殊天體,以太應該對地球有相對運動,而著名的邁克耳孫(和莫雷(實驗證明了相對地球運動的以太不存在,也就是說,如果存在以太,以太就是對地球靜止的,這裡和一些人認為的證明了以太不存在,敘述上有一點點區別。
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兩條假設:
1。相對性原理:物理學在一切慣性參考系中都具有相同的數學表達形式,也就是說,所有慣性系對於描述物理現象都是等價的。(夠絕對的)
1964年到1966年,歐洲核子中心(cern)在質子同步加速器中作了有關光速的精密實驗測量,直接驗證了光速不變原理。實驗結果是,在同步加速器中產生的一種介子(寫法是派的0次方)以的高速飛行,它在飛行中發生衰變,輻射出能量為6000000000ev的光子,測得光子的實驗室速度仍是c。
12樓:匿名使用者
三、狹義相對論時空觀。
狹義相對論為人們提出了乙個不同於經典力學的時空觀。按照經典力學,相對於乙個慣性系來說,在不同的地點、同時發生的兩個事件,相對於另乙個與之作相對運動的慣性系來說,也是同時發生的。但相對論指出,同時性問衡銷畝題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在某個慣性系中在不同地點同時發生的兩個事件,到了另乙個慣性系中,就不一定是同時的了。經典力學認為時空的量度不因慣性系的選擇而變,也就是說,時空的量度是絕對的。相對論認為時空的量度也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它們將因慣性系的選擇而有所不同。
所有這一切都是狹義相對論時空觀的具體反映。
同時的相對性。
現舉乙個假想實驗,咐森一列勻速運動的火斗讓車,車頭和車尾分別裝有兩個標記a1、b1當他們分別與地面上的兩個標記a、b重合時,各自發出乙個閃光。在a、b的中點c和a1、b1的中點c1,各裝乙個接受器,c點將同時接收到兩端的訊號,而訊號傳遞需要時間,在這段時間內火車向前運動了,所以c1先收到車頭的訊號,後收到車尾的訊號。也就是說,不同的參照系沒有認為兩個事件都是同時發生的。
同時」有相對性。
關於狹義相對論的問題(高中物理課本選修3-4,第104頁問題與練習的第一問)
13樓:喜歡**就是我
答案是選b
假設a、b中點c為光源,事件為光源的光線到達a、b,在地面上的人看來,兩個事件同時發生。但火箭中的人認為ab以高速朝自己移動。由於光從c射出以後,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到達b。
但是b在這段時間向左移動了一段距離。因此從c發出的光線到b的路程短,到a的路程長。由光速不變原理,光線首先到達b。
14樓:東方已曉
這裡是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認識問題。牛頓力學與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對待時間的看法是不同。牛頓力學是把校對好的時鐘放置在參照系中的任意位置,判斷同時與不同時可以看鄰近的時鐘讀數。
愛因斯坦是把時鐘放置在物體運動開始為止,其他地方就需接收這個時鐘發出的時間訊號,就如閃電這個自然現象,電閃與雷聲是不是同時發生的,靠人們的感覺是靠不住的。所以愛因斯坦的同時性也是不對的。
大學物理狹義相對論問題
15樓:網友
由公式可以計算l=l。√(1-u²/c²),由於你沒有給出u,所以具體等於多少不知道。
解析:由於相對於火車這兩個同時發生的事件(發射雷射),地面上人認為不是同時發生的,車尾事件先發生,車頭事件後發生,所以這兩個事件之間距離比在火車上測得要短。
16樓:徹底徹底堜
以橋為參考系,則運動火車長度縮短。相對速度大小為,設火車固有長度為l,相對長度為b,則b=l*√(1-v^2/c^2)=
所以a認為橋可以容納整個車。
b以運動的火車為參考系,橋發生尺縮。故b認為不能容納。c與b相似,也認為不能。
的速度遠大於宇宙第一速度。所以能。
17樓:暗訪規劃
你就把它看成乙個1000公尺長的木杆沿杆的方向以速度u 作勻速直線運動再代入公式即可。
親,請及時採納。有問題向《中學生數理化》求助,我們會隨時幫助你,使你的學習更上一層樓。
我看了一下公式很難表達 我給你找圖。
高一物理必修知識點,高三必修物理知識點
電磁學 光學 牛頓力學。高三必修物理知識點 .動量 p mv .動量守恆定律 p前總 p後總或p p也可以是mv mv mv mv .彈性碰撞 ek .非彈性碰撞ekekm .完全非彈性碰撞ek ekm .物體m以v初速度與靜止的物體m發生彈性正碰 v m m v m m v mv m m 物理高一...
高一物理質點,高一物理關於質點問題
能否當做質點,看是否對研究物件有影響。從北京到上海間的距離遠遠大於火車的長度,忽略火車的長度對研究到上海的時間幾乎沒有影響。而火車過橋,橋的長度不是遠遠大於火車,視為質點對研究的時間有影響。視為質點,過橋時間為橋的長度除以火車的速度,而這樣明顯是錯的。正解 橋的長度 火車長度 除以火車速度才是過橋時...
關於高一物理
動摩擦力一定比最大靜摩擦力小。由平拋運動,有 1 2 g s l v 2 1 2 g s v 2 h即1 2 g l 2 2ls h v 2解得v 根號 1 2 g l 2 2ls h 根據高中物理的思路,薄板對子彈速度無影響,所以整個過程子彈做平拋運動,由此可解此題 令子彈初速度為v,子彈做平拋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