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331魏曉筠
和種族主義一樣,恐同是一種歧視,表現為對被認為是同性戀者的人或與之相關的事物持有曲解、侮蔑、排斥、仇恨和敵視,尤其是針對那些外貌和舉止不符合男女傳統性別角色的人 由於全球還有多個國家,同性戀者會受到不公平待遇,「國際不再恐同日」令其他人可以知道同性戀者可以健康,快樂生活,從而令人不再恐懼同性戀者。
2樓:嘉玉玉寶貝
其他節日一樣,但又不同,國際不再恐懼同日是,希望讓人們能夠以平常心的看待同性戀,任何一種感情都應該被善待,不能用有色眼鏡去看待這個世界。
國際不再恐同日是哪一天?
3樓:夢幻修羅
國際不再恐同日是哪一天,是5月17號。國際不再恐同日顧名思義,就是反對歧視,提倡多元性別平等。為什麼定在號呢,這個日子意義非凡哦,因為在1990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將同性戀從《國際疾病分類》中除去,也就是說,從那一天起同性戀不可以再被稱之為精神疾病,那只是人類生而應有的權利~為了紀念這歷史性的日子,它被定為國際不再恐同日。
5月17號介紹
1990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疾病分類大會決議將同性戀自疾病列表刪除。
2005年,加拿大大學教授和社會活動家路易斯-喬治·汀發起倡議,將每年的5月17日設立為國際不再恐同日。這一紀念日旨在呼籲人們關注因為恐懼同性戀、歧視性傾向而產生的一切生理和精神暴力以及不公平對待。
2020年5月17日,也就是今天,包含同性戀在內的性少數平權風潮在全世界許多地方仍然如火如荼,在另一些地方則似乎已經階段性勝利。新觀念搭建起新制度,向曾經飽受歧視、很難全然以真面目示人的性少數人群承諾出一種新生活。
國際不再恐同日
4樓:老周在此
國際不再恐同日5月17日,是一年一度的「國際不再恐同日」,源於1993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將「同性戀」從精神病名冊中除名,「國際不再恐同畢頃殲日」旨在使人看到同性戀者可以健康、快樂地生活,從而不再對其該群體產生恐懼。
恐懼同性戀及跨性別歧視與性別歧視、厭惡女性、種族主義或仇外心理沒有差別,都是一種歧視行為。把國際不再恐同日設在5月17日是為手衝了紀念在1990年的這一天,世界衛生組織將同性戀從《疾病和有關保健問題的國際統計分類》名單乎森中去除。
什麼是世界不同恐同日?
雨花石來歷雨花石的來歷是什麼
傳說千年前,城南有一條殷府街,街上有一家香燭店,門庭若市,熱鬧得不得了。同仁 香燭店的老闆姓貴,是個很善良的人。一天,貴老闆在櫃檯時,街上來了個道人。貴老闆親切的問道 不知來自何處寶地?道人答道 我住在雨花觀,就在城外的亂石崗上。貴老闆迎接著並說 第一次來店裡,請進來用茶 只見道人笑笑的說 我另有要...
筷子的來歷是什麼,筷子的來歷?
吃飯需要使用工bai具。西方du 人習慣刀叉並用。許多阿拉zhi伯人和亞洲人喜歡以最dao方便的手指抓內食。我國 日本等一容些國家的廣大人民,最普通的吃飯工具則是筷子。筷者,夾取食物的用具也。據考證,筷子是我們中國人發明的。不過,周秦時候吃飯,人們還喜歡用手抓。禮記 曲禮 有 共飯不澤手,毋搏飯,毋...
謎語的來歷,謎語的來歷是什麼
謎,是一種文字遊戲,也是漢民族特有的一種語言文化現象。它主要根據方塊漢字筆畫繁複 偏旁相對獨立,結構組合多變的特點,運用離合 增損 象形 會意等多種方式創造設制的。字謎,有廣義 狹義之分。廣義的字謎,指所有的文字詞語謎,如字類謎 詞類謎 句類謎等。狹義的字謎,指單個漢字的謎語。後者注重文字形體的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