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最後是否屬劉邦?

2025-02-07 04:15:22 字數 5991 閱讀 7562

1樓:網友

不是項羽,項羽老子是原楚國大將 ,最後項羽死了劉邦就一統天下了。 三國的時候東吳就是楚國的分支,霸王的江東父老。

2樓:捭闔齋主人

楚國一直都沒有皇帝。

楚國當然屬於劉邦,劉邦按照當時的地域劃分,也是楚國人。

三國裡沒有楚國。

項羽死後,楚國變成了漢朝治下的諸侯王的封號,例如韓信、劉戊都做過楚王。

漢族稱號 是漢武帝打出來的 打得天下聞名。

3樓:灰色燈光

楚國,這個最早應該是在夏時就存在了。

商朝時期楚國位於長江下游一代吧,記不太清了,楚氏羋姓。

三國裡三分天下的是魏 蜀 吳。

項羽只是以楚為國號而已,和之前那個源遠流長的楚國沒什麼瓜葛。

4樓:網友

漢族這個名稱當然始自漢朝,但作為乙個民族的事實存在,當然有著遠遠更為悠久的歷史。辭海上說,漢族由古華夏族演變而來,其主要習俗是祖宗崇拜等。

當時周天子所分封的主要諸侯國,其子民從血緣關係上基本一致,所使用的語言到各種風俗習慣相差無幾,同屬於華夏族裔。後代不斷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遷徙,繁衍生息,南北朝時受到了微弱的鮮卑化影響,在唐時逐漸定型,形成了今天的漢族。

劉邦是楚國人嗎?

5樓:健身達人小俊

劉邦不是楚國人,根據《漢書》的記載他是戰國時期魏國人,後來生長在楚國環境裡。

劉邦(西元前256年12月28日—西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豐邑中陽裡(今江蘇徐州豐縣中陽裡街道)人。

西元前284年,五國伐齊,楚國佔領宋國淮北故地,沛改屬楚。

所以說,劉邦不是楚國人。

擴充套件資料:劉邦為政舉措:

1、政治:1)定都關中。

2)地方區劃:劉邦接承秦朝的**集權制和郡縣制,同時廢除了秦朝的苛刻法律刑法。

3)法律思想:

在平定天下後,劉邦以儒家思想為主,以法家思想為輔,取消秦朝「嚴刑峻罰」的做法,廢除連坐法及夷三族,提出了「德主刑輔」。即以教化為主,刑罰為輔,達到寬柔相濟,嚴松相當的統治效果。

劉邦命蕭何參照秦朝法律「取其宜於時者,作律九章」,即「漢律九章」。

這是在戰國時期李悝所制訂的《法經》六篇(盜法、賊法、網法、捕法、雜法、具法)基礎上補充了戶律(戶口管理、婚姻制度和賦稅徵收)、興律(主要規定徵發徭役、城防守備)和廄律(主要規定牛馬畜牧和驛傳方面),一般所說的漢律就是指《九章律》。

劉邦重用叔孫通整理朝綱,叔孫通制定了一套適合當時形勢需要的政治禮儀制度,撰寫了《漢儀十二篇》、《漢禮度》、《律令傍章十八篇》等儀法法令方面的專著,為漢朝的建立和鞏固起了重要作用,也為後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

2、經濟:劉邦攻入咸陽時,便廢除秦朝的苛法。與民約法三章,封存府庫,對百姓秋毫無犯,深得民心。

劉邦免其徭役減輕人民的負擔,如減輕田租,什五稅一,「與民休息」,釋放奴婢,凡民以飢餓自賣為奴婢者,皆免為庶人,解放生產力,讓士兵復員,以功勞行田宅」讓士兵復員歸家,給予他們土地及住宅,使他們從事生產勞作,迅速恢復提高國民經濟。

劉邦真的是楚人嗎

6樓:夢之緣文化

劉邦不是楚人。

劉邦歷史:1、劉邦出身農家,為人豁達大度,不事生產,秦時任沛縣泗水亭長,因釋放刑徒而亡匿於芒碭山中;

2、陳勝起事後不久,劉邦集合三千子弟響應起義,攻佔沛縣等地,稱沛公,不久投奔項梁,任碭郡長,被封為武安侯,將碭郡兵馬;

3、西元前206年十月,劉邦軍進駐灞上,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劉邦廢秦苛法,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

4、鴻門宴後封為漢王,統治巴蜀地及漢中一帶。楚漢戰爭前期,屢屢敗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納諫,能充分發揮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聯合各地反對項羽的力量,終於反敗為勝。

擊敗項羽後。統一天下;

5、西元前202年2月28日,劉邦於定陶氾水之陽即皇帝位,定都長安,史稱西漢。

劉邦滅楚

7樓:得書文化

四面楚歌之後,劉邦的兵力僅剩下600多人,而其他的都自己回家歸鄉了,僅剩下的600多個將士和項羽還堅強的準備作戰。可是這個時候漢軍已經把楚軍圍起來了,而楚軍只有拼死一搏,搏了一天一夜,漢軍還是如馬蜂窩一般湧過來,而項羽的軍隊現在只剩下21個人了,雖然他們個個武力高強,但還是禁不住劉邦幾十萬大軍的蜂擁。

項羽就這麼一直殺呀殺,殺出來了一道通路,而他也通過這道通路暫時性的撤退,他帶領21個戰士來到湖邊,看到螞蟻竟然擺著「霸王必輸「4個大字,坦喊他以迅信野為天要亡他,但那其實是漢高祖劉邦設下的乙個圈套,故意往那上面塗黃油,螞蟻順著黃油就變成了「霸王必輸」這4個大字,而這個時候有個老翁提議說他搭著船去過了東江,回去東山再起,滅了劉邦這一軍隊,畝喊但是項羽看到螞蟻擺成的那4個大字,以為天要亡他,他就不想回去東山再起了,就找藉口說他無緣面對江東父老。

而劉邦距離他十里路的時候,項羽決定跟他決一死戰。他就這麼一直等著漢軍營上陣來,準備跟漢軍拼命,然後項羽帶著那21個弟兄一起衝上前去,這就僵持了大概三四個小時,最終項羽實在疲憊不堪,拿大刀往脖子上一抹,項羽就死了。

而這個時候劉邦自稱漢高祖,創造了長達400年的漢朝。

為什麼說劉邦是楚國人?

8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按戰國時的劃分,劉邦屬於楚國人,因為當時的沛縣已經屬於楚國的疆域。

9樓:飛羽領主

劉邦生長在徐州,戰國時,徐國被楚國所滅。

秦國統治徐州的時間還沒有楚國久遠,再加上那時反抗暴秦,當然打出「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樣的口號,稱自己是楚人啦。

那時候,劉邦項羽結拜兄弟,共同受義帝楚懷王的冊封呢。

後來因為劉邦被項羽發配到漢中(又是楚國的領地)去,才自稱漢王。

10樓:舒誄

在秦統一之前劉邦的故鄉屬於楚國界的。

11樓:遨遊圍城

當時,楚國人不管是在歷史上還是那個時代都是很強的階層,起義打的口號也是推翻秦朝,恢復楚國,並立了楚王為盟主,所以……

12樓:逍遙—小生

因為家鄉在楚國吧!

但是看了百科。

沒有說是楚國人,只是受過楚王的派遣過。

劉邦和項羽都是楚國人嗎?

13樓:

漢高祖劉邦是楚人後裔,其發源地在今湖北棗陽高店劉家灣一帶,其滴血後裔漢光武帝劉秀就出身在此地。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滅掉魯國,幾乎統一了整個江南、華東、蘇北魯南地區。

劉太公的祖上隨楚人遷徙到了蘇北(徐州沛縣),劉邦成年後在沛縣當了一名小吏,擔任泗水亭長一職。劉邦從不敢忘記自己的出身對外一直都聲稱:「我乃楚人也!」

楚霸王項羽是楚國世襲貴族,其爺爺項燕是楚國著名的驍將,武藝高強威面八方,抗秦數年不讓秦軍南下一步,後被秦軍誘入夾道亂箭穿心而亡。

其項氏家族更是楚王本家,楚王家族總共分為以下幾大姓氏:昭、景、屈、伍、項、白等十幾個姓氏。由於楚霸王項羽家族分封地在蘇北宿遷,於是被楚王封為西楚。

14樓:網友

是的···

劉邦者,本名季,沛縣人。生在沛,長在沛,起事自號沛公。出生時國籍屬楚,楚人是也。楚王熊心的將軍,楚帝熊心的上將軍。功成,被楚帝熊心冊封為漢王。

劉邦的六世祖劉磊,河南魯陽(現河南魯山縣)人,出生時國籍屬楚。

劉邦的五世祖劉襄,與唐蔑一起,同為楚懷王大將軍,襄陽人,出生時國籍屬楚。

劉邦的四世祖劉陽,荊州人,出生時國籍屬楚。在河南太康大敗魏國名將公孫衍,這就是「奪太康劉陽戰公孫」的由來,是楚懷王晚期和楚頃襄王的大將軍,坐鎮濟寧。

劉邦的三世祖不明,出生在荊州,還是徐州、濟寧,也不清楚。該是承其父績,改為文官縣令,在濟寧、魚臺一帶,出生時國籍屬楚。

劉邦的二世祖不明,該是出生在魚臺、沛縣一帶,出生時國籍屬楚。

項羽者,本名籍,宿遷人。出生時國籍屬楚,楚人是也。楚王熊心的將軍,楚帝熊心的上將軍。

項羽的五世祖項英,姑蘇人氏,出生時國籍屬越。

西元前312年,也就是秦楚丹陽、藍田大戰的那一年。楚懷王和昭滑於淮安、盱眙,打敗越王無強的越軍,越王無強將吳地(現蘇南、皖南)的全部男丁都召集到廣陵,與楚懷王的楚軍決戰。項英應徵到廣陵,勇冠三軍,在丹徒力戰楚軍二將屈莊、英甘(英布的五世祖),很受楚懷王讚賞。

隨後,越王無強戰敗,越軍覆沒,楚懷王降服項英。這就是史書所說「楚懷王五戰三勝於廣陵」。項英歸降楚國,改名項楚。

楚懷王賜將軍府,項英率軍北上,擊敗齊軍,收復鹽城至連雲港。以後連敗齊軍,屢立戰功,被封為上將軍,接替楚國名將昭陽,領軍坐鎮徐州。

項羽的四世祖項明,徐州人氏,出生時國籍屬楚。在南陽擊敗秦將白起、魏冉,後承其父為上將軍,領軍坐鎮徐州。

項羽的三世祖項燕,徐州人氏,出生時國籍屬楚。大將軍,領軍坐鎮徐州。

項羽的二世祖不明,徐州宿遷人氏,出生時國籍屬楚。

15樓:哥兒d衝

劉邦不是楚人,關鍵劉邦出生地沛豐邑中陽裡(今江蘇徐州豐縣中陽裡街道)先後屬於宋國、魏國、齊國、楚國、秦朝、漢朝,具體是哪國人不好說都當過。

16樓:歷輝康邈

項羽bai

1](西元前232年―西元前202年)du,名籍,字zhi羽,泗水下。

相(今江蘇dao宿遷市區)人。

劉邦內(公容元前256年12月28日—西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豐邑中陽裡(今江蘇豐縣中陽裡街道)人。

所以兩都是楚國人。

17樓:用懌熊幻

答:應該可以算是!根本毋庸置疑哦!!

18樓:冠童介秀豔

地域來看都屬於乙個地域,算是楚國人。

19樓:閎伯吾燦

不是,都是秦國人,各立為王。

20樓:斛季高莘

都算是,楚國面積非常大。

21樓:網友

項羽是楚國將領項燕的孫子。

劉邦是宋國人。

22樓:之上拙計

是的。請見於,參考資料,連線。

劉邦真的是楚人嗎?

23樓:諸城青藍書院

劉邦不是楚人。

據《史記.太祖本記》:「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姓劉氏,字季。」這裡只說劉邦是沛人(即今天江蘇沛縣人),未指明劉邦出生時沛地屬於哪國,似乎劉邦是楚人也有可能。

但是別急,古人對此《史記》這段話早有註解。集解李斐曰:「沛,小沛也。

劉氏隨魏徙大梁,移在豐,居中陽裡。」孟康曰:「後沛為郡,豐為縣。

索隱按:高祖,劉累之後,別食邑於範,士會之裔,留秦不反,更為劉氏。劉氏隨魏徙大梁,後居豐,今言「姓劉氏」者是。

事情很明白了,劉邦家族是魏國人。劉邦的祖先是春秋時晉國的士會,三家分晉時,劉家是屬於魏國的,即註解所謂「劉氏隨魏徙大梁」,大梁即今天河南開封,是戰國時魏國都城,在河南東部,沛縣即在其東。劉邦是魏人無疑。

那麼有沒有另一種可能,即劉家原是魏國人,在戰國那個戰亂的時代,沛縣在劉邦出生時已別屬他國,不是魏國了。答案是,有這種可能,但絕不會是楚國。沛縣在戰國中期屬於宋國,前286年,齊滅宋,盡得宋地。

而劉邦出生於前256年,那麼劉邦應該是齊人了。

還有一種觀點,即宋之滅是齊、魏、楚三國所為。宋亡,三國分宋地,沛縣歸楚。齊湣王於是年襲擊楚、魏,盡得其所分宋地。這件事發生在前286年,早於劉邦出生30年,沛地屬齊。

在此之後呢?前284年,燕國聯合趙、魏、韓、秦出兵攻齊,取齊七十餘城(燕國所得),趙、魏、韓、秦各得齊國若干城池。楚國呢?

在這場戰爭中,楚國保持中立,未曾出兵。後齊國收復失地,與各國保持和平(只與趙國有數次交戰,與楚沒有戰爭),沛縣再未屬楚。

事情很清楚了。劉邦家是魏人,戰國時期一度屬宋,後屬齊。劉邦出生時,沛地可能屬齊,可能屬魏(五國攻齊時所得)。

從《史記》有關注解看,劉邦出生時屬魏的可能性很大,但絕不會屬楚,因此《史記》不言劉邦屬楚。

那種認為劉邦是楚人的觀點何來?說白了不值一曬,因為劉邦曾經奉楚懷王(不是那個死於秦國的楚懷王)為君,因此就有一些人說劉邦是楚人。如果奉誰為君就是**人,那麼劉邦曾經是秦國的公務員(泗水亭長),比奉楚懷王更早,那麼說劉邦是秦人也是可以的,關楚人什麼事?

當年劉邦麾下,韓信,張良。哪個最為出色?最後張良雜死的

我覺得韓信比較出色,楚漢之爭的許多戰局都是韓信挽回的。張良是被撐死的,他晚年修習仙家道術,長期不食。有一次,呂后宴請他,強令他一定要吃飽,他回到家裡,就一命嗚呼了。項羽麾下,應該算章邯和英布最勇猛吧。韓信,歷史上的張良個人認為有點像歷史上的諸葛亮,也可以說是和 差不多.外交天賦卓越,行軍打仗並不是很...

楚漢之爭,為何笑到最後的卻是劉邦而非項羽?

劉邦的情商高,抗壓能力強,善於用人,身邊人才濟濟,比如有韓信,張良和蕭何。項羽雖然有很強的軍事才能,但是他剛愎自用,身邊的人才很少,因此輸給了劉邦。項羽進入關中後。地理位置優良的關中地區,沃野千里,是真正的帝王之資。謀士勸說項羽,把大本營駐紮在關中。項羽卻說,自己功成名就應該光榮的回到家鄉。否則就是...

劉邦和呂雉被稱為恩愛典範,最後卻勞燕分飛,這是為何

劉邦和呂雉,曾經共患難。但是劉邦在奪得天下後,沉迷於酒色,寵愛戚夫人,沒有立呂雉的兒子為太子,導致呂雉對劉邦失望透頂,最後勞燕分飛。那是因為劉邦變心了,喜歡年輕貌美的這讓呂雉心裡邊兒很難過,而且呂雉為了自己孩子的地位穩定,對劉邦的其他孩子也不是特別的好。兩個人的感情肯定是有問題。說到底就是為了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