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速度是人們定義的,用來描述乙個運動的乙個物理量,它定義出來就是用行程除以時間的,且時間不是思維方式,你想讓時間停止,它就停了?很明顯不管時間究竟是什麼都不是所謂的方法。
時間的指向是物質從有序到混沌。我們對比其中的差異就可以看見時間的表現。
而且矛盾是處處存在的。但我認為,樓主所說的矛盾本身就是矛盾的,以上。
2樓:網友
物理學(physics)不定義時間的「本質」。相對而言,物理學給出的是對現象的一般描述和理論,對已知條件給出預言,說明「怎麼樣地存在」而不是「為什麼會存在」。lz的問題屬於後者,不屬於物理學的討論範圍。
後者是哲學中的乙個分支形上學(metaphysics)的傳統研究內容——對於此問題,並沒有普遍一致的意見。像馬哲的唯物辯證法乾脆就把它架空了。
話說lz自己若能「解決」這個問題,也可算是哲學家了。對lz的話個人只贊同「時間存在於思維的運動,是一種理解世界的思維方法」這一部分,其它句中概念外延太模糊,暫不作其它評論。建議lz把問題發到物理吧/哲學吧去,可能有更多人關注。
至於ls提到的速度,在物理學是有定義。速度即瞬時速度(平均速度是另外定義的),是向量函式——位移(而不是路程)時間的導函式,v=ds/dt。
3樓:最美麗的鱷魚
我認為lz說的矛盾應該是人有了智慧後對這個世界產生的。真實與虛幻,現象與本質,有限與無限等一直困擾著人們,而且很多是人類本身根本無法解決的。但人們還是在全力追尋。
不斷接近真相(雖然根本無法達到其本質)。我想這個矛盾就是人類探求真相的理想與其無法達到的目標造成的吧。
時間和速度成反比,時間和路程是成正比. 怎麼成的,為什麼呢,能否舉例看看
4樓:天羅網
因為路程=時間*速度。
如果路程一定,那麼時間和速度成反比例(因為他們的乘積是定植);
如果時間一定,那麼路程和速度成正比例(因為時間=路程除以速度);
如果速度一定,那麼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因為速度=路程除以時間).
反比例的例子:比如從北京到上海,總距離是不會變的,當你跑的快的話,用的時間就短;相反,跑的慢的話,用的時間就長;
這就是路程一定,時間和速度成返比。
成正比的例子:還是從北京到上海吧,如果你用5個小時恰好從北京到上海的話,要是你跑得快,5個小時內你跑的距離就不止從北京到上海的距離,如果你跑得慢的話,5個小時就從北京到不了上誨,這就是時間一定,速度和路程成正比的例子。
時間和速度成反比,時間和路程是成正比.怎麼成的,為
5樓:蹦迪小王子啊
v=s/t,路程s一定,則時間t和速度v成反比,走的速度越快則用的時間越短,反之速度慢則時間長;
s=vt,速度v一定,則時間t和路程s成正比,走得時間長則走得路程遠。
6樓:金牛企鵝
不能說速度與時間成反比,或者速度與路程成正比。速度與路程和時間無關。
t=s/v當路程一定時,速度增大,時間減小。
此時可以說時間與速度成反比。(好比100公尺賽跑中,速度越大,所用時間越短)
s=vt當速度一定時,時間越長,路程越大。
此時可以說路程與時間成正比。(好比以3m/s的速度行走,走的時間越長,路程越大。)
7樓:谷同學
兩種相關聯的兩種量(時間,路程)一種量(時間)變化另乙個種量(路程)也變化,比值一定(速度)所以,成正比例。
8樓:網友
甲乙同時走一段路 甲用4小時 乙用5小時 甲乙速度比是5:4 為什麼。
9樓:love就是不明白
物理上用速度來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速度在數值上等於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速度的計算公式:v=s/t。速度的單位是m/s和km/h。
t=s/v 物體運動路程相同,時間和速度成反比;物體速度不變,運動時間路程是成正比。
為什麼速度與速度的比等於時間與時間的比
10樓:世紀網路
當兩個物體運動的路程相等時,速度之比等於時間的反比:
s1=s2s1=v1t1
s2=v2t2
所以:v1t1=v2t2
所以:v1/v2=t2/t1
時間與速度論
11樓:黑科技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說到速度越快時間越慢,這是相互予盾的,也是錯誤的,首先要知道什麼是時間什麼是速度,時間與速度的本質又是什麼?
速度的本質:速度的本質既是物質的運動,也就是說乙個物質運動越快速度越快,運動越慢速度越慢,這就是速度,假設宇宙沒有任何物質一片空間自然就不存在速度,換言之速度是物慶陵質產生的。
時間的本質:時間不是實物也就是說不是物質,既然不是仔差冊物質就不會產生速度,沒有速度怎麼會變快或者變慢這個概術,快與慢是速度產生的,速度又是物質產生的,時間不是物質不存在快與慢,所以說速度越快時間就發生變化了是錯誤的,速度是相對的,時間是絕對的,時間不會因為速度快慢而發生改變,假設乙個人10個小時念巨集走了50公里,而另乙個人坐飛機10個小時飛了9000公里,速度與距離產生變化了,但時間並沒有變化,按照愛因斯坦的理論,乙個人50公里走了10個小時,而另乙個人50公里開車只用了30分鐘,距離沒變,速度與時間產生變化了,看似有點矛盾,其實並沒有,乙個用的時間多,乙個用的時間少,而不是乙個用的時間慢,乙個用的時間快,因為慢與快是速度產生的,快與慢是形容速度代表速度的,而不是時間,那什麼是時間了,時間不是實物只是一種自然現象,時間是記錄宇宙萬物(物質)的變化過程,何為物質的變化既是物質的運動,假設說萬物(物質)是永恆的不會變化時間自然不動,也就是說物質運動時間就產生了,這就是時間,那麼物質運動越快時間就越快嗎?當然不是,前面已經說了快與慢是速度產生的而不是時間。
所以時間與速度不成正比,這就是時間的本質。
速度比與時間比是相反的嗎
12樓:
如果加上「路程一定」的前提,它就是對的。
比如100公尺的路程啟鬥,如果每分走20公尺,明殲需要5分鐘,如果每分走25公尺,需要4分鐘。
速度比為:20:25=4:5,時間比為5:4,正好是相反的比。
如果路程不一定,它就是錯的。
比如100公尺的路程,如果每分走20公尺,需要5分鐘,120公尺的路程如果每分走24公尺,需要5分鐘。這激旁衝裡的速度比與時間比就不相反。
13樓:網友
s一定的條件下:
s=vt=v1t1=v2t2
所以v1/v2=t2/t1
時間和速度成反比,時間和路程是成正比。
14樓:網友
因為路程=時間*速度 如果路程一定,那麼時間和速度成反比例(因為他們的乘積是定植); 如果時間一定,那麼路程和速度成正比例(因為時間=路程除以速度); 如果速度一定,那麼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因為速度=路。
15樓:網友
因為時間×速度=路程(一定)
路程÷時間=速度(一定)
16樓:網友
時間*速度=路程。
路程一定,速度越快,時間越短。
速度一定,路程越長,時間越長。
相對論認為世界線的長度就是人所經歷的時間這句話對麼
對。確切的說乙個觀察者所經歷的固有時是這個觀察者的世界線長。設觀察者與閔式空間任意點的線元ds 2 c 2 dt 2 dx 2 dy 2 dz 2 c 2dt 2 v 2dt 2,因為該觀察者的標準鐘與其保持相對靜止,所以v 0 即線元ds 2 c 2dt 2 由幾何單位制,c i 1,所以原式變為...
宇宙中的速度是相對於什麼,宇宙中什麼的速度最快
相對論中的速度全是相對速度,相對於測量者而言的速度,每個人或者每個物 包括參考系 都可以是測量者。對於乙個測量者,同乙個物體以不同速度相對於自己運動就會測出它有不同的質量 如果有兩個觀察者,乙個在物體旁邊,相對靜止,另乙個相對於物體以高速運動,那麼高速運動的人會測出物體的重量比相對靜止的人更重。原是...
誰能看懂愛因斯坦相對論與霍金時間簡史?我要挑戰未來科學家們關
不用挑戰了,我就來自未來。孩子,你想多了。有些時間想這些不實際的東西,不如去搬磚頭 霍金與 時間簡史 時間簡史 我們在幾乎對世界毫無了解的情形下進行日常生活。我們對於使生命 得以實現的陽光的產生機制,對於將我們束縛在地球上,否則我們就會以渦旋的軌道被拋到太空去的重力,對於我們由之構成並依賴其穩定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