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左撇子的兔子
戒除孩子手機癮,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模範帶頭:較多孩子產生手機癮的原因是家長沉迷手機遊戲,孩子模仿家長而產生手機癮。家長應避免在孩子面前頻繁看手機、玩遊戲等,以起到良好的模範帶頭作用;
2、制定目標:對於已產生手機癮的孩子,家長要給孩子制定目標,逐漸縮短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如孩子以前每天玩手機1-2小時,現在可給孩子制定計劃,如果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每天可以獎勵孩子玩手機半小時,但時間應分散而避免集中,且玩的時間不宜過長;
3、戶外運動:可以讓孩子多進行戶外運動或有益的體育運動,如打球、爬山等,可分散孩子注意力,也能夠逐漸戒除孩子手機癮。
2樓:
在這個智慧型化的時代,手機的功能已強大到足以讓「全民低頭」。由於缺乏判斷力和自制力,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沉迷於手機遊戲而無法自拔。
鄰居家的小孩小濤,今年讀初一,是個地道的「手機迷「。只要一談起手機遊戲,他可以滔滔不絕跟你聊半個小時都不帶眨眼。
可是,這讓他的爸媽愁壞了。因為沉迷手機遊戲,他的成績和視力直線下降。跟他講道理吧,他左耳進右耳出;把手機沒收了吧,他能絕食三天奮力反抗。
望著夫妻倆無助的樣子,我告訴他們,走好這三招,一定能讓小濤徹底放下手機。
第一招:約法三章。
我告訴他們,是家長疏於管理,才造就了小濤沉迷手機的壞毛病。所以,作為家長必須要付出代價,要主動與小濤進行談判。
在我的建議下,最終小濤的爸爸與他達成一致:小濤星期六不玩手機,他的爸爸同時推掉一切應酬,專門陪小濤戶外活動一天。
第二招:興趣轉移。
用手機以外的事情來分散小濤的注意力,轉移他的興趣。
小濤爸爸是一名釣魚愛好者,因此週六他帶著小濤來到了小河邊。剛開始小濤對釣魚顯得漫不經心,但隨著爸爸上鉤的魚兒越來越多,他也開始觀察起釣魚的過程來。他的爸爸喜出望外,立馬開始趁勢教他。
十分鐘後,在爸爸的指導下,他釣上了第一條魚,於是立即興致大增。那個下午,關於釣魚,他問了爸爸很多個為什麼。當然,他的爸爸也藉機跟他聊了許多手機裡學不到的道理。
很顯然,他的爸爸成功地幫助小濤找到了興趣愛好的替代點。
第三招: 辯論明理。
在關鍵時刻讓孩子明白沉迷手機的危害。
乙個月過去了,小濤很明顯在開始期待每週六的釣魚之旅。而讓小濤丟掉手機的關鍵時刻,終於來臨了。
乙個星期五的晚上,小濤爸爸和他開始了一次「釣魚~手機」利弊辯論賽。通過自己的實踐和思考,加之父親的循循善誘,小濤漸漸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最終,他主動將手機遊戲刪除,並將手機交給了爸爸。作為獎勵,爸爸次日贈送他一根精美的釣竿。
讓孩子放下手機,其實很簡單,任何事情都是宜疏不宜堵,只要處理方法得當。但如果家長只知一味壓迫、粗暴處理,結果必將適得其反。
孩子沉迷手機、上網成癮,請諮詢下方智擇優的二級心理諮詢師楊達老師,楊老師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上的專業可以幫你解決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難題。
3樓:硝煙
1、首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是都初中的時期也是青春叛逆的時期,最好不要給孩子買手機,畢竟他的自律能力還是比較差的。2、積極與孩子溝通,讓孩子明白整天玩手機的危害,比較現在這個階段,徐亞經常用到手機的機會是比較少的,所以孩子使用手機一般是遊戲和聊天或者看**之類,真正用於學習的比較少,如果留有手機在家方便來人小孩打**的就不允許孩子帶到學習。3、如果父母有時間多陪孩子,平時在家多與孩子去進行體育鍛煉或一些活動甚至家務勞動,在學校期間也多鍛鍊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和體育鍛煉,只有乙個家庭大家都不沉迷手機,都是過著健康的生活,孩子也會受到積極的影響。
讓孩子學會放下手機,把注意力轉移到其它有益的活動上來。4、積極引導孩子正確使用手機;學會正確利用他來學習、查閱資料,但不要過分依賴手機,在學習中先學會獨立思考,然後在通過網路來驗證自己的思考,然後在通過網路來驗證自己的思考而不是直接在網路上找答案。這需要父母與孩子一起學習,父母學歷低也可以在旁邊陪讀,也能起到監督教育的作用。
4樓:溫暖的小南
一、孩子為什麼會沉溺於手機,動機是什麼?
美國心理學家德西和瑞安認為,人是積極的有機體,具有與生俱來的爭取自主感、勝任感和歸屬感的動力,讓他們可以體驗到環境中的挑戰,被稱之為「自我決定理論」。
而孩子玩手機多半是因為在遊戲裡體驗到了自主感、勝任感和歸屬感。
要注意的是,千萬彆強行控制孩子玩手機,如果有人跟你說,孩子玩兒手機你就控制他玩兒的時間,我建議這種話就不要聽了。有位媽媽跟孩子說,你每天可以玩乙個小時手機,時間到了就要上交手機,否則以後就別想再碰手機了。結果孩子就跟沒聽到一樣,乙個小時過了還想玩兒,媽媽說了幾遍都沒反應,於是滿一氣之下就搶過手機,並斥責的說馬上做作業去。
結果孩子第二天跟媽媽說,給我手機,要不我就不去上學了,聽到這兒,媽媽就更生氣了,大聲說,為了玩兒手機,你既然用不上學來威脅,那你就不要上了,這就是典型的青春期孩子的反抗。孩子原本只是牴觸家長的控制,說的氣話,好好溝通就可以了,但家長越強勢,孩子就越是會較勁,適得其反。
青春期的孩子,在這個年齡段都想有一定的自主權利和空間,所以家長不能硬碰硬。想要讓孩子放下手機,你首先要讓孩子感受到你是瞭解他的,尊重他。然後,跟孩子建立乙個相對平等的關係,做好這個鋪墊以後,再幫助引導他建立乙個正確的認識,只要你別嘮叨,適當的建議和提醒,大多數孩子都會配合。
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父母要做的絕不是強行的沒收手機或者制定規則,而是要去發現孩子心心裡的需求,在建立乙個良好的親子關係後,慢慢了解是不是自己平時的期望太高,讓孩子產生了逃避現實的壓力,包辦孩子的一切,還是家庭關係緊張,讓孩子體會不到應有的溫暖,對症下藥,才能立竿見影。
心理學家李雪說:
看見是療愈的開始。」
當父母開始看到孩子的情緒,看到孩子的痛苦的時候,孩子的傷口其實就已經慢慢癒合了。父母看見孩子之後願意接納,就像在孩子的傷口上敷了神丹妙藥,讓孩子癒合得更快。
就像小孩哭鬧,是因為沒人看見他的痛苦,比如飢餓,比如不舒服,所以通過哭鬧來引起大人們的注意。而大孩子則更多會通過「闖禍」「叛逆」來引起父母更多的注意力。
正如魯道夫德雷克斯反覆說過的那樣:
乙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乙個喪失信心的孩子。」
如果父母總覺得孩子有問題,不妨先**一下問題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對症下藥,藥到病除!
5樓:粽子聊支付
首先作為家長要做到不沉迷於手機,多帶孩子去去公園,爬山等戶外運動,增長孩子的見識同時還可以分散想玩手機的注意力。
6樓:輕風與陽
最好的辦法是不要給他用手機,用手機也可以,你把手機裡的那個螢幕使用時間給他開啟,或者直接開啟兒童模式,規定時間玩遊戲,如果表現好的話可以適當增加,表現不好減少。
青春期孩子沉迷手機怎麼解決
7樓:網友
極守護可以根據應用類別設定手機使用緩碧叢時長,即時檢視各種應擾櫻用的使用時長,即時修改慧陸每個應用可用時間,還能遮蔽一些網上的不良資訊,很好的管理孩子使用手機時間,從而避免過度沉迷手機!
孩子進入青春期,家長怎麼辦,孩子進入青春期不要父母管,父母應該怎麼辦呢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家長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惶恐,甚至有的家長如臨大敵。家長的反應很正常,因為青春期孩子總是憧憬成熟又留戀童年,追求完美又總有缺憾 孩子進入青春期不要父母管,父母應該怎麼辦呢?1.順其自然 明白叛逆是必然的 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 應該給孩子一定的自我空間 對孩子的秘密予以尊重 ...
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怎樣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
如何跟青春期的孩子溝通呢?星知計畫 怎麼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父母和孩子之間沒話聊,是因為沒有共同的話題。如果你是球迷,孩子也是球迷。你想想還會沒有話題嗎?怎樣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 青春期的孩子那麼可能會因為難以啟齒的原因,所以對於一些問題難以得到了解,可能是自身發育上的 可能是對異性相處上的,這個時候...
吸菸危害大,如何引導青春期孩子不要碰菸草?
給孩子宣傳吸菸有哪些壞處,並且吸菸會導致有哪些後果,幫他分析利弊。並且以身作則,做一些不吸菸的好處的事情。普及一些關於吸菸的知識,例如吸菸的人患有肺癌的幾率比較大,而且抽菸還會減少生命。吸菸不僅對自己不好,對你旁邊的人也不好。面對青春期孩子早戀 吸菸等問題,要怎麼教育?基本原理就是孩子身心發展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