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海角之鄰
雖然石達開的軍事能力很強,但是在太平天國中,洪秀全的地位無人能夠替代,所以他選擇了出走,而不是反叛。
2樓:龜戲
因為他非常的忠誠,對洪秀全沒有二心,而且不為自己謀福利,一心為了百姓,一心只想將統治者推翻,將外敵趕出國門。
3樓:微笑俠客
石達開殺了洪秀全也是兩敗俱傷,進一步削弱了太平天國的實力。他要這麼做了,恐怕也沒幾個人服他,沒有人跟他走,太平天國估計會提前分崩離析,被清軍各個擊破了。
天王洪秀全聽到石達開死訊的反應是什麼?
4樓:猴猴聊娛樂
洪秀全聽到石達開死訊的反應是懊悔之極。石達開可以說是太平天囯中最宴猜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正如「稗史漫傳曾羽化,千秋一例不平鳴」,這句話說的舉數便是石達開。與此同時,他也可以說是太平天國中最悲情的將領之一,他的一生歷經坎坷,最後兵敗就義,被極刑處死。
人物評價石達開既晌答型是著名的軍事家,又是優秀的政治家,文韜武略都很出眾,因此對其經歷不夠了解的人常誤以為他曾經中過科舉(連咸豐皇帝都曾誤以為他是湖南貢生),並把他想象成和曾國藩年齡相仿,在太平天國時期已過不惑之齡,傳統戲曲中,以老生來飾演石達開。
央視電視劇集《太平天國》中,也把石達開演成乙個四五十歲的中年人,對觀眾造成了很大誤導。實際上,石達開在被洪秀全「訪請出山」時只有16歲,金田起義時19歲,在湖口、九江大捷中令曾國藩兵敗投水時是23歲(時年曾國藩46歲)在成都英勇就義時年僅32歲,是不折不扣的少年英雄。
石達開與洪秀全「分手」後,為何又丟不掉「太平天國」的旗號?
5樓:塵寒晨
石達開不丟掉「太平軍」的旗號有內外兩大原因。
內因:石達開與太平軍內部各將領關係錯綜複雜,自己情繫天京,無意獨立。
李秀成自述》中提及,早在石達開離開天京之前,就將自己精銳部隊的一部分交給陳玉成,讓他去攻打安徽寧國。同時,駐紮在句容的軍隊也是石達開的部隊,為了保證天京的安全,他也沒有帶走。
除了陳玉成、李秀成、韋志俊等團猜被指示援救天京外,安慶張朝爵、陳得才,無為朱鳳魁,彭澤賴冠英,潛山葉芸來,還有梁立泰,陳坤書,這些都是受石達開節制多年的舊部,也是安徽地方的主要將領,但他們都沒有跟隨石達開南下江西。尤其是被湘軍成為「四眼狗」的陳玉成,以及李秀成都是天京事變之後,太平軍的後起之秀。
可見,石達開雖然沒有迴天京的意思,但是,為了保全天京,他的許多優秀的部下全都留在了天京,而沒有主動要求這一批人隨他南下,他帶走的都是一些不出名的將領。由此可見,石達開仍然以「天京」為根本,自己無意搞獨立,自成一派。
外因:太平軍已自成體系,在人民心中有著較高的威望,清軍也非常的忌憚。
第一,自1851年,金田起義以來,太平天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口號,深入人心,太平軍轉戰數十省,都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援。
第二,石達開帶領的太平軍屢戰屢勝。1853年,石達開攻克合肥,迫使清朝名將江忠源自殺;1854年到1855年,石達開在湖口、九江兩次大敗湘軍,主帥曾國藩透水自盡,被將領救走。1856年,在江西樟樹大猜巧敗湘軍,包圍主帥曾國藩所在的南昌城,湘軍形式岌岌可危。
由此可見,太平軍在石達開的帶領下,作為一支能打勝仗,會打勝仗的虎狼之師,不僅備受老百姓愛戴,同時也是湘軍的「剋星」,石達開如何會輕易放棄這一響亮的名號呢?
具歷史記載,「傳聞本月十一日(西元1857年6月2日),偽翼王石達開已由銅井渡江逃往江北,洪逆令蒙賊禾賊追之。」
歷史專家通過,對這塌兆型一事實的分析,確定石達開從天京南下,帶了只有數千人,而不是傳言的十幾萬人馬,所以,這一部隊能在短短幾天渡江逃跑。
綜上所述,石達開離開天京時,所帶人數不足,所帶將領打仗能力不突出,所以,他不會輕易拋棄太平軍這一根本,自立門戶,四處樹敵的。
他的計劃是入川之後,即使不能統治四方,也不失為一劉備耳。
石達開從天京出走後,該怎麼做,才不會被剿滅
個人愚見,我覺得石達開應該留在天京,把天京作為根據地,雖然暫居洪秀全之下,但是可以慢慢培養自己在天京的力量,對手下的人馬進行精細分工,養精蓄銳,籠絡人心,等待時成熟後,再進行下一步的計畫,或許能活得久一點!石達開從天京出走的時候,有人說他帶走了大部分部隊,但是這一說法似乎不太真實!反而,事實上,他可...
英雄聯盟重複更新怎麼事
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幾種 1,版本過低,更新過後會再次更新。英雄聯盟是乙個經常更新的遊戲,版本變化很快,需要及時跟進版本。2,系統故障或安裝包問題,可以在tgp裡面進行一鍵修復修復或解除安裝重新安裝。3,網路較慢,斷碼導致更新失敗,失敗後系統會自動重新更新。建議關閉不需要的軟體來提高速度。他如此反反覆...
民族英雄岳飛具體事蹟,關於民族英雄岳飛的事蹟50字?
老大 切記 岳飛不是民族英雄!所謂民族英雄是抵禦外族,所以岳飛 袁崇煥之類都不能算,現在有人要占領東北,你也得說是侵略我國領土吧。民族英雄,林則徐,鄭成功,抗日戰爭。1894年9月17日在大東溝海戰中,鄧世昌指揮 致遠 艦奮勇作戰,後在日艦圍攻下,致遠 多處受傷全艦燃起大火,船身傾斜。鄧世昌鼓勵全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