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我大概猜到了你的思路:支出法,gdp=消費+投資+進出口(把g算入c),那麼折舊作為生產成本算入了商品**,那麼消費中就包含了折舊成本,這是其一;比如企業購買了裝置,裝置的總價值已經算入了當年的gdp,這是其二;而投資=淨投資+折舊,每年的裝置折舊也會算入gdp中,這是其三;
不知道我猜的對不對,首先說,重置投資也就是折舊,在gdp中是有重複計算的,沒有三次那麼多,第一點中計入產品**中的折舊,確實與第二點中的裝置價值產生了重複,但第三點中總投資=淨投資+折舊,一般用於收入法,為什麼支出法中不用,是因為支出法算的是總投資,支出法中總投資也可以說等於淨投資+計入了產品**中的折舊,由於折舊已經在產品**中計算,不好統計,導致gdp中重複統計了多少折舊無法計算,也就是ndp無法準確計算,所以採用gdp。
個人理解,歡迎討論。
2樓:獵人答題
你說對一半,你說的共產生三次,事實一次投資在期間裡不止三次,而多次運轉產生的投資次數,是反覆迴圈的。
為了避免重複計算,gdp中不包含________交易的價值和**轉移支付。
3樓:網友
a因為gdp計算的是現期生產的goods and services的市場價值,二手商品在它一開始被生產出時就已經被計算過了。
用支出法算gdp 如果投資算一次 每年的折舊又算一次 那麼gdp豈不是計算了兩次
4樓:劉家三姑姑
折舊是投資資本的損耗,如投資100萬固定資產,gdp按支出法是100萬,折舊是含在這投資額裡,沒算兩次。
但計算gdp按收入法確是 :國內生產總值 = 國民收入 + **間接稅收 - **補貼 + 折舊。
折舊要加回。
這是兩種gdp的計演算法,不衝突,也不重複。
你問 :算入gdp的折舊是對去年投資折舊的補償?
按gdp收入法計算是 = 國民收入 + **間接稅收 - **補貼 + 折舊。
國民收入 = 工資 + 租金 + 利息 + 利潤。
注意 : 國民收入加的是企業利潤,而這企業利潤是扣除了折舊,所以折舊要加回。
gdp核算中,重置投資或折舊應否計入?
5樓:第九幼兒園
首先,gdp的核算屬於應用領域,以方便資料採集為前提。gdp本身有很多缺陷,重複計算的部分不僅僅有折舊還有間接稅部分(間接稅也是轉移給消費者的)。但是就像你說的:
折舊不好計算。它主要是不好將總投資一一區分為淨投資和折舊。間接稅也是,企業到底轉嫁了多少間接稅給消費者,恐怕企業自身都沒有辦法計算,更不要說乙個國家的國民收入了。
綠色gdp提倡了有好多年,但現在大多數的國家還都是採用gdp的資料,就是因為綠色gdp難以衡量的東西太多,相比之下gdp的資料有一定的價值,計算成本也不是很高,還是不錯的。
我國如何計算人均GDP,中國的gdp是如何計算的?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總產出 即 gdp 總額,社會產品和服務的產出總額 總人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real gdp per capita 也稱作 人均gdp 常作為 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重要的巨集觀經濟指標之一,它是人們了解和把握乙個國家或地區的巨集觀經濟執行狀況的有效工具。將乙個國...
GDP平減指數的計算,CPI與GDP平減指數的計算公式有什麼區別?
之所以有名義gdp與實際gdp的區別,是因為在乙個巨集觀經濟中,產品與勞務的市場 總是處於不斷的變動之中。而在同一年份中,名義gdp與實際gdp之間的差別則反映了這種 變動的影響。由於gdp有名義gdp與實際gdp之分,為了反映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絡,必須去除 變動的影響,由此提出了gdp 調整指數的概...
GDP增長率是如何計算的,GDP增長率是怎麼算出來的?
gdp就是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縮寫,即是國內生產總值。經濟增長率的計算方法 經濟增長率的計算分為兩種,一個是年度經濟增長率的計算,衡量的是兩年之間經濟的變化。年度經濟增長率的計算比較簡單,就是後一年的經濟指標 如gdp或人均gdp 減去前一年的經濟指標再除以前一年的經濟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