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沒問你什麼派,應該是性靈說。
袁巨集道的文學主張是什麼
2樓:匿名使用者
明代文學流派。代表人物為袁宗道(1560—1600)、袁巨集道(1568—1610)、袁中道(1570—1623)三兄弟,因其籍貫為湖廣公安(今屬湖北),故世稱「公安派」。其重要成員還有江盈科、陶望齡、黃輝、雷思霈等人。
公安派成員主要生活在萬曆時期。明代自弘治以來,文壇即為李夢陽、何景明為首的「前七子」及王世貞、李攀龍為首的「後七子」所把持。他們倡言「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大曆以後書勿讀」的復古論調,影響極大,以致「天下推李、何、王、李為四大家,無不爭效其體」(《明史·李夢陽傳》)。
其間雖有歸有光等「唐宋派」作家起而抗爭,但不足以矯正其流弊。萬曆間李贄針鋒相對提出「詩何必古選?文何必先秦?
和「文章不可得而時勢先後論也」的觀點,振聾發聵,他和焦、徐渭等實際上成為公安派的先導。 公安派的文學主張發端於袁宗道,袁巨集道實為中堅,是實際上的領導人物,袁中道則進一步擴大了它的影響。公安派的文學主張主要是:
反對承襲,主張通變 公安派諸人猛烈抨擊前後七子的句擬字摹、食古不化傾向,他們對文壇「剽竊成風,眾口一響」的現象提出尖銳的批評,袁宗道還一針見血地指出復古派的病源「不在模擬,而在無識」(《**》)。他們主張文學應隨時代而發展變化,「代有公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極其變,各窮其趣」(袁巨集道《敘小修詩》),世道改變,文亦因之;今之不必摹古者,亦勢也」(袁巨集道《與江進之》)。不但文學內容,而且形式語言亦會有所變化而趨於通俗,這是因為「性情之髮,無所不吐,其勢必互異而趨俚,趨於俚又變矣」(袁中道《花雪賦引》)。
因此,「古何必高?今何必卑?」他們進而主張:
信腔信口,皆成律度」,「古人之法顧安可概哉!」(袁巨集道《雪濤閣集序》)衝破一切束縛創作的藩籬。
3樓:匿名使用者
反對承襲,主張通變。
獨抒性靈,不拘格套。
推重民歌**,提倡通俗文學。
在趙麗巨集《致文學》,趙麗巨集《致文學》全文
給我回聲就是現實生活的寫照 折光指夢想的反映 交匯指顯示與理想的結合。這就是這三個詞的意思 積分 回聲指現實生活的寫照 折光指夢想的反映 交匯指顯示與理想的結合。全句用了運用了比喻 排比的修辭方法,形象生動的說明了文學作品的特點,它能跨越時空,交匯虛實,啟迪讀者自由的想象。給我分啊!趙麗巨集 致文學...
從袁巨集道讀徐文長作品的情形中,獲得了什麼啟示
這是一篇寫人寄己之志的文章,作者偶然得寫徐的文章,讀未竟,便拍案驚奇,為了解此人,從其他文章中找到相關資料,補充成 徐文長傳 足見袁巨集道對徐的欣賞態度.這與袁巨集道的經歷有關.袁也曾當過地方小官,但更多的是做幕僚,也就是抄抄寫寫的秘書之類.他厭倦官場生活,更多的時候是寄情山水,遊歷名山大川,過著一...
孫犁在文學上是什麼派的作家,孫犁的文學風格
荷花澱派。先生的代表作是是著名的散文 集 白洋淀紀事 著名篇章 荷花澱 出自其中。其風格文字清新而秀雅,語言流暢而易懂,有詩體 之稱。不過所謂 新月派 真是讓我摸不著頭腦。孫犁是荷花澱派的創始人。早年作品以清新見長,晚年浸淫中國古籍,筆法更見蒼勁,是當代文壇屈指可數的大師級人物之一。荷花澱派的 白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