袈裟本無清靜,紅塵不染性空。是什麼意思?

2022-12-04 13:15:03 字數 2103 閱讀 4709

1樓:匿名使用者

穿在身上的袈裟原本就不代表清靜(並非穿上袈裟心裡就清靜了)。

紅塵世界也不會使因緣和合而生(處於紅塵中也不見得能得到緣分)。

袈裟本無清靜,紅塵不染性空?

2樓:要解體成分子的人

袈裟本無清靜,紅塵不染性空?

袈裟根本沒有清靜,紅塵不染性空?

3樓:來自千島湖雙瞳剪水的舒克

萬事繁雜。

一念成空。前因後果。

是非無常。

悟道修言天命,修行勿取真經,一悲一喜一枯榮,哪個前生注定,袈裟本無清淨,紅塵不染性空,幽幽古剎千年

4樓:匿名使用者

如若說道,如來,則無處不是。老子說的道,釋迦牟尼說的如來,都是指的萬物的實相,本來面目。參禪,悟道都是指的思考人的本來面目。

說直白點,就是叫你回答「我是誰」這個命題。這副身體是我嗎?我們的身體在不斷變化,從嬰兒到成年,又從成年到老年,最後身體壞死,其中沒有乙個固定的自體,所以這個身體不能代表我。

那麼我的精神呢?我們的腦海裡面不斷有念頭公升起,滅掉,有情緒產生,消失,人的思維方式也在不斷變化,其中沒有乙個自體,所以精神也不能代表我。?什麼能代表我?

身體和精神以外嗎?這個更不可能了。

那麼,我是誰?這個能看的是誰?沒有眼睛,還能看麼?

瞎子能不能看?我們在沒有光的地方,能不能看?能看!

我們看到的是一團漆黑!我們在沒光的地方不是和瞎子一樣?所以,這個瞎子也是能看的!

又如,有聲音的時候,我們在聽,聽到有聲音;沒有聲音的時候,我們亦在聽,我們聽到沒有聲音!所以,這個聾子也能聽,只是聽不到聲音而已。這個無論有光還是無光,有聲音還是無聲音都在起作用的是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這句話理解不好。很容易出現偏差。並非修行不學真經。

知天命。而是說你參禪悟道不要執著乙個有字。不要以為自己有功夫。

這樣會有我執的觀念形成。成為障礙修行的道路。難以成就。

一悲一喜。是告訴你有生就有死。要看透世間煩情才行。

身著袈裟是修清靜行。但是並非身著袈裟才清靜。而是用以表率。

告訴大眾這是清淨行者。不要以世間法染汙。即使身在紅塵。

佛性如水。波停即顯。人在六塵也好。

出家也罷。佛性不二不別。釋迦牟尼佛成道至今已逾千年。

時間就像一位實踐者。見證著一切。我們不要等閒。

盡早脫離苦海。才是真修行人。

6樓:漠河孫赫

人的命天注定。

胡思亂想沒有用。

一悲一喜一苦榮,那個前生注定!袈裟本無清淨,紅塵不染性空!請解釋一下意義

7樓:煩惱即菩提

前兩句講三世因果,後兩句講萬物本性是空。

8樓:windy奮鬥

一悲一喜都是一生誰也沒有。

悟道休言天命, 修行勿取真經。 一悲一喜一枯榮, 哪個前生注定? 袈裟本無清淨, 紅塵不染性。

9樓:鹿兒

悟道之人是在乎天命貧富貴賤或生死,修行的人不能抱著真假對錯的執念去修,悲喜生死也不是前生注定的只能符合天道的規律,不以人的意志而變。人沒悟透就是穿上袈裟也不能清淨,而悟道之人紅塵是染不了他的顏色,即光與愛的人生。

10樓:來自龍虎山喜洋洋的諸葛亮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11樓:深信因果

我再來補個橫批吧 「愛咋咋地 真心就好」

12樓:淡然如嶽

沒有注定的「天命」,只有即定的「天道」,言天命則離天道。讀修真經「經書」,只是通往真理的一種方式,而不是結果。只求「真經」則反置本末。

一悲一喜一枯榮,沒有哪個是注定的(非天命)。修行在悟不在修,袈裟在修,紅塵無物。

蓮花有幾種顏色,分別是象徵什麼?

13樓:匿名使用者

我是轉《霞影紗》的蓮花是佛的象徵。

表示清靜閒暇的成語是什麼,形容清靜閒暇的四字詞語是什麼

無所事事 閒庭信步 清心寡慾 閒情逸致 xi n q ng y zh 釋義 逸 安閑 致 情趣。指悠閒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 形容清靜閒暇的四字詞語是什麼 悠然自得 y u r n z d 基本釋義 悠然 閒適的樣子 自得 內心得意舒適。形容悠閒而舒適。出 處明 袁巨集道 滿井遊記 凡曝沙之鳥 呷浪之鱗...

這個清代袈裟環的價值,清代翡翠滿綠袈裟環值多少錢

歷史文物價值有幾個參考原則,歷史意義重大,比如各朝玉璽,歷史事件長短,比如三星堆文物,做工器形原料的選擇,比如明代的金佛等,你這個參考上面的原則,歷史意義沒有,歷史長短清朝還可以,做工器形都比較簡單,原料看上去還可以,水種俱全,應該是塊好玉開的,應該和同等材料的扳指差不多,兩千到一萬之間吧,具體可以...

和尚的袈裟是怎麼來的,和尚的袈裟為什麼露乙個胳膊在外面?

袈裟是要受過戒後才能穿的。最早的起源是百納衣,其製作方法是先把布截成小片,而後縫綴,像一塊塊的田,故又名福田衣,割截衣,也稱作慈悲服,無上衣,離塵服,解脫服等。依佛本制,袈裟包括 安陀會 五條衣 鬱多羅僧 七條衣 僧伽梨 九條大衣 三種。具有三種功用 杜防法衣他用,使僧尼捨離對衣服的貪慾,避免他人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