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餐桌文化從古至今有什麼變化,中國餐桌文化從古至今有什麼變化?

2022-07-20 08:25:04 字數 4846 閱讀 4142

1樓:腐竹居士

中國自古本是分餐制,到了北宋以後才進化到如今的合餐制。分餐的歷史要比合餐長得多。

從古代的壁畫中我們可以看到,聚餐時,人們分別就坐於各自案幾的後面,彼此間隔著相當的距離,各有一套相同的飯菜,各吃各的。這就是典型的分餐制。著名的鴻門宴,就是這樣幹的。

而從分餐變到合餐,始諸唐代,完成於北宋。這個轉變,是社會發展進步的結果。

分配方式的演進

這是由分餐向合餐過渡的乙個最基本條件。當食物相對匱乏時,「按人均分」是比較適合的分配原則。要獲得平均,就需要在就餐之前將食物分為相等的若干份,這便形成了原始的分餐制。

而畢竟人的情趣、口味、習慣不同,所需也不同,待食物相對豐足後,人們便有條件按照自己的不同喜好進行選擇,即「各取所需」。這是最適合於合餐的分配方式。

住宅建築的演進

最初,廚房和餐廳是一體的,人們習慣於在房屋之內置備一火塘,將炊具架於火上,待食物烹好,就由固定的人來分配,大家圍火而食。這裡既是炊事中心,又是進餐場所。到春秋戰國時期,廚房和餐廳的分工已普及。

這個分工推動了餐食製作的精細化,減少了就餐者以前必須完成的很多進食工序。比如食客對大塊熟肉的切割、去骨等粗笨費力的工作,現在可以在廚房裡完成,餐廳擺放的是精細處理後的餐食。我們可以試想一下,無此分工之前,若採用合餐,對於一般的家庭四五個人(事實上,古時的家庭不分家,通常是多於四五個人的),在同乙個食器裡,手舞足蹈地切割同一盤食物,似乎是自尋煩惱,而有了這一分工,人們只需從同一食器裡取得自己想要的食物就可以了。

食物多樣化的演進

我們的餐飲在不斷推進,菜餚的種類越來越豐盛。分餐制顯然不能適應食物多樣化的發展。假如8個人吃12道菜的話,每人乙份的分餐就需要近百種餐具,這樣不但浪費人力和餐具,而且佔用很大的空間,在每個人的小俎案(古時一種低矮的用於盛放食物的工具)上都擺放12個食具也幾乎是不可能的。

餐食家具的演進

很早以前我們是沒有桌椅的。此前,古人們習慣於「席地而坐,憑俎案而食」,就是把用蘆葦編成的席子鋪放在地上作為坐具,面前放置俎或案以盛放食具等東西作為食案,吃飯時在席上跪坐著吃,即所謂「跽坐」。游牧民族進入中原以後,與中原地區的文化相互融合、影響,帶來了新的家具。

早在東漢後期,游牧民族的胡床(一種比較低矮的坐椅)就已傳入中原。這種椅子的應用使原來的跪姿轉變成了坐姿,這樣,矮小的俎案就不再適應坐姿變化的要求,便漸漸地被淘汰。而且,這時的房屋較以前更加高大起來,正好需要高大家具的配合。

於是大案高桌開始出現並迅速發展。那麼,如果再沿襲原來的分餐制,每人都要有一套高大的桌椅,四五個人或許尚還可以(其實已經很擁擠了),人數再多就會造成糜費,而且也太沉重,佔用空間多,何不合而為一,同盤而食呢?

作息時間的演進

我們的祖先一直遵循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自然規律。大約從商代到春秋戰國這段時期內,基本上實行一日兩餐制,即「食時辰(七至九點),下市申(十五點至十七點)」。大約在戰國末年,一日三餐制漸漸流行,增加了「宴輔」(十九點至二十一點)。

要在這個時間內吃飯,就必須配備照明,而當時的照明工具絕不是我們現在電燈這樣的亮度,其光照範圍也非常狹窄。分食的宴會需要很多光源,但仍然會昏昏暗暗模糊不清。採用合餐則可以統一方便地解決照明問題。

進食餐具的演進

我們的祖先也曾與現在西方人一樣,使用刀叉而非筷子。刀叉要同時使用左右手,因此人與人之間要保持相當的距離。同時刀叉只適於近距離的傳輸,大概也就限於從胸前的盤子到嘴之間。

如果這個距離按合餐制的要求,至少要延長到嘴到桌子的中心,也就是說至少要比桌子的半徑更長。顯然,刀叉承擔不了這個距離的傳輸功能。而筷子出現後,合餐就方便多了。

從這個角度,我們大概可以這樣理解,西方人至今仍然使用刀叉進食,與他們保持分餐制是互為因果的。

合餐是歷史的進步,不僅體現在其演進過程的本身,也體現在對社會行為和文化的巨大影響上。合餐共食拉近了人們之間的親密關係,養成了對別人關心照顧以及我們民族謙讓的美德,也使中國人變得溫良和善,進而增加了家人的凝聚力和整個社會的和諧;培養了中國人的溝通能力,創造了溝通場所,增加了合作機會;滿足了人們對食物多樣性的需求,以及豐富的精神和情感需求;也養成了中國人好商量、好通融的性格。

2樓:黑白節拍

主要變化主要在於以前是吃飯,現在是吃毒(地溝油、三鹿奶、蘇丹紅、、、、、)以前練得是玄門正宗,現在全民練得都是毒功,最高境界「百毒不侵」

中國餐桌上的文化

3樓:調皮小

中國自古本是分餐制,到了北宋以後才進化到如今的合餐制。分餐的歷史要比合餐長得多。

從古代的壁畫中我們可以看到,聚餐時,人們分別就坐於各自案幾的後面,彼此間隔著相當的距離,各有一套相同的飯菜,各吃各的。這就是典型的分餐制。著名的鴻門宴,就是這樣幹的。

而從分餐變到合餐,始諸唐代,完成於北宋。這個轉變,是社會發展進步的結果。

分配方式的演進

這是由分餐向合餐過渡的乙個最基本條件。當食物相對匱乏時,「按人均分」是比較適合的分配原則。要獲得平均,就需要在就餐之前將食物分為相等的若干份,這便形成了原始的分餐制。

而畢竟人的情趣、口味、習慣不同,所需也不同,待食物相對豐足後,人們便有條件按照自己的不同喜好進行選擇,即「各取所需」。這是最適合於合餐的分配方式。

住宅建築的演進

最初,廚房和餐廳是一體的,人們習慣於在房屋之內置備一火塘,將炊具架於火上,待食物烹好,就由固定的人來分配,大家圍火而食。這裡既是炊事中心,又是進餐場所。到春秋戰國時期,廚房和餐廳的分工已普及。

這個分工推動了餐食製作的精細化,減少了就餐者以前必須完成的很多進食工序。比如食客對大塊熟肉的切割、去骨等粗笨費力的工作,現在可以在廚房裡完成,餐廳擺放的是精細處理後的餐食。我們可以試想一下,無此分工之前,若採用合餐,對於一般的家庭四五個人(事實上,古時的家庭不分家,通常是多於四五個人的),在同乙個食器裡,手舞足蹈地切割同一盤食物,似乎是自尋煩惱,而有了這一分工,人們只需從同一食器裡取得自己想要的食物就可以了。

食物多樣化的演進

我們的餐飲在不斷推進,菜餚的種類越來越豐盛。分餐制顯然不能適應食物多樣化的發展。假如8個人吃12道菜的話,每人乙份的分餐就需要近百種餐具,這樣不但浪費人力和餐具,而且佔用很大的空間,在每個人的小俎案(古時一種低矮的用於盛放食物的工具)上都擺放12個食具也幾乎是不可能的。

餐食家具的演進

很早以前我們是沒有桌椅的。此前,古人們習慣於「席地而坐,憑俎案而食」,就是把用蘆葦編成的席子鋪放在地上作為坐具,面前放置俎或案以盛放食具等東西作為食案,吃飯時在席上跪坐著吃,即所謂「跽坐」。游牧民族進入中原以後,與中原地區的文化相互融合、影響,帶來了新的家具。

早在東漢後期,游牧民族的胡床(一種比較低矮的坐椅)就已傳入中原。這種椅子的應用使原來的跪姿轉變成了坐姿,這樣,矮小的俎案就不再適應坐姿變化的要求,便漸漸地被淘汰。而且,這時的房屋較以前更加高大起來,正好需要高大家具的配合。

於是大案高桌開始出現並迅速發展。那麼,如果再沿襲原來的分餐制,每人都要有一套高大的桌椅,四五個人或許尚還可以(其實已經很擁擠了),人數再多就會造成糜費,而且也太沉重,佔用空間多,何不合而為一,同盤而食呢?

作息時間的演進

我們的祖先一直遵循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自然規律。大約從商代到春秋戰國這段時期內,基本上實行一日兩餐制,即「食時辰(七至九點),下市申(十五點至十七點)」。大約在戰國末年,一日三餐制漸漸流行,增加了「宴輔」(十九點至二十一點)。

要在這個時間內吃飯,就必須配備照明,而當時的照明工具絕不是我們現在電燈這樣的亮度,其光照範圍也非常狹窄。分食的宴會需要很多光源,但仍然會昏昏暗暗模糊不清。採用合餐則可以統一方便地解決照明問題。

進食餐具的演進

我們的祖先也曾與現在西方人一樣,使用刀叉而非筷子。刀叉要同時使用左右手,因此人與人之間要保持相當的距離。同時刀叉只適於近距離的傳輸,大概也就限於從胸前的盤子到嘴之間。

如果這個距離按合餐制的要求,至少要延長到嘴到桌子的中心,也就是說至少要比桌子的半徑更長。顯然,刀叉承擔不了這個距離的傳輸功能。而筷子出現後,合餐就方便多了。

從這個角度,我們大概可以這樣理解,西方人至今仍然使用刀叉進食,與他們保持分餐制是互為因果的。

合餐是歷史的進步,不僅體現在其演進過程的本身,也體現在對社會行為和文化的巨大影響上。合餐共食拉近了人們之間的親密關係,養成了對別人關心照顧以及我們民族謙讓的美德,也使中國人變得溫良和善,進而增加了家人的凝聚力和整個社會的和諧;培養了中國人的溝通能力,創造了溝通場所,增加了合作機會;滿足了人們對食物多樣性的需求,以及豐富的精神和情感需求;也養成了中國人好商量、好通融的性格。

用這個例子,我想說明的是,相對於文學、藝術、**、雕塑、建築、繪畫、科技等人類高階活動,吃飯是最簡單的活動。但是,如果連這樣簡單的吃飯問題都搞不清楚,怎麼去評價我們浩瀚而複雜的文化?又怎敢貿然定下這樣的結論?

4樓:孤單鼴

傳酒令教育孩子(家長最愛)

什麼是餐桌文化

5樓:匿名使用者

餐桌文化主要體現在餐桌禮儀上。

餐桌禮儀。顧名思義,就是指在吃飯用餐時在餐桌上的禮儀常識,餐飲禮儀問題可謂源遠流長。

據文獻記載可知,至少在周代,飲食禮儀已形成一套相當完善的制度,是孔子的稱讚推崇而成為歷朝歷代表現大國之貌、禮儀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同樣也有自己的餐桌禮儀,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餐桌文化,所以在任何地方用餐時都需要根據當地的習俗來展現不同的餐桌禮儀,展示自己的風度和涵養。

拓展資料:

提早預約餐廳。

接受他人邀請時,應盡早回覆。

進入餐廳時,需由侍者(領台)帶領入坐,不可冒然入位。

一般椅子是由左側入座,而上位則是在離出口最遠,能看清楚全場的安靜位置。

點菜時,送上來的料理數目必需和用餐人數配合。

選擇單點料理時,要依照**的順序來點菜。

用餐時,補妝要到化妝室,避免在眾人面前補妝。

事情必須在事前安排妥當,避免中途離席。

用餐時,亦不可發出聲音。

用餐速度賓主需互相配合。

留意殘留在杯子邊緣的口紅印。

不可亂動刀叉。

中國和日本餐桌禮儀有什麼不同

日本的餐桌禮儀沒有特別的不同,除了幾個風俗習慣以外,都是一般的禮儀。不高聲交談,不吃出聲音,但是在吃麵時一定要發出聲音,這是對廚師的尊重,但中國吃麵的時候一般要求不要發出聲音。日本人特別講究吃得乾淨。別人請客菜不好吃也要說好吃。吃完要講謝謝或者謝謝款待,而中國沒有餐前和餐後的問候習慣。還有就是我們使...

茶與中國文化有什麼聯絡 20 ,茶與中國文化有什麼聯絡 20 30字

茶文copy化的內涵其實就是中國文化的內涵一種具體表現,談茶文化必須結合中國文化而論之。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謂,茶文化的精神內涵即是通過沏茶 賞茶 聞茶 飲茶 品茶等習慣和中華的文化內涵禮相結合形成的一種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徵的一種文化現象,也可以說是一種禮節現象。禮在中國古代用於定親疏,決嫌疑,別同...

中國文化裡有哪些禁忌?中國文化中有什麼忌諱?

中國人傳統文化比較強調,孝。比如,孝敬父母,長輩等,老師和師傅。等。忌不孝的行為。生活中比較講究資歷和席位,如,吃飯,老人長輩都按上下席入座。吃飯忌長幼不分。中國人喜愛紅色,結婚,生子,喬遷,都要用紅色物品。忌用其他色。這個問題提得太大,要需要寫一本書,建議到網上搜尋一下。中國文化中有什麼忌諱?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