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帆船歷史誰知道,船的發展歷史

2022-05-22 09:25:03 字數 4763 閱讀 5224

1樓:匿名使用者

早在西元前2023年,中國製造舟楫,早在商代出現帆船運輸。中 國是世界上造船航海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唐代對外**的商船 直達波斯灣和紅海之濱,所經航路被譽為「海上絲綢之路」。

那時 使用的海船具有9個水密隔艙,抗沉性好,並設有帆和舵,可利用側 逆風行駛。12世紀初,中國首先將指南針用於航海導航。15世紀初 至30年代,鄭和率巨大船隊7次下西洋,所用寶船有9桅12帆,長44 丈,寬18丈。

船隊大小船200餘艘,最遠航程到達非洲東岸現今的索馬利亞和肯亞一帶。

2樓:曲長卿

清問,帆船出現在中國商代,有何鐵證?

帆船的歷史

3樓:connor好

人類最早的木帆船起源於古埃及。約在2023年前,已有木帆船航行於尼羅河和地中海。當時的船桅接近船頭,由兩根木桿在上端紮成a字形,橫懸一面矩形或方形的帆。

初期的帆不能轉動,只有風順時才能使用,風不順就只有落帆划槳。這種帆船只能順風前行,轉彎則由櫓來操縱方向。櫓是中國的獨創,最遲在西漢,船舶已有櫓,它是由長槳演變來的,具有很高的推進效率。

後來人們在航行的實踐中逐步發現,即使不順風,只要使帆與風向成一定的角度,帆上還是能受到推船前進的風力,於是人們又創造了轉動帆,在逆風的情況下,船也能前進。

我國的風帆出現的時間比西方至少晚兩千年,但沒經歷西方漫長的橫帆階段一開始就發展可轉動的縱帆。東漢出現的平衡縱帆是中國的獨創。這種帆在桅前後面積的比例不同,使風的壓力中心移至桅後,而又距桅杆很近,故帆的轉動較省力。

這種帆的出現,標誌著中國木帆船逆風航行能力已達到成熟階段。我國的航海技術基本與與帆船的歷史相同步,帆船是我國古代海洋社會經濟與文化發達的物質基礎,直到清代以後才為西方洋輪所取代。可以說,帆船的產生、發展與衰變是東方先民認識海洋、征服海洋漫長歷史的縮影。

15世紀時,大西洋沿岸的歐洲國家在帆船設計方面有一項劃時代的進展,就是三桅船。它基本上集中了各種船的優點,裝有艉柱絞鏈舵,方帆與三角帆並用,能利用各個方向的風,並把帆分懸在三到四根桅杆上,操縱更加靈活,主桅及前桅上有二至三張方帆。帆面積增大,船速就加快,船的體積也可增大。

進入17世紀後,西方資本主義興起,隨著海外**和對外擴張的需要,船舶技術大踏步前進。到了19世紀,西方人所造的飛剪型帆居世界領先水平。歐洲船舶技術的進步,為氣控船舶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自從人類創造了帆船以後,帆船運載著人們在世界的海洋上來往,直到十九世紀,世界上一些大型的船還是帆船,有的帆船,桅杆高達30公尺,掛帆30多面。目前,帆船已經基本退出了大型船隻的行列,但是,帆船比賽已經成為一項受人關注的運動專案,帆船不再是承載大量運輸任務的水運工具,而成為一種文化和娛樂的象徵。

船的發展歷史

4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埃及文物上繪bai有船du只圖樣,埃及船隻zhi主要在尼羅河上dao航行。古希臘時代回

、多使用帆船答、多槳船。16世紀甲板船登場,大航海時代到來。多槳船直到18世紀末一直在地中海域使用,北歐甚至持續到19世紀初。

中國使用船隻的歷史也很悠久,在16世紀以前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在明代中國的造船業達到了鼎盛時期。這為鄭和下西洋提供了強大的物質保障。《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的航海寶船, 長44丈4尺,寬18丈,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現今長度為151.

18公尺,寬61.6公尺。船分四層,船上9桅可掛12個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二百人一起才能啟航,一艘船可容納千人以上。

5樓:千島雲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

復製造出獨木舟的國家制之一,並bai利用獨木舟和槳渡海

du。獨木舟就是zhi

把原木鑿空,dao人坐在上面的最簡單的船,是由筏演變而來的。雖然這種進化過程極其緩慢,但在船舶技術發展史上,卻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獨木舟需要較先進的生產工具,依據一定的工藝過程來製造,製造技術比筏要難的多、其本身的技術也比筏先進得多,它已經具備了船的雛形。

在中國,商代已造出有艙的木板船,漢代的造船技術更為進步,船上除槳外,還有錨、舵。

唐代,李皋發明了利用車輪代替櫓、槳划行的車船、槳划行的車船。

宋代,船普遍使用羅盤針(指南針),並有了避免觸礁沉沒的隔水艙。同時,還出現了10桅10帆的大型船舶。15世紀,中國的帆船已成為世界上最大、最牢固、適航性最優越的船舶。

中國古代航海造船技術的進步,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

18世紀,歐洲出現了蒸汽船。19世紀初,歐洲又出現了鐵船。19世紀中葉,船開始向大型化、現代化發展。

6樓:

漿劃:木筏,獨bai

木舟du.帆船(從兩三公尺zhi的小船發展到130多公尺大英國戰dao列艦,內有單桅,雙桅,三桅,四桅容,中國還出現過十幾個桅杆的船,不過風利用率不高)蒸汽船/輪船(從木製到鐵製,其間經歷了輪漿(旁邊那個大輪子)到螺旋槳)到現代開始使用大型柴油機,燃氣輪機,還有核反應堆為動力的船。

7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製造出獨木舟的國家之一

8樓:羊韞公羊煦

毫無疑問,人類是在遠古發現木頭或綑紮起來的蘆葦能浮在水上推動的。但是幾乎沒有遠古的船隻遺留下來。在英國約克郡斯塔卡爾的乙個泥炭沼澤裡,發掘出了一支西元前2023年的木槳。

這支槳一定是用來劃一種中間掏空的獨木舟的。在荷蘭的佩塞發現了乙隻這樣的獨木舟,其年代約為西元前2023年。這種獨木舟用燧石制的工具挖成,可以做得相當大。

在英國林肯郡的布里格發現的乙隻獨木舟,競長達16公尺,寬1.5公尺。早期的埃及人和美索不達公尺亞人則可能是用蘆葦造船,在蘆葦上塗—層瀝青或樹脂,便可在河流或運河上航行。

但是我們不知道最早的海船是怎樣建造和在什麼時候建造的。西元前2023年就使用帶帆的蘆葦船了,西元前2023年就出現了可能有龍骨的木船:這兩種船一定是地中海東部的各族人民(例如克里特人)進行**的重要運輸工具。

篙或槳肯定早於櫓,但是用篙或格來行船並不令人滿意。傳說中的巴比倫英雄吉爾加麥西在企圖飄洋過海時,遇到在死水處擺渡的人要他製作一根18英呎長的篙,可是他把120根這樣長的篙接起來也撐不到海底。於是吉爾加麥西便「脫掉身上的衣服,舉起雙臂當桅杆,用衣服作帆」,站在船上隨風飄去。

不需要活動槳和因定舵的複雜系統的另外兩種船出現得很早,而且流傳到了現在。一種是愛爾蘭人的柳條舟——船用柳條編成,蒙上獸皮,然後再塗上柏油。另一種簡單得多的船是充氣的動物皮,見於古代的浮雕,聰明的亞述兵士就帶著裝備乘這種船過河。

象2023年前尼羅河上用蘆葦船一樣,如今近東還有人乘這種用動物皮製作的船過河。希臘時代出現了兩種海船:今種是又大又結實卻有些笨的商船;一種是輕便得多的戰船,從西元前六世紀起,船頭上就有乙個很大的金屬撞角。

這種船用來運海軍,待兩隻船一旦鏈結上,他們就在飄浮的「陸地」上戰鬥。地中海地區各國的戰術,在2023年裡沒有什麼變化。在2023年的勒頒多戰役中,西班牙、威尼斯和羅馬天主教各國的聯軍打敗了奧斯曼土耳其——這是最後一次利用槳船進行的重要戰役(雖然在200年後路易十四仍擁有這樣的戰船)。

在勒頒多之役以前很久,斯堪地那維亞人就有行駛得很快的揚帆的戰船了。一種新研製成功的,多桅、多層甲板和裝甲板厚的快速大帆船,使制海權從地中海轉移到了西北歐、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的手裡。

中國帆船在歷史中的地位地位

9樓:

早在西元前2023年,中國製造舟楫,早在商代出現帆船運輸。中 國是世界上造船航海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唐代對外**的商船 直達波斯灣和紅海之濱,所經航路被譽為「海上絲綢之路」。

那時 使用的海船具有9個水密隔艙,抗沉性好,並設有帆和舵,可利用側 逆風行駛。12世紀初,中國首先將指南針用於航海導航。15世紀初 至30年代,鄭和率巨大船隊7次下西洋,所用寶船有9桅12帆,長44 丈,寬18丈。

船隊大小船200餘艘,最遠航程到達非洲東岸現今的索馬利亞和肯亞一帶。

帆船的發展史?

10樓:匿名使用者

人類最早的木帆船起源於古埃及。約在2023年前,已有木帆船航行於尼羅河和地中海。當時的船桅接近船頭,由兩根木桿在上端紮成a字形,橫懸一面矩形或方形的帆。

初期的帆不能轉動,只有風順時才能使用,風不順就只有落帆划槳。這種帆船只能順風前行,轉彎則由櫓來操縱方向。櫓是中國的獨創,最遲在西漢,船舶已有櫓,它是由長槳演變來的,具有很高的推進效率。

後來人們在航行的實踐中逐步發現,即使不順風,只要使帆與風向成一定的角度,帆上還是能受到推船前進的風力,於是人們又創造了轉動帆,在逆風的情況下,船也能前進。

我國的風帆出現的時間比西方至少晚兩千年,但沒經歷西方漫長的橫帆階段一開始就發展可轉動的縱帆。東漢出現的平衡縱帆是中國的獨創。這種帆在桅前後面積的比例不同,使風的壓力中心移至桅後,而又距桅杆很近,故帆的轉動較省力。

這種帆的出現,標誌著中國木帆船逆風航行能力已達到成熟階段。我國的航海技術基本與與帆船的歷史相同步,帆船是我國古代海洋社會經濟與文化發達的物質基礎,直到清代以後才為西方洋輪所取代。可以說,帆船的產生、發展與衰變是東方先民認識海洋、征服海洋漫長歷史的縮影。

15世紀時,大西洋沿岸的歐洲國家在帆船設計方面有一項劃時代的進展,就是三桅船。它基本上集中了各種船的優點,裝有艉柱絞鏈舵,方帆與三角帆並用,能利用各個方向的風,並把帆分懸在三到四根桅杆上,操縱更加靈活,主桅及前桅上有二至三張方帆。帆面積增大,船速就加快,船的體積也可增大。

進入17世紀後,西方資本主義興起,隨著海外**和對外擴張的需要,船舶技術大踏步前進。到了19世紀,西方人所造的飛剪型帆居世界領先水平。歐洲船舶技術的進步,為氣控船舶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自從人類創造了帆船以後,帆船運載著人們在世界的海洋上來往,直到十九世紀,世界上一些大型的船還是帆船,有的帆船,桅杆高達30公尺,掛帆30多面。目前,帆船已經基本退出了大型船隻的行列,但是,帆船比賽已經成為一項受人關注的運動專案,帆船不再是承載大量運輸任務的水運工具,而成為一種文化和娛樂的象徵。

誰知道KFC的歷史,肯德基的發展歷史?

肯德基簡稱kfc,是世界最大的炸雞連鎖餐廳。六十年前,桑德斯上校 colonel harland sanders 研發出由十一種香料組合而成的獨家炸雞配方,後來則發展成現在的肯德基。肯德基遍布全球八十餘個國家,目前擁有超過九千六百家店。在這個地球上,每天都有一家肯德基開幕。不論是在中國大陸的長城或是...

誰知道火鍋燃料的發展歷史

燃料使用可謂多種多樣,從柴火到木炭,從電爐 酒精到瓦斯 電磁爐。木炭的使用歷史最久,最有風味,也最汙染空氣。電磁爐最乾淨也最方便,但風味較差。瓦斯最好控制火候的大小,方便 好用,不過卻也較危險。1 木炭 優點,使用歷史最久,具有火力強 加熱快和保溫時間長等優點。缺點容易汙染空氣。2 煤氣 優點,火候...

有誰知道塑鋼門的發展歷史

塑料門窗是本世紀五十年代末,首先由西德研製開發的,於1959年開始生產。最初的塑料門窗均採用單膠結構,比較簡單 粗糙,伴隨著1972年世界性的能源危機,七十年代初節能效果較好的塑料門窗得到了大量使用,也推動了型材生產技術的提高,效能日臻完善,由原來的單腔型材發展到三腔 四腔型材,也帶動了歐洲乃至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