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車降價跟自主品牌搶市場,國產品牌應該採取什麼措施

2022-04-02 02:20:05 字數 6140 閱讀 7336

1樓:匿名使用者

自主品牌市佔額也曾達到輝煌的48.8%,從幾近奪得車市銷量半壁江山到越戰越敗,自主品牌的處境的確不太樂觀。

2樓:匿名使用者

除了提公升產品力,研發能力尚落後於合資品牌的自主企業,也可以通過整合國外先進的技術提公升優勢,比如吉利通過海外收購將世界先進技術為我所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上汽通過合資研發、本土開發,打造屬於自己的產業鏈條等等。

3樓:如來神掌

發力高階細分市場 "合資品牌打起**戰來,壓根沒有自主品牌的事情",部分網友釋出此番言論雖說有點誇大,但暴露出自主品牌和合資拼**已不再奏效。

4樓:匿名使用者

國產車就只能加大改革創新之路,然後能夠去的突破。

5樓:崛起的男神

如果想要活下來,自主品牌就必須高階化"。推出高階品牌或者高階車型是自主破局的方法之一

6樓:

可以降價進行貨品,如果不如別人家大業大硬碰硬最終的結果就是優勝劣汰,自主品牌見縫插針

7樓:愛看**的昕

可以降價進行貨品,如果不如別人家大業大,就努力做好別的方面

8樓:冰湖凝心

在這個存量博弈的競爭市場,硬碰硬最終的結果就是優勝劣汰,自主品牌見縫插針,以求在消費多樣化的車市爭取更多的機會。

9樓:

合資品牌打起**戰來,壓根沒有自主品牌的事情

為什麼合資車降價**,而國產車卻越來越貴?

10樓:隴東槍

在十幾年前或者幾年前我們提起國產車第一印象都是廉價、低質量的代名詞,但是隨著近幾年我國汽車自主品牌的快速發展,國產汽車的質量迎來了質的飛躍,汽車產業不斷想辦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來捍衛自己的品牌從未爭取到更多的使用者。恰好這樣的競爭使得在汽車行業內形成兩種不同的趨勢,國產品牌一直不斷地向中高階的方向進行發展,時下中國車市銷量四連斬,讓不少合資車瘋狂降價**,但國產車卻越賣越貴,尤其是吉利長城奇瑞紛紛推出高階品牌,這到底是為什麼?為什麼合資車越來越便宜,而國產車卻越來越貴?

內行人說出實情!

國產車越來越貴,並不是指所有國產車型**的**,而是指大部分自主品牌開始向高階化發起衝擊,接二連三地推出高階子品牌和高階車型。例如吉利推出的博瑞、領克,長城推出的wey等。隨著長城的wey系列以及吉利的領克系列高階豪華品牌的推出,國產汽車在高階汽車領域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市場正逐漸被自主品牌奪回。

由於現在國產汽車的不斷崛起,而且國產汽車打著的就是高價效比的旗號,如果合資車不進行降價的話,可能銷量就會大不如前了,

而合資車的**越低也就意味著他們的品牌優勢以及技術越少,也從側面反應出自主品牌的實力的提高,外加上中國消費者對自主品牌的認可度逐漸提公升,自主品牌的高配置低售價也讓眾多中國消費者看到了國產滿滿的誠意。國產車越來越貴的原因還是自主品牌技術的提公升以及國人對自主品牌的認可,也從側面反映了國人對汽車消費這一方面越來越理性。

雖然說在汽車領域,國內起步晚,但是憑藉國人不服輸的精神,就是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已經有了媲美合資「高階」品牌的實力,打破了壟斷式的市場,也讓國產車在國際上有了很高的地位,目前的中國汽車市場,對於消費者來說可以說是最好的時代。國產車和合資車相互制衡,**也是越來越親民,最終受益的還是廣大消費者。國產汽車越來越貴,合資車越來越便宜,現在看來好像是不可思議,但是這恰恰就是汽車市場越來越完善的表現。

11樓:小夕說汽車

為什麼合資車越來越便宜,而國產車卻越來越貴?內行人說出了實情

12樓:夏菱青雲

國產車越來越貴,並不是指所有國產車型**的**,而是指大部分自主品牌開始向高階化發起衝擊,接二連三地推出高階子品牌和高階車型。

13樓:輪迴者

國產車在效能方面已經遠超於合資車,就有資本提**格。

14樓:油膩少年

合資車具有更充足的資金。

15樓:彩紅是粉的

合資車**肯定也在某些方面上打了折扣。合資車**肯定也在某些方面上打了折扣。

16樓:闌傲訓詘章匚

合資車**肯定也在某些方面上打了折扣。

17樓:匿名使用者

合資車**肯定在摸乙個方面降低了

18樓:麓貪馴毓依貌

國產車是想往**上靠一靠。

19樓:qxq黃燜雞

就是因為質量越來越好。國產車越來越貴,並不是指所有國產車型**的**,而是指大部分自主品牌開始向高階化發起衝擊,接二連三地推出高階子品牌和高階車型。

國產自主品牌汽車和合資品牌汽車**相距甚遠,最根本的差距在**?

20樓:請叫我大神棍

國產自主品牌汽車給人以低廉的形象

21樓:

現在的國產品牌是在為十年前的低價低質,還賬。壞的品牌形象一旦形成,就很難扭轉,現在自主品牌面臨的就是這樣的情況。雖然說自主品牌的車型,現在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和合資品牌的差距也非常小了,但是大家,買車的時候首先考慮的還是自主品牌不靠譜,合資品牌比較靠譜

22樓:你好呀樂

差距在他們的品牌效應上,他們之間的問題就是在這裡的。

23樓:匿名使用者

技術和核心物件上面有差距。

24樓:如來神掌

最根本差距在於**,國產**低。

25樓:風蜂蜜柚子茶

質量,服務,還有在發動機等硬體上面。

26樓:不想工作的一天

技術核心,很多的都是有差距的,還是得好好的去比比他們之間的價效比。

27樓:崛起的男神

原因也大多數都是國產車開兩年之後就會出現各種毛病

28樓:匿名使用者

在核心技術,發動機上面有差距。

29樓:旁小凝

奴,現在中低端國產車無論價效比,還是技術或者是品質都比合資好不接受反駁最近幾年修車的都是合資,還有國產的4流企

30樓:吹氣球的小男孩

自主品牌的車型,現在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和合資品牌的差距也非常小了,但是大家,買車的時候首先考慮的還是自主品牌不靠譜,合資品牌比較靠譜

為什麼合資品牌車越來越便宜,而自主品牌車反而越來越貴?

31樓:呵呵呵上課你猜

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在購車過程中確實會有這樣一種感覺,合資車賣得越來越便宜了,自主品牌車賣得越來越貴了。造成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是什麼呢?近日有業內同行認為是因為品牌格調、產品力以及市場環境等方面原因所導致。

應該來講,上述這些的確是促成合資車與自主車**走向不同的原因,但還不系統和深入,車業雜談今天願從更深層次的角度來為大家解答這個疑問。

以往合資品牌產品布局基本在10萬元以上的**區間,自主品牌產品布局則基本在10萬元以下。

眾所周知,以往由於品牌力和產品力與合資品牌的確存在明顯的差距,自主品牌在產品布局方面,不得不將目光聚焦在10萬元以下的汽車市場。畢竟10萬元以下的汽車產品是眾多中國消費者首次擁有汽車消費能力,實現有車夢所能選擇的範疇。而在那個時候,中國消費者對於汽車產品實質處於「先求有」的階段,也正是這個階段對於品牌和產品方面都沒有比較優勢的自主品牌而言,正好是一次發展機會。

從那個時候的產品布局來看,自主品牌主要集中於小型轎車和微型轎車兩個細分市場,在suv市場和mpv市場雖然也有產品布局,但那時候的suv和mpv市場還沒有迎來快速發展期,顯然也還沒成為自主市場布局的主力產品。由於品牌力和產品力的相對不足,自主品牌所布局的這些細分市場其實都是一些相對單車利潤不高的中低端產品。而也正是因為這些中低端細分市場的單車利潤率不高,使得合資品牌不願意將主要精力聚焦於這些細分市場,而這也為自主品牌的生存提供了相對較好的競爭環境。

自主品牌成功突破「10萬元天花板」確有借力於suv市場的高速增長,但實質其實是自主品牌開始懂得如何玩轉汽車。

從消費者的角度,近年自主品牌所謂的越賣越貴,開始更多的是體現在suv產品領域,畢竟過去幾年,國內suv市場一直保持著旺盛的市場需求,為自主品牌突破「10萬元天花板」奠定了很好的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同一車型平台的轎車和suv車型而言,在售價方面suv要高於轎車,比如小型suv的售價會比肩緊湊型轎車。而正是這種差異化的**區間,為自主品牌突破「10萬元天花板」帶來了機會。自主品牌以前所謂要突破這個天花板,主要是在轎車領域,但轎車市場尤其是自主品牌所想突破的10萬元所在的緊湊型轎車市場,是競爭最為激烈的紅海市場,面對眾多合資品牌的競爭,自主品牌很難突破。

但在售價集中在10-15萬元的自主緊湊型suv市場,自主品牌找到了機會,一方面合資品牌在緊湊型suv市場的產品售價區間集中在15-25萬元區間,另一方面合資品牌在10-15萬元區間的產品則是更小一號的小型suv,此外,當前中國消費者又有對suv的偏好和對大車大空間的偏好。上述這些因素,使得自主品牌在緊湊型suv領域實現了突破,從而一舉突破了「10萬元天花板」

更深層次來看,自主品牌之所以能突破「10萬元天花板」,實質還是對汽車行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體會。經歷過多次的品牌向上突破失敗之後,讓自主品牌懂得只有體系能力達到了品牌向上的標準,才能夠真正實現品牌向上。而這個體系能力,實質就是整個汽車產業鏈不能有短板,都需要上台階。

32樓:

眾所周知,以往由於品牌力和產品力與合資品牌的確存在明顯的差距,自主品牌在產品布局方面,不得不將目光聚焦在10萬元以下的汽車市場。畢竟10萬元以下的汽車產品是眾多中國消費者首次擁有汽車消費能力,實現有車夢所能選擇的範疇。

33樓:爆燥小哥

從消費者的角度,近年自主品牌所謂的越賣越貴,開始更多的是體現在suv產品領域,畢竟過去幾年,國內suv市場一直保持著旺盛的市場需求,為自主品牌突破「10萬元天花板」奠定了很好的機會。

34樓:小田

主要是因為合資品牌它的效能更好一些。

35樓:這很撩妹

業內同行認為是因為品牌格調、產品力以及市場環境等方面原因所導致。

36樓:匿名使用者

自主品牌要不斷投入資金研發,所以都消費者買單了。

37樓:當我還小

因為合資汽車企業越來越多

38樓:c2百賬號

因為自主品牌有的方面做得更好

39樓:你罵我我吃虧

。因為合資品牌說的競爭力越來越大了

40樓:長腿老頭

競爭力越來越。那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41樓:匿名使用者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自主車企摸爬滾打三十年,從最開始的"低端、廉價"到現在的"豪華、昂貴",合資品牌則從以前的"高高在上",到現在的"**親民"。特別是近幾年,自主車企"一反常態",**紛紛往上調;合資品牌則表現出一幅"大勢已去"的樣子,**紛紛往**。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的差異越來越小,這其中是什麼原因呢?

1、 自主車企影響力變大,品牌力要提公升;合資車需繼續爭奪市場,才被迫降價

國產車現在今非昔比;合資車也不必被"神話"。當年合資車**高主要還是欺負自主車企的造車實力弱,連發動機都造不出來的國產車根本就不足以對它們構成威脅。自主車企經過近三十年的"深耕",質量、技術、銷量都已經取得歷史性突破,特別是以吉利、長城、長安、比亞迪等為代表的車企已經給合資品牌造成很大"壓力"。

合資品牌想繼續生存,不得不進行降價。自主品牌雖然質量、銷量上來了,但從"娘胎"開始就是"低端、廉價",為了打破這一束縛,讓品牌走的更遠,就必須要高階化,但高階化的代價就是**也隨之**。

2、 國產車加價增配;合資車卻是降價減配

坊間流傳一句話:"國產車最大的優點就是配置豐富;合資車最大的缺點就是減配嚴重",如果十萬的國產車和合資車相比,那麼兩者的配置將天差地別。

自主品牌能給你led光源、天窗、皮座椅、電子手剎、軟質內飾、主流的多**系統,但是合資品牌基本都是鹵素光源、無天窗、織布座椅、機械手剎、硬塑料內飾、落後的多**系統,自主品牌的這些配置都需要"錢"來撐著,加價也就理所當然了。

合資品牌的動力系統有優勢,為了在維持成本的同時又能有效保持競爭,合資車只能減配降價了,結果就是**沒降下來多少,配置卻減了不少!

如果單論新能源技術,合資車企與自主車企誰會更強一些

在過去幾年的政策推動下,不少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隨著補貼的降低以及雙積分政策的推動,越來越多的合資車企加入到新能源汽車的行業裡面,在新能源技術當中,自主車企與合資車企誰更強呢?從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上面,自主車企的研發能力也是十分優秀的。請點選輸入 描述 首先在電池上面和三電技...

合資車和國產車哪個質量好,合資車和國產車質量相比如何?

合資車相對較好 但也要看品牌 部分國產品牌還是可以超過合資車的 國產車好還是合資車好?合資車好,但是現在國產車質量也很好了,主要看個人喜歡 我只知道中國汽車公司連年虧本,真的是在虧本嗎?合資車和國產車質量相比如何?其實沒有哪個車的 與不好,關鍵在於你愛惜的程度。即使是質量不好的車,如果好好愛惜和保養...

自主緊湊SUV與合資緊湊家轎選哪個

自主緊湊suv與合資緊湊家轎如果單純就是家庭代步使用個人認為還是合資緊湊型家轎好一些,因為燃油經濟性還有舒適性方面更好一些,質量和做工也更有優勢。十萬上路合資自動緊湊型轎車或國產suv怎麼選 十萬左右緊湊型合資suv幾乎沒有,這個價位的緊湊型suv只能考慮國產自主品牌,這個價位的合資suv都是小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