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天才賈誼雄姿英發,備受漢文帝賞識,為何最終鬱鬱而終

2022-03-24 11:58:55 字數 5632 閱讀 3525

1樓:麥小粒

賈誼被稱為千古天才,他年輕意氣,雄姿英發,備受漢文帝賞識,他的鬱鬱而終,和不被重用有關,更與他的個性孤傲,不能是逆境當中沉澱有關。

關於賈誼,有不少人替他惋惜,比如李商隱的詩裡有「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這裡是對當時的漢文帝提出批評,賈誼有治國之才,文帝和他在席前促膝長談,一直聊到深夜,以為是詢問治國的好道理,可是漢文帝諮詢賈誼的內容,不是問及天下蒼生,而是鬼神之事。這兩句詩,足見後人對賈誼遭遇的同情。

還有蘇軾評價為「賈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賈生志大而量小,才有餘而識不足也」。個人以為,這樣的評價比較中肯。

它切入賈誼的性格弱點,即志大而量小。

賈誼曾深受文帝的欣賞,是因為他的確才華出眾,出生於洛陽的他,從小就名聲在外,十八歲時更能出口成章,聞名遐邇。他寫的政**《過秦論》和《陳政事疏》等名篇,至今流傳被學子們傳誦。他二十出頭,就被人舉薦給漢文帝,果然一見傾心,文帝對他相見恨晚,對他才華充分肯定。

才一年時間,他就被任命為太中大夫。

賈誼準備一展雄風,為漢文帝建言獻策,大力推行各種改革時,卻遭到冷遇,其實漢文帝沒有採納他的一套東西,並非是不想,他很想讓賈誼擔任公卿,卻遭到周勃、灌嬰、東陽侯等人的極力反對。反對的理由是,賈誼太過年輕,這麼沉迷於權勢,怕亂了朝中大事。原話是「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

漢文帝後來讓他做長沙王及梁懷王的太傅,看似到了地方當官,可長沙王和梁懷王,均是皇親國戚,梁懷王是皇帝的愛子,由此可見,文帝並沒對賈誼棄而不用。  可賈誼心理上的一關,卻邁不過去了。

即使到了長沙,又沒有被貶冷置,如果在長沙積極教學,勤於政績,自有一番作為,再被啟用完全有可能。可是,賈生太過急躁。乙個聰明且有才之人,總認為自己就是天之驕子,不被重用,到了長沙無異於明珠暗投。

消極心理一出來,人的抗挫能力也就變小,抑鬱寡歡的賈誼從此像患上抑鬱症一般日子難捱起來,所以,他才過而立之年不久,便與世長辭。這真是人間憾事!

2樓:小飛居

因為他將梁淮王墜馬而死這件事的責任都放在了他自己的身上,所以他一直覺得很愧疚。

3樓:

賈誼生性悲觀,梁淮王墜馬而死,他深感歉疚,太過傷心,抑鬱而死,年僅三十三歲。

4樓:壯壯大哥

梁懷王劉揖墜馬而死,賈誼感到自己身為太傅,沒有盡到責任,心情十分憂鬱。

5樓:肖兔兔的大堅果

主要是當時梁懷王墜馬兒子賈姨,他自己覺得身為太傅並沒有盡到這個監管的責任。

6樓:咫尺天涯

賈誼這個人雖然很有才,但是他心眼太小了,什麼事情都往壞處想,而且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攬。

7樓:

而在新晉派發展的過程中,有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的很多提議,深得漢文帝稱讚,但卻到始終都沒被重用,最後鬱鬱而終,他就是千古天才賈誼。

歷史與文學

8樓:匿名使用者

文學和歷史關係是深遠而複雜的,文學歷史觀是文藝理論中的乙個重要環節,重主觀和傾向客觀構成了文學、歷史的重要區別。文學以審美精神文化形態言說歷史,精神文化性顯示文學在對歷史的關注中,更注重其精神文化內涵的揭示,文學的"歷史回歸"應是價值的回歸、精神的回歸和人文關懷的回歸。

從發生學的角度來看,文、史二者共同擁有「人學」內涵,即歷史是人的歷史,而文學從來都是「人學」,自古都有「文史不分」的傳統。在西方,亞里斯多德早就指出文、史的差別在於描寫可以發生的事,敘述已發生的事,我國明清時期的金聖歎也以「因文生事」和「以文運事」說明了二者的

9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與文學既有聯絡,又各有千秋。歷史注重於實際,記錄過去發生的事情;文學則更注重於素養,有更高的觀賞價值。

10樓:仍代巧侍航

文史自古不分家,本來最能體會到這一點。。。

文學以歷史為背景,歷史承載著文學的發展

文學歷史都有什麼

11樓:瀲

文學歷史

一般指歷史文學

歷史撰述在文字表述上的藝術性,亦指以歷史題材寫成的文學作品。前者屬於史學,後者屬於文學。此處所謂歷史文學,係指前者,即歷史撰述在文字表述上的審美要求。

一是真實之美,這是通過史學家的文字表述所反映出來的歷史撰述的本質的美。二是質樸之美,指歷史撰述的文字表述在反映真實史實的基礎上,寫出事物的本色,說人如其人,論事如其事。三是簡潔之美,「文筆簡潔在任何時候都是優點,尤其是在內容豐富的場合;這個問題不僅是修辭的而且是本質的問題。

四是動態之美,歷史是運動的,歷史人物是運動的,歷史事件也是在運動中發展的,歷史撰述表現出這些運動形式,是為動態之美,此亦梁啟超所謂應把歷史寫得「飛動」起來。五是含蓄之美,亦謂隱喻之美,或謂之「用晦」。「晦也者,省字約文,事溢於句外。

六是力量之美,這首先在於歷史撰述的真實性及其給予人們的教育,如警誡,啟迪,智慧型,鼓舞。同時,歷史撰述在文字表述上的生動、感人,亦是力量之美所不可或闕。

三大要素有歷史性,文學性,當代性

12樓:玲叮

文學是以語言文字為工具,比較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表現作家心靈世界的藝術,包括詩歌、散文、**、劇本、寓言、童話等體裁,是文學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作為學科門類理解的文學,包括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及新聞傳播學。

文學是屬於人文學科的學科分類之一,與哲學、宗教、法律、政治並駕於社會建築上層。它起源於人類的思維活動。最先出現的是口頭文學,一般是與**聯結為可以演唱的抒情詩歌。

最早形成書面文學的有中國的《詩經》、印度的《羅摩衍那》和古希臘的《伊利昂紀》等。

中國先秦時期將以文字寫成的作品都統稱為文學,魏晉以後才逐漸將文學作品單獨列出。歐洲傳統文學理論分類法將文學分為詩、散文、戲劇三大類。現代通常將文學分為詩歌、**、散文、戲劇四大類別。

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是社會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是對美的體現。文學作品是作家用獨特的語言藝術表現其獨特的心靈世界的作品,離開了這樣兩個極具個性特點的獨特性就沒有真正的文學作品。乙個傑出的文學家就是乙個民族心靈世界的英雄。

文學代表乙個民族的藝術和智慧型。文學,是一種將語言文字用於表達社會生活和心理活動的學科,屬社會意識形態範疇。

13樓:啾啾咯呀

2023年國考行測備考:文學歷史「三與四」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三清:元始天尊[清微天玉清境]、靈寶天尊[禹餘天上清境]、道德天尊[大赤天太清境]

三山: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蕩山

四海: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四大發明:造紙(東漢.蔡倫)、火藥(唐朝.煉丹家)、印刷術(北宋.畢昇、指南針(北宋)

四書:《論語》《中庸》《大學》《孟子》

四大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觀音菩薩)、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薩)、四川峨眉山(普賢菩薩)、安徽九華山〖地藏王菩薩〗

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當山、江西龍虎山、安徽齊雲山、四川青城山

四大名橋:廣濟橋、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

四大名園:頤和園(北京)避暑山莊(河北承德)拙政園(江蘇蘇州)留園(江蘇蘇州)

四大名剎:靈巖寺(山東長清)、國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棲霞寺(江蘇南京)

四大名樓:岳陽樓(湖南岳陽)、黃鶴樓(湖北武漢)、滕王閣(江西南昌)、大觀樓(雲南昆明)

四大名亭:醉翁亭(安徽滁縣)、陶然亭(北京先農壇)、愛晚亭(湖南長沙)、湖心亭(杭州西湖)

四大古鎮:景德鎮(江西)、佛山鎮(廣東)、漢口鎮(湖北)、朱仙鎮(河南)

四大碑林:西安碑林(陝西西安)、孔廟碑林(山東曲阜)、**碑林(四川西昌)、南門碑林(台灣高雄)

四大名塔:嵩岳寺塔(河南登封嵩岳寺)、飛虹塔(山西洪洞廣勝寺)、釋迦塔(山西應縣佛宮寺)、千尋塔(雲南大理崇聖寺)

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肅敦煌)、雲崗石窟(山西大同)、龍門石窟(河南洛陽)、麥積山石窟(甘肅天水)

四大書院:白鹿洞書院(江西廬山)、嶽麓書院(湖南長沙)、嵩陽書院(河南嵩山)、應天書院(河南商丘)

四大名瓷窯:河北的瓷州窯、浙江的龍泉窯、江西的景德鎮窯、福建的德化窯

四大名花:牡丹(山東菏澤)、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雲南昆明)

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

四大名繡:蘇繡(蘇州)、湘繡(湖南)、蜀繡(四川)、廣繡(廣東)

四大民間傳說:《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與許仙》

四大文化遺產:《明清檔案》、《殷墟甲骨》、《居延漢簡》、《敦煌經卷》

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蘇)、火畫扇(廣東)、竹絲扇(四川)、綾絹扇(浙江)

公務員之路,從華圖起步。

談談文學與歷史的關係

14樓:其翼若垂天之雲

歷史與文學的關係

——周振鶴教授在上海師範大學的演講

我曾經作過歷史與科學關係的演講,認為歷史學處在人文與科學之間,大旨是闡發歷史學研究方法上的科學性與研究物件的人文性,這是歷史的中庸之道(歷史與科學的共通處還有一點是求真)。另一方面,學科性質屬於人文領域的歷史,在傳統的文史哲學科之中,也處於中庸的狀態,前進一步是哲學,後退一步是文學。比如,黑格爾的歷史哲學是哲學而不是歷史,只是以歷史說事。

湯因比的歷史研究也近似哲學,以文明形態的變遷來說明其哲學觀點。這就是「前進一步是哲學」。後退一步呢?

《三國志》是歷史,《三國演義》就是文學了。關雲長走麥城是歷史,華佗為其刮骨療毒則是文學。岳飛抗金是歷史,岳母刺字就是文學了。

狹義的歷史學其實就是歷史編纂學,信奉歷史事實至高無上的原則,既不理會歷史發展的規律,也不**歷史發展的趨向,更不談論什麼歷史經驗與教訓,而只以復原歷史面貌為己任,其極端的表現就是以史料學代替史學。但我這裡卻不是要批判歷史編纂學,而是說歷史學本來的意義僅在於追求歷史事實,而對這些事實作哲學的思考或者在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進行文學創作,實際上都進入了其他領域。當然學術之間沒有絕對的界線,歷史學也可以總結歷史規律為自己的目的,也可以科學地預見歷史的發展,但這一切都必須以史實為基礎。

脫離了歷史事實,再好的理論也只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同樣,以歷史事實為基礎的文學創作再如何戲說,也必須合情合理,才有感人的力量,否則就是瞎說胡扯,沒有人願意看了。大家知道京劇《失空斬》十分有名,但失街亭是真事,斬馬謖是真事,中間那一段空城計可就是虛構了。

只不過虛構得好,十分在理,雖然歷史學家不接受,但觀眾卻很愛看,而且在《失空斬》裡頭,就數空城計戲劇性最強。如果有歷史學家因為其違背史實而硬要將它抽掉,那豈不是成了傻瓜?所以一般而言,我不反對戲說,只要不太出格就行,否則只剩下乾巴巴的歷史事實,那就只有歷史學家自己才愛看。

那麼除了文學創作以外,歷史學著作是不是都是純粹的歷史事實,而沒有一點文學成份呢?也不盡然。歷史學裡頭有文學因素存在,同樣文學中也有歷史事實。

歷史中的文學

行刺趙盾一事未成而刺客自盡是歷史事件。但為何刺殺未遂,卻是歷史故事了。從事件而變為故事,文學成份是不可少的。這就是歷史中的文學。

歷史中的文學是指歷史中有文學的成份。文學可以虛構,歷史必須真實,也就是要可信,這是最基本的差異。但歷史中就沒有虛構的成份嗎?

司馬遷的《史記》自然是典型的歷史作品,它是廿四部正史的第一部。所謂紀傳體的史書就是由它所開創的,所以大概不會有人說《史記》是**故事。但是我們看看其中的一段史事。

《史記·晉世家》載:因趙盾屢諫,「靈公患之,使?

千古難題,什么是愛情,千古難題,什麼是愛情

愛是包容而不是放縱 愛是關懷而不是寵愛 愛是相互交融而不是單相思 愛是百味而不全是甜蜜.真正的愛情並不一定是他人眼中的完美匹配 而是相愛的人彼此心靈的相互契合 是為了讓對方生活得更好而默默奉獻 這份愛不僅溫潤著他們自己,也同樣溫潤著那些世俗的心真正的愛情,是在能愛的時候,懂得珍惜 真正的愛情,是在無...

中華千古妙絕對聯集錦,千古絕對對聯精選

1.寂寞寒窗空守寡 俊俏佳人伴伶仃 2.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 青山原不老,為雪白頭 3.煙鎖池塘柳 4.我俄人,騎奇馬,張長弓,單戈成戰,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爾人你,偽為人,裘求衣,合手即拿,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在邊5.雞犬過霜橋 一路梅花竹葉 燕鶯穿繡幕 半窗玉剪金枝 千古絕對對聯精選 1 佛...

千古絕句,求對下聯,對聯對對,千古絕句對對聯。求下聯?

上聯 長生不老不生長 下聯 痴人說夢說人痴 對聯對對,千古絕句對對聯。求下聯?上聯 對聯對對,千古絕句對對聯 下聯 蝴蝶飛飛,萬年嬌妍飛飛蝶 上聯 對聯對對,千古絕句對對聯 下聯 指琴彈彈,萬般深情彈彈琴 據說是千古絕句,無人能對出下聯 狂傲之對 狂妄之語太傲氣,小生不才對一章 莫非乃痴人夢話,怎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