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殤傷若菸
清明在古代又被稱也寒食節,據說是為了紀念一位幫助了皇帝的人
二十四節氣歌 全文
2樓:城外五十九
二十四節氣歌可以說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勞動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智慧型,是我們老祖宗總結出來的關於氣候的實用技巧。全文如下: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其中前兩句說的是每個節氣名稱的簡稱,而後兩句是對每個節氣具體時間的解釋。
一、前兩句代表了每個節氣,二十四節氣用兩句話就精煉地概括了。
「春雨驚春清谷天」代表的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這幾個節氣,這幾個主要就是春天的節氣。而「夏滿芒夏暑相連」代表的是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和大暑,這是夏天的節氣。以此類推,「秋處露秋寒霜降」和「冬雪雪冬小大寒」分別代表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這幾個秋天的節氣和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這幾個冬天的節氣。
二十四節氣按照季節的不同,每個季節都包括六個節氣。這個劃分得非常平均,把一年分成了四六二十四個節氣。
二、後兩句話主要是講每個節氣具體的日期,當然這個是那農曆計算的。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平均每個月有兩個節氣,而且每年這個節氣的時間都是差不多的,最多也就差一兩天的樣子。接下來「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這句話就更明確地指出了各個節氣的時間,上半年的節氣基本都是在每月的初六和二十一,而下半月的節氣基本都是在初八和二十三。
這樣一具體的描述,大家立馬就能從每個人時間的變化推算出氣節來,真的是方便很多。
在古代,人們沒有專門的記錄氣候變化的文本性的東西。普通的勞動人民想要知道什麼時候適合耕種、收穫等等,完全就是靠老一輩流傳下來的智慧型。所以,在長久的勞動實踐當中,大家總結出了這樣的二十四節氣的歌謠。
3樓:四捨**入
《二十四節氣歌》全文是: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
六、廿一,下半年是
八、廿三。
4樓: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節氣七言詩
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緊相連。
按照公曆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
上半年是
六、甘一,下半年逢
八、甘三。
這些就是交節日,有差不過一兩天。
二十四節有先後,下列口訣記心間: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
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穀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緊季節忙生產,種收及時保豐年。
隨著中國曆法的外傳,二十四節氣已流傳到世界許多地方。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
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
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
穀雨: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立夏:夏季的開始。
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
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
大署: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立秋:秋季的開始。
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
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
秋分:晝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將要結冰。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開始。
小雪:開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
小寒:氣候開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
西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執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乙個節氣」。每年執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乙個節氣為「節氣」,即:
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5樓:偉曉莉酆波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
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兩節日期定,
最多隻差一兩天。
6樓:匿名使用者
春雨驚春春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霜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
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六廿一,
下半年來是八廿三。
7樓:砸你家玻璃
立了秋,把扇丟。
二八月,亂穿衣。
夏雨少,秋霜早。
八月裡來雁門開,雁兒腳上帶霜來。
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
八月暖,九月溫,十月還有小陽春。
8樓:來自南雁蕩山皎若秋月的寒蘭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
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穀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緊季節忙生產,種收及時保豐年。
9樓:范曉紅
24節氣歌
春雨驚春驚谷天夏滿芒,種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節氣 40
10樓:尨蓇厵菭
二十四節氣有: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名稱含義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乙個節氣;執行一週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為24個節氣降水現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時間和強度;白露、寒露、霜降三個節氣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結、凝華現象,但實質上反映出了氣溫逐漸下降的過程和程度:氣溫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現凝露現象;氣溫繼續下降,不僅凝露增多,而且越來越涼;當溫度降至攝氏零度以下,水汽凝華為霜。
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2023年4月中國文化部正式啟動將「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申報工作。
二十四節氣的作用
二十四節氣客觀地反映了季節更替和氣候的變化情況,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它的形成和發展與我國農業生產緊密相連,可以有效地指導農業生產。
11樓:匿名使用者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12樓:超越快樂人生
二十四節氣七言詩
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緊相連。
按照公曆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
上半年是
六、廿一,下半年逢
八、廿三。
這些就是交節日,有差不過一兩天。
二十四節有先後,下列口訣記心間: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
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穀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緊季節忙生產,種收及時保豐年。
二十四節氣有哪些?
13樓:義明智
二十四節氣:立春、 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節氣分別代表的含義:
1、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
2、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3、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4、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
5、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
6、穀雨: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7、立夏:夏季的開始。
8、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
9、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
10、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
11、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
12、大署: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13、立秋:秋季的開始。
14、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
15、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
16、秋分:晝夜平分。
17、寒露:露水以寒,將要結冰。
18、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19、立冬:冬季的開始。
20、小雪:開始下雪。
21、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
22、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
23、小寒:氣候開始寒冷。
24、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14樓:左丘恨珍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
西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執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乙個節氣」。每年執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乙個節氣為「節氣」,即:
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為了便於記憶,人們編出了二十四節氣歌訣: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節氣七言詩
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緊相連。
按照公曆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
上半年是
六、甘一,下半年逢
八、甘三。
這些就是交節日,有差不過一兩天。
二十四節有先後,下列口訣記心間: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
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穀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緊季節忙生產,種收及時保豐年。
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歌 全文
穀雨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春風吹來足,雨水生百穀,莫言春光無限好,保健防病不可少。穀雨時節濕度大,通風衛生要記下。務請排除干擾,保持身心雙佳!一月小寒和大寒,二月立春雨水,三月驚蟄春分,四月清明穀雨,五月立夏小滿,六月芒種夏至,七月小暑和大暑,八月立秋處暑,九月白露秋分十月寒露霜降,十一月立冬小雪,十二...
二十四節氣有哪些,二十四節氣是哪些
立春 立夏 立秋 立冬 亦合稱 四立 分別表示四季的開始。立 即開始的意思。公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 5月5日 8月7日和11月7日前後。四立 表示的是天文季節的開始,從氣候上說,一般還在上一季節,如立春黃河流域仍在隆冬。夏至 冬至 合稱 二至 表示天文上夏天 冬天的極致。至 意為極 最。夏至日 ...
誰知道二十四節氣歌的解釋,二十四節氣歌什麼意思
二十四節氣是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型的結晶,形成於春秋戰國時期。24節氣分別為 立春 雨水 驚蟄 春分 清明 穀雨 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處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