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認識決定實踐的發展方向,這話對嗎

2022-03-08 09:05:08 字數 5967 閱讀 6238

1樓:淮安浙江人

一、認識決定實踐的發展方向,不能等同於:認識指導實踐。此話表述不全面也不嚴謹,「決定」與「指導」在含義上是有差異的,因而是錯誤的。

二、解析:

1、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

第一,實踐是認識的**。

第二,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第三,實踐是檢驗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標準。

第四,實踐是認識的目的。認識活動的目的並不在於認識活動本身,而在於更好地去改造客體,更有效地指導實踐。認識指導實踐、為實踐服務的過程,即是認識價值的實現過程。

2、認識對實踐的反作用。

首先,人的實踐活動不同於動物的本能活動,它是受意識支配的,實踐的這種本質特性決定它不能離開認識的指導。

其次,認識活動及其成果具有相對獨立性,遵循其特有的活動方式和發展規律,它一經形成,便能反作用於實踐。

再次,認識對實踐的指導作用表現在許多方面:認識可以使主體了解、把握主體和客體及其相互作用的規律性,指導主體自覺地按照客觀規律去從事改造世界的活動;認識可以使主體在實踐活動之前,確定既符合自身需要、又符合客觀實際的目標、方案、步驟和措施,對實踐活動作出**和規劃;認識可以使主體根據變化了的情況及時調節自己的行動,指導主體選擇實現目的的最佳行為方式;認識可以指導主體將區域性經驗上公升為理論;認識還可以使主體實現對自身的認識,並自覺調整自己的活動,以適應改造客體的需要。

最後,認識反作用於實踐有兩種情況:

一是正確的認識指導實踐,會使實踐順利進行,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是當錯誤的認識指導實踐時,就會對實踐產生消極的乃至破壞性的作用,使實踐失敗。

3、認識對實踐的能動反作用,充分體現在作為認識的高階形式的理論對實踐的巨大指導作用上。

首先,理論是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認識,它可以而且應該走在實踐的前頭,指導實踐活動的程序;

其次,科學理論能預見未來,端正實踐的方向;

再次,科學理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推動人們在實踐中創新。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認識雖然對實踐具有反作用,但是只有作為認識的高階形式的理論才對實踐的有巨大指導作用。

2樓:匿名使用者

不完全對,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反作用於更好的實踐。

3樓:功夫豬俠

不對,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對實踐有能動的反作用

4樓:匿名使用者

認識決定實踐是唯心主義,是x的

5樓:不平凡的

應該是對的,因為認識反作用於實踐。

高中政治 哲學 認識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 對嗎

6樓:飛天小花豬

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動力、目的、檢驗標準),認識反作用於實踐。

實踐的發展會促進認識發展,但是認識跟實踐的發展並不是亦步亦趨的,因為認識具有主觀能動性,有時候會高於實踐,可以指導實踐。

高中政治,請專業人士作答。 」只有經過實踐檢驗的認識才是正確的認識」——聽說這句話是錯的?

7樓:鷹田奈穂子

馬克思主義真理觀: 真理及其客觀性( 1 )真理的含義真理是人們對於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 2 )真理是主觀形式和客觀內容的統一 ①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觀的,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236393661 因為真理屬於認識範疇。

不能把真理等同於客觀實在。 ②真理在內容上是客觀的, 客觀性乃是真理的根本屬性。因為:

第一, 真理的內容來自於物質世界的客觀事物及規律, 真理的內容不依賴於人和人類的主觀意志;第二, 檢驗真理的標準是客觀的社會實踐。( 3 )堅持真理一元論, 反對真理多元論 ①由於真理是客觀的, 有其不依賴於人的意識的客觀內容, 所以真理必然是一元的。也就是說, 不論人們在認識事物的時候可能得出多少種結論, 但只有符合客觀實際的認識才是真理。

②真理是一元的, 因此,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不以人的主觀意志、 不以階級的主觀願望為轉移, 從這個意義上說, 真理沒有階級性。 ③真理多元論主張不同的人、 不同的階級可以有不同的真理, 真理因人而異。

真理多元論否認了真理的客觀性, 是一種主觀唯心主義的真理觀。( 4 )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在真理問題上的對立唯物主義主張真理是客觀的, 世界上不存在著任何主觀真理。唯心主義則主張真理是主觀的。

主觀唯心主義把真理看做是純粹主觀自生的東西, 客觀唯心主義把真理看成是人的意識和「客觀精神」的一致。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在真理問題上的對立, 取決於雙方在哲學基本問題上的對立。唯物主義從「物質第一性, 意識第二性」出發, 必然堅持真理是客觀的;唯心主義從「意識第一性, 物質第二性」出發, 必然堅持真理是主觀的。

( 5 )批判實用主義真理觀實用主義真理觀把「有用」作為真理的根本屬性, 主張「有用就是真理」。實用主義是主觀唯心主義的乙個流派。 「有用就是真理」的要害在於抹煞了真理的客觀性, 混淆了真理和謬誤的界限, 並會導致真理多元論。

按照這種觀點, 謊言也可以成為真理, 因為它對**是有用的;按照這種觀點, 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 因為不同的理論對於不同的人來說都是有用的;按照這種觀點, 某一理論今天對我們有用, 今天它是真理, 明天對我們無用或者有害, 明天它就是謬誤。真理的確是有用的, 因為真理具有價值性, 它能夠滿足人的需求。但是, 價值性並不是真理的根本屬性, 真理的根本屬性是客觀性, 真理的價值性是以真理的客觀性為基礎的。

「真理是有用的」是乙個正確的命題, 但是不能把它換位成「有用的就是真理」。顯然, 並非所有「有用的」理論都是真理。( 6 )真理與謬誤 ①真理和謬誤是對立的:

真理是人們對於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謬誤是人們對於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歪曲反映。 ②真理和謬誤又是統一的:

真理和謬誤相互依存。真理和謬誤總是相比較而存在, 相鬥爭而發展的。沒有真理, 無所謂謬誤;沒有謬誤, 也無所謂真理。

真理戰勝謬誤的過程也就是發展自己的過程。真理和謬誤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在一定條件下真理向謬誤的轉化主要有以下三種情形:

其一, 真理是具體的, 總是適用於一定的條件和一定的範圍。如果條件發生了變化或者超出了特定的範圍, 真理就會變成謬誤。其二, 真理是乙個過程。

真理必然要隨著客觀事物和社會實踐的變化發展而變化發展。如果人們的認識不能及時地反映事物在發展變化過程中所出現的新問題、 新情況、 或者超越歷史發展, 就會造成主觀和客觀由相符變成不相符, 從而使真理轉化成謬誤。其三, 真理是全面的, 是乙個完整的體系。

如果把其中的某一原理孤立起來, 把它加以絕對地誇大, 真理也會變成謬誤。在一定條件下謬誤向真理的轉化主要有以下三種情形:其一, 條件和範圍發生了變化, 謬誤可以變為真理。

在一定條件下一定範圍內是謬誤的東西, 在另外的條件下和範圍內則可以轉化成真理。其二, 失敗往往是成功之母, 謬誤往往是真理的先導。乙個正確的認識往往是通過許多的失誤獲得的。

其三, 批判謬誤能夠發展真理, 這也屬於謬論轉化為真理的一種特殊情形。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及其辯證關係( 1 )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的含義 ①絕對真理(或真理的絕對性)有兩個方面的含義:其一, 任何真理都是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認識, 都有不依賴於人和人類的客觀內容, 這是無條件的、 絕對的。

從這個意義上說, 承認了客觀真理, 也就等於承認了絕對真理。其二, 人類的認識, 按其本性來說能夠正確認識無限發展的物質世界, 每乙個真理的獲得, 都是對無限發展著的物質世界的接近, 這也是無條件的、 絕對的。 ②相對真理(或真理的相對性)是指人們在一定條件下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認識是有限的, 它也有兩個方面的含義:

其一, 從認識的廣度來看, 任何真理性認識都是對整個客觀世界某些領域、 某些事物和過程在一定範圍內的正確反映。其二, 從認識的深度來看, 任何真理性的認識也只是對特定的具體事物在一定程度、 一定層次上的近似的正確反映。( 2 )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的關係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是真理的兩個基本屬性, 它們是對立統一的關係。

①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是對立的。(詳見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的含義) ②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又是統一的。其一, 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是相互聯結、 相互滲透的。

一方面, 相對之中有絕對, 任何相對真理都包含著絕對真理的成分、 顆粒, 絕對真理寓於相對真理之中;另一方面, 絕對之中有相對, 絕對真理要通過相對真理表現出來, 無數相對真理之總和, 構成了絕對真理。其二, 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是辯證轉化的。真理的發展是乙個過程, 是乙個由相對走向絕對的永無止境的轉化和發展的過程。

人類對於客觀事物的任何真理性的認識, 都是屬於由相對真理轉化為絕對真理的過程中的乙個環節。 ③任何客觀真理都是絕對和相對的統一, 都是由相對真理向絕對真理轉化的乙個環節。( 3 )絕對主義和相對主義從兩個極端割裂了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的辯證關係絕對主義誇大了真理的絕對性, 否認了真理的相對性。

絕對主義認為人們所獲得的真理都是絕對真理, 真理不可能是相對的。人們所獲得的真理具有永恆不變性, 它窮盡了人們對於客觀事物的一切認識。絕對主義否認了真理的發展。

相對主義誇大了真理的相對性, 否認了真理的絕對性。相對主義否認了絕對真理, 必然同時否認了客觀真理, 從而把真理變成了主觀隨意的東西。相對主義抹煞了真理的客觀標準, 必然混淆真理和謬誤的界限。

真理的具體性所謂真理是具體的, 是指正確的主觀認識與客觀存在總是在具體的條件下和具體的範圍內的一致, 即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特定的物件、 範圍和條件。如果超出這些具體規定, 真理就會變成謬誤。宇宙中沒有抽象真理。

檢驗真理的實踐標準( 1 )唯心主義和舊唯物主義的真理標準 ①唯心主義否認真理標準的客觀性。它們提出的真理標準有:其一, 以聖人之是非為是非。

其二, 以大家公認或多數人的意見為真理標準。其三, 以「有用」為真理的標準。其四, 以「上帝」為真理的標準。

其五, 以「理論」或者「絕對精神」等客觀精神為真理的標準。 ②舊唯物主義承認真理的客觀性, 主張把客觀事物本身作為真理的標準。 ③無論唯心主義還是舊唯物主義, 都不懂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

( 2 )只有實踐才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惟一標準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實踐的特點決定的。 ①所謂真理, 就是主觀符合客觀的認識。

要判定主觀是否符合客觀, 就必須對主觀和客觀進行比較, 這也就是說, 作為真理的標準, 必須具有把主觀和客觀聯結起來的特點。 ②在人的主觀認識範圍內不可能找到真理的標準, 我們不能用主觀檢驗主觀, 用認識檢驗認識。客觀事物本身也不可能成為檢驗真理的標準, 因為客觀事物也不能把主觀認識和其自身加以對照。

③實踐是精神見之於物質、 主觀見之於客觀的東西。實踐除具有普遍性的優點外, 還具有直接現實性的優點。所謂「直接現實性」, 是指實踐可把正確的認識變成直接的現實。

這樣, 實踐就成為溝通主觀和客觀之關係的橋梁。 ④這樣, 人們在實踐過程中, 能夠以一定的認識作為指導改造世界, 並直接引出現實的結果。如果人們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就證明了這種認識符合客觀事物的規律性, 它就是正確的;反之, 就是不正確的。

( 3 )實踐標準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既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 既確定又不確定。實踐標準的絕對性、 確定性表現在:其一,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的客觀標準。

其二, 人類的認識歸根到底都必須經過實踐的檢驗, 從長遠看, 實踐可以檢驗一切認識。一切正確的認識終將被實踐肯定, 一切錯誤的認識終將被實踐推翻。實踐標準的相對性、 不確定性表現在:

其一, 實踐檢驗認識是乙個過程, 每乙個歷史階段的實踐不能完全證實或駁倒所在時代提出的一切學說, 同時, 已被實踐所證實的某種正確認識, 也要繼續接受實踐的檢驗。其二, 實踐是具體的歷史的, 實踐所證實的某種認識的正確性, 是相對的、 有限度的。堅持實踐標準的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一, 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統一, 是在堅持真理標準問題上的辯證法。

只看到實踐標準的絕對性而否認其相對性, 會導致絕對主義的思想僵化;只看到實踐標準的相對性而否認其絕對性, 會導致相對主義、 主觀唯心主義和不可知論。( 4 )實踐標準與邏輯證明邏輯證明在認識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①為實踐提供理論指導, 使實踐檢驗由特殊提高到普遍。

②為實踐檢驗提供理論依據, 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然而, 邏輯證明不能成為同實踐標準相並列的第二條真理標準, 它是不能離開實踐的。邏輯證明所遵守的規則是在實踐中產生的。

邏輯證明所依據的前提是否正確, 要由實踐來檢驗。邏輯證明的思維過程和結論是否正確, 還必須回到實踐中去, 由實踐來做最後的檢驗。

認識的特點及含義高二政治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 3個核心 3大規律 3個核心 實踐 認識 真理 實踐 物質性 直接現實性 主觀能動性 社會歷史性 1 主觀見之於客觀 實踐是人類特有的 主觀見之於客觀 的一切活動,特別是改造物質世界的物件性活動.2 基本特徵 a 物質性 唯物主義實踐觀與唯心主義實踐觀的區別 b 直接現實性 實踐與...

高二政治意識的作用有那些,高二政治意識的作用有那些

具有目的性,計畫性,高度創造性,自主選擇性對人體活動的控制與調節 通過實踐改造客觀世界,既對客觀世界的反作用.意識的能動作用要求我們在實踐中要堅持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統一.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 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 意識能夠反作用於客觀事物,正確的意識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 錯誤的意識阻礙客觀事物的...

高二政治《生活與哲學》中的認識論有哪些

辯證唯物主義 認識論 辯證唯物主義 認識論 4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是認識的 是認識發展的 動力 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 準 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1實踐決定認識2實踐是認識發現的動力3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惟一標準4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標準的 望採納 高二政治 生活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