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lz您好
只能說唐朝之前,西安比洛陽更適合當首都。但唐朝之後,二者必然都不適合當首都,非要選乙個只能選洛陽。
唐朝以前,關中平原是十分富庶的,足以養活足夠數量的城市人口。加之秦嶺,潼關,武關,函谷關等等天然或者人工屏障,城防體系完整,作為國家政治中心「易守難攻」,是利於國家政權穩定持續的。所以「山東雖亂」「四塞以為固」
相比之下,洛陽的防禦能力就差於西安很多。但不可否認洛陽是關中通往同樣富庶但是易攻難守的華北區域的必由之路。因此但凡大一統王朝,首選西安,同時務必控制洛陽,令其成為「陪都」是上上選。
但是從晉室南遷,開鑿運河,五代戰亂之後,國家經濟重心東移,氣候變冷,關中不再如漢初一般富裕。於是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自然而然取代了關中。這時定都在西安,要養活百萬人口,從江南之地運輸大批物資進西安就顯得代價昂貴。
相比之下處於運河端點之一的洛陽優勢越發明顯。
如若不是隋朝起源於後周關隴集團,其實我有理由懷疑當時西安就已經沒資格當首都了。後來武則天篡位,定都洛陽,實則就已經暗中提示西安重要性的下降。接著朱溫篡唐,定都汴梁(開封),是因他封地所致,但之後李存勖復唐,卻沒有再把都城定回西安,而是洛陽,名義上說是黃巢所毀,但真實原因怕也是就算這個胡人都看得出來,歷史要往東發展了。
再之後,趙匡胤不想定都汴梁,他想的都城也是洛陽,而非西安;再後來,我國北方少數民族威脅陡然加大,遼朝大力經營燕雲十六州(催生了後來的北京),元朝再將運河進一步向北延伸…………歷史摒棄了開封,最後也是在南京和北京之間搖擺而已。
所以綜上所述,古代中國唐朝以前,西安更適合當國都,但自唐朝起,二者先後必然失去當都城的資格,但非要說哪個更適合,只能是洛陽。
2樓:李少公子
都適合呀,兩地都有很多朝代建都的
西安和洛陽的歷史地位誰比較高?
3樓:匿名使用者
從歷史地位上定洛陽與西安孰輕孰重不太好說。中國七大古都 北京 安陽 西安 開封 洛陽 南京 杭州 中歷史地位最悠久就是西安和洛陽。可以說是不相上下。
若一定要定個高下,那我肯定洛陽。
西安 歷十朝
西周(前1134一前771 ) 秦(前221 前207 ) 西漢(前204 —24) 前趙(318 —329 )
前秦(351 —383 ) 後秦(384 —417 ) 西魏(535 —556 ) 北周(557 —581 )
隋(581 —617 ) 唐(618 —907 )
前後歷時共2023年。
洛陽 歷十三朝
夏 前2023年—前2023年 商 前2023年—前2023年 西周 前2023年—前771年
東周 前771年—前256年 西漢 前202年—前199年 東漢 25年—190年
曹魏 221年—265年 西晉 265年—313年 北魏 493年—534年
隋 606年—618年 唐 657年—908年(其間都洛40餘年) 後梁 909年—913年
後唐 923年—936年 後晉 936年—938年(約2年
前後共2023年
從這資料上看我看已經差不多看出洛陽比西安的優勢了
司馬遷不是說過麼:「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洛陽歷史是中國歷史的縮影。在中國的發展史上,沒有乙個城市的文化底蘊可以和洛陽相媲美。
4樓:堅強6個
洛陽,簡稱「洛」,地處古洛水北岸而得名,地處九州之中;有五千年文明史四千餘年建城史,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世界上第一座統籌規劃的城市;自夏朝開始有13個王朝在此定都。
洛陽是華夏文明發源地之一,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世界「四大聖城」之一,「河出圖、洛出書」,四大發明中的指最早的中國-洛陽南針、造紙術、印刷術都誕生於此,道學發源於此、儒學興盛於此、佛學首傳於此、理學光大於此,自古就有「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之譽。是我國建都最早、歷時最長、朝代最多的都城。
西安是舉世注目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開羅、羅馬、雅典)之一。 這點洛陽就比不上西安 。西安,先後有21個朝代及政權建都於西安,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以及影響力最大的都城。
5樓:皖豫洛伊
當然是洛陽了,洛陽105位皇帝,華夏2023年文明史起源於此…
6樓:
西安,西安被稱為中國四大古都之首,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有誰不說家鄉好。站在國內各自的角度,西安人肯定說西安是第一古都,洛陽人肯定說洛陽是第一古都。
這難免有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嫌疑。哪我們就從世界角度看,西安接待過幾百個外國元首。這其中包括很多任美國**,很多任法國**,日本天皇等等。
這些人來到中國去了西安卻沒有選擇去洛陽,這就說明西安作為古都的國際影響力更大更被世界認可是中國的古都代表。綜上所述,西安是第一古都。
7樓:來自連雲山顧盼生輝的橄欖枝
西安,古稱長安,大興,京兆。中國重要城市,陝西省省會。絲綢之路起點,世界四大古都之一。
中國八大古都之首。其秦始皇陵及兵馬俑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當中有十幾個景點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8樓:匿名使用者
以影響力來說肯定是長安,說再多也沒用。外國人管你夏商周,對他們來說沒有知道的必要。除了中國人誰知道夏商是什麼,只要知道中國的英文是秦,華人聚集的地方叫唐人街就夠了。
再說長安從古代到現在不管叫什麼,不是首都也是重鎮,就是現在也依然在國家的眼裡起著重要作用輻射西北。老師說長安落下帷幕主要是因為水土流失養活不了那麼多人,不是因為其他的。甚至老師還大膽的做了假設讓我們思考,如果大明的首都在長安,朱棣會不會那麼簡單攻入關中,明朝的滅亡會不會繼續的往後多延續幾年什麼的?
又說朱元璋的太子死的早了點,不然歷史可能就改寫了。不過歷史的魅力就在這些偶然又必然的事件。歷史有著強大的修復性,因為中華民族要經歷一些磨難才能重新散發光彩,在世界上發出屬於這個巨人的聲音。
中國的四大古都都是**?古代的洛陽能排第幾?
9樓:碎碎念知識小能手
眾所周知,在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隨著朝代的不斷更迭,留下了眾多歷史古城,而我們都知道在古代時候都城是當時的政治中心,雖然到了現代已變成了一座普通的城市,但是其獨特的魅力和特色是非常有利於我們更好地了解我國古代文化歷史。在眾多古城中,北京市、西安市、洛陽市和南京市是我國著名的四大古都,其中古代洛陽在其中可以位居第三。
首先,我國四大名都分別是北京市、西安市、洛陽市和南京市。洛陽在我國歷史上曾十三次被選定為都城,是一座擁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古都。西安在古代被稱為古長安,是我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長古都,歷史上有十三個王朝在此建都,其次西安在世界歷史也有著很大的影響力。
南京是一座擁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古都,在古代也被稱為金陵,歷史上曾有六個王朝相繼在此建都,因此也被稱為六朝古都。而我們的首都北京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在這三千年歷史中誕生了無數的名勝古蹟,成為了現在擁有著最多世界文化遺產的城市之一。
然後,古代洛陽能夠排在四大古都中的第三位。古代洛陽最早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並且被譽為華夏文化源頭的河洛文化也是出於此,因此文化底蘊方面洛陽佔據很好的優勢。但在國際影響力方面,被認定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西安和首都北京都排在洛陽前面,並且從建都王朝數量來看,西安曾被十三個王朝定都,被九個王朝定都的洛陽位居第二,其次按照正統王朝來算的話,西安被七個王朝定都,北京被五朝定都,而洛陽和南京都是被四朝定都。
因此綜合歷史文化、國際影響力以及建都王朝等因素來排名,古代洛陽可以在四大古都中位列第三。
最後,四大古都是比較早的說法了,是公認的四座在我國歷史上有著很深歷史文化意義的古都。
10樓:枝仙楓
中國的四大古都,北京市,西安市,洛陽市,南京市,古代的洛陽能排,第三位
古代帝王偏愛長安和洛陽,頻被選做都城,在古代長安是在**?
11樓:新左右
長安是西安的古稱,是歷史上第一座被稱為「京」的都城,也是歷史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城市。
長安,意「長治久安」。長安作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千餘年,先後有21個王朝和政權建都於此,是十三朝古都。在建都長安的諸多朝代中,周、秦、漢朝、隋朝和唐朝都是中國歷史上的強盛時代,當時的長安已成為國際性大都市。
長安在西元前195年-公元25年、公元580年-公元904年的兩段時間裡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長安在其發展的極盛階段一直充當著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國使節與朝拜者的到來。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長安向世界展現了文明中國擁有的自信、開放、大氣、包容、向上的民族精神,鑄造了炎黃子孫永遠為之自豪的文化高地。
「一座城市的歷史就是乙個民族的歷史」,長安,這座中國歷史文化的首善之都,以世代傳承的雍容儒雅,滿腹經綸,博學智慧型,大氣恢弘,成為中國歷史的底片,中國文化的名片和中國精神的晶元。
著名的絲綢之路西漢時期就是以長安為起點。唐代長安城下屬有萬年縣和長安縣取萬年長安之意。長安為中國四大古都之首,同時也是與雅典、羅馬和開羅齊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
「長安城」,在西周時稱為「灃鎬」。「灃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灃京和鎬京的合稱。「灃鎬」所在地區稱為「宗周」。
秦時稱「內史」,至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西漢高祖5年(前202年),置長安縣,在長安縣屬地修築新城,名「長安城」,意即「長治久安」,改長安城所在地區為「京兆」,意為「京畿之地」。
自從絲綢之路開通後,「長安」成為東方文明的中心。隋時,隋文帝在「大興縣」營建新都(長安縣東),命名為「大興城」。唐朝時,以中軸線重新劃分長安縣與大興縣,並更名「大興縣」為萬年縣,取意「萬年長安」,重新恢復「長安」之名。
元代,「長安」喪失首都地位,「長安城」所在地「京兆府」易名為「奉元路」。明朝改「奉元路」為「西安府」,「西安」之名由此而來。但「長安城」仍稱「長安」,歸長安縣管轄,「長安」之名並未廢除,一直儲存至近代將「長安城」剝離「長安縣」獨立設立「西安市」為止,「長安」之名廢止。
12樓:博學
在古代長安是我國現代西安的古稱,地處我國中部,作為陝西省的省會,象徵長治久安。
在唐朝以後,西安究竟為什麼很難再成為首都呢?
13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都的數量眾說紛紜,五個、六個、七個都各有說法。但是西安、洛陽、開封、南京、北京這個地方確實是不可否認的古都。他們幾個的地位是其他城市無可匹敵的。
中國歷史上有所記載,秦、漢、隋、唐這四個時期都有將西安作為首都,除了個別時期將洛陽也列為首都之外。所以在那個時候便有一種說法''東都洛陽,西都西安''。既然在唐朝之前西安作為首都如此盛行。
那為什麼繼唐朝之後西安就很難再成為首都了呢?下面我同大家一起去探索西安身後的秘密。
中國幾千年來氣象變化萬千,正如當今社會已經全面造成了全球變暖這個問題。古時候就更不知所以然了,從宋朝開始,我國的西北地區隨著季風氣流等其他因素的影響,以至於該地區的土氣候得越來越乾燥,水資源也逐漸變得匱乏起來,特別是西安處於中高緯地端,這裡的生活環境也就大不如從前了。惡劣氣候的影響造成了該地區的匱乏情況得不到緩解,
我們都知道天時地利人和是最好的時機,那又有哪一位皇帝會選擇天時不佳的地方呢?西安的這種情況誠然到了唐朝這個時期有一定的緩解,因此在唐朝時,長安仍然被選為首都。隨著時間的流逝,氣候已經很大程度影響了長安的主要生活資源,甚至連土地都沒有足夠的營養,農作物得不到發展。
造成了大家不得不從外面引進糧食,可想而知這是很麻煩的。由於當時的物力發展沒有那麼強大,在糧食運輸的過程中,到洛陽就已經引進不過來了。為了更好的生存,首都也就改址在洛陽了。
糧食怎麼會運不進來呢?這就是第二個西安難成為首都的原因了,那就是地理位置。從湖北到西安。
如果是從水路來看,西安處於水的上游,而船在常力的作用下,是不能由低處往高處遊的。如果要強行運轉,不僅要耗費不小的力氣,而且十分危險。別說糧食進不來了,即使是船伕也有可能險些喪命。
自然也就沒有人去嘗試著這個事情。那如果從陸路來看呢?古時候所有的勞動力都是由馬車來工作的,如此遠的距離,在路上就要消耗不少的人力資源。
況且萬一遇到攔路搶劫的,那就得不償失了。如此看來,如果非要強行走陸路的話,那麼就要消耗不少的資金,國庫也不夠這麼浪費的呀,又有哪一位皇帝會選擇地不利的地方呢?於是到後來其他的國家都向東邊開始發展。
於是就有了開封作為首都。
到後來,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逐漸提高。考慮的已經不僅僅是氣候和地理因素了,還有乙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抵禦外寇。是的,作為一國之主,國家治理的再好又如何?
如果不能很好地抵禦外寇,國家的領土被人隨意侵占,百姓的生活得不到安寧,那又如何治好國家呢?
朱元璋雖有一時期把首都定在南京,但是很快就發現了南京沒有良好的防禦功能這一弱點,奈何一直定不好首都的位置,直到朱棣起兵造反,才選取了北京城作為首都。相對而言,北京城比長安有著更好的經濟能力,防禦能力也不弱,久而久之,這個首都就逐漸被後人所肯定。
由此可見,乙個國家的繁榮發展,並不僅僅是要當今的皇帝有多麼的開明盛世。所謂天時、地利、人和一樣都不能少。
良好的氣候溫潤了周邊的環境,肥沃的土壤養足了不少的糧食,邊境的牢固抵禦了外寇的侵略,當然,優秀的人力資源更是或不可缺的。
西安原是位址最佳的首都,包圍著它的是綿延千里的秦嶺,在建築上我們是不能否認西安的地位的。奈何乙個國家想要繁榮富強,必須要有穩定發展的經濟,而西安則在這上面缺失了很大的能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交通變得越來越便利,生活也越來越富裕。但是,自然環境破壞的越來越嚴重,地下水汙染才造成了經濟中心南移。在我們今後的生活中要更好的愛護身邊的環境。
不能讓曾經長安的事情再次重現。
在西安去哪買衣服?西安適合逛街買衣服的地方有哪些?
去金朗,去多彩!很多廠家總部都在那裡,有很多積壓和過季打折商品,都是名牌,折扣很低!我曾經在百盛買條300多元的褲子,過了幾月到金朗一看50元!直接補倉買了2條!小寨好多東西都是從 路進的,不過在 路你要好好淘才能找到滿意的,我姐姐在 路有兩個店,好多南韓城啊,小寨啊的店都從我們那裡拿貨呢,我們賣給...
誰幫忙列舉下陝西境內,西安周邊適合自駕遊的好地方,謝謝
一兩天?兩三天?兩三天好像沒啥選擇性的 喜歡山水風景。就秦嶺裡邊的森林公園 太白 朱雀什麼的 總之都是先上繞城。褐紅色的牌子就都是景點 都標的有。早上去晚上回或者過夜晚一晚上的 g40滬陝 金絲大峽谷 出口下 總共不到200公里 前幾天才去 自駕遊。如果一兩天的算 我每個星期都去。西安周邊的主題都一...
在西安美術復讀比較適合去什麼型別的畫室?
一般美術生復讀的話很多都是文化課不及格,建議去帶有文化課輔導的畫室,西安畫室帶文化課輔導的有南山藝考 黑馬等,最好有時間實地看看,綜合考錄一下在選擇畫室。每年高考成績陸續公布的時候,都是有人歡喜有人憂。有的同學高考時超常發揮,考出比平時更優異的成績,準備開始迎接自己美好的大學生活。而有的同學因為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