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簡介!急急急

2022-01-17 04:10:10 字數 4838 閱讀 9731

1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號臥龍,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他是漢朝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後代。

諸葛亮於漢靈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於琅邪陽都的一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衛戍京師的長官)。諸葛亮父親諸葛圭,字君貢,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

諸葛亮早年喪父,與弟弟諸葛均一起跟隨由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到豫章赴任。 東漢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諸葛玄職務,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荊州牧劉表。

建安二年(197年),諸葛玄病逝。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隆中(今襄陽縣之西二十里,一說隱 居地是南陽?),隱居鄉間耕種,維持生計。

建安四年(199年),19歲的諸葛亮與友人徐庶等從師於水鏡先生司馬徽。

諸葛亮讀書與當時大多數人不一樣,不是拘泥於一章一句,而是觀其大略,並喜歡吟誦《梁父吟》這首古歌謠。通過潛心鑽研,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戰術兵法。他志向遠大,以天下為己任。

,諸葛亮還十分注意觀察和分析當時的社會,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用兵的知識。

2樓:一個廚師

諸葛亮(公元181-234年),漢族,字孔明,號臥龍居士。中國三國時期蜀漢傑出的丞相以及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史書記載其身高八尺,約合現今1.

84米。諸葛亮生辰八字:辛酉、丙申、癸丑、丁巳.

諸葛亮於漢靈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出生於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縣)的一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衛戍京師的長官)。諸葛亮父親諸葛珪,字君貢,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諸葛亮27歲時,劉備三顧茅廬,會見諸葛亮,問以統一天下大計,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了首先奪取荊、益作為根據地,對內改革政治,對外聯合孫權,南撫夷越,西和諸戎,等待時機,兩路出兵北伐,從而統一全國的戰略思想,這次談話即是著名的《隆中對》。劉備聽了諸葛亮這一番精闢透徹的分析,思想豁然開朗。他覺得諸葛亮人才難得,於是懇切地請諸葛亮出山,幫助他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

諸葛亮遂出山輔佐劉備,聯孫抗曹,赤壁之戰大敗曹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奪佔荊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

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二十六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春,劉備在永安病危,召諸葛亮矚託後事說:“君才十倍於曹丕,必能安國,終成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諸葛亮忙哭道:“臣必竭心盡力相輔,效忠貞之節,死而後已!”後主即位。

蜀漢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建立丞相府以處理日常事務。當時,全國的軍、政、財,事無大小,皆由諸葛亮決定,賞罰嚴明。

對外與東吳聯盟,對內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係,實行屯田,加強戰備。建興五年(公元227年,上疏(即《出師表》)於劉禪,率軍出駐漢中,前後6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十二年,終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軍中,將後事託付姜維。

諸葛亮是一個維護封建綱常和崇尚儒家忠義道德的正統思想家。但是諸葛亮並不墨守儒家教條,他尊王而不攘夷,進兵南中,和撫夷越,在三國中執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諸葛亮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成為後世的楷模。

3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公元181年-234年),字孔明,三國時傑出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散文家、外交家。號臥龍。諸葛亮於漢靈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於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縣)的一個官吏之家。

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衛戍京師的長官)。諸葛亮父親諸葛圭,字君貢,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諸葛亮3歲母親張氏病逝,諸葛亮8歲喪父,與弟弟諸葛均一起跟隨由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到豫章赴任.

4樓:簡穩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居士,三國時期蜀國丞相.

諸葛亮簡介

5樓: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1] ),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

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

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

劉禪追諡其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史上真實的諸葛亮是個卓有建樹的政治家,治理蜀國很有一套,但在軍事上可圈可點處並不多,遠非《三國演義》所渲染的那樣用兵如神。

《三國演義》在民間影響非常之大,但它是演義,是**,而非史書,記載三國時期歷史的真正史書是《三國志》。魯迅先生批《三國演義》“狀諸葛之多智而似妖”的評語,可謂一針見血。

《三國志》中記載“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 “權睹亮奇雅” 身長八尺,預計在184cm左右,在三國裡算比較高的,與張飛趙雲那些武將的身高差不多,容貌甚偉,陳壽一般很少夸人相貌,連傳統帥哥周瑜也只有“長壯有姿貌”,評價還沒有諸葛亮高。所以諸葛亮應該是一個高大帥氣的山東大漢,這不同於演義中的傳統文弱書生形象。

6樓:orvr丶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國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

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襄陽隆中隱居。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聯孫抗曹,於赤壁之戰大敗曹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又奪佔荊州。

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

蜀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係;實行屯田政策,加強戰備。前後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

終因積勞成疾,於蜀建興十二年(234年)病逝於五丈原(今陝西寶雞岐山境內),享年54歲。劉禪追封其為忠武侯,後世常以武侯尊稱諸葛亮。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7樓: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

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

劉禪追諡其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

8樓:

時空的穿梭,生命的留白,人去樓空,獨自黯然踟躕,徒留一座蒼涼格調城;把無盡的眷戀與呢喃的依稀遺留在時光的隧道里,繼續宿命的輪迴,追尋下一世的刻骨銘心。往事已成朦朧煙雨,一絲溫馨,一縷溫存,將悲傷的傷口填滿;菩提樹下低首蹙眉的我仰望星空,流星劃破了死寂的夜空,給了我一束希望的光;我雙手合十默默虔誠祈禱:如果有來生,我不願再流浪,我不再哭泣,我願為一棵紮根於黃土的菩提,永遠長青,迎著風的方向,帶著最美、最堅強的微笑,站成永恆。

人生離別終有時,聚散無常,落葉魂歸塵土,人歸故里。經歷過風雨飄搖的歲月,激情澎湃過後,風平浪靜,再泛不起一絲漣漪;動情時刻最美,告別時刻最難以割捨,忍著無可奈何的感傷,揮手作別青春的塵土,褪去一世浮華;途經一場歲月的風雪,染上了敗頭,領略塵世滄桑的悲涼,拍下卑微青春浮華的寫真;當已是年越古稀,滿頭青絲白髮,拾起季末的餘溫,譜寫青春華美的樂章

那些似曾相識的悲傷,如斑駁的樹影搖曳在夢裡,縈繞在耳邊,傾訴畢世的哀傷與憂愁;秋意淒涼充斥著整個天空,我放平左手,等待憔悴黃花的脫落;它在秋風中盤旋紛飛,宛如在深藍色的大海中漂流的浮萍,散盡所有淡雅的芳香,傾盡一季的芳華,與空氣相依相隨,只為與你更親近地呼吸。

悠悠歲月情悠揚,迢迢路途太漫長,如果歲月會寬容,懂得進退自如,抑鬱的黃昏不給人以殘陽斜照。如果時光的隧道流淌是一股溫暖的泉水,沒有幽暗古道的悲涼,沒有落花流水的憂傷,只流動著最美的年華里那些不能忘卻的記憶,那該有多美好。 我右手低垂,拾起隨晚風凋零的葉子,枯乾了,染上了一層深褐的咖啡色,清晰的脈絡如同預示我們命運的掌紋;風化了它錯落成文糾結的紋路,如同在愛情中糾結痛苦的我們,雨侵蝕了它再也流不出眼淚的身軀,我們也已是遍體鱗傷。

它就這樣用皸裂的嘴脣溫柔地親撫著深沉的大地,靜靜地接受深情大地母親的撫慰 化作塵土,長伴大地,沒有人去樓空的寂寞,沒有驀然回首的哀婉,只有最刻骨銘心的獨家愛戀與記憶。等來年春風起,徒留綠葉襲滿城。

而我轉身,等待下一季,悲傷的雨停了,春暖花開,彼岸最美的黃花開滿山崖。

落幕的煙火過客,回頭看舊時的事物,在昏暗燈光下翻閱著櫥窗末裡的舊書,寫滿無數回憶連結的希望與祝福,為消逝淡默的時光著上淡藍的淺淺的印色。在回憶裡,不管有多麼痛的領悟,我們都可以找回一切美好的最初;如果有一天心累了,放下所有心靈的束縛,說走就走,尋一處臨水的古鎮小屋,泛舟於江南水鄉,穿行在阡陌道巷,傾聽古樹的歌聲,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把夢帶回我們最初相遇的地方,就是回憶永遠停留的角落。

走過歲月的長街,在一個溫暖冬天,陽光午後,提起時光的俊筆,用清新雋永的文字,寫一封溫暖的信,寄託往昔的青蔥故事,寄給遠方一片希望。

9樓:靜嶽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文學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特追封他為武興王。諸葛亮為匡扶蜀漢政權,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其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等,並改造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234年在寶雞五丈原逝世。

諸葛亮在後世受到極大尊崇,成為後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寶雞、漢中、南陽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贊諸葛亮。

評價諸葛亮,如何評價諸葛亮?

對諸葛亮的評價。諸葛亮已成為家喻戶曉的智的化身。雖說諸葛亮用兵如神,但他畢竟不是神,他也有缺點,而最主要的缺點是出在人事問題上。尤其是他對魏延的看法。魏延向劉備投降,諸葛亮居然根據骨相說他久後必反,這多麼荒唐。雖然孔明未能殺死魏延,卻對魏延抱有成見,認為他不忠不義。然而魏延是否如此呢?其實不是。雖然...

諸葛亮的外貌,諸葛亮的外貌

諸葛亮 181年7月23日 234年8月28日 字孔明,號臥龍 也作伏龍 漢族,琅琊陽都 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 人,蜀漢丞相,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 戰略家 發明家 軍事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諡曰忠武侯 後來的東晉政權為了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代表作有 前出師表 後出師表 誡子書 等...

諸葛亮()借箭, 諸葛亮()借箭

諸葛亮草船借箭周瑜提出讓諸葛亮在10日之內趕製10萬枝箭的要求,諸葛亮卻出人意外地說 操軍即日將至,若候10日,必誤大事。他表示 只須3天的時間,就可以辦完覆命。周瑜一聽大喜,當即與諸葛亮立下了軍令狀。在周瑜看來,諸葛亮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3天之內造出10萬枝箭,因此,諸葛亮必死無疑。表明 周瑜並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