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為何蜀漢人才凋零的這麼厲害

2022-01-16 17:37:53 字數 2578 閱讀 7957

1樓:步餘年

我覺得主要就是到了後期的話,他那裡也沒有什麼人才了,而且劉禪這個人重視一些不是人才的人,而且他這個地方本來就是人才比較少,不像其他地方一樣,有著比較多的世家大族,這地方讀書人多,所以人才自然比較多。

2樓:茅廬論古今

蜀漢在經歷了襄樊之戰、夷陵之戰以後元氣大傷,所以留下來的人才不多,致使後期諸葛亮北伐困難,到姜維北伐時候,已經是「蜀漢無大將,廖化作先鋒」。蜀漢的開國皇帝劉備,經歷了輾轉反側之後,終於在諸葛亮的幫助下跨有荊州和益州,在漢中之戰結束後,劉備稱「漢中王」,至此,蜀漢政權達到了巔峰,但是很快出現了下坡路。

首先——襄樊之戰,這場戰役由於孫權背棄盟約,偷襲荊州,不僅導致蜀漢失去了最後一點荊州土地,還讓蜀漢第一戰將「關羽」陣亡,關羽在敗走麥城之後被吳軍所殺,留守荊州的**,除了廖化後來逃了回來,其餘幾乎全部投降,只有護督習珍後來企圖收服荊州,結果全軍覆沒,是蜀漢的一大損失;

其次——夷陵之戰,這場戰役是襄樊之戰後,劉備再次的一場大損失,劉備率領大軍企圖為關羽報仇,但是張飛卻在前一夜遭到此時,而劉備在夷陵遭遇到了陸遜的火攻,像馮習、張南、傅肜、馬良和沙摩柯等人全部戰死,鎮守江北的黃權由於無法回到白帝,於是率領部下投降了魏國,據說後來被封為列侯者多達四十多人,可見劉備此戰不僅損兵折將,**也是流失嚴重;

最後——五丈原,劉備將蜀漢託付給了諸葛亮,但是巧婦難為無公尺之炊,諸葛亮後期北伐時候的將領也是乏善可陳,除了半路上收服的姜維,再就是一直效力蜀漢的魏延,但是後來隨著諸葛亮病逝,魏延也被楊儀所殺,時的本就人才匱乏的蜀漢雪上加霜;

從先開始的劉備稱王人才濟濟,再到諸葛亮輔助,六出祁山,北伐建功,提拔蔣琬、費禕,到後來姜維北伐時期,只剩下廖化了。

3樓:大資料小庫

因為自古以來巴蜀地帶就不是特別盛產人才的地方

而且從劉備入蜀以後,對屬地的士族都採取了打壓的政策,因為跟著劉備創業的那些人都是外地的,肯定要以他們為主要的

4樓:不知道幾千里也

因為諸葛亮沒有做好後續人才的培養,原因在於街亭之敗後他不敢放開手腳培養新人。

5樓:秋風體育

因為蜀漢一直堅持北伐,在戰場上死掉的將領太多了。

6樓:汽車小張家的老大

因為在當年諸葛亮做蜀漢第一謀士的時候,並沒有進行很好的培養人才,而是以自己為核心的領導基層。

歷史上,為什麼蜀漢的人才凋零的那麼厲害呢?

7樓:滿屋新鮮事

三國時期諸侯之間的競爭,說到底是綜合國力的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

漢代以來的人才選拔制度主要就是察舉制,到東漢後期,人才選拔已經被門閥士族牢牢控制在手中。東漢**失去了新鮮血液的注入,以至於後期發生農民起義,不得不依靠門閥士族進行鎮壓,同時促使士族的進一步壯大,直到東漢**失去了對地方的有效控制。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方爭霸,歸根結底就是對人口資源和人才資源的爭奪。

曹魏方面,曹操已經吸取了東漢時期依靠士族的弊病,開始不拘一格任用人才。隨著曹操對北方的統一,擁有全國一半的土地以及大多數的人口資源,在人才方面相比劉備、孫權方面更佔據優勢。此外,曹操在名義上掌控者東漢**,天下大多數士族都是歸心於北方政權。

孫吳方面,隨著北方戰亂,中原許多士族南遷,其中遷往江東的就有以張昭給代表的許多大族。孫策平定江東後,就大力重用南遷士族,對當地土著士族是極力打壓,最終孫策死於江東士族許貢門客之手。孫權接替後,逐步向吳人治吳過渡,周瑜去世後,相繼由有吳人背景的魯肅、呂蒙、陸遜接替其職權。

加之,孫權作為三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始終將吳地士族處在掌控之下,同時對外採用自保一方的策略,這就保證了孫吳方面人才基本夠用的局面。

蜀漢方面,蜀地也有隨著戰亂遷入的中原士族,但是蜀地本地士族在歷史上始終存排外的特點。劉焉、劉璋時期,隨著劉焉入蜀的東州集團士族就遭到益州本地士族的排擠。劉備入蜀後,帶著荊州士族進入益州,以至於這麼偏居一隅的地方三股勢力進行爭奪。

劉備活著的時候,尚能將三股勢力團結在一起,採取重用荊州士族、拉攏東州士族、打壓益州士族的策略,也基本保證了蜀漢政權人才的供給。諸葛亮時期,繼續沿用劉備的治蜀策略,但是益州的外來士族始終沒有真正在這塊土地上扎下根來。隨著諸葛亮的不斷北伐,這些外來士族不斷被消耗,尤其賴以倚重的荊州士族消耗的最為嚴重。

劉禪時期,面臨消耗殆盡的荊州士族、尚有實力的東州士族、虎視眈眈的益州士族,也不得不採用孫權的本土化策略。

但是益州士族始終存在的排他性,讓劉禪**也缺乏人才可用。所謂廖化做先鋒,就形象地說明荊州勢力的急劇衰減的結果。

8樓:不知道幾千里也

因為諸葛亮沒有做好人才的培養,在街亭事件之後他就不敢放開手腳了。

9樓:秋風體育

因為蜀漢多次進行北伐,很多將領都在北伐中死亡了。

10樓:君君別熬夜

蜀漢後期諸葛亮事必躬親,導致新鮮人才得不到鍛鍊,其次蜀國劉禪親小人遠賢臣,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視,加上位於西南的蜀漢人少地貧,自然得不到有才能的人支援和投奔,所以人才凋零嚴重。

11樓:匿名使用者

呵呵!據《零陵先賢傳》記載。(劉)備銳意欲即真,(劉)巴以為如此示天下不廣,且欲緩之。與主簿雍茂諫備,備以他事殺茂,由是遠人不復至矣。!

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是什麼意思啊

姜維北伐時,蜀之能征善戰的大將都已亡故,無人可用,只能讓年近八十的廖化做先鋒。原義是蜀國連個年輕的將領都沒了,廖化那樣的老將居然要去做先鋒。現多比喻團隊裡面沒有出眾的新人,要年老的,有經驗的人來擔負重任。和山中無老虎,猴子也稱王乙個意思!是說乙個蜀國沒有將才,沒辦法連廖化這樣的泛泛之輩都得用來當先鋒...

「蜀軍無大將,廖化做先鋒」,廖化真的很差嗎

蜀國無大將,廖化做先峰。這話大家的理解都是蜀國已經沒有人才可用了,才用了廖化,而實際上,廖化真的很無能嗎?並不是。廖化背了乙個大黑鍋。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一語是出自 掃迷帚 第二十四回,並非出自正史記載。本意是說三國中後期,隨著蜀國國力的不斷衰落,蜀國的良將也不斷的減少 但諸葛亮的北伐,還是不斷...

三國演義裡蜀漢大將廖化是怎麼死的

安然地老死的 搜到的 三國志 廖化傳 記載 廖化字元儉,本名淳,襄陽人也。為前將軍關羽主簿,羽敗,屬吳。思歸先主,乃詐死。時人謂為信然,因攜持老母晝夜西行。會先主東征。遇於秭歸。先主大悅,以化為宜都太守。先主薨,為丞相參軍,後為督廣武,稍遷至右車騎將軍,假節,領幷州刺史,封中鄉侯,以果烈稱。官位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