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仲永的翻譯(要正確的。七年級語文下冊)

2021-12-24 08:33:31 字數 1340 閱讀 3484

1樓:木之言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

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餘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

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翻譯: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種田為業。仲永長到五歲,不曾認識筆、墨、紙、硯,(有一天)忽然放聲哭著要這些東西。

父親對此感到驚異,從鄰近人家借來給他,(仲永)當即寫了四句詩,並且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團結同宗族的人為內容,傳送給全鄉的秀才觀賞。從此,指定物品讓他作詩,(他能)立即寫好,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地請他的父親去做客,有的人還花錢求仲永題詩。他的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我(王安石)聽到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我隨先父回到家鄉,在舅舅家裡見到他,(他已經)十二三歲了。讓(他)作詩,(寫出來的詩已經)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稱。

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再次到舅舅家,問起方仲永的情況,回答說:「(他已經)才能完全消失,成為普通人了。」

王先生說:仲永的通曉、領悟能力是天賦的。他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他最終成為乙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像他那樣天生聰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尚且要成為平凡的人;那麼,現在那些不是天生聰明,本來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後天的教育,想成為乙個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夠吧?

2樓:十元教育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種田為業。仲永長到五歲時,不曾見過書寫工具,忽然哭著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感到驚異,從鄰近人家借來給他,他當即寫了四句詩,並且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

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團結同宗族的人作為內容,傳送給全鄉的秀才觀賞。從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寫詩,他能立刻完成,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地請他的父親去作客,有人用錢財和禮物求仲永寫詩。

他的父親認為那樣有利可圖,每天牽著方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fg

我聽說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跟隨先父回到家鄉,在舅舅家見到方仲永,他已經十二三歲了。叫他寫詩,已經不能與從前聽說的相稱了。

再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又到舅舅家,問起方仲永的情況,舅舅說:「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樣了。

七年級下冊的語文書第5課《傷仲永》文言文的翻譯

簡介 王安石 北宋政治家 思想家 文學家。宇介甫,晚號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題含義 為仲永的經歷遭遇而感傷。對文中的 之 於 進行歸類 之 忽啼求之 它,指書具,代詞。借旁近與之 他,指仲永,代詞。餘聞之也久 這事。指仲永父 不使學 環謁於邑人 代詞。不能稱前時之聞 的,助詞。卒之為眾人 語氣助詞...

七年級語文原創新課堂的答案,七年級語文原創新課堂的答案

建議用google搜 一點通教學網 有七年級語文原創新課堂的答案 語文七年級下冊原創新課堂人教版37面習題 一 閱讀 傷仲永 完成19 25題。共15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 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

語文七年級上冊重點課文,七年級語文上冊重點課文是哪些

走一步,再走一步 紫藤蘿瀑布 童趣理想 論語十則 春濟南的冬天 古代詩歌四首 化石吟看雲識天氣 風箏羚羊木雕 世說新語兩則 皇帝的新裝 郭沫若詩兩首 七年級語文上冊重點課文是哪些 因為我不知道你要的是什麼教版 平常做卷子時愛出的就重點複習 文言文,朱自清的散步,魯迅的故鄉的風箏,現代文,就這些 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