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典故有哪些,端午節的習俗和故事有哪些?

2021-07-17 05:29:18 字數 5927 閱讀 9149

1樓:匿名使用者

又到粽子飄香時節。一則「某國申請『端午』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訊息,引發了社會各界的熱烈反響。保護、承繼中國傳統文化的話題又一次引起了國人的矚目。

知曉是保護、繼承的前提。而對於即將到來的端午節,其起源和內容,我們究竟知道幾許,了解多少?

此時,不妨聽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秘書長、民俗學家吳祖德先生話一話端午節的風物源流。

源流篇端午節並非宗教性節日,而是歲時之節。它的產生,基於古人對氣候農時的認識,體現了以農為生的文化特色。而在千百年的發展中,它不斷融薈了寶貴的衛生保健經驗,以及對歷史人物的愛戴、紀念之情等,逐漸成為融民俗活動、民間故事、民間藝術為一爐的綜合性節日。

端午,農曆五月五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的別名很多,有端

五、端陽、蒲節、重五,女兒節、詩人節、沐蘭節等等。

很多人知道,端午節由屈原而起———西元前278年的農曆五月五日,愛國詩人屈原投汨羅江自盡。深感痛惜的人們紛紛包粽子、賽龍舟,以此來紀念他,此後逐漸演化為端午節。

「其實,端午節的**有多種說法,紀念屈原只是其中最為流行的一種。除此之外,據史料記載,至少還有六種起源說。」吳祖德介紹說———

1,夏、商、周三代的夏至習俗。《大戴禮記》記載,早在三代時,人們就在夏季到來的那天,洗澡時將蘭草放在水中,以祛除瘟疫。

2,勾踐操練水軍。《事物記源》記載,每年五月五日,天氣變暖,可以下水。越王勾踐便在這一天開始操練水軍,最終打敗了吳國。

3,紀念介子推。據傳,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發令,五月五日這一天不得舉火。因為此時天氣暖和,可以冷食。而此日之前冷食,易得傷寒,難以醫治。

4,紀念伍子胥。《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時迎伍君。」伍子胥盡忠反被殺,屍被拋於江,化為濤神。每年五月初五,錢塘江口泛起初潮,人們駕舟逐潮,希望能見伍子胥顯靈。

5,紀念孝女曹娥。《會稽典錄》記載,某年五月五日,曹姓巫師失足落水。他14歲的女兒曹娥哀號江畔十七日,覓父屍不得,投江自殺。

6,道教中的祭「地臘」風俗。《道書》雲:「五月五日為地臘,此日可謝罪,求請移易官爵,祭祀先祖。」

風俗篇端午風俗可分作兩類,一是助農事,如登黍、祈雨、集繒等,二是禳毒氣,如桃印、朱索、懸艾、藥浴等,都與季候緊密相關。前一類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逐漸消失,而後一類與日常衛生保健有關的習俗,具有一定的科學性,至今仍有不少借鑑意義。

喝雄黃酒:雄黃本屬礦物,含有三硫化砷成分,與酒混合,即成雄黃酒,有驅蟲解五毒的功效。此外,把雄黃酒塗在小孩的頭額、耳鼻、手足心,灑在牆角、床下等處,可以驅蟲,清潔環境。

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藏有硃砂、雄黃,清香四溢,可以預防某些傳染性疾病。

外面則包以絲布,用五色絲線纏繞成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玲瓏奪目。

掛艾葉、菖蒲:把艾葉懸於堂中,菖蒲插於門榻,可以散發芳香,驅趕飛蟲,清除汙濁空氣。還可以將艾葉或蒼朮、白芷等中藥放在室內燃薰,趕走蛇蟲百腳,也是一種空氣消毒良方。

「遊百病」、「洗百病」:端午節那天,男女老幼前往野外郊遊,採集花草,做「鬥百草」遊戲。晚上回家將花草和水煮開洗澡,清除身上汙垢,舒筋活血,有利於身體健康。

虎頭鞋、五毒背心:端午節,給孩子穿上繡有老虎形象的虎頭鞋和繡有蠍子、蜈蚣、蛇虺、蜂、蜮的五毒背心,以示驅邪避災、保護健康。而在客觀上,也對孩子起了健康教育的作用。

賽龍舟:荊楚等地的龍舟競渡以勁力競技為主,蘇杭等地則以畫舫弋遊為主。但都有外出呼吸新鮮空氣、提倡強身健體之意。

思考篇經過五千年文化積澱,中國形成了豐富的傳統節日文化。然而,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劇烈的社會轉型,讓傳統文化陷入了逐漸失落和呼喚回歸的雙重齒輪中。我們應該有與時俱進的觀念,在保持傳統內涵與適應現代觀念中找到契合點,**人們在歡度傳統節日時如何過出時尚、過出新意來。

「每年端午節前後,雷允上等各大中藥店都會準備一批香粉**。市民買來後可在家裡燃薰,能驅趕蚊蟲,效果很好,而且**也不貴。可惜的是,不少市民不知道,購買者更是寥寥無幾,一年比一年少。

傳統文化的流失可見一斑。」吳祖德感嘆。

端午吃粽子,清明吃青團,元宵吃湯圓……如今,傳統節日成了「飲食節」,其他活動則不斷消失,大量美好的民族文化和獨特的民俗生活意境逐漸淡忘。如何讓傳統節日回歸現代生活,過出意義,過出時尚來?

吳祖德認為,讓傳統節日恢復內涵,必須對年輕一代加強文化傳統教育,讓他們了解傳統節日的**和內涵。如清明節,不僅是掃墓,更是表達對先人的思念,對根的探尋。而隨著社會發展,也可以給傳統節日賦予新的紀念意義。

吳祖德建議,如在與「水」頗有關聯的端午節上,可以提倡保護母親河、節約水資源等時代內涵。而過去傳統的「五毒」,在今日也可以加以新的闡釋。

民俗的生命力是頑強的,民間的力量也是強大的。各類組織可以舉辦各種民族民間活動,豐富節日生活,恢復優良的民族文化傳統。此外,**應加強宣傳,市場也積極參與,才能一代代傳承下去,讓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放出光彩。

2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時期楚國出了名忠臣叫屈原,補佐帝王治國有方,由於後來受到朝廷小人排擠,被流放到邊遠地區,後來楚國被秦所滅,屈原為表愛國之心,在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投 氵曰羅江而死,後人為了紀念他,在這一天劃龍舟模仿當年先人尋撈落水的屈原,幷包好粽子投入江中餵魚,使魚不去侵擾屈原的遺體。這就是端午節的典故 。

端午節的習俗和故事有哪些?

3樓:_純柚子

這要從端午節的由來說起。端午節歷史悠久,距今已有至少兩千年的歷史。目前,關於端午節的起源,學界說法不一。

其中,影響力最大的兩種說法是起源於惡日禁忌和紀念屈原,此外還有紀念吳國名相伍子胥、晉國名士介子推、越王勾踐、孝女曹娥,以及起源於龍圖騰等說法。

古人認為,五月是「陰陽爭,死生分」的月份。農曆五月是夏至所在之月,日照時間最長。夏至到來要開始數伏,氣候特點是高溫高濕。

這也是暑熱難捱,各種疾患、時疫流行的季節,很容易對人體造成傷害。

端午節前後,各地常常湧現「端午詩歌朗誦會」「端午詩歌大賽」,這也是一種與古人建立精神聯結的方式。希望在詩歌的指引下,我們的生活能持續地醞釀和生髮堅毅的德性與美好的精神追求。

2023年,端午節進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在今天,我們憑藉上述豐富多樣的、處於不斷變化中的端午民俗形式,去感受端午節的文化內涵,體認自己的文化身份,傳承節日的歷史記憶,維繫群體的文化認同,增強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4樓:猴夷煉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

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

五、重五、端陽、中天等。從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見於晉人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

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

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壓邪。儘管端午節年年過,但是關於端午節的來歷,卻不甚清楚,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諸説。

一,紀念屈原說。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北周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據說,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後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粽子於水中,以驅蚊龍。

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

為了寄託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迎濤神說。此說出自東漢《曹娥碑》。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後,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

三,龍的節日說。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

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水裡常被蚊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二)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係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髮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係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跡。

四,惡日說。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呂氏春秋》中《仲夏記》一章規定人們在五月要禁慾、齋戒。

《夏小正》中記:「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大戴禮》中記,「五月五日畜蘭為沐浴」以浴驅邪認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傳說也很多。

《史記·孟嘗君列傳》記歷史上有名的孟嘗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認為「五月子者,長於戶齊,將不利其父母。」《風俗通》佚文,「俗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論衡》的作者王充也記述:「諱舉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殺父與母,不得舉也。」 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為「鎮惡」。

宋徽宗趙佶五月初五生,從小寄養在宮外。可見,古代以五月初五為惡日,是普遍現象。可見從先秦以後,此日均為不吉之日。

這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五,夏至說。持這一看法的劉德謙在《「端午」始源又一說》和《中國傳統節日趣談》中,提出三個主要理由:(一)權威性的歲時著作《荊楚歲時記》並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節日風俗,卻把吃粽子寫在夏至節中。

至於竟渡,隋代杜臺卿所作的《玉燭寶典》把它劃人夏至日的娛樂活動,可見不一定就是為了打撈投江的偉大詩人屈原。(二)端午節風俗中的一些內容,如「踏百草」、「鬥百草」、「採雜藥」等,實際上與屈原無關。(三)歲時風物華紀麗》對端午節的第乙個解釋是:

「日葉正陽,時當中即端午節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節又可稱為天中節。由此午節的最早起源當係夏至。兌紛出,而以紀念屈原說影響最為廣泛。

由於屈原的人格藝超群,人們也願意把這一紀念日歸之於他。

端午節食俗最早出現的端午時食,應屬西漢的「梟羹」。《史記》「武帝本紀」注引如淳言:「漢使東郡送梟,五月五日為梟羹以賜百官。

以惡鳥,故食之」。大約因為梟不易捕捉,所以吃梟羹的習俗並沒有持續下來。銼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東漢就已出現。

一直要到晉朝,粽子才成為端午的應節食品。《風土記》:「五月五日,與夏至同,……先此二節一日,又以菰葉裹黏公尺,雜以粟,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熟。

同時又有另一種端午節食,稱為「龜」也只在晉朝曇花一現,隨即銷聲匿跡。只有《風土記》中稱為「角黍」的粽子,因為附會在屈原的傳說上,千百年來,成為最受人歡迎的端午節食。

從《風土記》中記載的作法看來,當時的粽子是以黍為主要原料,除了粟子以外,不新增其餘餡料。但在講究飲食的中國人巧手經營之下,今天我所能看到的粽子,不論是造型或內容,都有五花八門的變化。

先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四角錐形、枕頭形、小寶塔形、圓棒形等。粽葉的材料則因地而異。南方因為盛產竹子,就地取材以竹葉來縛粽。

一般人都喜歡採用新鮮竹葉,因為幹竹葉綁出來的粽子,熟了以沒有竹葉的清香。北方人則習慣用葦葉來綁粽子。葦葉葉片細長而窄,所以要用兩三片重疊起來使用。

粽子的大小也差異甚巨,有達

二、三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瓏,長不及兩寸的甜粽。

就口味而言,粽子餡葷素兼具,有甜有鹹。北方的粽子以甜味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鹹多。料的內容,則是最能突顯地方特色的部分。

北平的粽子大約可分為三種:一種是純用糯公尺製成的白粽子,蒸熟以蘸糖吃。另一種是小棗粽,餡心以小棗、果脯為主。

第三種是豆沙粽,比較少見。華北地區另有一種以黃黍代糯公尺的粽子,餡料用的是紅棗。蒸熟之,只見黃澄澄的粘黍中嵌著紅豔豔的棗兒,有人美其名為「**裹瑪瑙」。

浙江的湖州粽子,公尺質香軟,分為鹹甜種。鹹的以新鮮豬肉,浸泡上等醬油。每只粽子用肥瘦肉各一片作餡。

甜粽以棗泥或豆沙為餡。上面加一塊豬板油。蒸熟,豬油融入豆沙,十分香滑適口,「五芳齋」出品的粽子尤其著名。

餡料都經過專人選擇,有八寶粽、雞肉粽、豆沙粽、鮮肉粽等,各具特色。

四川的椒鹽豆粽也別具特色。先將糯公尺、紅豆浸泡半日,加入花椒麵、川鹽及少許臘肉丁、包成四角的小粽。以大火煮三個小時,煮熟再放在鐵絲網上用木炭烤黃。吃起來外焦裡嫩,頗具風味。

廣東的中山蘆兜粽,特點是圓棒形、粗如手臂。配料也分甜鹹兩種。甜的有蓮蓉、豆沙、慄蓉、棗泥;鹹的有鹹肉、燒雞、蛋黃、甘貝、冬菇、綠豆、叉燒等。

端午節有哪些習俗,端午節習俗有哪些

端午吃粽子。端午吃粽子是我國的傳統習俗,不過在郴州甦仙區坳上古村有著特別的吃烏公尺粽的習俗。坳上烏公尺粽屬當地獨創具有食療效果的美味佳餚,是由山上野外的烏飯樹葉 擇子柴葉 金剛刺嫩頭 楓香樹嫩葉等十餘種能食用的樹葉將其洗淨搗碎,過濾擠汁,再浸泡在糯公尺中,裡面放有叉燒 鹹蛋黃等餡,清蒸出來,香味四溢...

端午節都有什麼習俗,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要吃粽子,黃糖 像廣州 北京未必有的那種形狀顏色的 白酒 有人把黃糖融化在白酒中喝 割艾草 還有一種什麼草 癟長條形狀,記不得名字 插在門窗上驅蚊子,小時候給外婆家送酒送蒲扇 扇子樹的葉子做的那種 用汗菜 注 葉子上有紫紅色斑紋,就是街上買的那種煮湯是紅顏色的那種,也有煮湯沒有顏色 葉子綠顏色 煮麵...

端午節習俗的作文,端午節習俗的作文150字

端午節 春節 元宵節 清明節等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每逢佳節倍思親 無論是遠在他鄉的遊子,還是近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過乙個團圓節。端午節 由來已久。分大端午和小端午。小端午是農曆五月初五大端午是在五月十五。端 字有初始的意思,端午 就是五月的第乙個逢五。端午節又叫 龍舟節 詩人節 燈節 說起這些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