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風吹稻花香
這首七言律詩中間四句組成一套山水畫屏.前兩句描寫遠景,用的是比喻手法:山峰戴上潔白的絮帽,樹枝掛著明亮的銅鑼,把晴天雲朵和初公升的太陽寫得形象生動而富有神采;後兩句描寫近景,用的是擬人手法:
野桃花倚籬而笑,楊柳枝無風自搖,自然景物被賦予人的神態舉止,真是嫵媚極了.進得山來,桃花笑,柳條舞,一路喜氣盈盈.新奇的比喻,巧妙的擬人,不僅描繪出山野花木之美,而且烘托出詩人山行之樂,內心之樂和景色之美互相影響,互相滲透.
這就是人們最愛追求的那種藝術境界:情景相生.
《新城道中蘇軾》這首詩寫景運用了什麼手法
2樓:小飛蛾飛太高
《新城道中》其一寫作者出巡時途中所見的美麗景色,愉快地讚美了山村人家和平的勞動生活.首聯:「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簷間積雨聲」,寫詩人正打算去山里,恰好這時春風吹斷了屋簷下積雨的聲音,他心裡愉悅,因而覺得春風極通人性,彷彿知道他這羈旅之人要去山里,特意為之吹斷了積雨.
這樣寫,就使「東風」著上了人的感**彩,也即所謂「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
這一聯詩,寫「我欲山行」,寫春風吹斷了積雨,新穎別緻,饒有詩意,有領起下文描寫春晴之日山村風物、山人生活的作用,也為全詩寫景抒情奠定了輕鬆活潑的基調.
頷聯,描寫春晨山村晴景:「嶺上晴雲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詩人選擇了山頭、白雲、樹梢、初公升的太陽等四種自然景物來加以描繪,並以「披絮帽」(戴棉絮製成的帽子)與「掛銅鉦」(掛銅盤)分別比喻「嶺上晴雲」與「樹頭初日」.
以絮喻白雲並非蘇軾首創,此前韓愈就有「晴雲如擘(bò)絮」的詩句(見《晚寄張十八助教周郎博士》),但蘇詩用「披絮帽」來比喻籠罩在山頭上的白雲,在前人的基礎上有所突破,更為貼切、形象、生動.詩人以「掛銅鉦」喻「樹頭初日」也基本上達到了「形似」.
頸聯繼續描寫山村的自然景物,語言生動,詩意盎然.出句「野桃含笑竹籬短」重在描寫「野桃」,對句「溪柳自搖沙水清」主要是刻畫「溪柳」.前者以「野桃含笑」這擬人化的詩語形象生動地反映出野生的桃樹鮮花綻開;而以「竹籬短」三字側面烘托「野桃」高過竹籬.
後者寫溪邊柳的枝條在春風吹拂下搖曳多姿、翩翩起舞.寫活了「野桃」、「溪柳」,使山村自然景物充滿了勃勃生機,洋溢著歡快的氣氛.
尾聯由自然景物的描寫轉入對農人及其生活的反映,更增添了這種喜情.此聯緊扣乙個「樂」字.雨過天晴,春暖花開,景致優美,令人心曠神怡,何況這又是鬧春耕的大好時光.
如此美景良辰不能不使農人倍感歡欣.西崦(西山)人家又是煮芹,又是燒筍,忙著春耕,其樂無窮.
3樓:
《新城道中》(其一)中,蘇軾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中,蘇軾用來直抒胸臆,以寄託壯志難酬的
念奴嬌 赤bai壁懷古 是北宋du文學家蘇軾的zhi作品。dao 人生如夢,一樽 尊內 還酹江月 人生如容同一場朦朧的夢,舉起酒杯奠祭這萬古的明月。此句寄託了詩人壯志難酬的苦悶心情。綜上,本題答案為 人生如夢 一樽 尊 還酹江月 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詞人憑弔英雄人物,抒發自己壯...
赤壁賦中蘇軾寫自己與朋友泛舟赤壁之下
拉羅什福科在不經意間這樣說過,我們唯一不會改正的缺點是軟弱。這不禁令我深思。了解清楚赤壁賦中蘇軾與朋友泛舟到底是一種怎麼樣的存在,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本人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在每個日日夜夜思考這個問題。非洲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最靈繁的人也看不見自己的背脊。我希望諸位也能好好地體會這句話。赤壁賦中蘇軾...
記承天寺夜遊中蘇軾夜遊的原因是什麼
因為本文寫天他被貶官謫居湖北黃州時,由於貶官謫居,不像在京城時公務纏身。最後一句乙個 閒 字包含著作者幾多感慨,有貶謫的悲涼,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達觀,還有空閒賞月的欣喜,這使我們看到作者揮灑人生 達觀處世的人生哲學。首句即點明事件時間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 時蘇軾因 烏台詩案 被貶至黃州為團練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