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石頭城賞析,劉禹錫 石頭城 賞析

2021-06-18 07:13:26 字數 5069 閱讀 7480

1樓:匿名使用者

《石頭城》唐朝 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石頭城》是劉禹錫組詩《金陵五題》的第一首,全詩著眼於石頭城周圍的地理環境,在群山、江潮、淮水和月色中凸顯古城的荒涼和寂寞,格調莽蒼,境界闊大,感慨深沉,歷來備受讚譽。

劉禹錫寫作這首詩時,大唐帝國已日趨衰敗。朝廷裡大臣相互排擠;地方上藩鎮割據勢力又有所抬頭。所以,這首詩並不只是發思古之幽情,詩人感慨深沈, 實寓有引古惜興亡之意,希望君主能以前車之覆為鑑。

這首詩獨闢蹊徑,避開了和金陵、六朝有關的所有史實,將感情線編織在貌似無關的周邊景物中,以一種內在的對比結構暗連出六朝古都昔日的繁華和今日的荒涼,虛實相生,極富張力。

這首詩詠懷石頭城,表面看句句寫景,實際上句句抒情。詩人寫了山、水、明月和城牆等荒涼景色,寫景之中,深寓著詩人對六朝興亡和人事變遷的慨嘆,悲涼之氣籠罩全詩。

詩一開始,就置讀者於蒼莽悲涼的氛圍之中。

開頭兩句寫江山如舊,而城已荒廢。山圍故國周遭在,首句寫山。山圍故國,故國即舊城,就是石頭城,城外有山聳立江邊,圍繞如垣牆,所以說山圍故國。

周遭,環繞的意思。潮打空城寂寞回,這句寫水。潮打空城,石頭城西北有長江流過,江潮拍打石牆,但是,城已荒廢,成了古蹟,所以說潮打空城。

這兩句總寫江山如舊,而石頭城已荒蕪,情調悲涼,感慨極深。

後兩句寫月照空城。淮水東邊舊時月,舊時月,詩人特意標明舊時,是包含深意的。淮水,即秦淮河,橫貫石頭城,是六朝時代王公貴族們醉生夢死的遊樂場所,這裡曾經是徹夜笙歌、紙醉金迷、歡樂無盡的不夜城,那臨照過六朝豪華之都的舊時月即是見證。

然而曾幾何時,富貴風流,轉眼成空。如今只有那舊時月仍然從秦淮河東邊升起,來照著這座空城,在夜深的時候,還過女牆來,依戀不捨地西落,這真是多情了。然而此情此景,卻顯得更加寂寞了。

一個還字,意味深長。

李白《蘇臺覽古》有句雲:“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裡人。”謂蘇臺已廢,繁華已歇,惟有江月不改。

其得力處在“只今惟有”四字。劉禹錫此詩也寫江月,卻並無“只今惟有”的限制詞的強調,也無對懷古內容的明點。一切都被包含在“舊時月”、“還過”的含蓄語言之中,溶鑄在具體意象之中,而詩境更渾厚、深遠。

詩人把石頭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寫,放在帶涼意的潮聲中寫,放到朦朧的月夜中寫,這樣尤能顯示出故國的沒落荒涼。只寫山水明月,而六代繁榮富貴,俱歸烏有。詩中句句是景,然而無景不融合著詩人故國蕭條、人生淒涼的深沉感傷。

詩人在朝廷昏暗、權貴荒淫、宦官專權、藩鎮割據、危機四伏的中唐時期,寫下這首懷古之作,慨嘆六朝之興亡,顯然是寓有引古鑑今的現實意義的。江城濤聲依舊在,繁華世事不復再。詩人懷古抒情,希望君主能以前車之覆為鑑。

2樓:祝願五八

雖是從網上找的內容,但自己也好頓整理,一起看看吧!

山圍故國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 夜深還過女牆來。

這是一首詠石頭城的七言絕句。

石頭城即金陵城。金陵,六朝均建都於此。這些朝代,國祚極短。

在它們悲恨相續的史實中包含極深的歷史教訓,所以金陵懷古後來幾乎成了詠史詩中的一個專題。劉禹錫寫作這首詩時,大唐帝國已日趨衰敗。朝廷裡面,大臣相互排擠,出現了“牛李黨爭”,宦官專權;地方上呢,藩鎮割據勢力又有所抬頭。

劉禹錫於唐敬宗寶曆二年罷歸洛陽,路過金陵,見昔日豪華勝地,已成了一座空城,感慨萬分,於是寫下了這首懷古詩篇。所以,他寫這首詩的主旨,仍然是諷喻現實,即借六朝的滅亡,來抒發國運衰微的感嘆,希望當時的統治者,能以前車之覆為鑑。

詩一開始,就置讀者於蒼莽悲涼的氛圍之中。開頭兩句寫江山如舊,而城已荒廢。首句寫山。

「故國」即舊城,就是石頭城,城外有山聳立江邊,圍繞如垣牆,所以說「山圍故國」。周遭,環繞的意思。這句說:

圍繞在石頭城四周的山依然如舊。「潮打空城寂寞回」,這句寫水。意思是說:

潮水拍打著城郭,雖有巨響,彷彿也覺到它的荒涼,碰到冰冷的石壁,又帶著寒心的嘆息默默退去。「潮打空城」,石頭城西北有長江流過,江潮拍打石牆,但是,城已荒廢,成了古蹟,所以說「潮打空城」。這兩句總寫江山如舊,而石頭城已荒蕪,情調悲涼,感慨極深。

後兩句寫月照空城。「淮水東邊舊時月」,山城依然,石頭城的舊日繁華已空無所有。只見那當年從秦淮河東邊升起的明月,如今仍舊多情地從城垛(“女牆”)後面升起,照見這久已殘破的古城。

「舊時月」,詩人特意標明「舊時」,是包含深意的。也就是“今月曾經照古人”的意思,耐人尋味。淮水,即秦淮河,橫貫石頭城,是六朝時代王公貴族們醉生夢死的遊樂場所,這裡曾經是徹夜笙歌、紙醉金迷、歡樂無盡的不夜城,那臨照過六朝豪華之都的「舊時月」即是見證。

然而曾幾何時,富貴風流,轉眼成空。如今只有那「舊時月」仍然從秦淮河東邊升起,來照著這座「空城」,月下只剩一片淒涼了。在夜深的時候,「還過女牆來」,依戀不捨地西落,這真是多情了。

然而此情此景,卻顯得更加寂寞了。末句的“還”字,意味著月雖還來,然而有許多東西已經一去不返了。

劉禹錫此詩寫江月並不只是發思古之幽情,詩人感慨深沈,一切都被包含在“舊時月”、“還過”的含蓄語言之中,溶鑄在具體意象之中。實寓有「引古惜興亡」之意。這首詩詠懷石頭城,表面看句句寫景,詩人寫了山、水、明月和城牆等荒涼景色,然而實際上句句抒情。

無景不融合著詩人故國蕭條、人生淒涼的深沉感傷。作者並沒有直接給我們提供幾幅圖景,來凸現金陵城這個六朝古都的歷史的興盛和現實的淒涼;只用“故國”和“空城”兩個詞,來對今日的淒涼作些暗示。著力寫“不變的景”:

山、潮、月。它們是歷史的旁觀者,其中的月,更是“宇宙的冷眼”。作為“由盛到衰”的見證者,不變的它們,見證了世界的殘酷的變。

寫景之中,深寓著詩人對六朝興亡和人事變遷的慨嘆,悲涼之氣籠罩全詩,讀之愴然。詩人在朝廷昏暗、權貴荒淫、宦官專權、藩鎮割據、危機四伏的中唐時期,寫下這首懷古之作,慨嘆六朝之興亡,顯然是寓有引古鑑今的現實意義的。詩人把石頭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寫,放在帶涼意的潮聲中寫,放到朦朧的月夜中寫,這樣尤能顯示出故國的沒落荒涼。

只寫山水明月,而六代繁榮富貴,俱歸烏有。

3樓:簇諾

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縣)。

他是匈奴族後裔,七世祖劉亮隨魏孝文帝遷洛陽,始改漢姓。父劉緒因避安史之亂,舉族東遷,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劉禹錫出生在嘉興,19歲左右遊學長安。

貞元九年與柳宗元同榜登進士第,接著又登巨集詞科。貞元十一年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書,開始踏上仕途。貞元十六年入杜佑幕掌書記,參與討伐徐州亂軍。

十八年調任渭南縣主簿。次年任監察御史。貞元二十一年(當年八月改元永貞)一月,德宗死,順宗即位,任用王叔文等人推行一系列改革弊政的措施。

劉禹錫當時任屯田員外郎、判度支鹽鐵案,與王叔文、王□、柳宗元同為政治革新的核心人物,稱為“二王劉柳”。革新只進行了半年,就遭到宦官、藩鎮的強烈反對。順宗被迫退位,憲宗即位。

九月,革新失敗,王叔文被賜死。劉禹錫初貶為連州(今廣東連縣)刺史,行至江陵,再貶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馬。同時貶為遠州司馬的共八人,史稱“八司馬”。

元和九年十二月,劉禹錫與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次年三月,劉禹錫寫了《元和十一(一字衍)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詩,得罪執政,被外放為連州刺史。後來又擔任過夔州刺史、和州刺史。

寶曆二年冬,從和州奉召回洛陽。二十二年的貶謫生涯至此結束。大和元年,劉禹錫任東都尚書省主客郎中。

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他一到長安,就寫了《再遊玄都觀絕句》,表現了屢遭打擊而始終不屈的意志。以後歷官蘇州、汝州、同州刺史。

從開成元年 (836)開始,改任太子賓客、祕書監分司東都的閒職。會昌元年(841),加檢校禮部尚書銜。世稱劉賓客、劉尚書。

詩歌創作 劉禹錫生前與白居易齊名,世稱“劉白”。白居易則稱他為“詩豪”,推崇備至。他的詩歌,傳誦之作極多。

劉禹錫在元和十三年曾自編其著述為“四十通”,又刪取四分之一為“集略”。這是最早的劉禹錫集和選本,今都不傳。《新唐書·藝文志》載《劉禹錫集》40卷。

宋初亡佚10卷。宋敏求蒐集遺佚,輯為《外集》10卷,但仍有遺漏。現存劉禹錫集古本主要有三種:

①清代避暑山莊舊藏宋紹興八年(1138)董□刻本,題為《劉賓客文集》,屬小字本,今有徐鴻寶影印本。又淳熙十三年(1186)陸游據董本重刻,稱“浙本”。明清以來通行的刻本,基本上屬於這個系統。

②日本平安福井氏崇蘭館所藏宋刻本,題為《劉夢得文集》,屬蜀大字本,今有董康影印本、商務印書館縮印本。③北京圖書館所藏宋刻殘本《劉夢得文集》一至四卷,建安坊刻本。明、清兩代的毛晉、惠棟、何焯、馮浩、黃丕烈等人曾對劉禹錫集作過初步的校勘工作,但多數是抄本,流傳不廣。

現通行劉禹錫集版本:《四部叢刊》本《劉夢得文集》,《四部備要》本《劉賓客文集》,《叢書整合》本《劉賓客文集》。此外,尚有校點本《劉禹錫集》。

劉禹錫的生平事蹟,見於新、舊《唐書》本傳,唐韋絢編《劉賓客嘉話錄》(一稱《劉公嘉話錄》),記錄了劉禹錫晚年有關創作、學問等方面的談話,頗具資料價值。今人卞孝萱著有《劉禹錫年譜》,對劉禹錫的生平和各種史料多有考訂。

4樓:

詩一開始,就置讀者於蒼莽悲涼的氛圍之中。圍繞著這座故都的群山依然在圍繞著它。這裡,曾經是戰國時代楚國的金陵城,三國時孫權改名為石頭城,並在此修築宮殿。

經過六代豪奢,至唐初廢棄,二百年來久已成為一座“空城”。潮水拍打著城郭,彷彿也覺到它的荒涼,碰到冰冷的石壁,又帶著寒心的嘆息默默退去。山城依然,石頭城的舊日繁華已空無所有。

對著這冷落荒涼的景象,詩人不禁要問:為何一點痕跡不曾留下?沒有人回答他的問題,只見那當年從秦淮河東邊升起的明月,如今仍舊多情地從城垛(“女牆”)後面升起,照見這久已殘破的古城。

月標“舊時”,也就是“今月曾經照古人”的意思,耐人尋味。秦淮河曾經是六朝王公貴族們醉生夢死的遊樂場,曾經是徹夜笙歌、春風吹送、歡樂無時或已的地方,“舊時月”是它的見證。然而繁華易逝,而今月下只剩一片淒涼了。

末句的“還”字,意味著月雖還來,然而有許多東西已經一去不返了。

李白《蘇臺覽古》有句雲:“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裡人。”謂蘇臺已廢,繁華已歇,惟有江月不改。

其得力處在“只今惟有”四字。劉禹錫此詩也寫江月,卻並無“只今惟有”的限制詞的強調,也無對懷古內容的明點。一切都被包含在“舊時月”、“還過”的含蓄語言之中,溶鑄在具體意象之中。

而詩境更渾厚、深遠。

詩人把石頭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寫,放在帶涼意的潮聲中寫,放到朦朧的月夜中寫,這樣尤能顯示出故國的沒落荒涼。只寫山水明月,而六代繁榮富貴,俱歸烏有。詩中句句是景,然而無景不融合著詩人故國蕭條、人生淒涼的深沉感傷。

寄託詩人昔日繁華無處尋覓的感慨,江城濤聲依舊在,繁華世事不復再。詩人懷古抒情,希望君主能以前車之覆為鑑。

石頭城 劉禹錫?石頭城 劉禹錫拼音版

石頭城 這首詩是在唐敬宗寶曆二年創作的。石頭城 位於今南京市西清涼山上,三國時孫吳就石壁築城戍守,稱石頭城。後人也每以石頭城指建業。曾為吳 東晉 宋 齊 梁 陳六朝都城,至唐廢棄。今為南京市。金陵五題 石頭城。劉禹錫 唐代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這首詩詠懷石...

劉禹錫《石頭城》翻譯,《石頭城》的譯文

石頭城 唐 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翻譯 群山圍繞著故都 金陵 四面群山還在,長江的潮水拍打著空城,帶來絲絲寂寞的心情。秦淮河上東邊公升起的那輪明月啊,依然是舊時的明月,漫漫長夜,冷冷的月光從高高低低的城垛照進城來。石頭城 的譯文 3.全文翻譯 群山圍...

劉禹錫的《石頭城》咩意思o,劉禹錫的《石頭城》詩意?急!!!!!

石頭城 唐 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翻譯 群山圍繞著故都 金陵 四面群山還在,長江的潮水拍打著空城,帶來絲絲寂寞的心情。秦淮河上東邊公升起的那輪明月啊,依然是舊時的明月,漫漫長夜,冷冷的月光從高高低低的城垛照進城來。山圍繞舊國都一一全還在,潮水打著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