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爾斯泰最後的日子讀後感,茨威格的《列夫 托爾斯泰最後的日子》讀後感

2021-05-14 17:21:57 字數 4791 閱讀 6324

1樓:數學知道行家

11月20日,是**歷史上最偉大的作家列夫·托爾斯泰逝世95周年的日子。2023年11月10日,托爾斯泰從自己的雅斯納亞-波良納莊園秘密出走。途中,他不幸患上了肺炎。

10天後,托爾斯泰在阿斯塔波沃車站的站長室逝世,走完了自己輝煌而又孤獨的一生。

列夫托爾斯泰最後的日子讀後感

2樓:匿名使用者

從結構上看,一篇讀後感至少要有三個部分的內容組成:一是要介紹原作的篇名內容和特點;二是根據自己的認識對原作的內容和特點進行分析和評價,也就是概括地談談對作品的總體印象;三是讀後的感想和體會.即一是說明的部分,二是要有根據評價作品的部分,三是有感而發,重點在「感」字上.

讀是寫的基礎,只有讀得認真仔細,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從而抓住重點,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體會;只有認真讀書才能找到讀感之間的聯絡點來,這個點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點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對一篇作品,寫體會時不能面面俱到,應寫自己讀後在思想上、行動上的變化,摘取其中的某一點做文章.

茨威格的《列夫·托爾斯泰最後的日子》讀後感

3樓:知道小蠻腰

2023年10月28日,可能是早上6點,在樹木之間還掛著漆黑的夜,幾個人影以奇怪的方式圍繞著雅斯納雅•波良納②的宮殿房子躡手躡腳地走。鑰匙發出喀嚓聲,門被鬼鬼祟祟地開啟,在廄草中馬車伕相當小心地,但願沒有嘈雜聲發出,將馬套到車上,在兩個房間中有不安的陰影出沒,用遮了光的手電筒摸索各種各樣的包裹,開啟抽屜的櫃子。然後他們悄悄穿過無聲地推開的門,耳語著跌跌撞撞地走過花園泥濘的草地。

然後一輛車輕輕地,避開房前的路,緩緩向後朝著花園的門駛出去。

那裡發生了什麼?盜竊犯侵入了宮殿嗎?沙皇的警察終於包圍了這個過於可疑的人的住宅,好進行一次調查?

不,沒有人闖入盜竊,而是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像乙個小偷一樣,只由他的醫生陪同,從他的生活的監獄中衝出來,呼喚向他發出了,乙個不可辯駁和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標誌。當妻子夜裡暗地裡和歇斯底里地亂翻他的檔案時,他再一次當場抓住了她,這時決定突然鋼鐵般堅決和果斷地在他心中響起,離開「離開了他的心靈」的她,逃走,到任何地方去,到上帝那裡去,到自身中去,進入自己的,分給他的死亡。突然他將大衣套在工作襯衫上,戴上一頂粗笨的帽子,穿上膠鞋,從他的財產中沒有帶走別的,除為了向人類表達自己精神所需要的東西:

日記,鉛筆和羽毛筆。在火車站他還潦草地給他妻子寫了一封信,通過馬車伕把它送回家:「我做了我這個年齡的老人通常做的,我離開了這種世俗的生活,為了在孤獨和平靜中度過我最後的有生之日。

」然後他們上了車,坐在乙個三等車廂油膩膩的長椅上,裹在大衣中,只由他的醫生陪同,列夫•托爾斯泰,到上帝那裡去的逃亡者。

但是列夫•托爾斯泰,他不再這樣稱呼自己了,托爾斯泰像對待他的錢、房子和榮譽一樣,也把他的名字扔在身後;他現在稱自己為t.尼古拉耶夫──乙個想為自己構想一種新生活和純潔而正確的死亡的人的虛構的名字。終於擺脫了一切羈絆,現在他可以在陌生的街道上做朝聖者,做學說和正直的話語的僕人。

在薩莫爾金修道院他還同他的姐姐、女修道院院長告別:兩個蒼老衰弱的人一起坐在寬厚的僧侶們中間,因安寧和潺潺的孤獨而具有幸福的表情。幾天後女兒隨後趕到──這是在那第乙個不成功的出走之夜出生的孩子。

但就是在這裡,他也無法享受平靜,他怕被認出,追捕,趕上,再次被拖回自己家中這曖昧、不真實的生活中去。於是他,再次被看不見的手指觸動,10月31日早晨4點鐘突然叫醒女兒並催著動身,到任何地方去,去保加利亞,去高加索,到國外,到隨便哪個地方,到榮譽和人們再也夠不著他的地方,只要終於進入孤獨,回到自己,回到上帝那裡。

但他的生活、他的學說的可怕的對手──榮譽,他的折磨人的魔鬼和**者,仍不放棄它的犧牲品。世界不允許,「它的」托爾斯泰屬於自己,屬於他本身的、省察的意志。這個被追捕的人幾乎還沒有在火車車廂裡坐下,將帽子低低地壓在額頭上,旅行者中有人已經認出了這位大師,火車上所有的人都已知道了,秘密已經洩露,外面男人和女人們已經擠到車門口看他。

他們隨身帶著的報紙帶來一欄長長的、對這逃離監獄的珍貴動物的報道,他已經被出賣和包圍了,榮譽再一次,最後一次攔住了托爾斯泰通向完滿的去路。呼嘯而過的火車旁的電報機線充斥著訊息的營營聲,所有的站都被警察告知,所有的公職人員都被動員起來,家裡他們已經訂好特快車,記者們從莫斯科,從彼得堡,從尼什尼葉—諾高奧特,從四面八方追蹤他這只逃跑了的野獸。列夫•托爾斯泰不應該也不可以單獨同自己一起,人們不容許他屬於自己和實現他的神聖化。

他已經被包圍了,他已經被圍住了,沒有他能投身進去的灌木叢。當火車到達邊境的時候,乙個公務員將殷勤地脫下帽子歡迎他並拒絕他過境;無論他想在**脫身,榮譽都將置身於他的對面,它無所不在,來自四面八方,鬧得沸反盈天:不,他無法逃脫,利爪緊緊地抓住他。

但這時女兒突然注意到,一陣冰冷的恐怖寒顫抖動著父親蒼老的身體。他精疲力盡地靠在堅硬的木長椅上。汗從這個顫抖的人全身的毛孔中滲出來並從額頭上滴下來。

發燒從他的血液中出現,為了救他,疾病襲擊了他,死神已經舉起了他的大衣──黑暗的大衣,在追蹤者面前蓋住了他。

在阿斯塔波瓦,乙個小車站,他們不得不停下來,這個病危的人再也不能繼續了。沒有一家旅店、一座旅館、乙個豪華的地方讓他藏身。站長羞愧地提供他在火車站大樓兩層的木屋中的辦公室(這兒對**來說從此以後就是聖地)。

人們領這個打著寒戰的人進去,突然他夢想過的一切都是真的了:這裡就是那小房間,低矮而有霉味,充滿了汙濁的氣味和貧窮,鐵床,煤油燈暗淡的光線──一下子離他所要逃離的豪華和舒適很遠很遠。在死的時候,在最後的時刻,一切都變清楚了,像他所期望的:

死神作為乙個莊嚴的象徵,純潔地、無瑕地完全順從他的藝術家之手。在幾天的時間裡,這死的輝煌建築就巍巍向上聳起,這是對他的學說崇高的確證,它再也不能為人們的妒忌暗中破壞,它原始世俗的樸素再也不能被擾亂和毀壞,榮譽在外面緊閉的門前緊張地,上唇翕動著急不可耐地潛伏著,記者和好奇者,密探和警察及憲兵,教會會議派遣的神父,沙皇指定的**擁擠和等候著,都是徒勞的:他們興師動眾而無恥的忙碌再也無力影響這種不可摧毀的最後的孤獨。

只有女兒守護,乙個朋友和醫生,平靜謙恭的愛以沉默圍繞著他。床頭櫃上放著小日記本──他向上帝呼喚的話筒,但發燒的手再也不能握住筆。於是他還從憋悶的肺中,以逐漸微弱的聲音向女兒口授了他最後的思想,稱上帝是「那種無限的萬有,身在其中,人感到自己是乙個有限的部分,是他在物質、時間和空間中的啟示」。

並且宣告,凡人和其他人的生活的結合惟有通過愛才會發生。在他去世前兩日他還繃緊他所有的感官,去抓住更高的真理,達不到的真理。然後黑暗才漸漸地在這閃閃發光的大腦上投下陰影。

外面人們好奇而放肆地推擠著。他再也感覺不到他們。在窗前,由於悔恨感到恥辱,透過模糊的淚眼,索菲婭•安德烈耶夫娜,他的妻子,向里張望,她48年來同他緊緊相連,只是為了從遠處再次看到他的面龐:

他再也認不出她來了。生活的事物對這個所有人中目光最尖銳的人變得越來越陌生,血液滾過斷裂的血管時越來越黯淡和凝固。在11月4日夜裡他還又一次振作起來並呻吟道:

「農民──農民究竟怎樣死去?」非凡的生命還在抗拒非凡的死亡。11月7日死亡才襲擊了這個不死的人。

蒼白的頭顱向下垂進枕頭中去,比所有人都更明白地看過這個世界的眼睛熄滅了。這個不耐煩的探求者現在才終於明白了一切生命的真理和意義。

馬克西姆•高爾基曾將列夫•托爾斯泰稱為乙個人類的人──這是一句精闢的話。因為他是同我們所有人一樣的人,由同樣龜裂的黏土塑成,帶有同樣世俗的不足,但是他更深刻地了解這些不足,更痛苦地忍受它們。列夫•托爾斯泰從不是乙個與眾不同的、乙個比他同時代的其他人更高的人,只是比大多數更具人性,更有德行,更敏銳地思考,更清醒和更熱情──彷彿是世界藝術家(指上帝,譯者注)的工作室中那個看不見的原始形式的第乙個因而是最清晰的模型。

托爾斯泰是上帝選出的模型,我們其他人與他相比都是那麼模糊,甚至面目全非,托爾斯泰將永恆的人的畫像作為根本的畢生事業,在我們混雜的世界中間盡可能表現得完美──一種永遠不能完成,永遠不能完全實現並因而是加倍英勇的事業,他在極端的現象中借助一種無可比擬的自己良心的誠實尋找人,向下深入到人們只有傷害自己才能達到的深度。這個典型的道德高尚的天才以一種非常的嚴肅,一種無情的冷酷毫無保留地翻掘自己的靈魂,好使這種完美的典型從它世俗的外皮中解放出來,並向整個人類展示它更高貴和同上帝更相像的面龐。從不止息,從不安寧,從不給予他的藝術那種純粹的形式遊戲的輕信的快樂,這個無畏的雕塑者八十年來從事這種通過自我描述達到自我完善的輝煌事業。

自從歌德以來沒有乙個作家這樣表現了自己並同時表現了永恆的人。

但這種英勇的、通過檢驗和沖壓自己的靈魂使世界道德化的意志,只是表面上跟這個無與倫比的人的呼吸一起停止了──他的本質強大的衝動不懈地塑造和繼續塑造著,繼續在活著的人中發生影響。還是有一些人作為他塵世生活的證人在場,戰慄地直視著這青灰尖銳的眼睛,不過托爾斯泰這個人早已成為神話,他的生活成為人類一種崇高的傳奇,而他的鬥爭違反本意地成為我們的和每個世代的乙個榜樣。因為一切富有犧牲精神地想到的,一切英雄般地完成的事情,在我們狹小的地球上總是為所有的人做的,乙個人的每一點偉大之處,都使全人類贏得了新的和更大的程度。

只有在熾熱地真實的人的自白中,探索的精神才能預感到它的界限和法則。只有借助於它的藝術家的自我塑造,借助於天才的形象,人類的靈魂在人世間才能被理解。

註釋:選自《自畫像》(西苑出版社2023年版)。袁克秀譯。

略有刪節,標題是編者加的。茨威格(1881—1942),奧地利著名作家。代表作有《三位大師》《乙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等。

②〔雅斯納雅•波良納〕列夫•托爾斯泰出生的莊園,他幾乎在這裡生活了一輩子。

托爾斯泰,是受人無比景仰崇拜的思想大師,他的文學啟迪教育了幼稚的求知者,鼓勵、拯救了許多精神上的迷路人。到了晚年,他卻孤獨、倉皇地離家出走,讓人莫名其妙。莫非他有什麼危險,有什麼災難,或者是心血來潮,無聊至極,或者是尋求刺激,矯揉做秀?

──偉人托爾斯泰是常人所不能理解的,在巨大的榮耀、崇高的地位包圍之中,他已經感到心靈的窒息,已經不能呼吸到自由的空氣。這是以心靈偉大而成為英雄的人不能忍受的,所以他拋棄一切出走,即使因此付出生命。他臨終的時刻,一定非常幸福,因為他的勇氣而追求到心靈的永恆。

你贊同作者對托爾斯泰最後出人意料的行為的解釋嗎?你能理解托爾斯泰最後出走時的心情嗎?

讀後感《最後一頭戰象》,《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

一頭戰象,偶十分十分滴惋惜,十分十分滴感動 四界喪咋會有這莫感冷滴4情?讀了這片叩文,偶都哭了,哭的淚流滿面 頭痛腳痠。哭了三天三夜零三小時三分三秒。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 偶把這篇叩問講給偶親愛的mother and father,他們更是痛苦...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250字

在我讀了 伊索寓言 時,我常常感嘆,伊索到底是乙個什麼樣的人?當我看完這本書時,我終於明白,他是乙個富有智慧型 非常睿智的人,正是因為他懂得這些道理,才寫出了一篇又一篇出類拔萃的文章,把他的文學才能發揮到了極點。在我讀完後,我發現了伊索能夠從多方面 多角度的看地阿姨個問題,從而他能從不同角度理解乙個...

最後一粒珍珠讀後感

讀完這本書之後,我不但有感想,也知道了乙個道理 包容,造就璀璨的珍 珠 成長,一種美麗的疼痛。這本書讓人知道 成長,是一種美麗的傷痛.這樣的乙個主題。也讓我感受到 成長中,有美 好的時光,有美好的事物 成長中,有心靈受到的創傷 有自己心靈 中的煩惱。受過痛苦,受過傷害,在最後的時候,就會展現努力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