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道關於《愛蓮說》的題目,關於愛蓮說中考試題及答案

2021-05-05 18:20:03 字數 4487 閱讀 7457

1樓:吢語吢願

1蓮,花之君子者也

2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請漣而不妖錯了,這是寫蓮花品質的,正確答案應該是蓮,花之君子者也,因為君子具有很多美好品質,一句囊括全文

3同意第一種,因為人只要潔身自好,不與他人同流合汙,便可以達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境界,這句話也其實是在寫作者自己

2樓:蜀客湘人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同上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

3樓:匿名使用者

1.(餘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2.

同上。 3.呵呵!

不要誤解喲,其實「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都不是什麼定理、哲理,它們只是乙個豐富我們的語言的工具,當某人處在不利的境地而不改變本性時我們就可以說他出淤泥而不染,當我們告誡別人要慎重交友時我們就可以告訴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4樓:我y飛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2、蓮,花之君子者也。

3、第一種,因為人只要潔身自好,不與他人同流合汙,便可以達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境界,這句話也其實是在寫作者自己 。

相信我!!

5樓:匿名使用者

1.蓮,花之君子者也

可是有的資料是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請漣而不妖

2《愛蓮說》中的主旨句是 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關於愛蓮說中考試題及答案

6樓:匿名使用者

1. 找出文中描寫蓮花生性高潔,不與世俗同流合汙,不孤高自許的語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2. 找出文中描寫蓮花通達事理,行為方正,不攀附權貴,美名遠揚的語句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

3. 找出文中描寫蓮花成長環境的語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4. 找出文中描寫蓮花體態,香氣的語句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

5. 找出文中描寫蓮花志潔行廉,儀態端正,令人敬重而不敢侵犯的語句是(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6. 找出文中描寫蓮花風度,氣質的語句是(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7樓:伊希月

總理全文的句子: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說明蓮身處汙濁環境不同流合汙.隨俗浮沉.庸俗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

說明蓮莊重質樸.不譁眾取寵.不炫耀自己的句子:濯清漣而不妖。

說明蓮正直不屈.豁達大度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說明蓮有美好的姿質.美名遠播的句子:香遠益清,亭亭淨植總說蓮品格的句子: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愛蓮說》的題目及答案 10

8樓:匿名使用者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在唐代七絕聖手王昌齡的這首《採蓮曲》中,採蓮少女的美麗雖不著一字,卻盡得風流,因為她們的身影已與風光秀麗、如詩如畫的荷塘、蓮花融為一體了。

從這自然渾成、耐人尋味的意境中,我們不難感受到中國古典文學的魅力吧。

代表著南朝樂府民歌最高成就的《西洲曲》,更是對蓮花和採蓮有著細緻入微的描寫:「開門郎不至,出門採紅蓮。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這首詩中採蓮的情形,不僅生動地展示了江南水鄉人民的生活,而且寫出了採蓮女主人公對遠行丈夫深深的思念之情,語言清新明麗,意境悠遠,情思纏綿。

以「誠齋體」聞名南宋詩壇的著名詩人楊萬里的詩《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在這首詩中,詩人擷取了「接天蓮葉」和「映日荷花」兩個典型景物,以通俗明快、流轉圓活的風格,寫出了六月裡西湖的美麗風光,一改宋詩瘦硬生澀的弊端,極具自然靈性。

宋朝理學的創導者、哲學家周敦頤的《愛蓮說》中有這樣的句子:「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蓮,花之君子者也。」在這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中,作者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寫盡了蓮花的高潔品質、優雅氣質、優美的姿態和莊重的儀表,表達了封建士大夫高潔的情操和志趣。

自此,蓮花便有了靈性,步入花中君子之列。

9樓:灰飛煙滅

這是官方的回答:

周敦頤通過這樣的對比,將自己比喻為君子。君子難為,猶勝於避世也。從這一點來看,周敦頤有些孤芳自賞的意思。

不過周敦頤也有些自知之明,接下去他發出了深沉的感嘆「菊之愛,陶之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是的,滾滾紅塵,又有多少人能避世以求乙份真呢?

晉有陶淵明,可現在卻聽都沒聽到還有人會這樣做的。或是像我一樣的,在塵世中能相守乙份純淨的,有著我這樣追求君子風範的,又有幾人?大多數的人,皆在紅塵世事中從眾罷了。

從這裡可以看出,周敦頤是高傲的,他那種不從眾只求純淨的心態,在碌碌塵世中是難能可貴的。他感嘆,是因為世風日下,大多數人皆被世事玷染也。

這是我非官方的回答

此句話的意思,是牡丹象徵富貴,喜歡富貴的人很多;作者通過書寫這句話,利用對比,強調自己是個品行高潔的人

10樓:jm蒙古大夫

在文章中,牡丹代表什麼?榮華!追求名譽和榮華富貴的人,太多了。

11樓:搖滾5本事

周敦頤先用花進行比喻,讓花的特性喻人,雖平淡,但比喻帖切,讓人讀來也別有一番滋味。「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此平淡之句接上節「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可謂渾然一體,不著絲毫痕跡。

而更重要的是,借花喻人,將陶淵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榮華富貴的心態描寫的淋漓盡致,而無一言直接指責。

周敦頤通過這樣的對比,將自己比喻為君子。君子難為,猶勝於避世也。從這一點來看,周敦頤有些孤芳自賞的意思。

不過周敦頤也有些自知之明,接下去他發出了深沉的感嘆「菊之愛,陶之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是的,滾滾紅塵,又有多少人能避世以求乙份真呢?

晉有陶淵明,可現在卻聽都沒聽到還有人會這樣做的。或是像我一樣的,在塵世中能相守乙份純淨的,有著我這樣追求君子風範的,又有幾人?大多數的人,皆在紅塵世事中從眾罷了。

從這裡可以看出,周敦頤是高傲的,他那種不從眾只求純淨的心態,在碌碌塵世中是難能可貴的。他感嘆,是因為世風日下,大多數人皆被世事玷染也。

12樓:匿名使用者

表現出當時人們追逐名利,趨炎附勢的社會風氣

13樓:匿名使用者

表達自己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14樓:just躍

來表明像自己一樣品行高潔的人已經很少了

愛蓮說練習題及答案 5

愛蓮說習題,快

15樓:匿名使用者

《愛蓮說》我們已經教過了。

16樓:匿名使用者

你自己去寫吧,相信自己吧,不要去求別人.有句話不是說 求人不如求己 嘛

愛蓮說4道題目,應該比較簡單

17樓:深秋枯葉

1:說明自己潔身自愛的品格,抒發了鄙棄追慕富貴的惡濁世風的思想感情。

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不與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汙(高潔、質樸);「中通外直」——通達事理,行為方正(正直);「不蔓不枝」——不攀附權貴;「香遠益清」——美名遠揚。「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志潔行廉,儀態端正,令人敬重(清高)。

3:因為牡丹雍容華貴,歷來人們把它當成富貴的象徵。「世人甚愛牡丹」說明人貪慕富貴,追名逐利。

這種世風,這種人生態度是作者否定的。因此牡丹是本文的反面形象,作者寫牡丹實際上是從反面襯托蓮的君子形象。 作者讚美蓮的優美形象的高貴品質,說明自己潔身自愛的品格,抒發了鄙棄追慕富貴的惡濁世風的思想感情。

4:出淤泥而不染,濯請漣而不妖」比喻君子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汙,又不孤高自詡.這個我不知道了,也找不到了。

愛蓮說練習題及答案 **等、急求!!!!!!!!!!!!!!

18樓:水月可嫣

《愛蓮說》練習題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

19樓:若蔭

周敦頤以蓮花自比,指自己為君子,品格高尚。

作者寫此文感嘆與自己一般注重君子品德的人非常少,世人大都注重追求名利,往往忽視了品德。

出淤泥而不染,指君子身在染缸亦能潔身自好,保持其本性;

濯清漣而不妖,雖有才華,但不會自持過高;

中通外直,為人正直;

不蔓不枝,不攀權附貴,靠自己實力;

香遠益清,君子美德受人稱讚;

亭亭淨植,行為方正;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君子為人政治,清廉,莊重且受人尊敬。

至於說《陋室銘》和《愛蓮說》兩者異同,我忘了陋室銘原文了,所以答不上來,抱歉啊。

有關於《愛蓮說》的對聯,愛蓮說的對聯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妖 菊之愛,陶後鮮有聞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淵明游源與世無爭。桃花源記 裡的。敦頤愛蓮心無名利 板橋戀竹懷有情愁 敦頤愛蓮心無名利 孔明出師鞠躬盡瘁 諸葛亮 出師表 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 敦頤愛蓮心無名利 荷花浮水不為敦頤 敦頤愛蓮心無名利 淵明戀菊胸有清高 愛蓮說的對聯 香遠...

愛蓮說的練習題,關於愛蓮說的習題及答案

1 全文的中心句是 2 公園花展,觀賞牡丹的人總比觀賞其他花的人多,用 愛蓮說 中的話來說,就是 對世俗生活厭棄的句子是 3 描寫蓮美好形象的句子是 4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一句照應了上文的 結尾這一句感嘆表達了作者 思想感情。答案 1 全文的中心句是 蓮,花之君之者也 2 公園花展,觀賞牡丹的人總...

《愛蓮說題目中的說字是啥意思,《愛蓮說》當中的說字有什麼意義

詞語解釋 散文篇名。北宋周敦頤作。文中將象徵 隱逸 的菊花 象徵 富貴 的牡丹,象徵 君子 的蓮花作對比,感嘆世上缺少隱者而多愛富貴者,歌頌了 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的高潔品質,並寄託了作者潔身自愛的情懷。說 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也稱雜說.這種文體一般講可以說明事理,也可以發表議論或記敘事物都是為了闡明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