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是戰國末期的儒學大師。名況,字卿。請問 他是戰國的哪國人

2021-04-29 05:13:59 字數 4914 閱讀 2333

1樓:匿名使用者

荀子(約西元前313-前238)名copy況,字卿,因避西漢宣bai帝劉詢諱,因「荀

du」與「zhi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漢dao族,周朝戰國末期趙國猗氏(今山西安澤)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時人尊稱「荀卿」。

曾三次出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後為楚蘭陵(今山東蘭陵)令。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提倡性惡論,常被與孟子的性善論比較。對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當的貢獻。

2樓:淡逍遙—荀墨

趙國荀卿,猗氏,今山西安澤 ,趙人。年五十始來遊學于齊(史記) ,安澤戰國時稱猗氏,屬上黨郡,上黨在韓,秦功韓時降的趙,史記都有記載

歷史名人的資料

3樓:匿名使用者

指鹿為馬的歷史人物是誰

4樓:陽光文學城

漢賦四大家:司馬相如、揚雄、班固、張衡 -唐詩四大家: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 -

宋詞四大家:蘇軾、辛棄疾、柳永、李清照(周邦彥亦可) -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馬致遠、白朴、鄭光祖 -明清**四大家:

羅貫中、施耐庵、吳承恩、曹雪芹 -當代散文四大家:楊朔、魏巍、秦牧、劉伯羽(吳伯簫也不錯) -初唐文壇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初唐四大書法家:

歐陽洵、褚遂良、虞世南、薛稷 -唐代文章四友:杜審言、崔融、李嶠、蘇味道 -楷書四大家:唐代顏真卿、柳公權、歐陽洵、元之趙孟頫 -宋代書法四大家:

蔡襄、黃庭堅、公尺芾、蘇東坡 -北宋文壇四大家:王安石、歐陽修、蘇東坡、黃庭堅 -

5樓:金玉良言

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張衡製造的地動儀;祖沖之的圓周率;無鹽女鍾離春;諸葛亮醜妻黃阿醜;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我國古代紡織革新家黃道婆;民族和親的使者王昭君;陸遊與唐婉;司馬相如與卓文君。上官婉兒:上官儀孫女,號稱巾幗首相第一人班婕妤是名門之女,少有才學,漢成帝時被立為婕妤,趙飛燕姐妹得寵後,嫉恨班婕妤人品才學,班婕妤恐日久見危,求侍奉太后於長信宮, 《團扇詩》 應是作於長信宮中,這首小詩詞彩清新,情致哀怨,而表現的卻委婉含蓄,有一種怨而不怒的氣度。

劉綺燃荻讀書。梁代時彭城人劉綺,「早孤家貧,燈燭難辦,常買荻折之,燃荻為燈」,發奮讀書。蘇廷吹火讀書。

「少不得父意,常與僕伕雜處,而好學不倦。每欲讀書,總無燈燭,嘗於馬廄中,借火照書誦焉,其苦如此。」常林帶經耕鋤。

漢末常林,「性好學,帶經耕鋤。其妻常自饋餉之,林雖在田野,其相敬如賓。」李密牛角掛書。

隋朝李密,少年時候被派在隋煬帝的宮廷裡當侍衛。他生性靈活,在值班的時候,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了,認為這孩子不大老實,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並不懊喪,回家以後,發憤讀書,決定做個有學問的人。

有一回,李密騎了一條牛,出門看朋友。在路上,他把 《漢書》 掛在牛角上,抓緊時間讀書。此事被傳為佳話。

董仲舒三年不窺園。董仲舒專心攻讀,孜孜不倦。他的書房後雖然有乙個花園,但他專心致志讀書學習,三年時間沒有進園觀賞一眼,董仲舒如此專心致志地鑽研學問,使他成為西漢著名的思想家。

管寧割席分坐。漢時,管寧與華歆二人為同窗好友。有一天,兩人同席讀書,有達官顯貴乘車路過,管寧不受干擾,讀書如故,而華歆卻出門**,羨慕不已。

管寧見華歆與自己並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寧其後終於事業有成!匡衡鑿壁偷光。

西漢時期,有乙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文不識家的牆,藉著偷來一縷燭光讀書,終於感動了鄰居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在漢元帝的時候,由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推薦,匡衡被封郎中,遷博士。車胤囊螢夜讀。

車胤,字武子,晉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從小家裡一貧如洗,但讀書卻非常用功,「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車胤囊螢照讀的故事,在歷史上被傳為美談,激勵著後世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少年包拯學斷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後,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為民除害。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後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萬斯同閉門苦讀。

清朝初期的著名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重要史書 《二十四史》 。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乙個頑皮的孩子。萬斯同由於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

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到了書屋裡。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並從 《茶經》 中受到啟發,開始用心讀書。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很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

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於成為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群書的著名學者,並參與了 《二十四史》 之 《明史》 的編修工作。

6樓:匿名使用者

生卒年月不能確定,其活動時間大約是在(西元前479年~前381年)以內。姓墨名翟(dí),中國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提出「兼愛」「非攻」等觀點,創立墨家學說,並有《墨子》一書傳世。

墨學在當時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

另一說 墨子(約前468-前376年),名翟,戰國初年學者、思想家,墨家學派創始人。

墨翟相傳原為宋國人,後長期住在魯國。曾學習儒術,因不滿「禮」之煩瑣,另立新說,聚徒講學,成為儒家的主要反對派。據說楚王曾計畫攻宋,墨子前往勸說楚王,並在與公輸般的模擬攻防中取得勝利,楚王只得退兵。

墨子的思想與主張見墨家。

西漢太史公在《史記·孟子荀卿列傳》的末尾提到:「蓋墨翟宋之大夫,善守禦,為節用。或曰並孔子時,或曰在其後。」所以後世對他的生平身世一直爭論不休,有說是宋人,有說是魯人。

西元前5世紀初,墨子可能是出生在乙個以木工為謀生手段的手工業者家庭。當時的社會是乙個「處工就官府」的社會,即工匠處於官府的嚴格控制之下,隸屬和服務於官府,社會地位十分低下。而當時的工匠是世襲的,因此墨子從小就承襲了木工製作技術,並由於他的聰明巧思,使他成為一名高明的木工匠師和傑出的機械製造家,為他後來的社會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他精通手工技藝,可與當時的巧匠魯班相比。他自稱是"鄙人",被人稱為"布衣之士"和"賤人"。漢朝的王充甚至說,孔子和墨子的祖先都是粗鄙之人。

墨子曾做宋國大夫,自詡說"上無君上之事,下無耕農之難",是乙個同情"農與工肆之人"的士人。墨子曾經從師於儒者,學習孔子之術,稱道堯舜大禹,學習《詩》 、《書》 、 《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後來逐漸對儒家的煩瑣禮樂感到厭煩,最終捨掉了儒學,形成自己的墨家學派。

墨子"好學而博"(《莊子·天下》),並且是個以天下為己任、立志救民於水火中的大好人。孟子對他這種"士志於道"的精神還是十分讚揚的:"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孟子·盡心上》);莊子也由衷得稱讚:

"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將求之不得也,雖枯槁不捨也,才士也夫!"(《莊子·天下》)。

不過墨子許是為了鞏固自己學說,而提出世上有鬼,還教人敬事鬼神,進而形成了一種落後的宗教觀,也因此,到東漢哲學家王充寫《論衡》一書時,遭到了王充的狠狠批判。但無論如何,墨學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無疑佔著極重要的位置,墨子本人也是一位極傑出的優秀人才。

墨子一生的活動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廣收**,積極宣揚自己的學說;二是不遺餘力地反對兼併戰爭。

他的「非命」、「兼愛」之論,和儒家「天命」、「愛有等差」相對立。認為「官無常貴,民無終賤」。要求「飢者得食,寒者得衣,勞者得息」。

其中不少具有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相傳收藏圖書甚多,有圖書達三車。《墨子》稱「今天下之士,君子之書,不可勝載」。

梁啟超在研究私人藏書的起源時:「蘇秦發書,陳篋數十;墨子南遊,無書甚多。可見書籍已經流行,私人藏儲,頗便且當。

」在代表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和儒家相對立的最大的乙個學派,並列"顯學"。

墨家同時也是乙個有著嚴密組織和嚴格紀律的團體,最高的領袖被成為"鉅子",墨家的成員都稱為"墨者",必須服從鉅子的領導,聽從指揮,可以"赴湯蹈刃,死不旋踵",意思是說至死也不後轉腳跟後退。

墨子的思想共有十項主張: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天志、明鬼、非命,其中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基本點。

為宣傳自己的主張,墨子廣收門徒,一般的親信**達數百人之多,形成了聲勢浩大的墨家學派。墨子的行跡很廣,東到齊,西到鄭、衛,南到楚、越。他還曾和公輸盤論戰,成功地制止了楚國對宋國的侵略戰爭。

墨子還在名辯說方面有所成就,成為戰國時期名辯思潮的淵源之一。墨子的事蹟,在《荀子》 、《韓非子》 、《莊子》 、《呂氏春秋》 、《淮南子》等書中有所體現,他的思想主要儲存在墨家**所編寫的《墨子》一書中。

墨子天資聰慧,據說他用木頭削成的車軸,能承受六百斤重的物體;見天上鷹飛鳥翔,製成了木鳶,能在天上飛三天;還比當時的巧手公輸盤更早的發明了雲梯等等;看到滿山的野果殼在雨水浸泡之後流出色液,就發明了坑布之法引導山民坑染布料。墨子還把自己對坑布技術的感悟上公升到哲學的思維高度,這就是後來他寫的名篇《所染》。 由此可見,這位墨子還是一位發明家、科學家

他還擅長守城技術,其**將他的經驗總結成《城守》二十一篇。在軍事上知道以兵制兵、以戰制戰、以術制術、以器製器。為此,他寫了《非攻》、《備城門》等一系列軍事名篇。

墨子在學習中,常把學到的知識與實踐相對照,寫出了《非儒》、《非樂》、《節葬》、《節用》等名篇。許多知名之士都投奔到墨子門下,墨家學派開始形成。墨子對其門徒不但授以思想理論,更重視在實踐中學習,關鍵時刻還能挺身而出,出兵打仗。

歷史上有名的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在墨子的著作中,還有一部分學說涉及自然科學,如力學、光學、聲學等。小孔成像原理還是墨子最早發現的。他的微分學原理,也比西方要早。因此,他被西方科學界稱為東方的德謨克利特。

由於墨子主張從勞動者中選拔人才,受到普通民眾的歡迎,因而墨子被稱為平民聖人。

墨子老年隱居於魯山縣熊背鄉黑隱寺並卒葬於此,現存有土掉溝、黑隱寺、坑布崖、墨子城等古蹟供人們瞻仰。

春秋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狀況,春秋戰國時期儒家發展的概況

1 春秋時期孔子創立 經過戰國時期孟子 荀子的發展2 秦朝時 秦始皇信封法家 焚書坑儒 儒學遭重創3 西漢時 董仲舒發展新儒學 漢武帝 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 儒家思想成為進入封4 建社會的主導思想 並通過南宋 程朱理學 的發展 一直傳承下來 5 明末清初 李贄 黃宗羲 顧炎武為代表的思想家大力批判封建...

春秋戰國時期,孟子和荀子是如何繼承和發展儒學的

孟子 建立了一套系統的政治學說 仁政學說 要求統治者愛民 重民,主張民貴君輕。荀子 認為治國應以禮教為主,主張禮法並施。孟子 提出仁政學說 在民本思想上提出民貴君親說 在倫理觀上提出性善說,強調修身養性 荀子 強調仁義 王道 在民本思想上鼓吹君舟民水說 在倫理觀上提出性惡論,強調禮樂規範 春秋時期文...

春秋戰國時期和漢武帝時期的儒學地位有何不同,分析原因

春秋戰國 儒家思想初創時期,不被多數諸侯採納,只有少數想要改革的諸侯國曾試用過,但並不顯著屬於非主流階段。秦朝 焚書坑儒,儒家思想被大大破壞,險些被摧毀。法家思想鼎盛。漢朝 漢武帝推崇儒家思想。其得到歷史上第一次大發展。也成為了國家的主流思想。宋明時期 是儒家思想的在一次騰飛與發展。儒家思想已漸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