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佛經可以改變什麼,佛法可以給我們帶來怎樣改變 你有哪些親身體會

2021-04-22 10:34:33 字數 5783 閱讀 7351

1樓:金象同學

佛口所宣,來有大作用,大源效力的,不是

假的,是真的。能改變現實的。

比如:"常老師好!末學單位的廁間鬧鬼了,弄得清潔的阿姨也不敢進去,會計看到牆身有白影飄浮,馬桶常常有沖水聲及老人咳嗽聲哦!

經理知道末學信佛,問什麼方法可以治治?末學打算在廁間裡張貼大悲咒,請教老師這麼做合適嗎?有作用嗎?

謝謝老師!答:若在洗手間張貼咒語以獲得加持的話,最好使用穢跡金剛咒比較合適。

因為穢跡金剛是解除一切汙穢不淨的忿怒尊,將穢跡金剛咒張貼或懸掛於穢處是可以的,但只限於使用咒語,無極大必要則不可供奉聖像於穢處,這是佛菩薩幫助眾生的一種方便法,你可先試行之;穢跡金剛咒一到,必有靈效。文上士好!聽聞上士修大寶樓閣的對吧?

事緣我家表弟公司,我去看過,見到一尾大花頭蛇蟠女廁裡,我即用大寶樓閣手印打它,好像傷了逃脫吧!請問我得用保護自己及家人嗎?閣下連情況也沒弄清楚,立刻就出手印打傷對方,未免過於衝動;即使有法術在身,也不能急進亂來的。

一切以和為貴,這事先向佛懺悔。 ​"~常觀世音**

2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改變乙個人的貪嗔痴妄想心。貪嗔痴是造業本源。造了惡業就會有惡報,承受無量的煩惱痛苦。學佛經,就是度眾生苦 。

3樓:匿名使用者

佛經的根本是講述生命活動的過程,規律,及根源的。能改變什麼,就看內個人的理解修證程度容。初級的可以離苦得樂,趣善避惡。

再深一點可以脫離生死輪迴。最終目的可以解開你的生命生死之謎,並回歸到這個生命生死根源。

4樓:愛的奉獻

可以改變人生?用處很大,不可思議。可以超度祖先。

5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的佛經,可以改變你,自私的心,改變你對待事物的看法,改變你對真理的理解,和對這個世界本質的真相!

6樓:匿名使用者

佛經是告訴我們宇宙人生真相的,如果我們真的明白了事實真相就不會做違背自己真心本性的事情,起心動念都是善,外面的一切會隨自己的心地而發生改變,這就是所謂的「依報隨著正報轉」

7樓:陽和沙水

佛教的佛bai

經可以改變你的心境,所謂du

相由心生,心zhi隨境轉。你dao想要改變心境,首先專你要去讀心經,心經上屬面說眼耳鼻舌身意,都要沒有,都要去關閉掉。這就是六賊,六賊會偷盜你的元精。

所以你要關閉它,這就是心經告訴你的。最終使你能夠察覺,能夠覺悟,獲得智慧型。

8樓:8萬4千法門

阿彌陀佛

佛教的佛經可以讓眾生破迷開悟,改變命運,成就道業,成佛。我們應該珍惜今生得人身,遇到佛法,好好修行,今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退成佛

9樓:

1⃣謙虛做人

,因為學bai習du佛學後會發現事間萬物能給予zhi你的啟示

dao很多,能學的東專西太多,做人就會平靜屬,謙遜2⃣珍惜當下擁有的,因知道世事無常

3⃣抱怨少了,感恩多了

4⃣忍耐力超強,對於很多瑣碎的事情不會計較,會一笑而過,因為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等著你做,不要浪費時間

5⃣知道人生的意義在於讓自己和他人獲得快樂,獲得解脫,懂得幫人,為善最樂

6⃣對待死亡的看法和態度變了,了解到了人都有輪迴,人生故有一死7⃣注意力集中了,在看佛經的時候悟出很多哲學的道理,8⃣不會那麼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好的壞的都欣然接受,能從別人的評價中了解到自身的優缺點

佛法可以給我們帶來怎樣改變?你有哪些親身體會?

10樓:匿名使用者

佛法讓我們越來越意識到,所有的人都是乙個利益共同體,我們應該學會去關愛、尊敬身邊的每乙個眾生,包括人,動物,自然。我們內心的自私已經根深蒂固,只有通過佛法的修行,依照佛陀的教誨才能逐步破除,當內心被慈悲、包容、謙卑等充滿的時候,我們不再會焦慮,不再憤怒,不再失落,感覺整個人充滿了力量,因為我們確信自己已經走在光明的路上,通過幫助他人解脫苦難我們自己也得到了拯救。

11樓:aaa**王

佛法是教育世人的 不是保佑的 守戒安心可以令一切吉祥如意

12樓:匿名使用者

佛法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改變

經常聽佛經能改變命運嗎?

13樓:匿名使用者

聽佛經不會改變命運,要按照佛經裡講的道理去做才能改變命運。

14樓:匿名使用者

說點淺見:你今所歷,如在收前種之瓜;現要聽經學善,尤在種來日之豆,瓜總要收,豆也非一時急得來;說真的,我以為此事:解三尺之冰,非一日之陽所及,需得有恆.呵呵

佛經被人改過嗎

15樓:潛川

沒錯!《地藏經》是《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的簡稱。歷史上只有「實叉難陀」一人是翻譯者,大藏經中也絕無「實叉難陀」以外第二人翻譯的記載,至於市面及有些道場中所出現以「法燈」、「法炬」等名的,那都是把「實叉難陀」譯的更改或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虛字而冒名的。

以「法燈」更改者為例:

一、將「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更改為「嚴飾天,無量嚴飾天,嚴飾果飾天」;原經中之天,華嚴經卷二中有記載,而所改者則佛經中毫無根據之外道邪天(法炬者更加入「氣天」、「理天」、「象天」等一貫邪教之邪天)。

二、有的地方將原「因」字改為「果」字,將原「果」字改為「因」字。

三、加入很多不必要的虛字,比之原正本之地藏經,多出五百二十九個字。

四、原經前有「覺林菩薩偈」,偽經無偈,加入「淨身、口、意」等真言。

五、每捲後之讚也全被更換了。

偽經之所以能混入佛門,全是邪教人別有用心,偽裝佛**,將偽經向各寺院道場以結緣方式大量贈送,佛**們不察,以致有的寺院更認為已念順了口,煮雲法師有位**發心所印之正本地藏經送去反被排斥!可悲!去年北市臨濟寺傳戒,外道所送之與佛經混印之經,竟達

三、四萬冊,海味法師真是焚不勝焚!最近又發現一種:前面也是以「實叉難陀」之名所印,而內容則全是「法燈」所改之偽經。所以作為佛**,若有人送你或你去請地藏經時,要注意鑑別。

16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問題的確是很多佛**都會問的,其實與其擔心疑惑,不如深入經藏,真正看看裡面說什麼,教什麼,自己就明白了。

《佛陀的啟示》節選

於是,佛給了他們如此的教誡,在宗教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是的,迦摩羅人啊!你們的懷疑、你們的迷茫是正當的;因為對於一件可疑的事,是應當生起懷疑的。迦摩羅人啊!

你們要注意不可被流言、傳說、及耳食之言所左右,也不可依據宗教典籍,也不可單靠論理或推測,也不可單看事物的表象,也不可溺好由揣測而得的臆見,也不可因某事物之似有可能而信以為實,也不可作如此想:『他是我們的導師。』迦摩羅人啊!

只有在你自己確知某事是不善、錯誤、**的時候,你才可以革除他們......而當你自己確知某事是善良的、美好的,那時你再信受奉行。」[注七]

佛所教的尚不只此。他告訴他的比丘們:**甚至須審察如來(佛)本身。這樣,他才能充分地相信他所追隨師尊的真正價值。[註八]

根據佛的教誨,疑是五蓋[注九]之一,能覆蔽人心,使不得如實見到真理,並能障礙一切進步。疑卻不是一種罪惡,因為在佛教理沒有盲信這一條。事實上,佛教裡根本就沒有其他宗教裡所謂罪的觀念。

一切惡法的根本是無明與邪見。不可否認的是:只要有疑、迷惑、意志不堅定,就不可能有進步。

但同樣不可否認的,在沒有確實明了之前,疑是一定存在的。可是想求進步,就絕對必須祛除疑惑;而祛除疑惑,又必須確實明了。

叫人不懷疑,叫人必須要信,是沒有道理的。僅僅說一聲「我相信」,並不能表示你已有了知與見。乙個學生做數學題目的時候,到了某一階段,他不知道該怎麼演算下去。

這時他就生起疑慮和惶恐,只要此疑不除,他就不能進步。想進一步演算下去,他就必須解除疑惑。解除疑惑的門徑很多,僅靠說一聲「我相信」或「我不懷疑」,並不能解決問題。

強迫自己去相信與接受某些不了解的事物,是政治,不是宗教,也不是睿智。

幾乎所有的宗教都是建立在「信」——毋寧說是盲信——上的。但是在佛教裡,重 點卻在「見」、知與了解上,而不在信(相信)上。巴利文佛典裡有乙個字 saddha 梵文作sraddha),一般都譯作「信」或「相信」。

但是saddha 不是單純的「信」,而是由確知而生之堅心。只是在通俗佛教以及在經典中的一般用法方面來說, saddha 確含有若干「信」的成份。那是只對佛、法、僧的虔敬而言的。

根據西元四世紀頃的大佛教哲學家無著的說法,信有三種形態:(一)完全而堅定地確信某一事物的存在,(二)見功德生寧靜的喜悅,(三)欲達成某一目的的深願。[注二十一]

不論怎樣解釋,多數宗教所了解的信(相信),都與佛教極少關涉。[注二十二]

一般「相信」之所以產生,全在無「見」;這包括一切見的意義在內。一旦見了,相信的問題即告消失。如果我告訴你:

我握緊的掌中有一顆寶石,這就產生了信與不信的問題,因為你看不見。但是如果我張開手掌讓你看這寶石,你親見之後,相信的問題便無從產生了。因此,在古佛典中有這樣一句話:

「悟時如睹掌中珍(或作庵摩羅果)。」

佛有一位叫做謨屍羅的**。他告訴另外一位比丘說:「沙衛陀同修啊!

不靠禮拜、信(相信)[注二十三],沒有貪喜偏愛,不聽耳食之言及傳說,不考慮表面的理由,不耽於揣測的臆見,我確知、明見『生的止息』即是涅盤。」[注二十四]

佛又說:「比丘們啊!我說離垢祛染,是對有知見的人說的,不是對無知無見的人說的啊!」[注二十五]

佛教的信永遠是知見的問題,不是相信的問題。佛的教誡曾被形容為 ehipasika,就是請你自己「來看」,而不是來相信。

在佛典裡,說到證入真理的人,到處都用「得淨法眼」一詞。又如「他已見道、得道、知道,深入實相,盡祛疑惑,意志堅定,不復動搖。」「以正智慧型如實知見。

」[注二十六]談到他自己的悟道時,佛說:「眼睛生出來了,知識生出來了,智慧型生出來了,善巧生出來了,光明生出來了。」[注二十七]佛教裡一向是由智慧型得正見,而不是由盲信而生信仰。

學佛答問(答香港參學同修之九十九) (共一集) 2008/7/11 華嚴講堂 檔名:21-455-01

早年我向方東美先生請教過,初學佛的時候總有許多疑惑,正如同現前外國文字翻成中文,能夠百分之百的可靠嗎?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會疑惑。能翻個

五、六成,不錯了;翻個

七、八成,那是上上的作品;圓滿翻譯,我們都知道,不可能的事情。那印度梵文到中國來可靠嗎?同樣有這個問題。

可是我的老師給我解答,就是方東美先生說的,他給我解答這個問題。他說,過去的中國人跟現在的中國人不一樣,過去的中國人有智慧型,佛法、佛經是智慧型的作品,只有開了智慧型的人就沒有問題,又何況那個時候中外高僧大德有真修行。他們譯出來的東西,因為我曾經請教老師,為什麼從印度傳來這麼多的梵文原文的經典我們都散失了,沒有好好的把它儲存下來?

這個多可惜!老師笑著對我說,那時候的高僧大德、中外參與譯經的人,他們有信心,翻成中文意思一點都不錯,而且文字比原文還要華美,意思就是說已經超過了原文,學佛法用中文經典就夠了,不必要再去看梵文。這樣的豪氣、這樣的自信,他說現在中國人哪有!

現在我們在大乘教裡面學了半個世紀,這個疑問沒有了,完全沒有了。為什麼?我們明了,佛法是從心性流露的,只要你見了性,你自己心性流露的跟釋迦牟尼佛肯定是一樣的,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絲毫差別都沒有,佛佛道同。

我們肯定了這樁事情,所以疑惑沒有了。為什麼能斷疑生信?有理論依據。

所以我們的努力,這是經教裡頭常常教導我們的,要放下,放下執著、放下分別、放下妄想,你放下得愈多,你跟諸佛如來的知見愈來愈接近。不能疑惑,疑惑怎麼樣?疑惑與自性的智慧型就愈來愈遠離。

貪瞋痴慢疑,那是煩惱、那是習氣、那是障礙,必須要排除的。

世出世間許多的問題,佛在經典裡面都說過了,都有明確的答案。彌勒菩薩在兜率天,是要下來,不是現在,現在下來沒有這個道理。你去看《彌勒下生經》,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不就明白了嗎?

現在說彌勒菩薩要下來,那是造謠言,那不是真的。

幾本佛經可以一起放進抽屜嗎,佛教的經書不能放在臥室嗎

佛經可bai以放在一起的,我看到過寺廟du裡的經書也是這zhi樣放的。dao 其實,佛經如何放置,只回要答放在乾燥 潔淨和整齊的地方就行。讀佛經比如何放置更重要,在冗雜繁複的生活中去身體力行,保持內心清淨,佛經就在心裡。乾乾淨淨。當然可以了。放一起最好。加持力更大。大吉祥。南無阿彌陀佛。祝你吉祥如意...

佛經放在夫妻臥房可以嗎,佛教經書放臥室床頭櫃行嗎?

如果有其它地方,還是另放為好。如果實在沒有合適的地方,可以用乾淨的布包住放在臥室的高處。您好,條件允許的話,佛經是不可以放在夫妻臥房的,因為夫妻畢竟會有夫妻生活,這樣會顯得對佛經的不尊重。因為佛經是釋迦牟尼佛住世所說的佛法的實物體現,是佛教三寶之一,現在佛陀不住世了,佛經就相當於佛的存在了,是為佛的...

念哪些佛經可以治療心理疾病,關於佛教對心理疾病的治療!

只能說改善,真正的心理疾病還是需要去醫院就診的。但是從佛經中確實可以得到一些開解。可以念念心經 都可以,如金剛經 圓覺經 佛說阿彌陀經等等。心理疾病是一種心理困境。困境的產生除了個別意外事件造成的刺激而外,最重要的就是處理好自己和周圍人 環境的關係。中外很多心理醫師都推薦一種辦法,就是關心別人 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