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並想象,進行生動

2021-04-13 00:31:26 字數 592 閱讀 3552

1樓:烽火聯所

這是東晉詩人陶淵明辭去彭澤令、決心隱居後所作。詩人通過描寫農村的美好風光,展現自己閒適的生活和超脫的心境。

此詩的語言平淡樸素,但又不失韻味。以毫不誇張的手法,用家常話寫出沁人心脾的境界,顯得自然而又耐人尋味。「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這句話把這首詩的語言特色表達得淋漓盡致。

以景為詩源,以情為詩緣,以理為詩尾。前四句的「心」與「地」正是主觀精神與客觀環境的關係。只要你「心遠」,無論在何地都不會受世俗喧囂的干擾。

你,一邊採著菊,一邊賞著山,人景融為一體。日夕的山氣,歸還的飛鳥,構成一幅美好的風景。其中蘊藏著人生的真諦,不是語言所能表達。

物我相融,意味無窮。

全詩清新自然,無任何矯情,寫出詩人與世無爭、怡然自得的感情。若是沒有他超凡脫俗的品性,和對人生了悟明徹的心境,如何能有如此海闊天空的詩作。欲 人都有欲。

人欲無忌,而人欲有異;人欲無邊,而人欲有限。活到哪種年紀就有哪種慾望。無慾望便無希望。

但欲因人生,人因欲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慾望,不同的慾望造就不同的人。立欲必正,驗欲必果。

人生如何,重在立欲。欲系福禍,各自把握。唯非分之欲是過。

欲壑難填,莫墜其淵!

作者描寫蓮花為什麼要先寫陶淵明愛菊

作者用 菊 和 牡丹 來作正襯和反襯,表達自己潔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 態度,含蓄而突出地表達了文章的主旨。愛蓮說 北宋學者周敦頤作品,選自 周敦頤集 是一篇議論散文。北宋仁宗嘉祐八年 1063年 周敦頤與沈希顏 錢拓共游雩都 今江西省于都縣 羅岩,有詩刻石。後來沈希顏在雩都善山與建濂溪閣,請周敦頤...

愛蓮說作者描寫蓮花,為什麼要先寫陶淵明愛菊,世人愛牡丹

陶淵明的愛菊代表的是隱士,心灰意冷歸隱山林,不再過問朝廷之事,是一種消極態度。而唐朝人多愛牡丹的綺麗絢爛,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在極其華麗的盛況下,唐朝的中也存在迷靡敗亂。所以牡丹代表著一種奢華敗亂的形象。而蓮花與他們不同,出於淤泥而不染,是一種向上聖潔的精神。所以作者以菊花側面衫託蓮花,從牡丹反面...

《愛蓮說》陶淵明「獨愛菊」,周敦頤「獨愛蓮」,表現了他們處世

相同 晉朝陶淵明只喜歡菊花,常在詩裡詠菊,表達著自己決不為五斗公尺折腰的高尚 隱逸之情。而周敦頤獨愛蓮和陶淵明一樣因為蓮的出淤泥而不染,絕不屈服。所以他們都是借物言志,表達自我的高尚情操。不同 菊花代表著隱居避世之人,而蓮花是指品德高尚 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之人 陶淵明獨愛菊,周敦頤獨愛蓮表現他們處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