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前兩句用比喻的手法, 描繪了靜態中的柳樹。 後兩句自問自答,寫出動態的柳樹
2樓:花落多微涼
比喻,靜態。自問自答,動態
詠柳這首詩的前兩句用的是什麼手法,描繪了柳樹的靜態美,後兩句用了什麼的形式
3樓:神谷小赤
比擬和比喻
詩的前三句都是描寫柳樹的。首句「碧玉妝成一樹高」是寫整體,說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用「碧玉」形容柳樹的翠綠晶瑩,突出它的顏色美。
第二句「萬條垂下綠絲絛」是寫柳枝,說下垂披拂的柳枝猶如絲帶萬千條,突出它的輕柔美。第三句「不知細葉誰裁出」是寫柳葉,突出柳葉精巧細緻的形態美。
三句詩分寫柳樹的各部位,句句有特點.而第三句又與第四句構成乙個設問句。「不知細葉誰裁出?」——自問;「二月春風似剪刀。」——自答。
這樣一問一答,就由柳樹巧妙地過渡到春風.說裁出這些細巧的柳葉,當然也能裁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徵,是春的創造力的象徵.
這首詩就是通過讚美柳樹,進而讚美春天,謳歌春的無限創造力。
擴充套件資料:
比擬比擬就是把乙個事物當作另外乙個事物來描述、說明。
比擬的辭格是將人比作物、將物比做人,或將甲物化為乙物。運用這種辭格能收到特有的修辭效果:或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寫得神形畢現,栩栩如生,抒發愛憎分明的感情。
詩歌、**、散文、寓言、童話等經常使用比擬的辭格。
比喻比喻是一種常用的修辭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說明甲事物,是修辭學的辭格之一。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國古代稱為"比"、或者"譬(闢)。
著名文學理論家喬納森·卡勒為比喻下的定義:比喻是認知的一種基本方式,通過把一種事物看成另一種事物而認識了它。也就是說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點,發現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為人所熟知的特徵,而對甲事物有乙個不同於往常的重新的認識。
依據描寫或說明的方式比喻可分為"明喻(直喻)"、"暗喻(隱喻)"、"類喻"、"借喻"、"對喻"、'博喻"、"簡喻"、"詳喻"、'引喻"、"虛喻"。
4樓:芳芳
檬在女性中是十分受歡迎的,檸檬中含有極為豐富的營養物質,而且還有顯著的美容養顏功效。對檸檬的食用方法來說,單獨吃檸檬太酸,很多人都無法適應,最常見的食用方法就是將檸檬切片泡水喝,這樣不僅會降低它的酸味,還能最大程度的儲存它的營養物質,讓身體吸收
《詠柳》這首詩的前兩句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描寫了靜態的柳樹
5樓:匿名使用者
《詠柳》這首詩的前兩句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描寫了靜態的柳樹,歌頌了春天呈現的生機盎然的美景。
賞析:《詠柳》是盛唐詩人賀知章寫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是一首詠物詩。
詩的前兩句連用兩個新美的喻象,描繪春柳的勃勃生氣,蔥翠嫋娜;後兩句更別出心裁地把春風比喻為「剪刀」,將視之無形不可捉摸的「春風」形象地表現出來,不僅立意新奇,而且飽含韻味。
原文:詠柳
唐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註釋:碧玉:碧綠色的玉。這裡用以比喻春天嫩綠的柳葉。
妝:裝飾,打扮。
一樹:滿樹。一:滿,全。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數量詞在使用中並不一定表示確切的數量。下一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絛(tāo):用絲編成的繩帶。這裡指像絲帶一樣的柳條。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詩句譯文: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
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裡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作者簡介:
賀知章(659~744),唐代詩人,字季真,自號四明狂客,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市)人。證聖進士,入麗正殿書院修書,參加撰寫《六典》和《文纂》。後遷禮部侍郎,累遷秘書監,因而人稱「賀監」。
為人曠達不羈,有「清談風流」之譽。唐天寶三年(744)告老還鄉為道士。賀知章與張若虛、張旭、包融齊名,被稱為「吳中四士」。
《全唐詩》存詩十九首。其寫景之作,清新通俗,無意求工而有新意。
作者簡介:
賀知章(約659年- 約744年),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漢族,唐代著名詩人、書法家,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少時就以詩文知名。武則天證聖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狀元,授予國子四門博士,遷太常博士。
後歷任禮部侍郎、秘書監、太子賓客等職。
為人曠達不羈,有"清談風流"之譽,晚年尤縱,自號"四明狂客"、"秘書外監"。八十六歲告老還鄉,旋逝。屬於盛唐前期詩人,又是著名書法家。
與張若虛、張旭、包融並稱"吳中四士"。賀知章詩文以絕句見長,除祭神樂章、應制詩外,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清新瀟灑,著名的《詠柳》、《回鄉偶書》兩首膾炙人口,千古傳誦,作品大多散佚,今尚存錄入《全唐詩》共19首。
6樓:匿名使用者
詠柳中的妝條的意思是什麼?
詠柳一詩中前兩句用什麼的修辭手法,把翠綠的新葉比作什麼,把柳條比作什麼。後兩句用什麼的形式,把對柳
7樓:衡水遊龍
前兩句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翠綠的新葉比作碧玉,把柳條比作絲絛。
後兩句用設問的形式,把對柳樹的讚美引向對春風的讚美。
詠柳古詩前兩句是什麼描寫,後兩句是什麼描寫
8樓:默默她狠傷
詠柳的前兩句是靜態描寫,後
兩句是動態描寫。
首句「碧玉妝成一樹高」從內整體寫高高容的柳樹如同碧玉妝飾而成。是說婀娜玉立的柳樹像精美的碧玉裝扮而成的妙齡少女,千絲萬縷的枝條像少女盛裝上垂掛下來的綠色絲帶。用「碧玉」形容柳樹的嫩綠碧翠,突出它的顏色美。
第二句「萬條垂下綠絲絛」是寫柳枝,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描寫垂下的柳枝猶如萬千條絲帶,突出柳枝的輕柔美,表達出詩人驚喜、讚美和熱愛的情感。
第三句「不知細葉誰裁出」是寫柳葉,突出柳葉精巧纖細的形態美。這首詩句句有特點,句句有韻味。末尾兩句又構成設問,這種自問自答的方式,從寫柳樹巧妙地過渡到寫春風。
讚美春風是自然活力的象徵,是美的創造者。通篇自始至終都洋溢著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
這首詩的結構獨具匠心,由總到分,條理井然,語言流暢華美,新奇而貼切地運用比擬和比喻,使之成為詠物詩的典範作品。
9樓:楹鵼號
比擬bai和比喻 詩的前三句都du是描寫柳樹的zhi.首句「碧玉妝成一
dao樹高」是寫整體,說高高的柳版樹像是碧權玉妝飾成.用「碧玉」形容柳樹的翠綠晶瑩,突出它的顏色美.第二句「萬條垂下綠絲絛」是寫柳枝,說下垂披拂的柳枝猶如絲帶萬千條,突出它的輕柔美.
第三句「不知細葉誰裁出」是寫柳葉,突出柳葉精巧細緻的形態美.三句詩分寫柳樹的各部位,句句有特點.而第三句又與第四句構成乙個設問句.
「不知細葉誰裁出?」——自問;「二月春風似剪刀.」——自答.
這樣一問一答,就由柳樹巧妙地過渡到春風.說裁出這些細巧的柳葉,當然也能裁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徵,是春的創造力的象徵.
這首詩就是通過讚美柳樹,進而讚美春天,謳歌春的無限創造力
10樓:鏡花水月
前兩句 寫實,後兩句 寫虛
村晚古詩前兩句寫作順序,村晚這首詩前兩句寫什麼,後兩句又寫什麼
村晚 的寫景文bai字集中在du 一 二兩zhi 句,寫的是山村dao晚景。詩人把池塘 回山 落日三者有機地融合起答來,描繪了一幅非常幽雅美麗的圖畫。四周長滿青草的池塘裡,池水灌得滿滿的,太陽正要落山,紅紅的火球好像被山口咬住一樣,淹沒在冰涼的池水波紋中。村晚這首詩前兩句寫什麼,後兩句又寫什麼?南宋...
遊園不值前兩句和後兩句的寫作手法
遊園不值 宋代 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釦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應憐屐齒印蒼苔,小釦柴扉久不開 交代作者訪友不遇,園門緊閉,無法觀賞園內的春花。但寫得很幽默風趣,說大概是園主人愛惜園內的青苔,怕我的屐齒在上面留下踐踏的痕跡,所以 柴扉 久扣不開。將主人不在家,故意說成主人有意...
村晚這首詩前兩句寫什麼,後兩句又寫什麼
南宋詩人雷震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原文為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譯文 綠草長滿了池塘,池塘裡的水呢,幾乎溢位了塘岸。遠遠的青山,銜著彤紅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閃動著粼粼波光。那小牧童橫騎在牛背上,緩緩地把家還 拿著一支短笛,隨口吹著,也沒有固定的聲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