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任小笨
我父母那輩回不去就在十字路口為祖先打表燒些紙錢。但燒紙只是慰籍鬼道眾生,祖先如在其他道則無益。如果真欲盡孝,可這幾天在家為其讀誦《地藏經》回向,不但父母能得到超生離苦得樂,而且現世家庭也可得到:
土地豐壤。衣食豐溢。家宅永安。
無諸災難。無諸疾苦。諸橫消滅。
所求遂意。事事如意。去處盡通。
神鬼衛護。聰明利根。現存益壽。
先亡離苦。杜絕惡夢。出入平安。
眷屬歡樂…等諸多不可思議的利益。
清明節有哪些習俗?
2樓:小胖子不愛洗澡
1、踏青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習俗。踏青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即為春日郊遊,也稱「踏春」。一般指初春時到郊外散步遊玩。
踏青這種節令性的民俗活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源泉是遠古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這種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對後世影響深遠。
2、放風箏
風箏又稱「紙鳶」、 「鳶兒」,放風箏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風箏即是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屬於一種單純利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
3樓:困難解決局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那麼你知道清明節都有哪些習俗呢?
4樓:為誰為誰為
1、掃墓祭祖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為習俗。唐朝之後,寒食節逐漸式微,於是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節俗傳統。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
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2、踏青
清明前後正是踏青的好時光,所以成為清明節俗的一項重要內容。古時婦女平日不能隨便出遊,清明掃墓是難得的踏青的機會,故婦女們在清明節比男人玩得更開心,民間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說。
3、插柳
清明節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間,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人們踏青時順手折下幾枝柳條,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編成帽子戴在頭上,也可帶回家插在門楣、屋簷上。 插柳的習俗與避免疫病有關。
4、遊樂
清明節除了上述掃墓祭祖、踏青插柳的習俗之外,還有大量遊樂的風習,千百年來,倍受人們的喜愛,如延續至今的牽鉤、放風箏和盪鞦韆等,也還有曾盛行一時,惟今已不復見的射柳和蹴鞠(音:cù jū)。
5、牽鉤
「牽鉤」是古稱,其實就是現代的拔河運動。據說春秋時,楚國為了進攻吳國,以牽鉤這種運動來增強人民的體質。它主要是以一根麻繩,兩頭分為許多小繩,比賽時,以一面大旗為界,一聲令下,雙方各自用力拉繩,鼓樂齊鳴,雙方助威吶喊,熱鬧非凡。
6、放風箏
放風箏是清明節人們最喜愛的活動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將其病況寫或畫於紮製的風箏上,用線系著風箏在空中放飛,讓它飛至高空就拉線剪斷,疾病災難便會隨著風箏一起飛走。後來,風箏亦逐漸發展成廣為流行的郊遊娛樂活動。
7、盪鞦韆
鞦韆最早叫"千秋",盪鞦韆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樹椏枝為架,拴上彩帶,後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8、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射柳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裡,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6]
9、蹴鞠
清明節除了祭祖掃墓之外,還有各項戶外活動,像踏青、郊遊、盪鞦韆等等,在祭奠追思的感傷之餘,還融合了歡樂賞春的氣氛。在這些活動中,「蹴鞠」就是一項十分有趣的活動。蹴鞠,就是現在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
10、鬥雞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為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帝也參加鬥雞。
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6] 五代女詞人花蕊夫人有詩云:「寒食清明小殿旁,彩樓雙夾鬥雞場。
內人對御分明看,先睹紅羅被十床」。皇宮裡舉行鬥雞比賽,還用10床被子當作賭注,可見玩興極濃。
11、蠶花會
蠶花會 「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其中以洲泉的馬鳴廟和青石的雙廟諸的蠶花會尤為精彩隆重。馬鳴廟位於洲泉鎮西,在當地有「廟中之王」之稱,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台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
5樓:百度文庫精選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檢視完整內
原發布者:李鵬亞
清明節的風俗習慣
【篇一:清明節的由來、習俗、古詩、傳說】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乙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盪鞦韆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
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清明節的由來與傳說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乙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公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乙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32
6樓:羊舌來福許醜
各地過清明的風俗
舟山的清明節
掃墓舟山人俗稱上墳,到墳墓前祭奠先人。舊定海上墳時供品有乙個特色,許多菜餚系冷盤與涼拌菜,還有清明特色點心——青餅、條子糕皆可冷食,由此可以看出,寒食節的習俗雖早已式微,但它的精神仍保留在清明的食俗上,歷久不衰。
閩南的清明節
清明那一天,家家戶戶,都很早起來,預備香燭,煮幾碗菜飯(或用三牲酒醴),祭祀祖先。
等到晌午時候,就要行祭公祖的風俗了。公祖奉祀的地方,多在一鄉一社間的「宗祠」、「家廟」。凡該姓族屬子孫成丁以上(娶過妻的),便可進入祠廟享用筵席。
那家長鄉老,也趁著這時節,討論祠廟必要的事宜,所以他們認定這一天,為最重要的日子了。
山西的清明節
山西舊有「清明細雨催人哀,漠漠土番頭野花開,手端祭品肩扛鍬,都為先墳上土來」的民謠,生動地概括了時人的心情與掃墓的特點。
春天,民間多修補房舍,以防夏季雨漏。由活人聯想到死人,田間墳頭經過風吹雨淋,往往塌陷低落。清明時節上墳,最大的特點就是剷除墳頭雜草,用新土將墳堆加高加固,習慣稱為整修陰宅,表現了兒孫對先人的哀思。
清明節,晉南地區民間要蒸大饃,中夾核桃、紅棗、豆子之類,稱為子福。取意子孫多福,全憑祖宗保佑。家家還要做黑豆涼粉,切薄塊灌湯而食。
鏟萎蕤草,在炕蓆上搓拉,名曰驅蠍。晉東南地區,人人頭上插柳枝枯葉。婦女要用描金綵勝(頭飾)貼在兩鬢。
晉北地區,習慣生黑豆芽,並用玉公尺麵包黑豆芽餡食用。晉西北地區講究用黍公尺磨面作餅,俗稱「攤黃兒」,呂梁地區在清明後一天,要接女邀婿,俗稱「清新火」。
7樓:錢駿奇粘芙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
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在古時,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三月節」
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1]
鬼最怕的七種人
8樓:匿名使用者
1、木匠:木匠是手工業者的代表,在古代是被看做神明的。尤其魯班,是供奉的物件,而木匠的墨盒,也就是用來畫直線的墨盒,更是鬼所害怕的東西,因為墨盒集中了人類的智慧型。
2、屠戶:屠戶因為宰殺牲畜很多,所以身上有惡氣和牲畜的怨氣,所以鬼不敢近身,屠戶的刀也是辟邪之物。
3、泥瓦匠:泥瓦匠也是手工業的代表,泥瓦匠的泥抹子也是辟邪之物。
5、孕婦:傳說女人懷孕後,頭頂會有三層金光護體,這是由於孕婦在人生生世世的迴圈中扮演了乙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她負責把轉世投胎的魂魄帶到人間,因此,鬼是根本無法威脅到孕婦的。不僅如此,鬼看到孕婦一般都緊張得大喊:
哎呀,嚇死我啦。接著跑得無影無蹤。
6、骯髒的人:原因我忘記了,但是應該沒記,因為當年聽說這樣乙個說法曾經暗下決心再也不洗澡了,後來想了想,這樣下去的結果搞不好比遇到鬼還慘,於是就放棄了。
7、得道高僧:根據可靠資料,鬼兒也怕得道高僧!齊天大聖也怕唐三藏,何況是一般的小鬼!
9樓:張豔歌
人不要臉,鬼都害怕,不是有句話嗎,人至賤則無敵
鬼也是人變的,也有人性的弱點。鬼所怕的,其實只有三種人,而非七種。其一曰:
古代的有錢人。因為那時的有錢人遇到鬼,往往把它捉了去,讓它為自己推磨,這差事並不好幹,常常會累得死去活來。所以自古便有「有錢能使鬼推磨」的說法(當然,現在是文明時代,除了有個別的還在圍獵**以外,這樣的壞人是漸漸地很少了)。
其二曰:不要臉的人。臉都沒有了,血糊淋剌的,自然比鬼都嚇人。
鬼還有個臉面,它連臉都不要了,其奈我何。因此,民間就有「人不要臉,鬼都害怕」的諺語。其三曰:
「惡人」。這是古往今來「鬼都害怕」的。
10樓:島力盼
鬼並不怕人,因此他們根本不在乎你是幹什麼的,鬼道也受紀律或有鬼法約束的,他不能憑藉自己做鬼後就擁有的五通(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去隨隨便便害人,害人的是厲鬼,或者是孤魂野鬼,而且這些鬼也是跟你前世今生有孽緣的,就是俗話是的,不是冤家不聚頭。家家戶戶都有鬼的,那叫保家仙,因為我們同他們不是生活在同一維次,所以我們看不到他們,所謂身正不怕影子歪,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乙個人要是坦坦蕩蕩,一身正氣,心地善良,鬼,又何所懼?!
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都有那些傳統的春節習俗
除夕,是一年的最後一天,為 月窮歲盡之日 故又叫 除夕 而北京人俗稱大年三十兒。老北京人們歷來將 年夜 視為正式的年禧,因為它正是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 的時候,許多送舊迎新的重大慶典都在這天舉行。漢族 大年初一,人們不掃地,不向外潑水,不走後門,不打罵孩子 相互祝賀新年吉祥富貴,萬事如意。正月是...
大年三十要守歲不能睡覺,這個習俗是由何而來呢?
春節守歲是因為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直至新年黎明的到來,所以要守歲。年三十守歲,不能睡覺,不知來歷,但是我j記事起,每到春節就聽到奶奶說不睡覺,守歲!一直也覺得好奇。中國民間在歲除有守歲的習慣,吃罷團圓飯,灶具要洗得乾乾淨淨,以備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這個我家也是每年都守夜不睡,反正是從我家族中傳下...
明天是大年三十了,也就是除夕。該說過年好,還是新年快樂
個人 認為 過年好 過年好 是人們在中華民族最為隆重的傳統節日 春節 期間,在與親朋好友見面時最常使用的一句問候語。其含義與 新年快樂 近似,但更具中國特色,更富有親切感。應該是過年好,新年快樂是陽曆1月1日時才說的,過年好是陰曆1月1日說的 在北方,是大年三十早上說過年好,還是初一早上說過年好 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