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亡靈之奴
「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時期經過激烈競爭而成為霸主的諸侯。春秋時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權威,反而依附於強大的諸侯。一些實力大的諸侯國為了爭奪霸權,相互征戰,爭做霸主,先後出現了春秋五霸。
(僅供參考,我不敢肯定是這個問題的答案。)
2樓:關關不小
在中國古代周朝分西周東周,東周又分春秋戰國。春秋五霸就是說在春秋時期先後稱霸並的到周天子承認的五位諸侯王,他們分別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宋襄公;一說為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廬和越王勾踐。他們的出現一方面維護了周天子的統治,也從一定程度上確保了和平
3樓:淺唱
春秋五霸是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 指五諸侯
4樓:殷成桂
春秋五霸確定當時社會秩序,保護當時生產的發展,維護華夏文化,同時為了爭霸,各國紛紛進行一些改革,有利社會發展。
什麼讀春秋呀,春秋五霸啊,春秋是個時
5樓:匿名使用者
讀春秋的春秋是一部史書,《春秋》是中國現存的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按年記載了春秋時魯國從隱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或十六年間(前 722~前481或前479)的歷史大事。
春秋五霸的春秋是指春秋時期。春秋時期是中國歷史奴隸社會的瓦解時期。自西元前770年至西元前476年這段歷史時期,史稱"春秋時期"。
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報導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
春秋時期開始於西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於西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戰國前夕,總共295年。
6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時期是中國歷史西周奴隸社會的瓦解時期。自西元前770年至西元前476年這段歷史時期,史稱「春秋時期」。
關於「春秋五霸」人物說法,下列正確選項是(多選)------急急急!!!!!!
7樓:盛世明月
ab兩個都是
因為有兩種說法,為什麼有兩種說法原因我不知道,但是ab兩個所提到7個人都稱了霸(順便說一下宋襄公之所以稱霸,不是因為國力強,而是因為他很仁義,所以後人便將他列入春秋五霸中)所以是ab兩個都是!
8樓:月月月
都是錯了 貌似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楚莊王
9樓:李三恆
a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 秦穆公和楚莊王
描寫春秋五霸的文章 急急急
10樓:匿名使用者
從西元前770年到前476年,歷史上稱為春秋時代。在這二百九十多年間,社會風雷激盪,可以說是烽煙四起,戰火連天。僅據魯史《春秋》記載的軍事行動就有四百八十餘次。
司馬遷說: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jì)者,不可勝數。」相傳春秋初期諸侯列國一百四十多個,經過連年兼併,到後來只剩較大的幾個。
這些大國之間還互相攻伐,爭奪霸權。春秋時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權威,天子反而依附於強大的諸侯。一些強大的諸侯國為了爭奪霸權,互相征戰,爭做霸主,先後稱霸的五個諸侯叫做「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是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 秦穆公和楚莊王。此說見之於《白虎通·號篇》。 另一種說法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hé lǚ),越王勾踐。
此說見之於王褒的《四子講德文》。 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促進國家的統一,「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最先成為霸主。齊桓公是西元前685年即位的。
他在政治、經濟上作了一系列改革,使齊國強大起來。齊桓公採用管仲的意見,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即在尊重周王室的名義下,團結其他諸侯,抗擊威脅中原的周邊少數民族,還出兵阻擋北上的南方強國楚,在諸侯國中樹立了威信。後來,齊恆公召集諸侯國在蔡丘會盟,周王室也派人參加,正式承認了齊恆公的霸主地位。
接著稱霸的是晉文公。西元前633年,楚成王率領楚、鄭、陳等園軍隊圍攻宋國都城商丘(今河南商丘縣南)。宋國派人到晉國求救。
晉文公採納了部下的正確意見。爭取了齊國和秦國參戰,壯大了自己的力量。而後,又改善了晉同曹、衛的關係,孤立了楚國。
這時,楚國令尹(官名,相當於宰相)子玉大怒,發兵進攻晉軍。 晉文公為了避開楚軍的鋒芒,以便選擇戰機,命令部隊向後撤退九十裡。古代軍隊行軍三十里叫做一舍,九十裡就是三舍。
晉軍「退避三舍」,後撤到衛國的城濮(今山東省憋縣)。城濮離晉國比較近,補給**很方便,又便於會合齊、秦、宋等盟**隊,集中兵力。西元前632年4月, 晉楚兩軍開始決戰。
晉軍誘敵深入,楚軍陷入重圍,全部被殲。城濮之戰創造了在軍事上先退讓一步,後發制人的著名戰例。此後,晉文公請來周襄王,在踐土(今河南廣武)和諸侯會盟。
周天子策封晉文公為「侯伯」(諸侯之長),並賞賜他黑紅兩色弓箭,表示允許他有權自由征伐。晉文公成了中原霸主。 齊桓公去世後,宋襄公一心想成為霸主。
周襄王十三年(西元前六三九年)春,宋、齊、楚三國國君相聚在齊國的鹿地。宋襄公一開始就以盟主的身份自居,認為自己是這次會議的發起人,同時又認為自己的爵位也比楚、齊國君高,盟主非已莫屬。但是楚成王令楚兵把宋襄王拘押起來,然後指揮五百乘大軍浩浩蕩蕩殺奔宋國。
最後宋襄公被楚國抓走後又放掉。急功近利,空講仁義是他失敗的地方,但講信用而以仁義待人,卻使他位列春秋五霸之一。不過有名無實,不能算真正的霸主。
在齊國稱霸時,楚國因受齊國抑制停止北進,轉而向東吞併了一些小國,國力強盛。齊國巨集落後,楚國便向北擴張與晉國爭霸。西元前598年,楚莊王率軍在邲(今河南鄭州)與晉軍大戰,打敗晉軍。
中原各國背晉向楚,楚莊王又成為中原霸主。 晉國稱霸的時候,西部的秦國也強大起來。秦穆公企圖向東爭霸中原,但由於向東的通路為晉所阻,便向西吞併十幾個小國,在函谷關以西一帶稱霸,史稱「稱霸西戎」。
「兼國十二,開地千里」(《韓非子·十過篇》)。 以後,吳國、越國相繼強大, 爭霸於東南。西元前494年,吳王夫差進攻越國,圍困越王勾踐於會稽(今浙江紹興),迫使越國屈服。
接著又打敗齊軍。西元前482年,在黃池(今河南封丘附近)與諸侯會盟,爭得了霸權。越王勾踐自被吳國打敗後,臥薪嘗膽,立志報仇,經過幾十年努力,轉弱為強,滅了吳國。
勾踐乘勢北進,與齊、晉等諸侯會盟於徐(今山東膝縣),成為霸主。 諸侯大國爭霸,說明了周朝王權的削弱。自西元前770年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以後,周朝王室更加衰微。
從前是天子統帥諸侯,「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現在這些權力都落到諸侯手裡,「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扎樂征伐自大夫出」,甚至於「陪臣執國命」。新興地主階級紛紛起來奪權了。
周朝奴隸制處於「禮壞樂崩」的境地。 不過以最終結果來看,宋襄公和吳王闔閭都是不能入選五霸的。綜合歷史上的兩種說法,剔除名不副實者,齊桓公姜小白、晉文公姬重耳、楚莊王羋旅、秦穆公嬴任好、越王勾踐這五位雄主才堪為真正意義上的「春秋五霸」!
描寫春秋五霸的文章 急急急 10
11樓:匿名使用者
從西元前770年到前476年,歷史上稱為春秋時代。在這二百九十多年間,社會風雷激盪,可以說是烽煙四起,戰火連天。僅據魯史《春秋》記載的軍事行動就有四百八十餘次。
司馬遷說: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jì)者,不可勝數。」相傳春秋初期諸侯列國一百四十多個,經過連年兼併,到後來只剩較大的幾個。
這些大國之間還互相攻伐,爭奪霸權。春秋時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權威,天子反而依附於強大的諸侯。一些強大的諸侯國為了爭奪霸權,互相征戰,爭做霸主,先後稱霸的五個諸侯叫做「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是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 秦穆公和楚莊王。此說見之於《白虎通·號篇》。
另一種說法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hé lǚ),越王勾踐。此說見之於王褒的《四子講德文》。
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促進國家的統一,「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最先成為霸主。齊桓公是西元前685年即位的。他在政治、經濟上作了一系列改革,使齊國強大起來。
齊桓公採用管仲的意見,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即在尊重周王室的名義下,團結其他諸侯,抗擊威脅中原的周邊少數民族,還出兵阻擋北上的南方強國楚,在諸侯國中樹立了威信。後來,齊恆公召集諸侯國在蔡丘會盟,周王室也派人參加,正式承認了齊恆公的霸主地位。
接著稱霸的是晉文公。西元前633年,楚成王率領楚、鄭、陳等園軍隊圍攻宋國都城商丘(今河南商丘縣南)。宋國派人到晉國求救。
晉文公採納了部下的正確意見。爭取了齊國和秦國參戰,壯大了自己的力量。而後,又改善了晉同曹、衛的關係,孤立了楚國。
這時,楚國令尹(官名,相當於宰相)子玉大怒,發兵進攻晉軍。
晉文公為了避開楚軍的鋒芒,以便選擇戰機,命令部隊向後撤退九十裡。古代軍隊行軍三十里叫做一舍,九十裡就是三舍。晉軍「退避三舍」,後撤到衛國的城濮(今山東省憋縣)。
城濮離晉國比較近,補給**很方便,又便於會合齊、秦、宋等盟**隊,集中兵力。西元前632年4月, 晉楚兩軍開始決戰。晉軍誘敵深入,楚軍陷入重圍,全部被殲。
城濮之戰創造了在軍事上先退讓一步,後發制人的著名戰例。此後,晉文公請來周襄王,在踐土(今河南廣武)和諸侯會盟。周天子策封晉文公為「侯伯」(諸侯之長),並賞賜他黑紅兩色弓箭,表示允許他有權自由征伐。
晉文公成了中原霸主。
齊桓公去世後,宋襄公一心想成為霸主。周襄王十三年(西元前六三九年)春,宋、齊、楚三國國君相聚在齊國的鹿地。宋襄公一開始就以盟主的身份自居,認為自己是這次會議的發起人,同時又認為自己的爵位也比楚、齊國君高,盟主非已莫屬。
但是楚成王令楚兵把宋襄王拘押起來,然後指揮五百乘大軍浩浩蕩蕩殺奔宋國。最後宋襄公被楚國抓走後又放掉。急功近利,空講仁義是他失敗的地方,但講信用而以仁義待人,卻使他位列春秋五霸之一。
不過有名無實,不能算真正的霸主。
在齊國稱霸時,楚國因受齊國抑制停止北進,轉而向東吞併了一些小國,國力強盛。齊國巨集落後,楚國便向北擴張與晉國爭霸。西元前598年,楚莊王率軍在邲(今河南鄭州)與晉軍大戰,打敗晉軍。
中原各國背晉向楚,楚莊王又成為中原霸主。
晉國稱霸的時候,西部的秦國也強大起來。秦穆公企圖向東爭霸中原,但由於向東的通路為晉所阻,便向西吞併十幾個小國,在函谷關以西一帶稱霸,史稱「稱霸西戎」。「兼國十二,開地千里」(《韓非子·十過篇》)。
以後,吳國、越國相繼強大, 爭霸於東南。西元前494年,吳王夫差進攻越國,圍困越王勾踐於會稽(今浙江紹興),迫使越國屈服。接著又打敗齊軍。
西元前482年,在黃池(今河南封丘附近)與諸侯會盟,爭得了霸權。越王勾踐自被吳國打敗後,臥薪嘗膽,立志報仇,經過幾十年努力,轉弱為強,滅了吳國。勾踐乘勢北進,與齊、晉等諸侯會盟於徐(今山東膝縣),成為霸主。
諸侯大國爭霸,說明了周朝王權的削弱。自西元前770年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以後,周朝王室更加衰微。從前是天子統帥諸侯,「禮樂征伐自天子出」。
現在這些權力都落到諸侯手裡,「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扎樂征伐自大夫出」,甚至於「陪臣執國命」。新興地主階級紛紛起來奪權了。周朝奴隸制處於「禮壞樂崩」的境地。
不過以最終結果來看,宋襄公和吳王闔閭都是不能入選五霸的。綜合歷史上的兩種說法,剔除名不副實者,齊桓公姜小白、晉文公姬重耳、楚莊王羋旅、秦穆公嬴任好、越王勾踐這五位雄主才堪為真正意義上的「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是哪五霸,取得霸主地位的先後順序是?
先後取得霸主地位的是齊桓公 宋襄公 晉文公 秦穆公 楚莊公。望,謝謝!教科書上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春秋五霸最先稱霸的是誰?春秋五霸中最先稱霸的是齊桓公。至於為什麼齊桓公能夠脫穎而出最先稱霸,主要是因為當時齊國的實力比較強大。下面,就來簡單的介紹一下其中的原因吧。首先來說,齊國地理位置特...
歷史上成為春秋五霸之首的是哪一位
春秋五霸之首是齊桓公,主要原因是有管仲。齊桓公,春秋時齊國國君。姜姓,名小白。他在位期間 西元前685年一前643年 選賢任能,改革齊政,使國富兵強,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乙個霸主。齊桓公稱霸講的是齊桓公在位期間,桓公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 兵民合一的制度,齊國逐漸強盛。...
齊桓公為什麼能成為五霸中的首霸,齊桓公愛吃愛玩又愛美女,為何還能成為春秋首霸?
因為當時齊國盛產食鹽,經濟富庶,是東方的乙個大國。管仲改革。積極改革內政,發展生產 以 尊王攘夷 為號召,擴充疆界,發展齊國勢力。多次召集諸侯會盟,攻滅一些小國 齊桓公相容幷蓄,虛懷若谷,有博大胸懷 齊桓公為什麼能成為五霸中的首霸?任用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 一 兵民合一的制度,齊國逐漸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