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有戒 定慧三種境界,那何為靜,生活中又該如何做到這三種境

2021-03-21 23:44:51 字數 5653 閱讀 4570

1樓:數字仍

戒定慧此三者稱為三學。戒者防身之惡。定者靜心之散亂。

慧者去惑證理也。五燈會元曰:「法要有三:

曰戒定慧。唐宣宗問弘辨禪師曰:云何名戒?

對曰:防非止惡謂之戒。帝曰:

雲何為定?對曰:六根涉境,心不隨緣名定。

帝曰:雲何為慧?對曰:

心境俱空,照覽無惑名慧。」名義集四曰:「防非止惡曰戒,息慮靜緣曰定,破惡證真曰慧。

」學此三法而到涅槃,故云三學。若人防止三業之邪非則心水自澄明,是由戒而生定者。心水澄明,則自照永珍是由定而生慧者。

此三者次第相生。入道之關鍵也。玄義三下曰:

「增三數明行者,謂戒定慧。此三是出世梯橙,佛法軌儀。」三藏法數九曰:

「如來立教,其法有三:一曰戒律,二曰禪定,三曰智慧型。然非戒無以生定,非定無以生慧,三法相資,不可缺一。

」戒是戒止惡行,定是定心一處,慧是破妄證真。戒能伏貪愛心;定能伏嗔恚心;慧能伏邪痴心。持此戒定慧三法,能對治三毒,成就佛果,所以佛經上稱之為「三無漏學」。

靜: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二十二頁雲:云何第二靜行相?謂於永斷眾苦靜中,正觀行相。

二解 如四行了滅諦相中說。

在生活中要做到三學:

[一、戒學],戒者,禁戒也。謂能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惡業,故名戒學。

[二、定學],定者,禪定也。謂能攝散澄神,見性悟道,故名定學。

[三、慧學],慧者,智慧型也。謂能斷除煩惱,顯發本性,故名慧學。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是那三種境界」是什麼意思?

2樓:大古變光

1.出處:出自王國維的《人間詞話》。

《人間詞話》雲:

2.解析:  

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昨天晚上,猛烈的西風,連碧綠的大樹上的樹葉也被吹得凋落,這樣的迷惘,這樣的淒涼。人一直在找尋著生命的意義,生命的源頭,可是,看到的卻只是物質的變幻,時間的持續,空間的挪移,世事的變遷,而人的心也隨之逐流。在**才是盡頭,而心底卻是無盡的迷惘。

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人為了自己的目標,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而堅定的在定向的道路『不悔』的奔走,甚至直到自己的身體困乏了,也不停歇。其實累了,人『憔悴』了,心靈和精神更迷失在自己所謂的理想世界裡,而靈魂卻迷失了。

就是上面一直講的宇宙唯一真理。一種超越時間空間思想的表達,乙個人一直尋覓自己存在的意義,對自己坦白,而不想再繼續茫然的生活,在美好的生活中只有找到意義才會喜樂,否則,更美好的氣氛而感受不到人生的美好的感覺,又有甚麼用?直至他能除卻五官意識,『驀然回首』想起過去的經歷中而頓悟到的人生的真諦。

當人回到源頭,才找回自我,找到真相,最終豁然開朗,回歸自然。一切本來就從未離開過源頭,卻因為『燈火』而迷失在黑暗中,所以此刻他『嘲笑』的是他自己』愚笨『,但同時事實上這是何等的驚喜。

表面上看,《人間詞話》與中國相襲已久之詩話,詞話一類作品之體例,格式,並無顯著的差別,實際上,它已初具理論體系,在舊日詩詞論著中,稱得上一部屈指可數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詞論界裡,許多人把它奉為圭臬,把它的論點作為詞學,美學的根據,影響深遠。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是晚清以來最有影響的著作之一。

王國維以「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高度評價了李煜的詞,說它「神秀」,韋莊的詞被稱為「骨秀」,溫庭筠的詞稱作「句秀」。

佛說人生三種境界是什麼意思

3樓:aaa**王

這是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第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何為戒、定、慧三學?

4樓:匿名使用者

補充:戒、定以及~不作一切善惡事;勤打掃自己的心地;是自渡。慧以及~常做善事;是自渡渡他。

5樓:匿名使用者

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是佛教三無漏學,也是修行根本.所以佛說要以戒為師.

6樓:狄厚抗亦凝

南無阿彌陀佛

求生淨土南無觀世音菩薩

消災降福

十法界中的菩薩有幾個等階?十法界中的佛相當於圓教哪個等位的菩薩

7樓:

阿彌陀佛!

您的問題很深,不是一般人能夠回答的,引用淨空老法師的論述,雖不完全切題,但可以做為參考。

淨空法師:十法界裡面的佛,沒見性

摘自淨空法師《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2009/7/29 台灣

從戒得定,「戒為定體」,定到一定的程度,他就開智慧型,「慧為定用」,這樣才能夠攝受一切眾生,自然的,沒有絲毫勉強,就像父母關心嬰兒一樣,不附帶任何條件,這叫親,這愛叫親愛。『攝生德』離不開智慧型與慈悲。所謂『大智照真名為質直』,「質」是本質,「直」是正直,在菩提心裡麵叫真誠心。

世尊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面跟我們講的發菩提心,菩提心是三心,這個三心是講體、講用。菩提心的體就是真誠,用裡面又分兩種,自受用跟他受用,自受用叫深心,他受用叫迴向發願心,經上說的。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也給我們講菩提心,也講三種,名稱不一樣,意思一樣。

把經論合起來看,意思就更清楚,論裡面講菩提心的體叫直心,就是此地講的質直,直心是道場。直是什麼意思?沒有彎曲,完全是它的本質,沒有絲毫東西摻雜在裡頭,純真無妄,真心。

它的作用,自受用也叫深心,跟經上講的名稱完全相同;他受用,他受用叫大悲心,經上講的迴向發願心,論上講的大悲心,就是大慈悲。合起來講,這意思就很容易體會。

真心從哪來的?從智慧型出來的。智慧型不現前,哪有菩提心!

世尊在經上告訴我們,阿羅漢沒發菩提心,闢支佛沒發菩提心。為什麼?智慧型沒現前,自性般若智慧型沒現前。

在三德秘藏裡面,阿羅漢只有解脫,不是究竟圓滿的解脫,解脫是自在,他得了一些自在,不是究竟圓滿,法身他沒有證得,般若智慧型沒有現前,他有沒有定?有定,他定功還不夠。在愣嚴會上,釋迦牟尼佛講阿羅漢的定叫第九定,超出六道。......

再深乙個層次,闢支佛所證的,第十個等級,闢支佛所證的,智慧型還沒有開。再深一級,第十乙個層次,菩薩。第十二個層次,佛,十法界裡面的佛,沒見性,智慧型不開,所以他沒有證得法身,般若智慧型不現前,他能得什麼?

能得解脫,不是圓滿的解脫,古人有講,他得半個解脫。再深一層的定功,就出了十法界,到第十三個層次,出十法界,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般若智慧型現前,大智照真。

什麼人發了菩提心、真髮菩提心?初住菩薩。十法界裡面的四聖法界都沒有真正發菩提心。

四聖法界裡面的佛菩薩也有發菩提心,相似位,不是真實位,相似。天台大師講六即佛,講十法界裡面的佛叫相似即佛。我們六道裡面,初學佛的人像我們這個,我們這是叫名字即佛,有名無實。

真修行,真的相應,這叫觀行即佛,他真正在修觀,真正在修行,觀行。觀行再提公升,相似,這十法界裡頭。出了十法界,真的,那不是相似,雖是真的,沒有圓滿,叫分證即佛,他是真的,他沒有圓滿。

所以分證是從初住到等覺,都叫分證,四十乙個位次,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華嚴經》上說的,分證即佛。最後乙個,那是究竟即佛,那是究竟圓滿。也就是說,無始無明習氣斷盡了,常寂光現前,究竟即佛。

天台大師跟我們講佛,佛有六種。前清時候,慈禧太后叫人家稱她為「老佛爺」,那是有名無實,那叫做名字即佛。日本這個皇帝稱「天皇」,名字天皇,他不是真的天人,他還是凡夫,名字即中。

由此可知,『柔和質直』最低的層次是什麼人?是真正發菩提心的人,在《華嚴經》裡面是圓教初住菩薩,他已經超越十法界。換句話說,一發菩提心就超越十法界;菩提心沒有發,他在十法界裡面,他出不去。

見思煩惱不斷,他出不了六道輪迴,見思煩惱斷了,六道輪迴就沒有了,這諸位一定要記住。見思煩惱是什麼?我們只要把綱領記住,常常想想自己有沒有,身見有沒有?

還把身體當作自己。邊見有沒有?邊見就是對立,我還有沒有對立的念頭,我有沒有跟人對立,跟哪些事對立,跟一切萬物對立,有對立你就曉得見惑沒斷。

還有沒有成見?自以為是,因上的成見叫戒取見,果上的成見叫見取見,還有沒有?最後乙個邪見,不屬於上面四大類的,所有一切錯誤的知見都叫邪見,這見惑。

這五樣東西都沒有了,你才是須陀洹,《華嚴經》上講初信位的菩薩,信位是小學,小學一年級,你才入一年級,這五個都沒有了。這五樣東西都沒有了,要問我自己,我是不是真的到這個境界?到這個境界可以由試驗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到了。

如果是真的到了,我們六種能力有兩個恢復,就是六通,須陀洹恢復兩種,天眼、天耳。天眼,功夫雖然不大,但是一般人看不到的你能看到,一般人聽不到的你能聽到,天耳、天眼通了,初果。如果證到二果,又有兩樣神通出現,他心、宿命。

宿命就是知道自己過去未來,宿命;他心,別人心裡想什麼,你知道,你只要一作意,作意是我一注意,他心裡想什麼,你馬上就知道。你要不作意的時候,你就不知道;一作意,我想知道,馬上就知道,這是他心通。如果證得三果,又得到乙個,神足通。

神足通就是變化,《西遊記》孫悟空七十二變,你能夠變化,你能夠分身;你到外面去旅行不要交通工具,我想到美國,我這一念已經跨過太平洋,已經到美國。到四果阿羅漢,最後一種神通叫漏盡通現前。漏盡通是思惑斷盡,貪瞋痴慢疑沒有了,就是這十條,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貪、瞋、痴、慢、疑,這十條統統斷掉了,超越六道,六道就沒有了。

由此可知,六道從**來的?六道就這十條來的。這十條裡頭你有一條,其餘九條統統都有,你就出不了六道。

你要想真出六道,那這十條你要把它斷盡,統統放下,證阿羅漢果。統統放下了,遇到淨土法門,唸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生方便有餘土,他不在同居土。同居土是六道凡夫去往生的,超越六道,不在同居土,在方便有餘土。

由此可知,十法界裡面,六道是同居土,四聖法界是方便有餘土,釋迦牟尼佛的方便有餘土。超越十法界,阿彌陀佛有實報莊嚴土,釋迦牟尼佛也有實報莊嚴土。這些事實真相,我們愈來愈清楚。

求關於佛教的句子和詞語。

8樓:渡海之舟

佛經中經典的句子和詞語,比比皆是。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能總攝所有教義。

「南無阿彌陀佛」名號能勝一切經一切咒一切謁。

佛家所有經典語錄

9樓:匿名使用者

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語出〈阿含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四聖諦。何等為四?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

——語出〈雜阿含經〉

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

聖**如是觀者,厭於色,厭受、想、行、識,厭故不樂,不樂故得解脫,解脫者真實智生: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語出〈雜阿含經〉

佛告比丘:「有八正道,能斷愛欲,謂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語出〈阿含經〉

一切為天下,建立大慈意,修仁安眾生,是為最吉祥。

《法句經·吉祥品》

愛人如愛己,率已以隨人。

《四十華嚴》卷十二

為諸眾生除無利益,是名大慈;欲與眾生無量利樂,是名大悲;於諸眾生心生歡喜,是名大喜;自捨己樂,施與他人,是名大舍。

《涅盤經·梵行品》

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隨成就眾生淨,則佛土淨。

《維摩經·佛國品》

莫輕小惡,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凡罪充滿,從小積成。

莫輕小善,以為無福,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凡福充滿,從纖纖積。

《法句經》

王國維將做學問分為了三種境界,第二種境界是什麼之境

王國維在 人間詞話 裡談到了治學經驗,他說 古今之成大事業 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第一種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詞句出自晏殊的 蝶戀花 原意是說,我 上高樓眺望所見的更為蕭颯的秋景,西風黃葉,山闊水長,案書何達?在王國維此句中解成,做學問成大事業者,首先要有執著的追求,登...

愛情由低到高分為三種境界,要怎樣來判斷呢?

愛情最低的境界是兩個人剛在一起時,相互隱瞞,只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對方。第二個境界是認識中期,你們開始真正了解對方的時候。而第三個最高境界就是,你們已經很熟悉了,並且渴望餘生都能夠在一起生活。用自己的感受來判斷。如果感到精神世界滿足,精神世界充足,那就是最好的境界。我覺得要根據兩人的世界觀 未來...

易經的有哪三種意義,易經的 易 有哪三種意義

易字的組成時上日和下月,易經是用日月的運動規律來研究世界上一切運動規律的一門學問,選擇領悟學堂 易經 中的易是什麼意思?易 字,一說為 簡易 之義 另一說為 變易 之義,意為以揲蓍數目之變,推求問事之變,藉以釋疑。易 前 周 字,一說指周代人的筮法 一說指周遍之易,即探求普遍的變易法則。漢代人所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