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漫閱科技
《荒政》十八卷。從篇幅上看,這一部分佔了全書的三分之一。其中《備荒總論》半版卷引權用了《癿梁傳》、《荀子》、《管子》、晁錯、陸贄、蘇軾等大量古今文獻中的救荒言論,以闡明「有備無患」和「人定勝天」的思想主旨,強調預防為主。
《備荒考》二卷半分別列舉了從隋到明歷代備荒賑災的措施,以及一些具體的渡災辦法。最後是《救荒本草》十四卷和《野菜譜》一捲,收錄了可以代食充飢的草、木、糧、果、菜類數百種,供災荒時採用。
《農政全書》介紹了哪些方面的內容?
2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徐光啟,字子光,上海人。生於公元2023年4月24日,死於2023年11月8日,終年72歲。
徐光啟勤奮好學,靠堅韌不拔的毅力和事必躬親的精神,在農學、天文學、數學等方面,均作出了卓越貢獻。
徐光啟對我國科學技術發展所作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但他付出的勞動最多、取得成就最突出的還是對農學方面的研究。《農政全書》就是他畢生從事農學研究的見證。
《農政全書》是徐光啟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全面總結了我國2000多年來農業科學的成果,並吸收西方農業科學知識,寫成的我國古代的一部農業百科全書。
《農政全書》70多萬字,篇幅比北魏的《齊民要術》多7倍,比元代的王禎《農書》多6倍,所引文獻達230種。在我國古代農書中,它的篇幅之大,可稱空前。
《農政全書》共六十卷,分為農本、田製、農事、水利、農器、樹藝、蠶桑、蠶桑廣類、種植、牧養、製造、荒政十二目(或稱十二個大類)。
《農本》目,有《經史典故》、《諸家雜論》、《國朝重農考》三卷,為全書的總論部分。
《田製》目,包括《井田考》、《田製篇》兩卷,研究了歷代農業田畝制度。
《農事》目,分《營政》、《開墾》、《授時》、《占候》四部分,共六卷。《營政》是談田間管理的生產技術,分上、下捲;《開墾》也是上、下捲,為該目的重點。《授時》、《占候》是講氣象學的。
《水利》目,共有九卷,包括水利工程、農田水利和《泰西水法》三部分內容。「水利者,農之本也」,「無水則無田矣」,這是徐光啟農田水利建設的指導思想。《泰西水法》是他翻譯的水利專著。
《農器》為四卷,是專論農業生產工具的製造和使用方法的,並附有圖譜。
《樹藝》目共六卷,分為谷、(luǒ)、蔬、果四部分,是講穀物、瓜果、蔬菜種植物方面的。
《蠶桑廣類》目,分為「木棉」和「麻」兩卷,是講木棉、麻類(苧麻、**、檾麻、葛麻)的種植和利用的。
《種植》目,分為四卷,有《種法》、《木部》、《雜部》三部分內容。《木部》講述了榆、松、烏桕、漆等30種樹木的栽植方法;《雜部》分上、下兩卷,講述竹、菜、菊、紅花、紫草等20餘種植物的栽培方法。
《牧養》和《製造》各一捲。前者談馬、牛、豬、羊等家畜的牧養,以及養狗、養貓、養魚、養蜂的方法;後者介紹了鹽、醬、醋、鹹菜等的製作方法。
《荒政》為全書的最後一目,分為《備荒總論》、《備荒考》、《救荒本草》、《野菜譜》等幾個部分,共十八卷,佔全書近1/3,足見作者用心之良苦。
《屯墾》、《水利》、《荒政》三項,則是全書的重點,體現了他屯墾立軍、水利興農、備荒防災、發展農業的思想,也是他當時用來振興農業的三項政治措施,這是《農政全書》不同於其他農書的顯著特點之一。書名也可能由此而來。
徐光啟寫《農政全書》,雖然重於農政,但他也沒有忽視科學技術。在本書中,他對這一時期的農業生產經驗作了全面的總結。其主要貢獻有:
(1)系統地總結了棉花、甘薯的栽培經驗。棉花栽培上,他總結了「精揀核、早下種、深根短稈、稀科肥壅」14字訣的經驗;在甘薯上,他總結了甘薯的農藝特點,提出了「甘薯十三勝」。同時,介紹了各種無性繁殖的方法和用種子繁殖的設想。
(2)系統地總結了蝗蟲的生活史,提出了清治蝗蟲滋生地來**蝗害的設想和其他撲滅蝗蟲的方法。
(3)介紹了西方科學知識。如在農田水利上介紹「泰西水法」便是一例。因此,徐光啟及其《農政全書》在我國農業科學技術史上,具有最早傳播西方近代科學知識的歷史地位。
《農政全書》該著作是一部怎樣的書?其作者被後世譽為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農政全bai書》共60卷,du內容巨集富,計zhi有農本、田製、農事、dao水利、農器、樹藝、回
蠶桑、蠶桑廣答類、種植、牧養、製造、荒政等12目。全書既大量考證收錄前代有關農業的文獻,又有徐氏自己在農業和水利方面的科研成果和譯述,堪稱為當時祖國農業科學遺產的總匯。其作者被後世譽為「負經濟才,有志用世」的人。
4樓:健康之家
這是明代徐
復光啟所著
《農政全制書》按內容大致上可分為農政措施和農業技術兩部分。前者是全書的綱,後者是實現綱領的技術措施。所以在書中人們可以看到開墾、水利、荒政等等一些不同尋常的內容,並且佔了將近一半的篇幅,這是其他的大型農書所鮮見的。
以「荒政」為類,其他大型農書,如漢《泛勝之書》、北魏《齊民要術》,雖然亦偶爾談及一二種備荒作物,甚至在元王禎《農書》「百穀譜」之末開始出現「備荒論」,但是卻不足2000字,比不上《農政全書》。《農政全書》中,「荒政」作為一目,有18卷之多,為全書12目之冠。目中對歷代備荒的議論、政策作了綜述,水旱蟲災作了統計,救災措施及其利弊作了分析,最後附草木野菜可資充飢的植物414種。望採納
《農政全書》一書都包括什麼?
5樓:漫閱科技
經陳bai子龍整理後的《農政du全書》,比起原稿,「zhi大約刪者十之三dao,增者十之二」,內共六十卷五容十餘萬字,分為十二目。十二目的分類由徐光啟本人創制,包括:《農本》;《田製》;《農事》;《水利》;《農器》;《樹藝》;《蠶桑》;《蠶桑廣類》;《種植》;《牧養》;《製造》;《荒政》。
《農政全書》主要記錄了哪些內容?
6樓:北京創典文化
《農政全書》為明bai代徐du光啟著。這是一部集前人zhi農業科學之大成dao的著作。《農**全書》共屬60卷,70多萬字,所採用文獻229種,內容巨集富,計有農本、田製、農事、水利、農器、樹藝、蠶桑、蠶桑廣類、種植、牧養、製造、荒政共12目。
全書既大量考證收錄前代有關農業的文獻,又有徐光啟自己在農業和水利方面的科研成果和譯述,堪稱為當時我國農業科學遺產的總匯。
《農政全書》基本上囊括了古代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而其中又貫穿著乙個基本思想,即徐光啟的治國治民的「農政」思想。貫徹這一思想正是本書不同於前代大型農書的特色之所在。在這部書中,徐光啟建立了乙個比較完整的農學體系。
農政全書的具體內容 5
7樓:上善若水
《農政全書》基本上囊括了古代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而其中又貫穿著乙個基本思想,即徐光啟的治國治民的「農政」思想。
《農政全書》共60卷,內容巨集富,計有農本、田製、農事、水利、農器、樹藝、蠶桑、蠶桑廣類、種植、牧養、製造、荒政等12目。全書既大量考證收錄前代有關農業的文獻,又有徐氏自己在農業和水利方面的科研成果和譯述,堪稱為當時祖國農業科學遺產的總匯。 徐氏編撰《農政全書》的主導思想是「富國必以本業」,所以他把《農事》三卷放在全書之前。
其中《經史典故》引經據典闡明農業為立國之本;《諸家雜論》則引諸子百家言證明古來以農為重;此外兼收馮應京《國朝重農考》,其意皆在「重農」。徐光啟的「農本」思想,不但符合泱泱農業大國既往之歷史,而且未必無補於今時。當前,農業問題和農民問題仍然是國家決策的重要內容。
從這一點出發,徐光啟的「農本」思想仍有合理因素可取用於現時。
8樓:陽光0曌
《農政全書》共六十卷,近六十萬字。全書內容分為農本、田製、農事、水利、農器、樹藝、蠶桑、蠶桑廣類、種植、牧養、製造、荒政等十二門,輯錄古代與當時農業文獻二百二十九種,加以評注,介紹中外農業生產技術與經驗。全書十分之九是對歷代農書的輯錄,但輯錄並非原封不動地照搬,而是有選擇地增刪或修改。
全書僅有十分之一為徐光啟自己撰寫,但它是全書最精彩的部分,是徐光啟在總結和分析歷代農學資料及生產經驗的基礎上,結合他自己親身實踐的心得,對傳統農學的豐富和發展。
《農政全書》對發展農業生產的政策、制度、實施措施等進行了專門論述,尤其突出了屯墾、水利和荒政三方面的內容,這是以前農書從未有過的,也表明徐光啟認識到了**的行為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性。徐光啟認為,農業生產的政策和措施是否得當,對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具有重大的意義。因此,他在《農政全書》中提出了「農本」的思想,指出農業生產是「生民率育之原,國家富強之本。
」全書的編著也正是圍繞這一主題進行的。《農政全書》在學術思想上,注意破除迷信,反對保守,提倡引進新品種和良種。對於當時剛從國外引進的甘薯,徐光啟指出它有十三大優點,主張大力推廣。
徐光啟認為,水利為農之本,無水則無田。當時的情況是,一方面西北方有著廣闊的荒地棄而不耕;另一方面京師和軍隊需要的大量糧食要從長江下游啟運,耗費驚人。為了解決這一矛盾,他提出在北方實行屯墾,屯墾需要水利。
他在天津所做的墾殖試驗,就是為了探索扭轉南糧北調的可行性問題,以藉以鞏固國防,安定人民生活。這正是《農政全書》中專門討論開墾和水利問題的出發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就是徐光啟寫作《農政全書》的宗旨。 但是徐光啟並沒有因為著重農政而忽視技術,相反他還根據多年從事農事試驗的經驗,極大地豐富了古農書中的農業技術內容。
例如,對棉花栽培技術的總結,古農書中有關的記載最早見於唐韓鄂的《四時纂要》,以後便是元代的《農桑輯要》和王禎《農書》,但記載都很簡略,僅有寥寥數百字而已。明代王象晉《群芳譜》中的「棉譜」,約有2000多字,比之略晚的《農政全書》卻長達6000多字,可謂後來居上。該書系統地介紹了長江三角洲地區棉花栽培經驗,內容涉及棉花的種植制度,土壤耕作和豐產措施,其中最精彩的就是他總結的「精揀核,早下種,深根,短幹,稀科,肥壅」的豐產十四字訣。
從農政思想出發,徐光啟非常熱衷於新作物的試驗與推廣,「每聞他方之產可以利濟人者,往往欲得而藝之」。例如當徐光啟聽到閩越一帶有甘薯的訊息後,便從莆田引來薯種試種,並取得成功。隨後便根據自己的經驗,寫下了詳細的生產指導書《甘薯疏》,用以推廣甘薯種植,用來備荒。
後來又經過整理,收入《農政全書》。甘薯如此,對於其他一切新引入、新馴化栽培的作物,無論是糧、油、纖維,也都詳盡地蒐集了栽種、加工技術知識,有的精彩程度不下棉花和甘薯。這就使得《農政全書》成了一部名副其實的農業百科全書。
通觀全書不難發現《農政全書》系在對前人的農書和有關農業的文獻進行系統摘編譯述的基礎上,加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心得體會撰寫而成的。徐光啟十分重視農業文獻的研究,大而經綸康濟之書,小而農桑瑣屑之務,目不停覽,手不停筆。"據統計,全書徵引的文獻就有225種之多,可謂是「雜採眾家」。
然而徐光啟摘編前人的文獻時,並不是盲目追隨古人,賣弄博雅,而是區分糟粕與精華,有批判地存錄。對於一些迷信之流,往往闕而不錄,對於已收錄的文獻,也多採用「玄扈先生曰」(即今日之編者按)形式,或指出錯誤,或糾正缺點,或補充其不足,或指明古今之不同,不可照搬。但這還不是玄扈先生的目的。
真正的目的在於「著古制以明今用」。 例如,他把中國歷史上從春秋到元朝所記載的111次蝗災發生的時間和地點進行了分析,發現蝗災「最盛於夏秋之間」,得出「涸澤者蝗之原本也」的結論。他還對蝗蟲的生活史進行了細緻的觀察,並提出了防治辦法。
徐光啟就是在大量摘引前人文獻的同時,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和數理知識,提出獨到的見解,這些也多以"玄扈先生曰"的形式出現。例如,在書中徐光啟用大量的事實對"唯風土論"進行了尖銳的批判,提出了有風土論,不唯風土論,重在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正確觀點。對引進新作物,推廣新品種,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據統計,徐光啟在書中對近80種作物寫有「玄扈先生曰」的注文或專文,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與經驗,這在古農書中是空前絕後的。
萬曆三十五年(2023年)至三十八年(2023年),徐光啟在為他父親居喪的3年期
間,就在他家鄉開闢雙園、農莊別墅,進行農業試驗,總結出許多農作物種植、引種、
耕作的經驗,寫了《甘薯疏》、《蕪菁疏》、《吉貝疏》、《種棉花法》和《代園種竹
圖說》等農業著作。萬曆四十一年(2023年)秋至四十六年(2023年)閏四月,徐光啟
又來到天津墾殖,進行第二次農業試驗。天啟元年(2023年)又兩次到天津,進行更大
規模的農業試驗,寫出了《北耕錄》、《宜墾令》和《農遺雜疏》等著作。這兩段比較
集中的時間裡從事的農事試驗與寫作,為他日後編撰大型農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天啟二年(2023年),徐光啟告病返鄉,冠帶閒住。此時他不顧年事已高,繼續試
種農作物,同時開始蒐集、整理資料,撰寫農書,以實現他畢生的心願。崇禎元年
(2023年),徐光啟官復原職,此時農書寫作已初具規模,但由於上任後忙於負責修訂
曆書,農書的最後定稿工作無暇顧及,直到死於任上。以後這部農書便由他的門人陳子
龍等人負責修訂,於崇禎十二年(2023年),亦即徐光啟死後的6年,刻板付印,並定
名為《農政全書》。
整理之後的《農政全書》,「大約刪者十之三,增者十之二」,全書分為12目,共
60卷,50餘萬字。12目中包括:農本3卷;田製2卷;農事6卷;水利9卷;農器4卷;樹
藝6卷;蠶桑4卷;蠶桑廣類2卷;種植4卷;牧養1卷;製造1卷;荒政18卷。
《農政全書》是一本怎樣的書,《農政全書》是一部什麼樣的書?
農政全書 bai刊刻於明崇禎十二du年zhi 1639 作者徐光啟 1562 dao1633 是明末偉大的科學家專,他雖曾官至禮部尚書兼東屬閣大學士,但仕途坎坷,主要精力放在科學研究上,對天文 數學 農學均有深入研究,是我國介紹西方自然科學的第一人。農學是他用力最勤 收穫最豐的領域。他青壯年時一面讀...
四庫全書中的 經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不知道,但是可能分在子部裡了。經 特指儒家的經典,史 史書,春秋左傳等的註解子 除儒家外,諸子百家的個人作品,集 歷代個人的作品,同 子 差不多。屈原是第乙個有名有姓的愛國詩人,他的作品可能分在 子 部或 集 部。其實,據個人武斷,四庫訂飢斥渴儷韭籌血船摩全書,雖稱全書,其實不全,並不是書庫,只是用...
孔子在《四庫全書》中屬於哪一類?
論語 在 四庫全書 中屬於經史子集之經部。四庫全書有經史子集四個部分孔子的 論語 肯定在經這一部分那個它本身的生平在史這一部分。孟子 屬於 四庫全書 經史子集的哪一種?是 經 經史子集 是我國古代讀書人對經典的分類法。經 是指古代社會中的政教 綱常倫理 道德規範的教條,主要是儒家的典籍,有儒學十三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