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漫閱科技
《農政全書》bai刊刻於明崇禎十二du年zhi(1639)。作者徐光啟(1562~dao1633)是明末偉大的科學家專,他雖曾官至禮部尚書兼東屬閣大學士,但仕途坎坷,主要精力放在科學研究上,對天文、數學、農學均有深入研究,是我國介紹西方自然科學的第一人。農學是他用力最勤、收穫最豐的領域。
他青壯年時一面讀書教學,一面參加農業生產,後來又在上海、天津等地進行過廣泛的農學試驗,並收集了大量前代和當世的農業資料,在此基礎上用畢生精力寫成的主要著作《農政全書》,是一部50餘萬字的皇皇巨著。全書分農本、田製、農事(以屯墾為中心)、水利、農器、樹藝(穀物、園藝)、蠶桑、蠶桑廣類(木棉、苧麻等)、種植(經濟作物)、牧養、製造(農副產品加工等)、荒政等十二目,內容比前代農書大為拓寬。它有鑑別地蒐羅了歷代農書和農業文獻的精華,補充了屯墾、水利、荒政等前代農書的缺環,總結了宋元以來在棉花、甘薯引種栽培等方面的新鮮經驗,又第一次把「數象之學」應用於農業研究,通過對歷史資料的統計分析和實地觀察,正確地指出了蝗蟲的滋生場所,書中還收錄了反映西方近世科技成果的《泰西水法》,堪稱我國傳統農書中體大思精、內容巨集富、繼承與創新相結合的集大成之作。
《農政全書》是一部什麼樣的書?
2樓:易書科技
《農政全書》是徐光啟在農業方面的一項重要研究成果。徐光啟(1562~1633),字子先,上海(今上海東北)人,他一生勤奮好學,對天文、曆法、數學、生物學和農桑各科都有高深的造詣,而其中用力最勤的是農業。他在寫作時,一方面重視前人所取得的成就,徵引前人文獻二百餘種,同時注意實踐研究,一邊向生產者了解生產技術,一邊自己實驗來驗證前人的經驗。
《農政全書》是一部既集古代農業科學之大成,又吸收了西方科技知識的農學專著。共六十卷,約六十萬字,分農本、田製、農事、水利、農器、樹藝、蠶桑、蠶桑廣類、種植、牧養、製造和荒政十二類,對有關農業生產的問題,從政策、制度、生產技術、水利、肥料、土壤、選種、果木嫁接、植桑養蠶等方面,作了全面的論述。在農田水利方面,他主張治水與治田相結合。
認為北京附近發展水稻作物的潛力很大,這是他根據在天津屯種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他通過自己在上海試種高產作物紅薯後,證實在長江三角洲地區同樣能栽種。他重視選擇優良品種,認為「擇種為第一義,種一不佳,即天時、地利、人力俱大半棄擲矣」。
他還與農業生產上的保守思想進行不懈的鬥爭,指出「若謂土地所宜,一定不易,此則必無之理」。他在《除蝗疏》中所講的蝗蟲的產生、成熟和習性,是早期的昆蟲知識的科學記錄。所有這些都是徐光啟對古代農業生產的重大貢獻。
《農政全書》主要講述了什麼內容?
3樓:漫閱科技
徐光啟最重要的著作是《農政全書》。這本書大部分是轉錄先代人和同代人已經出版了的文獻,他自己寫的約佔1/8,這是一部著力總結當時農業技術的匯集性著作,是中國古代十大農書中的佼佼者,也有相當高的科學史和技術史價值。書中記述了他自己將南稻北移、在北方培育優良稻種的情況。
《農政全書》主要寫的是什麼?
4樓:易書科技
《農政全書》是明末傑出的科學家徐光啟集古代農業科學之大成的著作。徐光啟的科學成就是多方面的,但他一生用力最勤、收集最廣、影響最深遠的還要數農業與水利方面的研究。
《農政全書》分為12目,共60卷,50餘萬字。包括:農本3卷;田製2卷;農事6卷;水利9卷;農器4卷;樹藝6卷;蠶桑4卷;蠶桑廣類2卷;種植4卷;牧養1卷;製造1卷;荒政18卷。
該書選輯了我國歷代的和當代的農業文獻,包括他自己翻譯的《秦西水法》,並對這些文獻做了選擇、整理、批判和補充;記載了當時當地老農的生產經驗和技術;記錄了徐光啟關於農業方面的專門論述。
《農政全書》的重點在開墾、水利和荒政等幾項,篇幅佔全書一半以上。這幾項農政在過去農書中都沒有系統敘述過。其中「水利」門共9卷,既有徐光啟自己系統總結的關於農田水利的理論,也有選編前人的關於蘇淞、浙江、黃河流域以及雲南等地水利問題的具體論述。
而尤以他提出的用水五法最為重要,即:用水之源,就是泉之利用;用水之流,就是怎樣利用河、塘、浦、徑、浜的各種水流;用水之瀦,就是利用湖泊等積聚的水;用水之委,就是利用大海的潮汐以及島嶼、沙洲之水;所謂作原作瀦以用水,就是鑿井、挖塘、作水庫等辦法。
《農政全書》既不厚古薄今,也不重外輕中;既重視民族遺產,又不排斥外來經驗,基本上囊括了古代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而其中又貫穿著徐光啟的治國治民的「農政」思想,這是前代農書所鮮見的。
可以說,《農政全書》是徐光啟把中國歷代農書的精華、廣大勞動人民的生產經驗、歐洲的先進科學知識以及自己長期研究的成果融合起來的一部農業科學巨著。後人把它同《汜勝之書》、《齊民要術》、《陳旉農書》和《王禎農書》並列在一起,稱為我國古代五大農書。300多年來,《農政全書》不但在國內一再印行,而且還傳到國外,獲得好評。
直到今天,這部書對我國的農業生產發展仍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農政全書》介紹了哪些方面的內容?
5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徐光啟,字子光,上海人。生於公元2023年4月24日,死於2023年11月8日,終年72歲。
徐光啟勤奮好學,靠堅韌不拔的毅力和事必躬親的精神,在農學、天文學、數學等方面,均作出了卓越貢獻。
徐光啟對我國科學技術發展所作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但他付出的勞動最多、取得成就最突出的還是對農學方面的研究。《農政全書》就是他畢生從事農學研究的見證。
《農政全書》是徐光啟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全面總結了我國2000多年來農業科學的成果,並吸收西方農業科學知識,寫成的我國古代的一部農業百科全書。
《農政全書》70多萬字,篇幅比北魏的《齊民要術》多7倍,比元代的王禎《農書》多6倍,所引文獻達230種。在我國古代農書中,它的篇幅之大,可稱空前。
《農政全書》共六十卷,分為農本、田製、農事、水利、農器、樹藝、蠶桑、蠶桑廣類、種植、牧養、製造、荒政十二目(或稱十二個大類)。
《農本》目,有《經史典故》、《諸家雜論》、《國朝重農考》三卷,為全書的總論部分。
《田製》目,包括《井田考》、《田製篇》兩卷,研究了歷代農業田畝制度。
《農事》目,分《營政》、《開墾》、《授時》、《占候》四部分,共六卷。《營政》是談田間管理的生產技術,分上、下捲;《開墾》也是上、下捲,為該目的重點。《授時》、《占候》是講氣象學的。
《水利》目,共有九卷,包括水利工程、農田水利和《泰西水法》三部分內容。「水利者,農之本也」,「無水則無田矣」,這是徐光啟農田水利建設的指導思想。《泰西水法》是他翻譯的水利專著。
《農器》為四卷,是專論農業生產工具的製造和使用方法的,並附有圖譜。
《樹藝》目共六卷,分為谷、(luǒ)、蔬、果四部分,是講穀物、瓜果、蔬菜種植物方面的。
《蠶桑廣類》目,分為「木棉」和「麻」兩卷,是講木棉、麻類(苧麻、**、檾麻、葛麻)的種植和利用的。
《種植》目,分為四卷,有《種法》、《木部》、《雜部》三部分內容。《木部》講述了榆、松、烏桕、漆等30種樹木的栽植方法;《雜部》分上、下兩卷,講述竹、菜、菊、紅花、紫草等20餘種植物的栽培方法。
《牧養》和《製造》各一捲。前者談馬、牛、豬、羊等家畜的牧養,以及養狗、養貓、養魚、養蜂的方法;後者介紹了鹽、醬、醋、鹹菜等的製作方法。
《荒政》為全書的最後一目,分為《備荒總論》、《備荒考》、《救荒本草》、《野菜譜》等幾個部分,共十八卷,佔全書近1/3,足見作者用心之良苦。
《屯墾》、《水利》、《荒政》三項,則是全書的重點,體現了他屯墾立軍、水利興農、備荒防災、發展農業的思想,也是他當時用來振興農業的三項政治措施,這是《農政全書》不同於其他農書的顯著特點之一。書名也可能由此而來。
徐光啟寫《農政全書》,雖然重於農政,但他也沒有忽視科學技術。在本書中,他對這一時期的農業生產經驗作了全面的總結。其主要貢獻有:
(1)系統地總結了棉花、甘薯的栽培經驗。棉花栽培上,他總結了「精揀核、早下種、深根短稈、稀科肥壅」14字訣的經驗;在甘薯上,他總結了甘薯的農藝特點,提出了「甘薯十三勝」。同時,介紹了各種無性繁殖的方法和用種子繁殖的設想。
(2)系統地總結了蝗蟲的生活史,提出了清治蝗蟲滋生地來**蝗害的設想和其他撲滅蝗蟲的方法。
(3)介紹了西方科學知識。如在農田水利上介紹「泰西水法」便是一例。因此,徐光啟及其《農政全書》在我國農業科學技術史上,具有最早傳播西方近代科學知識的歷史地位。
真的有《百科全書》嗎?它是一本書嗎?
狄德羅簡介 狄德羅 denis diderot,1713 1784 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者,百科全書派的主要代表。他出身手工業者家庭,深受英國經驗主義者的思想影響,相信科學技術力量,為此了集自然科學 機械工藝與人文科學三方面知識的 百科全書 他的唯物主義帶有一定程度的辯證法思想因素,包含轉化的觀念。...
明明看了一本漫畫書,第一天看了全書的一半,第二天看了剩下的一半還
設全書的一半為x,即第一天看x,第二天看1 2x 10,第三天看10即1 2x 10 10 5 x 第一天看的,跟第二第三天總和加5相等 解得x 50 即全書頁數 2 50 100頁 第一天看了一半,那麼剩下1 2,第二天看了餘下的一半又10頁還剩18頁,就是說第二天看了1 4 10頁餘下18頁,那...
考研數學二用的複習全書。有一本數一的書,想考數二,不換書行不行啊?影響大不大
肯定有抄影響的,數一和數二要考的 bai內容差別還是du很大的,建議你還是換書 zhi比較好,要是影響dao考試就不好,畢竟考研不能馬虎,這點錢還是不要太在意的號。數學一 高 http html 等數學 線性代數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數學二 高等數學 線性代數。在看書的時候,可以把部分題忽略掉的。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