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借喻什麼是博喻,借喻與比喻有什麼區別

2021-03-04 09:01:51 字數 5255 閱讀 5793

1樓:匿名使用者

借喻本體不出現,或不在本句中說,而是把喻體直接用在本體應該出現的位置上。

如:魯迅在一篇文章裡,主張打落水狗。這裡用喻體「落水狗」比喻挨了打的敵人。

博喻 博喻就是用不只乙個喻體去說明和描述本體。例如:

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的點綴著些白花,有嫋娜地開著的,有羞澀的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裡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朱自清《荷塘月色》)

2樓:匿名使用者

博喻,顧名思義,就是用很多比喻來表達乙個事物的乙個特點。博喻不同於明喻、暗喻、借喻等等各種比喻,博喻運用得當,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博喻能將事物的特徵或事物的內涵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表現出來,這是其他型別的比喻所無法達到的。

借喻,比喻之一。是以喻體來代替本體,本體和喻詞都不出現,直接把甲(本體)說成乙(喻體)。在這種比喻形式中,本體和比喻詞都不出現,以喻體直接代替本體。

如「我似乎打了乙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說不出話。」(魯迅《故鄉》)以「厚障壁」來比喻「我」和閏土之間形成的感情距離。再如:

「這輪曉日從我們民族歷史的地平線上一躍而出,閃射著萬道紅光,照臨到這個世界上。」(楊朔《泰山極頂》)用「這輪曉日」來比喻「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這兩個例句中,本體和比喻詞都隱去了,所以宋代陳

3樓:匿名使用者

借喻:借物喻人、借花喻人

比喻,暗喻,借喻,博喻的區別在**?

4樓:匿名使用者

2、比喻的型別

1明喻:

明喻就是本體、喻體和比喻詞都出現的比喻。例如:

這初秋之夜如一襲藕花色的紗衫,飄起淡淡的哀愁。(何其芳《秋海棠》)

2暗喻:

暗喻又叫隱喻,只出現本體和喻體,不用比喻詞語或用「是、變成、成為、等於」等喻詞。例如:

美感的記憶,是人生最可珍的產業,認識美的本能是上帝給我們進天堂的一把秘鑰。(徐志摩《曼殊斐兒》)

3借喻:

借喻是只出現用來代替本體的喻體,而本體和喻詞都不出現。例如:

我這輩子只是在生活的道上盲目的前衝,一時踹入乙個泥潭,一時踏折一枝草花,只是這無目的的賓士......(徐志摩《再剖》)

4強喻:

本體和喻體有共同的特徵,為了突出本體的這一特徵,特別強調喻體的程度不如或超過本體。例如:

我看見蝗蟲遮天蔽日

向農民爭奪糧食

而地主比蝗蟲更兇

甚至掠奪去妻女

(鄒荻帆《鄉音》)

5反喻從反面設喻,以反托正,從被否定的喻體事物的反面去領會本體事物的特徵,喻詞常用「不是」或「不像」。例如:

人非木石,豈能一味談理,礙於情面而偏過去了,在這裡正有著人氣息。(魯迅《送灶日漫筆》)

6博喻博喻就是用不只乙個喻體去說明和描述本體。例如:

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的點綴著些白花,有嫋娜地開著的,有羞澀的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裡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朱自清《荷塘月色》)

請問語文中借代,象徵,比喻,借喻和博喻的區別各是什麼?_? 20

5樓:暇木一

1. 比喻

(1)比喻的特點及作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的相似點,用一事物來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結構一般由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詞(比喻關係的標誌)構成。

構成比喻的關鍵:甲和乙必須是本質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間必須有相似點,否則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

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化冗長為簡潔。

(2)比喻的種類

1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比喻詞「像、似、彷彿、猶如」等相聯結。例如:收穫的莊稼堆成垛,像穩穩矗立的小山。」

2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沒有比喻詞,常用「是」、「成了」、「變成」等聯結。例如: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革命的關係,就是箭和靶的關係。

3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現本體,直接敘述喻體。但它不同於借代。借代取兩事物相關點,借喻取兩事物的相似點。例如:放下包袱,開動機器。

4博喻。連用幾個比喻從不同角度,運用不同的相似點對同一本體進行比喻。例如:

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嫋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裡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明珠」、「星星」「剛出浴的美人」分別從色彩、光華、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隱約閃爍、清新潔靜等相似點來描繪出荷花的美。)

2.借代

(1)借代的特點及其作用

借代不直接說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與其相關的事物來代替。它強調兩事物間的相關點。其作用是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2)借代的種類

1特徵代本體。例如:大鬍子凶神惡煞地吼叫著。

2具體代抽象。例如: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3專名代泛稱。例如:我們的時代需要千千萬萬個雷鋒。

4人名代著作。例如:我們要多讀點魯迅。

5部分代整體。例如: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

6結果代原因。例如:專弄文墨,為壯士捧腹。

7原料代成品。例如:五十年間萬事空,懶將白髮對青銅。

8地名代本體。例如:延安還是西安?要劃清這種界限。

3.象徵——文藝創作的一種表現手法。指通過某一特定的具體形象以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比喻——修辭學上辭格之一。思想的物件同另外的事物有了類似點,就用那另外的事物來比擬這思想的物件,叫比喻。

從上面的表述中,我們可以看出二者的相同點是:二者都是通過選擇乙個具體的形象或事物來形容、比喻另一客觀事物,即二者都要借助於具體形象,二者都有喻體。如紅旗象徵革命,把工作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人比喻為老黃牛。

前者借助「紅旗」這一具體事物,後者借助「老黃牛」這一具體事物;前者的喻體是「紅旗」,後者的喻體是「老黃牛」。

但象徵絕不等同於比喻。它們的不同之處主要有以下四點:1、「象徵」是文藝創作的一種表現手法,而「比喻」則是修辭學上的修辭格之一。

二者的這一根本區別確定了二者的性質和使用範圍:象徵屬文學範疇,比喻屬語言文字範疇;象徵的使用範圍小——只限在「文學」範圍內,比喻的使用範圍大——包括「文學」在內的一切語言文字範圍。2、「象徵」往往以某一具體的喻體來表現一相似或相近的抽象事物(概念、思想和感情),它絕不停留在某一具體事物上。

而「比喻」的喻體和本體都是具體的事物.這裡對「比喻」不用贅言,我們單看「象徵」。茅盾先生的散文《白楊禮讚》中挺拔筆直、耐風抗旱的白楊樹象徵北方農民淳樸的品格和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象徵中國人民的堅強不屈的抗日精神。

這裡,「喻體」是具體的「白楊樹」,而本體則是抽象的「品格」、「精神」。魯迅先生的**《藥》的末尾,用「一圈紅白的花」象徵革命的前景和希望。這裡的喻體是「紅白的花」,是具體的,本體是「前景和希望」,是抽象的。

楊朔先生的散文《茶花賦》中紅豔豔的「童子面茶花」象徵了偉大祖國欣欣向榮的未來美景。這裡喻體是具體的「童子面茶花」,而本體則是抽象的「未來美景」。一句話,「象徵」的本體往往是抽象的——即便本體是具體的,也不停止在一物一事上,而有著深廣的內涵,這一點與比喻不同。

如高爾基的《海燕》,以海燕象徵無產階級革命戰士,本體可以說是「戰士」,正是這一戰士的光輝形象展現出了**2023年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前夕風起雲湧、波瀾壯闊的巨集大圖景和無產階級革命戰士的無私無畏。3、象徵是通過某一具體事物表達一種概念、思想和感情。它貫穿在乙個句群、乙個段落甚至整篇文章中,是含蓄深沉的;而比喻則是打比方,僅是為了使要說明的事物更加鮮明生動,侷限在乙個具體的句子中。

如魯迅《藥》的結尾,茅盾《風景談》的結尾,整個段落是象徵。高爾基的《海燕》,陶鑄的《松樹的風格》,茅盾的《白楊禮讚》等,更是象徵貫通全文。4、象徵中的喻體是作為乙個實體來寫的。

像《白楊禮讚》就寫白楊,《海燕》就寫海燕,《松樹的風格》就寫松樹;而比喻中的喻體明顯地顯示出它的「借助性」,完成使命,一閃即

借喻與比喻有什麼區別?

6樓:百度使用者

借喻是比喻的一種。是以喻體來代替本體,本體和喻詞都不出現,直接把甲(本體)說成乙(喻體)。 比喻是一種常用的修辭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說明甲事物。

依據描寫或說明的方式比喻可分為「直喻」、「隱喻」、「類喻」、「借喻」、「對喻」、『博喻」、.簡喻」、「詳喻」、『引喻」「虛喻』等十類。

7樓:唯愛一萌

借喻是比喻的一種。 比喻的形式 比喻按三個部分的異同和隱現來看,其基本型別有三種: 明喻、隱喻(暗喻) 、借喻 除此三種基本型別之外,根據比喻的三個部分的結合情況,其變化形式有:

博喻、倒喻、反喻、縮喻、擴喻、較喻、回喻、互喻、曲喻 明喻 本體、喻詞和喻體同時出現。常用的喻詞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等。

例子: 他(本體)動也不動,彷如(喻詞)石像(喻體)。 葉子(本體)出水很高,像(喻詞)亭亭的舞女的裙(喻體)。

(朱自清《荷塘月色》) 隱喻[暗喻] 本體、喻體同時出現,但用「是」、「成」、「成為」、「變為」等系詞代替「像」一類的喻詞。 例子: 母親啊!

你 (本體)是 荷葉(喻體),我(本體) 是 紅蓮(喻體)。 更多的時候,烏雲四合,層巒疊嶂(本體)都成了水墨山水(喻體)。(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借喻 本體和喻詞都不出現,直接用喻體代替本體。

借喻 借喻,比喻之一。是以喻體來代替本體,本體和喻詞都不出現,直接把甲(本體)說成乙(喻體)。如「我似乎打了乙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說不出話。

」(魯迅《故鄉》)以「厚障壁」來比喻「我」和閏土之間形成的感情距離。再如:「這輪曉日從我們民族歷史的地平線上一躍而出,閃射著萬道紅光,照臨到這個世界上。

」(楊朔《泰山極頂》)用「這輪曉日」來比喻「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這兩個例句中,本體和比喻詞都隱去了,所以宋代陳在《文則》中稱這類形式為「隱喻」,應當注意不要與現在所說的隱喻(即暗喻)相混淆。借喻是比喻中的高階形式,運用它時要求本體與喻體的關係十分密切,所以在特定的語境中,由喻體就可以直接領會到本體。

如:「欲悲聞鬼叫,我哭豺狼笑,灑淚祭雄傑,揚眉劍出鞘」,讀者可以立即領會「鬼」、「豺狼」之所指。借喻由於只有喻體出現,所以能產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達效果,同時也使語言更加簡潔。

像上面幾個例子,假如用明喻或暗喻表示,就拖沓多了。 例句 1看吧,狂風緊緊抱起一層層巨浪,惡狠狠地將它們甩到懸崖上,把這些大塊的翡翠摔成塵霧和碎末。(高爾基《海燕》) 2我似乎打了乙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再也說不出話。

(魯迅《故鄉》) 3最可恨那些毒蛇猛獸, 吃盡了我們的血肉。 一旦把它們消滅乾淨, 鮮紅的太陽照遍全球。 (歐仁·鮑狄埃《國際歌》) 暗喻 暗喻是本體和喻體同時出現,它們之間在形式上是相合的關係,說甲(本體)是(喻詞)乙(喻體)。

喻詞常由:是、就是、成了、成為、變成等表判斷的詞語來充當。暗喻又叫隱喻。

比喻是什麼詞語,什麼是比喻詞

比喻 這個詞語 拼音 b y 釋義 一種修辭方式,即打比方,用某些有類似特點的事物來比擬想要說的某一事物。比喻 b y 修辭手法,用某些有類似點的事物來比擬想要說的某一事物,以便表達得更加生動鮮明 打比方。什麼是比喻詞 含有比喻的成語洞若觀火 柔情似水 恩重如山 健壯如牛 膽小如鼠 大巧若拙 大智若...

我們常用金孑比喻什麼什麼是比喻什麼

人才是 金子 總是要發光的。小題1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熬住就是一切 1分 主要採用的論證方法是舉例論證。1分 小題1 不好 1分 因為 龜兔賽跑 中的 龜 雖然跑得慢,但目標明確,堅持不懈,很好地證明了中心論點 2分 而 守株待兔 中的 宋人 農夫 雖然也在堅持,但異想天開,坐享其成,一味死守,與中心...

什麼叫象徵象徵與比喻有何區別,什麼是象徵,象徵跟比喻有什麼區別

象徵,修辭方法之一。借用某種具體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達真摯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這種以物徵事的藝術表現手法叫象徵。象徵的表現效果是 寓意深刻,能豐富人們的聯想,耐人尋味,使人獲得意境無窮的感覺 能給人以簡練 形象的實感,能表達真摯的感情。象徵不同於比喻,它比一般比喻所概括的內容更為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