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杜牧的詩早雁僅有首聯抓住了早字來寫,而頷聯頸

2021-03-04 00:43:01 字數 6861 閱讀 9444

1樓:匿名使用者

早雁早雁,牧之寫的是雁,何人教你牧之著眼於早?當時北邊告急,作者以雁喻人,看似寫雁,實則寫人,通篇寫出胡虜南侵,人民離散,統治者麻木,表達憂心國事卻無能為力之感

為什麼杜牧的詩(早雁)僅有首聯抓住了「早」字來寫,而頷聯、頸聯、尾聯沒有扣住早。急求原因和意圖

2樓:匿名使用者

唐武宗會昌二年(公元842年)八月,北方少數民族回鶻烏介可汗率兵向南騷擾,邊民四散流離,痛苦不堪。杜牧時任黃州刺史,聽訊息後,對邊民的命運甚為關注。時值秋季,大雁南飛,詩人目送徵雁,觸景感懷,以「早雁」為題,托物寓意,通過描寫大雁四散驚飛,對飽受騷擾離亂之苦的邊地人民寄予深切的同情。

由此,早雁是托物起興,重點不在早,而在於四散驚飛的雁。至於命題《早雁》,完全應該是秋季,正值北雁南飛,時令巧合而矣。

為什麼杜牧的詩(早雁)僅有首聯抓住了「早

3樓:筱鳶

《早雁》是唐代文學家杜牧的詩作。此詩採用比興象徵手法,借雁抒懷,以驚飛四散的鴻雁比喻流離失所的人民,對他們有家而不能歸的悲慘處境寄予深切的同情;又借漢言唐,對當權統治者昏庸腐敗,不能守邊安民進行諷刺。全詩通篇無一語批評執政者,但在秋天就設想次年春天胡騎還在,則朝廷無力安邊之意自明。

風格婉曲細膩,清麗含蓄,為杜牧詩中別開生面之作。

詩句的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各有什麼作用 10

4樓:樊廣中

一首律詩,一共八句,兩句為一聯,共分四聯。第一句和第二句為「首聯」 ,第三句和第四句為「頷聯」 ,第五句和第六句為「頸聯」 ,最後兩句為「尾聯」 。

在每一聯中,前一句叫「出句」 ,後一句叫「對句」律詩的四聯,各有乙個特定的名稱,第一聯叫首聯,第二聯叫頷聯,第三聯叫頸聯,第四聯叫尾聯。按照規定,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首聯和尾聯可對可不對。

七律有四個基本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兩字是平仄,稱之為平仄腳;

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兩字是仄平,稱之為仄平腳;

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兩字是仄仄,稱之為仄仄腳;

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兩字是平平,稱之為平平腳。

這四種句式是律詩平仄格式變化的基礎,由此構成七言律詩的四種基本格式。

第一種格式:首句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韻⊙●〇〇●●〇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說明:〇表示平;◎表示平可做仄;●表示仄;⊙表示仄可做平。

第二種格式:首句平起仄收式,為第一種格式後半首的重疊。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第三種格式:首句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〇韻◎〇⊙●●〇〇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第四種格式:首句仄起仄收式,為第三種格式後半首的重疊。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七絕則是每行七個字,一共四行。

五律是每行五個字,一共八行。

五絕是每行五個字,一共四行。

總而言之,

五、七代表每行的字數。

律代表一共八行,絕代表一共四行。

5樓:古月龍痕

律詩的四聯,各有乙個特定的名稱,第一聯叫首聯,第二聯叫頷聯,第三聯叫頸聯,第四聯叫尾聯。按照規定,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首聯和尾聯可對可不對。

七律有四個基本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兩字是平仄,稱之為平仄腳;

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兩字是仄平,稱之為仄平腳;

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兩字是仄仄,稱之為仄仄腳;

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兩字是平平,稱之為平平腳。

這四種句式是律詩平仄格式變化的基礎,由此構成七言律詩的四種基本格式。

6樓:12月de射手

首聯是第一,二句

頷聯是第三,四句

頸聯是第五,六句

尾聯是第七,八句

首聯、頷聯、頸聯、尾聯專用於律詩,律詩共八句,每兩句一聯,一聯至四聯就是這個取名,其中律詩的對仗大致在中間兩聯,即頷聯和頸聯。首聯頷聯頸聯尾聯四聯和散文差不多,按起承轉合起筆和收筆。

首聯就是「起」詩的開端。頷聯屬「承」頸聯屬「轉」尾聯屬「合」。

律詩和絕句的區別主要在字數上,絕句共四句,律詩共八句。絕句又叫「截句」押韻一般在

一、二、四句(特殊者除外)絕句可對仗,也可不對仗。而律詩的頸聯 頷聯,必須對仗。無論律詩還是絕句都有平仄聲的要求,超過八句的律詩就稱排律。

尾聯一般是不用對仗的。到了尾聯,一首詩要結束了;對仗是不大適宜於作結束語的。

什麼是頷聯和頸聯,詩的頷聯和頸聯,首聯頷聯頸聯尾聯

7樓:健康真說

王績《野望》古詩詞頸聯頷聯講解

8樓:坐在碉樓看風景

律詩的第二聯是頷聯,第三聯是頸聯。具體來說:律詩發源於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究聲律、對偶的新體詩,至初唐就開始出現廣義五律,武周年代沈佺期、宋之問定型狹義七律,其成熟於中晚唐時期。

律詩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每首分別為五言、七言句,簡稱五律、七律。通常的律詩規定每首8句。超過8句 ,即10句以上的 ,則稱排律或長律。

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詩,每2句成一聯,計四聯,習慣上稱第一聯為破題(首聯),第二聯為頷聯、第三聯為頸聯、第四聯為結句(尾聯)。每首的

二、三兩聯(即頷聯、頸聯)的上下句習慣是對仗句。

杜甫春望賞析首聯,頸聯,頷聯,尾聯各寫出了什麼?

9樓:隱匿望默念

一、詩原文:

1、詩名:春 望

3、原文:

(1)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3)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4)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二、分析:

1、全詩從結構看,首**寫 望中所見 ,頷聯分寫,通過 花和鳥 兩種事物寫春天。頸聯通過一封家書表達了詩人對家人的懸想,尾**寫憂國思家的感情。

2、詩的

一、二兩聯四句,寫春城敗象,飽含感嘆;

三、四兩聯四句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全詩沉著蘊藉,真摯自然。

3、首聯:

(1)「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

乙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乙個「深」字,令人滿目淒然。司馬光說:「『山河在』,明無餘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

」(《溫公續詩話》)詩人在此明為寫景,實為抒感,寄情於物,託感於景,為全詩創造了氣氛。

(2)此聯對仗工巧,圓熟自然,詩意翻跌。「國破」對「城春」,兩意相反。「國破」的頹垣殘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對舉,對照強烈。

「國破」之下繼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當為明媚之景,而字尾以「草木深」則敘荒蕪之狀,先後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極讚此聯說:「對偶未嘗不精,而縱橫變幻,盡越陳規,濃淡淺深,動奪天巧。

」(《唐音癸籤》卷九)

4、頸鍊:

(1)「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兩句一般解釋是,對亂世別離的悲涼情景,花也為之落淚,鳥也為之驚心。作者觸景生情,移情於物,正見好詩含蘊之豐富。

並運用互文手法,可譯為「感時恨別花濺淚,感時恨別鳥驚心」。

(2)詩的這前四句,都統在「望」字中。詩人俯仰瞻視,視線由近而遠,又由遠而近,視野從山河到城,再由滿城到花鳥。感情則由隱而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

在景與情的變化中,彷彿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入了低頭沉思,自然地過渡到後半部分——想望親人。

5、頷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安史叛亂以來,「烽火苦教鄉信斷」,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火仍連續不斷。

多麼盼望家中親人的訊息,這時的一封家信真是勝過「萬金」啊!「家書抵萬金」,寫出了訊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鳴,因而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

6、尾聯:「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遠方的慘慼之象,眼望面前的頹敗之景,不覺於極無聊賴之際,搔首躊躇,頓覺稀疏短髮,幾不勝簪。

「白髮」為愁所致,「搔」為想要解愁的動作,「更短」可見愁的程度。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嘆息衰老,則更增一層悲哀。

7、這首詩反映了詩人熱愛國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意脈貫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寫得鏗然作響,氣度渾灝,因而一千二百餘年來一直膾炙人口,歷久不衰。

首聯,頷聯,頸聯,尾聯是啥意思

10樓:tao睡不著

一首律詩每兩句為一聯,共四聯:

第一聯(第1,2句)稱「首聯」;

第二聯(第3,4句)稱「頷聯」;

第三聯(第5,6句)稱「頸聯」;

第四聯(第7,8句)稱「尾聯」。

例如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首聯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頷聯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頸聯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尾聯

譯文:巍巍長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卻在迢迢遠方。你我命運何等相仿,奔波仕途,遠離家鄉。

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內不覺遙遠。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覺就像近鄰一樣。岔道分手,實在不用兒女情長,淚灑衣裳。

11樓:樊從華

這種情況只有在律詩中才會出現(七律和五律)。

通俗地說:

1、2句,為首聯,不要求對仗。

3、4句,為頷聯,要求對仗。

5、6句,為頸聯,要求對仗。

7、8句,為尾聯,不要求對仗。

12樓:簡波佘憶文

律詩的四聯,各有乙個特定的名稱,第一聯叫首聯,第二聯叫頷聯,第三聯叫頸聯,第四聯叫尾聯。按照規定,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首聯和尾聯可對可不對。

杜甫春望賞析首聯,頸聯,頷聯,尾聯各寫出什麼

13樓:布吉島該叫啥

杜甫《春望》賞析:

首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詩篇一開頭描寫了意境圖所見:山河依舊,可是國都已經淪陷,城池也在戰火中殘破不堪了,亂草叢生,林木荒蕪。

頷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花無情而有淚,鳥無恨而驚心,花鳥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

春天的花兒原本嬌豔明媚,香氣迷人;春天的鳥兒應該歡呼雀躍,唱著委婉悅耳的歌聲,給人以愉悅。

「感時」、「恨別」都濃聚著杜甫因時傷懷,苦悶沉痛的憂愁。這兩句的含意可以這樣理解:我感於戰敗的時局,看到花開而淚落潸然;我內心惆悵怨恨,聽到鳥鳴而心驚膽戰。

頸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詩人想到:

戰火已經連續不斷地進行了乙個春天,仍然沒有結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肅宗剛剛繼位,但是官軍暫時還沒有獲得有利形勢,至今還未能收復西京,看來這場戰爭還不知道要持續多久。

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敵軍營,好久沒有妻子兒女的音信,他們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麼樣了。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

尾聯:「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烽火連月,家信不至,國愁家憂齊上心頭,內憂外患糾纏難解。

眼前一片慘慼景象,內心焦慮至極,不覺於極無聊賴之時刻,搔首徘徊,意志躊躇,青絲變成白髮。

自離家以來一直在戰亂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於長安數月,頭髮更為稀疏,用手搔髮,頓覺稀少短淺,簡直連髮簪也插不住了。詩人由國破家亡、戰亂分離寫到自己的衰老。

《春望》

唐代  杜甫

原文: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譯文: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裡草木茂密。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

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髮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

擴充套件資料

《春望》創作背景:

天寶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祿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軍攻陷潼關,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於靈武(今屬寧夏),世稱肅宗,改元至德。

杜甫聞訊,即將家屬安頓在都州,隻身一人投奔肅宗朝廷,結果不幸在途中被叛軍俘獲,解送至長安,後因官職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處淪陷區的杜甫目睹了長安城一片蕭條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名作。

《春望》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

杜牧的早雁詩中哪些地方體現了作者憂國憂民的心情

須知胡騎紛紛在 一句憂國 水多菰公尺岸莓苔 一句憂民 早 雁杜 牧 金河秋半虜弦開,雲外驚飛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數聲來。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一一回。莫厭瀟湘少人處,水多菰公尺岸莓苔。杜牧的早雁詩中莫厭瀟湘少人處,水多菰公尺岸莓苔。體現了作者憂國憂民的心情.莫厭瀟湘少人處,水多菰公尺岸...

題烏江亭杜牧屬於什麼詩,杜牧的《題烏江亭》的詩句是什麼意思

詠史詩。題烏江亭 唐.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譯文勝敗乃是兵家常事,難以事前預料。能夠忍辱負重,才是真正男兒。西楚霸王啊,江東子弟人才濟濟,若能重整旗鼓捲土殺回,楚漢相爭,誰輸誰贏還很難說。首句直截了當地指出勝敗乃兵家之常這一普通常識,並暗示關鍵在於如何...

杜牧赤壁從題材看是什麼詩,杜牧的《赤壁》從內容上來看屬於什麼詩

赤壁 屬於詠史詩,抒發的是對國家興亡的感慨。赤壁 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人即物感興,托物詠史,點明赤壁之戰關係到國家存亡,社稷安危 同時暗指自己胸懷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見大。杜牧的 赤壁 從內容上來看屬於什麼詩 從內容上看是詠史詩,從體載看這是一首絕句 詩中前兩句由 折戟 引出認前朝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