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比興中,最能體現《詩經》的思想內容和藝術價值的

2021-03-04 00:20:05 字數 5213 閱讀 8004

1樓:匿名使用者

簡言之,賦就是 鋪陳直敘,即詩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關的事物平鋪直敘地表達出來。比就是比方, 以彼物比此物,詩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乙個事物來作比喻。興則是觸物興詞,客 觀事物觸發了詩人的情感,引起詩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詩歌的發端。

這樣看來,應該是賦最能體現《詩經》的思想內容和藝術價值了.

2樓:廖琨奇

這三個不是一種概念,這是表現手法

最能體現 《詩經 》思想內容和藝術價值的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我也不太清楚,如果我知道了,會告訴你的

4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廣為傳誦的四句,淑女啊君子啊什麼的

賦比興中的賦有什麼藝術效果

5樓:楊子電影

賦就是鋪陳直敘

bai,即是人把思想感情du及其有關的事

zhi物平鋪直敘dao地表達出來。在篇

回幅較長的詩作中,答鋪陳與排比往往是結合在一起用的。鋪排系將一連串內容緊密關聯的景觀物象、事態現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為,按照一定的順序組成一組結構基本相同、語氣基本一致的句群。

它既可以淋漓盡致地細膩鋪寫,又可以一氣貫注、加強語勢,還可以渲染某種環境、氣氛和情緒。賦是最基本的表現手法,賦中比興,或者起興後再用賦。

在賦體中,尤其是富麗華美的漢賦中,賦法被廣泛地採用。漢樂府和漢代某些五言詩也與漢賦互相影響,更將鋪陳與排比相結合,相得益彰。

賦比興也作為《詩經》的三種主要表現手法。是中國古代對於詩歌表現方法的歸納。它是根據《詩經》的創作經驗總結出來的。

賦:平鋪直敘,鋪陳、排比。相當於如今的排比修辭方法。

比:模擬,比喻。

興:托物起興,先言他物,然後藉以聯想,引出詩人所要表達的事物、思想、感情。相當於如今的象徵修辭方法。興就是以情寓於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興有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

6樓:匿名使用者

上闋「看萬bai山紅遍」以

du下各句,下闋「恰同學zhi少年dao」以下各句,是鋪內敘,也就是古人所容

說「賦、比、興」手法中的「賦」——直接抒情、敘事,使用鋪陳排比的手法。使用「賦」,有什麼藝術效果?

上闋「看萬山紅遍」以下詩句,下闋「恰同學少年」以下詩句,詩人直接抒情敘事,使用鋪陳排比的手法。這樣寫,使詩句連貫直下,非常有氣勢,為抒情、議論準備了充足的背景氣氛。

論述《詩經》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點

7樓:u愛浪的浪子

【1】思想內容:

1.反映勞動生產的詩篇《芣苢》勞動過程《葛覃》終年農事活動《七月》

2.反映剝削與壓迫的詩篇《碩鼠》《伐檀》

3反映徵徭離亂的詩篇《君子於役》《東山》

4.愛國主義的詩篇《采薇》《無衣》

5反映婚姻愛情的詩篇《氓》

6反映社會黑暗腐敗的政治諷刺詩《南山》

7祭歌史詩《民生》

【2】藝術特點:

1.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

2.賦比興的表現手法

3.復沓的章法

4.四言為主的句式

5.豐富生動形象的語言

詩經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是什麼

8樓:匿名使用者

《詩經》的特色和影響

馬克思指出:「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上,在生存的社會條件下,聳立著由不同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觀構成的上層建築。」①在《詩經》產生的年代,我們的先人在自然條件相當艱苦的黃河流域以宗法制度為核心建立起乙個農業社會。

這個社會為了生存發展,需要強大的集體力量,需要內部秩序的穩定與和諧,而相應地需要抑制其社會成員的個性自由和與之相聯絡的浪漫幻想。正是在這種「生存的社會條件下」,形成了《詩經》的思想和藝術特色。並且,由於中國——尤其中原社會的基本特點維持甚久,作為中國文學重要起點、又被奉為儒家經典的《詩經》,其特色對於後代文學的影響,也就非常之深遠。

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629頁。

具體地說,《詩經》的特色和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詩經》是以抒情詩為主流的。除了《大雅》中的史詩和《小雅》、《國風》中的個別篇章外,《詩經》中幾乎完全是抒情詩。而且,從詩歌藝術的成熟程度來看,抒情詩所達到的水準,也明顯高於敘事詩。

而與《詩經》大體屬於同時代的古希臘的荷馬史詩,卻完全是敘事詩。正如荷馬史詩奠定了西方文學以敘事傳統為主的發展方向,《詩經》也奠定了中國文學以抒情傳統為主的發展方向。以後的中國詩歌,大都是抒情詩;而且,以抒情詩為主的詩歌,又成為中國文學的主要樣式。

第二,《詩經》中的詩歌,除了極少數幾篇,完全是反映現實的人間世界和日常生活、日常經驗。在這裡,幾乎不存在憑藉幻想而虛構出的超越於人間世界之上的神話世界,不存在諸神和英雄們的特異形象和特異經歷(這正是荷馬史詩的基本素材),有的是關於政治風波、春耕秋獲、男女情愛的悲歡哀樂。後來的中國詩歌乃至其他文學樣式,其內容也是以日常性、現實性為基本特徵;日常生活、日常事件、日常人物,總是文學的中心素材。

第三,與上述第二項相聯絡,《詩經》在總體上,具有顯著的政治與道德色彩。無論是主要產生於社會上層的大、小《雅》,還是主要產生於民間的《國風》,都有相當數量的詩歌,密切聯絡時事政治,批判統治者的舉措失當和道德敗壞。其意義雖主要在於要求維護合理合度的統治,給予人民以較為寬鬆、可以維持生存的條件,但這對於社會的發展,當然是有價值的。

關心社會政治與道德,敢於對統治階層中的腐敗現象提出批判,應該說是《詩經》的優秀之處。但這個問題應該從兩方面來看。正像我們在前一節中舉例分析的那樣,這一種批評完全是站在社會公認原則的立場上的,在根本上起著維護現有秩序的穩定的作用,而不能不抑制個人的慾望與自由。

就以《相鼠》一詩來說,它可能是批評統治者荒淫無度的生活,也可能是批評對「禮儀」的具有進步意義的破壞行為。不管作者的原意如何,詩對於這兩種現象都是適用的。

要說《詩經》這一特點對後世的影響,首先要說明:《詩經》的政治性和道德性,在後世經過曲解而被強化了。本來不是直接反映政治與道德問題的詩,包括眾多的愛情詩,在漢代的《毛詩序》中,也一律被解釋為對政治、道德或「美」(讚頌)或「刺」(批評)的作品。

因而,一部《詩經》,變成了儒家的道德教科書。

後代詩人繼承《詩經》關注社會政治與道德的特色,同樣應該從兩方面來分析。一方面,提倡這一特色,可以糾正文學過分趨向遊戲和唯美傾向,發揚文學的社會功能;另一方面,如果不適當地過分強調這一點,也必然妨害文學的多樣化發展,抑制情感的自由表達。

第四,《詩經》的抒情詩,在表現個人感情時,總體上比較克制因而顯得平和。看起來,像《巷伯》批評「讒人」,《相鼠》批評無禮儀者,態度是很激烈的。但這種例子不僅很少,而且並不能說是純粹的「個人感情」,因為作者是在維護社會原則,背倚集體力量對少數「壞人」提出斥責。

像《雨無正》、《十月之交》、《正月》等,因所批評的物件是多數人,則已顯得畏懼不安。至於表現個人的失意、從軍中的厭戰思鄉之情,乃至男女愛情,一般沒有強烈的悲憤和強烈的歡樂。由此帶來必然的結果是:

《詩經》的抒情較常見的是憂傷的感情。很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中國後代的詩歌,也是以抒情——抒憂傷之情較為普遍。

克制的感情,尤其憂傷的感情,是十分微妙的。它不像強烈的悲憤和強烈的歡樂噴湧而出,一洩無餘,而是委婉曲折,波瀾起伏。由此,形成了《詩經》在抒情表現方面顯得細緻、雋永的特點。

這一特點,也深刻地影響了中國後來的詩歌。

另外需要說到,儘管《詩經》的抒情一般比較平和,卻依然是真摯而動人的,而且也並非沒有明朗歡快、天趣盎然之作。後代儒家把《詩經》中的所有作品都說成是因政治和道德目的而作的,並不能抹殺那些抒情之作——尤其是愛情詩對人們的感染力。因此,在封建**時代,當文學道德化傾向、說教傾向變得過度嚴重時,詩人們也會打出《詩經》的權威旗號,要求給感情以應有的、至少是適度的承認。

明代詩人何景明的《明月篇序》就是一例。湯顯祖的《牡丹亭》中,深閨小姐杜麗娘誦讀《關雎》而產生對於愛情的渴望,又是一例。 以上主要從內容、思想傾向、抒情特點等諸方面論述了《詩經》的幾個重要特色。

這些特色對中國後代文學的影響都很深遠。下面再從語言形式、表現手法等方面簡略介紹一下《詩經》的特色,這些方面的影響,情況各有不同。

《詩經》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間或雜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種句式。但雜言句式所佔比例很低。只有個別詩是以雜言為主的,如《伐檀》。

以四言句為主幹,可以由此推想當時演唱《詩經》的**旋律,是比較平穩和比較簡單的。至漢代以後,四言詩雖斷斷續續一直有人寫,但已不再是一種重要的詩型了。反而在辭賦、頌、贊、誄、箴、銘等特殊的韻文文體中,運用得很普遍。

《詩經》常常採用疊章的形式,即重複的幾章間,意義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變,造成一唱三歎的效果。這是歌謠的一種特點,可以藉此強化感情的抒發,所以在《國風》和《小雅》的民歌中使用最普遍,《頌》和《大雅》,以及《小雅》的政治詩中幾乎沒有。典型的例子,如《周南·芣芑》:

採採芣芑,薄言採之。採採芣芑,薄言有之。

採採芣芑,薄言掇之。採採芣芑,薄言捋之。

採採芣芑,薄言袺之。採採芣芑,薄言襭之。

全篇三章十二句,只變動了六個動詞,不但寫出採摘的過程,而且通過不斷重複的韻律,表現出生動活潑的氣氛,似乎有一種合唱、輪唱的味道。清人方玉潤說:「恍聽田家婦女,三三五五,於平原曠野、風和日麗中群歌互答,餘音嫋嫋,忽斷忽續。

」(《〈詩經〉原始》)這麼說也許多了一些想象,但疊徽章重句的美感,確是很動人的。四言詩衰微後,這種形式也被捐棄,只能偶一見之。倒是在現代歌曲中,又常看到這種情況。

這說不上「影響」,卻有古今相通之理。

作為歌謠,為了獲得聲韻上的美感,《詩經》中大量使用雙聲、疊韻、疊字的語彙。在古漢語的規則中,這類詞彙大抵是形容詞性質,所以也有助於表達曲折幽隱的感情,描繪清新美麗的自然。如《詩經》首篇的《關雎》,「關關」(疊字)形容水鳥叫聲,「窈窕」(疊韻)表現淑女的美麗,「參差」(雙聲)描繪水草的狀態,「輾轉」(疊韻)刻畫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情狀,既有和諧的聲音,也有生動的形象。

《詩經》裡大量運用了賦、比、興的表現手法(尤其表現在每首詩歌的開頭部分),加強了作品的形象性,獲得了良好的藝術效果。所謂「賦」,用朱熹《詩集傳》的解釋,是「敷陳其事而直言之」。這包括一般陳述和鋪排陳述兩種情況。

大體在《國風》中,除《七月》等個別例子,用鋪排陳述的較少;大、小《雅》中,尤其是史詩,鋪陳的場面較多。漢代辭賦的基本特徵就是大量鋪陳。雖然從《詩經》到漢賦還間隔許多環節,但說其原始的因素源於《詩經》,也未嘗不可。

《詩經》中的詩歌擅長以賦比興開頭,影響了後來的民歌。

總而言之,《詩經》是中國詩歌,乃至整個中國文學乙個光輝的起點。它從多方面表現了那個時代豐富多采的現實生活,反映了各個階層人們的喜怒哀樂,語言大膽而清麗,以其清醒的現實性,區別於其他民族的早期詩歌,開闢了中國詩歌的獨特道路。雖然,由於特殊的社會生存條件,《詩經》缺乏浪漫的幻想,缺乏飛揚的個性自由精神,但在那個古老的時代,它是無愧於人類文明的,值得我們驕傲的。

日本明治維新內容中最能體現「學習榜樣」的一條措施是什麼

在經濟上,向西方學習,殖產興業,鼓勵發展近代工業,引進西方先進技術裝置,聘請外國專家,向國外遣派留學生。在軍事上,模仿西方國,實行徵兵制,建立常備軍,稱 皇軍 引進西方近代bai工業技術 改革土地du制度,廢除原zhi有土地政策 dao,許可土地買賣,實專 施新的地稅政策 屬廢除各藩設立的關卡 統一...

木蘭詩中最能體現木蘭聰明機智的句子是

最能體現木蘭血戰疆場的句子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最能體現木蘭戰功顯赫的句子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最能體現木蘭歸心似箭的句子 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最能體現木蘭聰明機智的句子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通過 百戰 和 十年 可以看出戰爭的時間很長,共同戰鬥這麼多年木...

水滸傳中最能體現林沖性格特點的選段

阿彌陀佛,火燒草料場。水滸傳中林沖的性格特點 水滸傳中的林沖有什麼性格特點 粗中有細 大智若愚 熱心腸 剛強勇猛 嫉惡如仇 善惡分明 林沖性格的整bai體特徵 綿du裡藏針 綿裡藏針,是乙個形 zhi容人的心理狀態和dao個性特徵內的成語,其意是外柔容內剛。這裡的 綿 比喻柔弱,針 比喻剛強,綿裡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