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崖壁畫的文化意蘊,花山崖壁畫的五大謎團

2021-03-04 08:55:01 字數 4613 閱讀 6390

1樓:手機使用者

花山崖壁畫的文化外顯性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多樣性 - 綜觀散落在左江流域範圍的花山崖壁畫之遺址,充分展示了它們獨特的多樣性,這些壁畫多樣性闡釋了花山文化多樣性的外顯特徵。促成花山文化的多樣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左江流域多樣性的地形特點是花山文化多樣性的重要基礎。

這是因為:第一,左江流域內的地形呈現多樣性的特徵,有小塊的平原、有高峰矮山、有寬闊的谷地、有曲折的峽谷等等。這些多樣性的地形決定了花山文化之外顯多樣性,而花山文化的外顯多樣性則體現在花山文化之外觀(壁畫)上。

2.神奇性 - 審視斑駁不堪的花山崖壁畫,呈現在眼前的是引起人無限神奇感的圖案。這些怪異、動感的人物和動物所表現出來的各種動作,他們到底想要做什麼,到底要反映一種什麼樣的心情,要表達一種什麼樣的感情,學界目前尚無準確的定論。

但是,綜合左江流域的地理和氣候,現有的文獻進行分析。可以粗略判斷有一下幾種可能:一是祭祀水神,這是目前比較為人們所接受的觀點;二是放映當時人們準備出征時而舉行的出征儀式;三是放映當時人們喜慶豐收的情景;四是反映人們渴望能過上幸福生活的祈禱儀式;五是歡迎貴賓的隆重場面。

3.和諧性 - 依據花山壁畫斑駁的圖案和以往的資料,不難知道,花山壁畫圖案中有人、有娃、有鳥、有獸、有船、有鼓等,而且這些動物與人的關係並不是呈現一種敵對的關係,而是呈現一種和睦相處的狀態。這就足以表明,生活在左江流域的壯族先民尊重自然、崇尚自然、有著與自然萬物和諧相處的理念,且這些理念深刻地影響著他們生活的起居。

如壯族稱「房子」為「欄」、「干欄」。一般分上下兩層或三層,上層鋪以木板,供人居住,下層用作豬牛圈、堆放雜物等。而「干欄」或「欄」則起源於「巢居」,也就是把住所直接構築在一棵或數棵樹上,後來就演變為「構木為巢」的「柵居」。

南朝的沈懷遠在《南越志》中曾記載:「柵居,實惟俚之城落。」,而「俚」則是東漢至宋代之間對壯族的一種稱呼。

由此可見,古老的花山文化的和諧性外顯源遠流長、綿綿不絕。 花山崖壁畫的多樣性、神奇性與和諧性的花山文化之外顯,是左江流域壯族先民在惡劣的環境下、艱苦的生存條件下,生生不息地改造自然、改造社會、改造自身的成果展現。它充分顯示了左江流域壯族先民堅忍自強、崇尚和諧、相容幷蓄的性情特徵,具有豐富的文化和精神內涵。

這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花山文化孕育了左江流域的壯族先民苦幹、敢幹、實幹、巧幹的精神。左江流域多山、少地、缺水,生活條件極為惡劣,使得生活在左江流域的壯族先民異常艱辛。

因為自然條件的惡劣,古來的左江流域的生產條件也相當落後,嚴重地阻礙了經濟的發展。但是,即使是身處惡劣的自然環境,左江流域壯族先民並不恨天怨地、顧影自憐,而是憑著自己的勤勞、勇敢和智慧型創造出了許多豐富多彩、舉世聞名的文化成果,花山壁畫就是其中一支美麗的奇葩。從當時的科學技術角度來分析,左江流域壯族先民能創造出如此的文化奇觀,完全是憑著一股苦幹、敢幹、實幹、巧幹的精神創造出來的。

綜觀花山壁畫,巨大的猛獸能和赤手空拳的人和睦相處、載歌載舞,這些都充分證明左江流域壯族先民具有勇敢無敵的精神。此外,當時的科學技術水平極為落後,他們如何在如此高度的懸崖陡壁上作畫,這不僅是乙個令人費解的難題,更是充分展現了左江流域壯族先民不怕艱險、不畏犧牲、敢為人先、爭創一流的敢幹精神。

花山壁畫成於何時?學界目前尚無定論,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花山壁畫最少有兩千多年的時間。從當時的生產力水平、繪畫用的顏料、壁畫所處的位置進行綜合分析,如果左江流域壯族先民缺乏一種扎扎實實、老老實實的實幹精神,那麼花山崖壁畫絕對是「豆腐渣」工程,經不起2000多年的日曬雨淋、風吹霜蝕。

巧幹:花山壁畫的圖案筆畫粗獷、古樸,用現代化學分析法,雖然能夠得知塗料的成分,但依照按圖索驥製成的塗料,卻達不到這樣超絕的效果。此外,從花山壁畫的構成圖案來看,它們的比例、粗細、色彩等都呈現出一種巧奪天工的態勢。

因此,如果沒有一種心靈手巧的內在精神作為基奠,那是不可能繪畫出如此精美絕倫的壁畫的。

再從古壯字上看,「馱」是古代的壯族文字,讀音為「大」 (ta),在壯族文字中的意思為「河」;「龍」音為(lŋ),在壯族語言中的意思是「大」。因此,「馱龍」在壯族語言中的意思就是「大河」。花山的壯族文字是phja lai,phja是「石山」的意思,lai是「麻點、花斑」的意思。

因此,phja lai高度概括了花山的外顯和內涵,充分顯示了壯族人民創造文字具有音、形、意高度統一的技巧,表現了左江流域壯族人民具有過人的智慧型。

由此可斷,花山文化孕育著左江流域壯族先民苦幹、敢幹、實幹、巧幹的精神是言之有理、言之有據的。

2.花山文化孕育著左江流域壯族先民自強不息、奮發有為的精神。左江流域地處低緯,屬**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域。

常年氣溫較高,夏季長而炎熱,冬季短而暖和,且熱量豐富,雨季也比較長,雨熱同季。因此生物種類繁多,資源也相當豐富,這都是發展生產的有利因素。但是由於左江流域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山多地少。

石山面積大且分布很廣。因此,經濟發展受到了嚴重的阻礙。即使外在的條件這麼惡劣,但是左江流域的壯族先民並沒有聽天由命、無所作為,而是自強不息、銳意進取、奮發有為地創造除了眾多令人驚嘆的文化成果。

從上述中,我們可以知道,左江流域壯族先民不屈服於惡劣的自然環境,而是憑藉自己自強不息、銳意進取、奮發有為的精神,勤勞地從事物質生產和文化創造,在人類的文化歷史畫卷中留下了永不磨滅的濃濃一筆。雖然花山崖壁畫中的一些圖案的真實性尚未可以斷定。但是,即使這些圖案不是真實生產和生活的反映,是虛構的,那也充分論證了左江流域壯族先民在惡劣的條件下,沒有庸碌無為;在艱難的道路中,沒有裹足不前;在貧瘠的土地上,沒有等天靠地!

而是對未來生活充滿了美好的憧憬,自強不息、奮發有為、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地努力改變惡劣的條件,去踏平艱難的道路,去改造貧瘠的土地。因此,才能給後世留下了悠久燦爛的花山文化。

3.花山文化孕育這左江流域壯族先民敬畏自然、崇尚和諧的精神。左江流域壯族先民認為,人有靈魂依附在其體,人死而靈魂不滅;人如此,萬物亦然。

因此,在「萬物有靈」、「靈魂不滅」的觀念下,左江流域壯族先民產生了「花圖騰崇拜觀念」、「龍蛇圖騰崇拜觀念」、「蛙圖騰崇拜觀念」、「鳥圖騰崇拜觀念」,等等。這些圖騰崇拜觀念充分體現了左江流域壯族先民敬畏自然、崇尚自然的精神。從左江流域崖壁畫以及銅鼓上的裝飾圖案看,壯族先民巫師的裝束是頭戴翎羽冠,身穿羽服,這些裝束充分反映了壯族先民與自然界動物和諧相處的思想。

在左江崖壁畫的人物,其動作姿勢有的雙手上舉,兩腳叉開,呈跳躍前進的姿勢,這是左江流域壯族先民蛙圖騰崇拜的歷史畫卷,也證實他們有善於模仿自然界的動物,崇拜自然界的動物和渴望與它們和諧相處的精神。在廣西扶綏縣岜賴山和崇左縣(今為崇左市江州區)楞廟山的崖壁畫的人物影象中,有的頭頂乙隻鳥,有的戴著鳥頭冠帽,這也說明的左江流域壯族先民具有敬畏自然、崇尚和諧的精神。晉人張華《博物志》曾有這麼一段話:

「越地深山有鳥如鳩,青色,名為冶鳥。……此鳥白日見其形,鳥也;夜聽其鳴,人也。……越人謂此鳥為越祝之祖。

」還有資料表明,明朝時期,左江流域還有大象群居;清朝順治、康熙年間,常有黑斑虎進入太平府城(今位於廣西崇左市範圍),故時人有「俗有鬼神蠶放蠱,夜無盜賊虎巡街」。(清,雍正《太平府志》)這些都證明左江流域壯族先民具有敬畏自然、崇尚和諧,不為滿足自己的私慾而涸澤而漁、焚林而獵。

花山崖壁畫的五大謎團

2樓:凝帝系列

壯族先民繪製這個大型的崖壁畫用意是什麼?一些專家學者經過實地考察後, 有說是祝捷

花山崖壁畫是哪個少數民族的?

3樓:匿名使用者

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的花山崖壁畫是壯族藝術的瑰寶。畫面長達172公尺,高約145公尺,面積800多平方公尺。現存各種影象100組約1900多個。

內容包括人、馬、獸、銅鼓、刀、劍、羊角、鈕鐘、船、道路等。其繪畫方式、手段、採用顏料至今還是個謎。是世界古代岩畫史上罕見之精品。

花山崖壁畫區在左江流域,包括寧明、龍州、祟左、扶綏、大新等縣。目前已發現崖壁畫178處,綿延200多公里,這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崖壁畫群,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 而於寧明縣城北面14.

5公里處的明江北岸,是壯族的文化遺產。據考證,花山崖壁畫為壯族先民駱越人所創作,壁畫畫面距中水面15~18公尺,寬221.05公尺,高約40公尺,用赭紅色顏料繪製而成,筆畫 粗獷,經過2000餘年風雨浸蝕仍保持著鮮明調子,還能辯認的影象有1819個,絕大多數是人像,其次是銅鼓、狗。

其內容,有的學者說是祭神慶豐收,有的說是誓師打仗,各說不一。從崖壁畫中,不僅看到壯族先民的繪畫藝術成就,同時看到古代壯族人生活的豐富內容和勇敢奮鬥精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璀璨明珠。

花山崖壁畫畫幅一般繪在離地面5一10公尺高的懸崖峭壁上,一些高的離地面達120公尺,決大多數畫在臨江轉彎處的懸崖峭壁上,非常巨集偉壯觀。 壁畫,壯語叫做「芭萊」,漢語就是「花山」的意思,人們把左江流域的崖壁畫統稱為「花山壁畫」。其中最大的畫幅位於寧明縣馱龍鄉的明江岸邊,距縣城25公里。

該巨畫繪在臨江陡峭的懸崖上,畫面高40公尺,寬 221公尺。畫幅裡有各種影象1900多個,其中大小人像1300多個,最大的人像有3公尺,最小的約30釐公尺,是用赭紅色顏料塗畫出來的速寫圖案式岩畫。 現存的1800多個畫像包括了人物、動物和器物。

人物只畫頭、頸、軀體和四肢,不見五官及其它細部,分正身及側身兩類。 整個畫象,筆力原始粗狂,雖經世世代代的風雨,依然清晰可見。這樣規模巨集大、內容豐富的壁畫,不僅在我國是少有的,而且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難怪人們說花山崖壁畫這壯族古代藝術璀璨的明珠可與敦煌壁畫媲美。

這些壁畫所表現的內容和主題是什麼?它又是怎樣畫成的?那赭紅色顏料久經風霜雨露長留至今,它是一種什麼顏料?

花山崖壁畫成畫年代尚未定論,但據歷史學家考察,至少在2023年以前;但在花山崖壁畫群附近的(扶綏縣城對岸)貝丘遺址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遺物,是否與花山壁畫有直接聯絡?是壁畫作者留下的還是他們的先祖?這許許多多的問號都成了千古之謎。

花山崖壁畫是誰所畫,花山崖壁畫是哪個少數民族的

在廣西的明江到定陽縣城北約25千公尺處,東岸懸崖峭壁之上有一幅原始壁畫,這就是著名的 花山崖壁畫 壁畫畫面十分壯觀,高接近40公尺,全長170公尺,影象為赭色,雖然經歷了千百年風雨的侵蝕,卻依然毫不褪色。壁畫的線條雄渾有力,畫中的形象古樸生動。整個畫面中,共有1300多個人物,大的高有3公尺,小的高...

花山壁畫的研究,花山壁畫的前景

最早對花山壁畫考察和研究的學者,為 黃派 成員 廣西第一位考古研究員黃增 回慶。他於1957年相繼答發表了 談桂西壯族自治州古代崖壁畫及其年代問題 廣西 1957年3月9日 廣西明江 江兩岸的古代壁畫 文物參考資料 1957年第四期 兩篇 率先對花山壁畫了研究。隨後,有關花山壁畫研究的大量論著陸續問...

著名壁畫《雅典學院》的作者是以下哪一位文藝復興巨匠

雅典學院 是以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所建的雅典學院為題,以古代七種自由藝術 即內語法 修容辭 邏輯 數學 幾何 天文為 基礎,以表彰人類對智慧型和真理的追求。藝術家企圖以回憶歷史上 時代的形式,寄託他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它的主題思想,就是崇拜希臘精神,追求最高的生活理想,這正是人文主義藝術家自己的宿願。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