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大家都說實體經濟不景氣

2021-03-04 08:53:41 字數 4102 閱讀 2206

1樓:匿名使用者

近日,實體經濟哀鴻一片的報道屢見不鮮,易讀財經梳理了幾個比較典型的案例,先來感受一下:

珠三角玩具廠論斤甩貨:芭比娃娃每斤7元 喜羊羊6元

據香港《明報》**報道,汕頭市澄海區是玩具批發市場集中地,該市的天空玩具廠從2023年首家推出玩具論斤賣的銷售方式,隨後該種模式在珠三角多個地方出現,並出現多間同型別公司。職員表示,他們的玩具**有多種渠道,包括玩具廠的貨尾、樣品等,另外就是倒閉或轉型玩具廠的庫存。

「這些玩具都是論斤算的,有單品一箱,也有混裝(不同的玩具)。」他說,芭比娃娃7元一斤,超人、蝙蝠俠、蜘蛛俠、喜羊羊系列等動漫類6元一斤,遙控類10元一斤,如果全部檢測過功能的就要11元一斤,可保證90%以上的質量。很多客戶都是一噸一噸的買,每噸由4000到1萬元,這樣算下來,一斤僅為2元。

東莞某燈飾廠唐老闆關閉工廠買4套房:不幸的是沒買更多

據華夏時報報道,東莞某燈飾廠的唐老闆,最忙時有100多名工人,燈飾訂單多數都是出口產品,忙碌時車間連續幾個月加班,「後來生產逐漸下滑,加班很少了,一是訂單減少、**下降沒錢賺了;二是員工工資一直在漲,減少員工又導致訂單主動減少,還要倒貼錢來發工資,你說不關門幹什麼?」

唐老闆2023年下半年果斷關掉工廠,回到了廣州的家,動用了親人的指標陸續買了4套大房子。「幸運的是買了房,不幸的是沒買更多。」他笑著說。

而唐老闆並不是唯一乙個,據悉像他這樣做實業的企業主或許更多在逃離,轉身投入到房地產投資當中。

深圳王老闆的絕望:如果還堅持做實業無非是找死

王老闆的公司是生產型企業,有乙個近300人的廠子,按照現在深圳的工資水平,加之他的產品技術含量較高,員工待遇自然要好,現在員工的月平均工資5000多元,加上各種保險和公積金,他每個月要承擔每個員工6000多元的成本。就人力成本這一項,他每個月的開支近200萬元。外加廠房、電費、水費、稅費和各種公關費用,每個月的開支超過300萬元。

這300萬元的費用是不管颳風下雨都得支付的。

可問題是,產品生產出來了,也賣了,但貨款卻遲遲不得收回。他自己估算了一下,就今年上半年,他已經墊付了三千萬的貨款。而且根據現在的形勢,只有可能越墊越多。這樣下去換了誰都受不了。

日益緊張的資金鏈,讓他自然而然的想到銀行貸款。但銀行貸款並不簡單。王老闆想不明白了:

憑什麼讓他辛辛苦苦的為這個國家養活300多人,卻得不到國家任何一點支援,反而成為盤剝和打壓的物件?等他今年把所有的款項收回,不再擴大生產,慢慢把原來工廠裡的員工分流,最後還是打算把工廠關了。

w哥的無奈:銀行斷貸 不得不關閉工廠轉讓店鋪

2023年,w哥躊躇滿志,想將自己餐飲店的產品電商化,做成真空裝**賣,粉沫化做成速食麵材料。w哥從銀行貸了2000萬,開辦工廠、租用倉庫、找人研發速食麵食材、打廣告、創品牌、搞營銷,一切都是美好的樣子。

但是到了2023年,貸款到期了。銀行好說歹說,先還再貸,可以很快再貸出來。w哥就拆借了高利貸還上了。

豈料銀行忽然變了臉,不再同意放貸, 2000萬資金斷貸,這直接斷了w哥的後路。

w哥不得不關閉了工廠,四五家盈利很好的店只能轉讓,只保留了乙個總店,等待東山再起。

此外,除了上述典型案例,易讀財經還查閱到,hm,zara,中國大陸最暢銷的**品牌。約70%是東南亞製造。而且這種趨勢會加速發展。

宜家、nike,已經開始把工廠搬到了東南亞。中國製造業大受挑戰。

綜上所述,大體上可以感受到實體經濟現在的艱難處境。而面對實體經濟的不景氣,***也坐不住了,近日,***發文要求經過1-2年努力,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工作取得初步成效,3年左右使實體經濟企業綜合成本合理下降,盈利能力較為明顯增強。

那高層的這一願景能實現嗎?我們不妨來找找實體經濟被打垮的背後原因。

瘋狂「地王」欲掏空實體經濟

當前,地王紀錄被重新整理,上海靜安區地塊以110.1億元總價拍出,樓面價超過10萬元/平方公尺,溢價率139%,重新整理了全國範圍的歷史單價「地王」紀錄。

上海創出史上最貴「地王」不是小事,但背後折射的現象與問題必須引起重視。「地王」頻出,很大程度上暴露出地方**對房地產市場預期管理的失效。房地產市場瘋狂,會吸納實體經濟的資金,推高實體成本,加劇實體衰落。

必須給房地產降溫,讓投資房地產賺不到錢,才能給實體經濟更多的未來、希望。

社保繳納基數過高嚇退企業主

假設你的稅前工資10000元,在扣除各類社會保險及其所得稅之後,每月能夠拿到手的工資是7454元。縮水的25%是如此計算的:10000元工資,個人需繳養老保險8%,醫療保險2%外加3元,失業保險0.

2%,合計22.2%,外加3元,即2223元。再扣除繳納個稅322.

70元,剩下7454.30元。

至於你的企業,繳費比例要遠遠超過雇員。10000元稅前工資,企業需繳納的社保,包括養老保險20%,醫療保險10%,失業保險1%,工傷保險0.3%和生育保險0.

8%,住房公積金12%,合計44.1%。由此可知,企業繳納的社保金額約為4410元。

試想一下,乙個企業,如果按規定交納五險一金,這項金額佔到了總工資的30-50%左右,有多少企業能夠承受?這也是逼著企業在變相違規。如果繳納基數小了,減輕企業負擔,也就不會有「東北養老金繳納額度過高嚇跑投資者」的新聞了。

虛擬經濟過火 賺快錢模式拋棄實體

2023年,p2p在中國一下子湧出來數千家,網際網路+成了熱門;2023年,直播、網紅經濟又成了風口上的「豬」。究其原因,都是浮躁、賺快錢的商業模式在作祟。由於違法成本低,又是處在風口上的模式,錢好忽悠,資本紛紛追捧。

而相比於來錢慢,回報期過長的實體經濟,遭到拋棄就不奇怪了。

融資難 難於上青天

為什麼銀行不肯放款給中小企業?原因很簡單,就是生意不能穩賺錢。貸款100萬元給小民企和貸款乙個億給大國企,花費的成本是一樣的,銀行自然不會理會中小企業。

現在的情況是,中小企業拿不到貸款,就算拿到了還可能要承受被斷貸的晴天霹靂,而國企拿到了資金後又無處投資,於是資金在國企手裡轉個彎,高息放貸給中小企業。融資簡直難於上青天!

國家補貼害了企業競爭環境

格力的董明珠曾在一次經濟形勢座談會上對總理說,不要給錢,我們也不要扶持政策,我們要的是乙個公平、透明、平等的環境。給了我們這個環境,我們會做的更好,比給錢更好。

眾所周知,科技廳、工信廳、商務廳、***等每個系統每年都有大量的國家扶持資金,動輒幾個億幾十個億,而企業呢,則是國家扶持什麼就做什麼,雖然也理解國家的初衷是好意,而就是因為這些錢,把企業的競爭環境破壞了,大家不去搞創新搞研發,而是競相搞關係,拿補貼。破壞了商業環境。

中國想要真正強大,單靠房地產和金融泡沫,是不可能的!只有給企業減負,給實體經濟活力,才能長盛不衰!

都說實體經濟現在不好做,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去開店

2樓:我的

因為要生存,不能再加坐吃山空,窮人富人都一樣

為什麼實體經濟下滑國家都不出政策?

3樓:匿名使用者

國家的政策就是: 淘空中國。

天下沒有這樣好的事情:你製造通脹,你不受懲罰。至少,事情不會永遠這樣美好。

當印鈔的速度受限於匯價而追不上債務增長,經濟就會由盛入衰而進入了「新常態」,而人民幣在需求下降時就會反影長期超發後的真實價值,可見在外資退走引至通縮後必然是惡性滯脹。

我國的經濟現在受到全球經濟氣候的影響越來越嚴重了。現在全球除了小部分地區的經濟還有增長以外,很多國家與地區的經濟都受到了美國的經濟狀況的影響而有所衰退。我國國內有很大一部分是外資公司,產品出口外國賺取外匯。

但是美國現在經濟不景氣,工廠的出口訂單有所減少,經濟利潤下降,裁員,導致了整個市場呈現一種蕭條的狀態。

通脹壓力。進入08年以來中國的物價就不斷**。原材料的**上公升,工人工資**,一切都導致工廠的成本有所上公升。

有很大一部分工廠由於出口訂單減少,而生產成本增加,而導致無法繼續經營下去。出弧了很多任務廠倒閉,老闆逃跑的情況。

4樓:迪公尺貝斯

現在做實業不如做搞網路,做投資搞工業不如投資房地產,考大學不如做網紅,德國為什麼能發動兩次世界大戰?主要是他們有堅實的實體經濟。說實話現在搞工業生產的賺的一大半錢都給稅收和房東了。

5樓:北附老師

15138996558

為什麼都說現在的實體店越來越難做了呢

現在電商發展的太快了,對實體店的衝擊太大 京東,電商的原因 因為受地理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吧 為什麼現在服裝實體店生意越來越難做 中國的實體店在很大程度上充當著零售終端的作用,其後端大都有一家工廠,之後工廠又連線著大大小小的實體店,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各種實體店不斷湧現,加上網際網路電商的衝擊,做好乙個...

為什麼經濟下行會影響就業,中國經濟下行實體經濟有哪些受影響

經濟下行,主要是指國家gdp增速下滑。而這主要是各類經濟體經營狀況惡化造成的。經濟體經營狀況惡化,必然導致企業開工不足或倒閉,企業裁員,失業率上公升。就業受到影響。經濟下行,面臨大量失業,社會不穩定啊。經濟不好,企業效益不好,用不了這麼多人了 生產放緩,當然要減人了!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後,是好是...

為什麼虛擬經濟常常會偏離實體經濟,並逐漸產生金融泡沫

金融危機,是指乙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 如 短期利率 貨幣資產 房地產 土地 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 的急劇 短暫和超週期的惡化 1.本次金融危機起源於美國,金融危機原因 信用擴張,虛擬經濟引起的經濟泡沫破裂是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次貸危機是導火線.實際次貸債券只有6000億...